每个人在经过职场几年的历练之后,都多少会学到一些虚伪的文明,在说“滚出去”和“你去死”之前,都要加上“请”和“谢谢”,这样情况下的对话,由于太过于注重形式,会显得虚幻莫测,会极大地妨碍沟通。
Mark很高兴自己有个好上司,每有机会他都会笑眯眯地讲:“不错不错,真棒。”初出茅庐的Mark一听表扬,马上连自己的中文名字都会忘记。他跟自己的同学在MSN上吹嘘:“很可能最近我就会加薪了哟。”
两周后,Mark与同组的Marry同作一个项目,给老板做流程演示的时候,老板仍然微笑点头,连说很好。Mark开心的表情还没来得及完全展开,就听见Marry以很诚恳的语气说:请多给我们一些意见吧,我们真的很需要知道这个项目有哪些不足。结果,老板一连点出了几个死穴,Mark被生生吓出一身冷汗。他不知道,“很好”“不错”背后的意思其实是“不够好”“很糟”,真正的意见,是需要你追问过后,人家才肯恩赐与你,让你的下一次变得更好。
让我们来看一些后半段语录吧:
“你是部门老臣,劳苦功高,每个人都看得见,但是——不要依仗经验对年轻人指指点点,一把年纪了还跟新人争功谁会欣赏你?”
“你的设计感觉是全组最好的,很有艺术天分,但是——因为你全无商业头脑,出来做事不是做艺术青年,少拿这一套美学理论来蒙混我们的广告客户。”
“我一向对你是另眼相看的,因为你确实与众不同,但是——事实上你也太耍个性了一点,公司讲究的是平等公正,不会对异类有什么特别照顾,再这么下去你要小心点。”
“我一点也没见怪,你别为刚才过激的话介意,但是——行走职场祸从口出,你这么动不动就拍案而起信口开河,会直接影响你的年度考核。”
该怎么办呢?答案就是:不要被情绪蒙蔽眼睛,理性才离真理最近。
还有一些这样的情况,别人根本什么都没说,但你一定要明白是什么意思。
办公室的同事常在一起窃窃私语,你一走近时他们就不说了。这表明他们一定在议论你的隐私,你与上司的关系是否很暖昧,是否有上司的隐私被曝光,你的私生活和化妆、着装上有什么不检点之处?检查你的私生活会发现他们议论的焦点。当然你也可以单独请其中一位和你关系较亲密的人喝茶,以了解症结所在。
周末同事们约好一起去郊游,却没有告诉你。这表明他们不喜欢你,你可能与上司太亲密,以致脱离了群众,大家怕你出卖他们。抑或你的工作十分出色,常被上司表扬,引起了同事的嫉妒。这就提醒你,要尽快与同事拉近关系。如果你的同事总是在背后诋毁你,你自己却没发现有什么过错,上司还常常表扬你,这表明你在办公室是个很能干的个人英雄主义者,缺少与同事的配合和沟通。办公室是一个集体,单枪匹马地去抢功,必然会遭到背后的冷箭。这样下去,你很快就会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
提防被他人利用
大家平常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一定看到过上司巧妙地窃取员工劳动成功的情景,其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不仅是上司与员工之间,这还发生在平常的职员之间。
在工作的时候,难免会有要帮助同事的时候,这是应该的。但是你要提防的是,不要进入了别人的陷阱,不要被别人从后面暗算了。莫名地被人利用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到时候百口莫辩,留给你的只有一肚子的气愤。
小欣是刚进入公司不久的新人,她是在公司做设计的,在一名看起来很和善的大姐领导下工作。来了公司之后,大姐对她特别好,她也对大姐很感激,很信任。因此工作特别卖力,总是抢着干活。不久,小欣的这位上司就很照顾小欣地拿了一堆资料过来让小欣练练手,让她多参与设计方面的事情,并且告诉她说不久以后会有设计大赛。让小欣先按自己的材料设计出图来,然后自己给她改改。小欣听了之后特别地激动,觉得自己终于遇上好人了,为了不辜负大姐的期望,小欣没日没夜地干,经过两个星期,终于把一份完好精美的设计图给呈上去了。大姐的确很认真负责,不仅很仔细地问了小欣很多的问题,还把小欣设计的草稿都拿过去了。可是过了许久,没看到大姐有什么反映。但是设计大赛结果倒是让小欣目瞪口呆,自己的设计图居然就在里面,而设计人居然是她信任至极的大姐。
小欣失望透顶,却没有办法可以为自己正名,谁会相信这么一个新来的小员工?我们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但是每个人都要多一点心眼。
在工作中,要分清工作的责任,对同事的帮忙应该看人看事,该说不的时候要勇敢地说不,要懂得拒绝。个人的职责要记清楚,这样即使出了事情也方便于查证,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不是每个犯了错的人都会承认的。
有些人极其地会耍滑头,出了事情就开溜,责任被推得一千二净。这样的人是很讨厌的,但是不管你的感情如何,这样的人就是存在。例如你的小上司在犯了错误之后,叫你去主动承认,并且说不会亏待你的。这样的人你能相信吗?如果那么容易就能得到上面的原谅,他用得着这么担心地让你去吗?
人都喜欢找借口,怕承担责任,这是通病。当一个错误被发现的时候,大家都会努力找与自己无关的信息,争取能找到别人的错,找到一个替罪羔羊。如果是你的错,那么请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重要的是想办法把错误弥补好。不要像一般人一样急于推干净自己的责任,本来在这样的事上就很容易造成大家的不愉快。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不犯错误,是你的错误就要勇敢地承认,不是你的错误千万不要乱认,免得没事给自己惹上一身骚。犯了错误的人一身逍遥,你被人耍了还不知道怎么回事。
也许有人不服,说就看见过帮老板承担责任了,后来老板给了他好处的。不可否认是有这样的事情,有这样的人存在。但是你要注意的是,你遇到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不要以为帮老板背黑锅了就会得到好的报酬。这里面有很多要学习的东西的。
还有就是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注意不要随便听信别人的话,不要随便被人出卖,不要掉入别人精心准备的陷阱里面。
有些同事常常为你出谋划策,为你作好计划,在你面前好像朋友一样议论一些人,从而让你对他产生一定的信赖感。但是有时候这样的人是居心叵测的,你照他的意思去做一些事情,结果发现事情不是他说的那样。还有些人却相反,当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很虚心地请教你,当他照你的说法去做了的时候,成功自不必说,失败了之后你就是推脱的直接借口了。
也不要随便找你的同事帮忙,他们不一定真正帮你,出了错误还是你的错。
李东曾讲述过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踏入社会以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汽车燃料销售公司做推销员。尽管他不太习惯这个工作的工作方式,薪水也不高,但他还是满怀希望地接受了它。
当他到大公司的时候发现自己的销售经理就是自己的好朋友刘平,从小一起玩的,而且还是公司的销售冠军。李东感觉遇到了贵人一样。
做销售的除了固定工资之外,工资都是按销售成绩提成的。过了不久,李东销售业绩不断上升,月薪也提高了不少。但是和刘平的关系却让他感到有点微妙了,她好像在故意躲着李东。
有一次,他们一起出去玩,中途一个叔叔突然打他手机说有急事,让他马上赶过去。他只好把手里大堆的资料都拜托给刘平,让她帮着带回公司,其中有装有他重要客户资料的手提袋。
几天以后,他来到了一家一直由他负责供货的汽车公司,问他们需不需要加货,没想到老板却告诉李东他们已经追加订货了。他很奇怪,这家加油站一直是他在跑啊,是谁在中间作梗呢?“那个女的也是你们公司的,好像姓刘,说你这几天生病了,所以她帮忙来送货。我一听说是你们公司的,就收下了!”以后连续几天,他发现自己的客户都被这个女生“袭击”了一遍。根据他们的描述,他断定那个女生就是刘平。
朋友都变成这样,更何况没有感情直接有利益相关的同事呢!
在职场里面,你不够聪明就不要去混,至少你要做到不被别人卖了,不要被别人利用了。我们不提倡你用你的聪明去害人,但是我们至少要学会防人。
我们在做自己工作的时候,多注意到办公室的人际关系,多留意每个人的品质。不要做优柔寡断、没有主意的人,做事情不果断的人常常被人利用。也不要对某个人或者某种人带有偏爱,人家很容易利用你的爱心。
改掉自己由来已久的不好的习惯,做一个精明、果断的人,不要被人欺负,更不要被人利用,认真做好自己。
糊涂一些反而更好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事实上,生活中别人都不会喜欢斤斤计较的人,而是喜欢有些“糊涂”的人,所以做人做事不妨糊涂一些。要知道,以一个糊涂的心态做人,不仅会赢得别人的好感,还能得到跨进成功之门的钥匙,何乐而不为呢?
赵海在一家公司任职工程师,一天,老板带来一个新人,准备让赵海带他。老板对赵海说:“小赵啊,这是我好朋友的儿子,叫聂林,现在来我们公司实习,就让他在你手下帮忙吧!他没有什么经验,你可得好好教教他啊!”
赵海很乐意地接受了,但没过多久他才知道,这个聂林在大学完全是玩儿过来的,一些基本的设计知识都没有掌握,让他在自己手下帮忙简直是添乱。聂林在工作中一再犯错误,不但帮不上忙,还经常要赵海来收拾残局,他的工作负担一下子加重了许多。
赵海不明白为什么老板会让这么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来公司。不过后来他明白了,聂林并非是老板好朋友的儿子,而是公司一个大客户的儿子。怪不得自己向老板汇报聂林的问题时老板总不做什么表示。开始赵海还很生气,但当他分析了利弊之后,决定还是不去过多地计较。既然老板都装糊涂,自己干吗还那么较真呢?于是他开始以平常心来对待聂林。
虽然聂林是一个非常不合拍的搭档,但他的为人还不错,而且也在很认真地学习,有些小事也能处理一下。赵海渐渐地不在老板面前说聂林的不是了,还常常帮聂林做些他完成起来有些吃力的工作。
一次,赵海准备研究一个新项目,在项目实施的关键时期,由于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他向老板提出应该考虑给他重新加派人手。而此时的聂林也感到自己能力有限、力不从心,于是主动向老板辞职。
聂林在走的时候,还特地感谢赵海,说他一直清楚自己的能力,但赵海从来没有因此而看不起他,反而热心地帮助他,所以他非常感谢赵海对自己的关照。而且聂林还对赵海说:“你放心,我爸不会因为我的辞职,就中止和你们公司的合作,如果以后有什么事需要帮忙,我可以让我爸爸帮助你。”赵海听了颇为感动。
待聂林走后,老板也夸奖了赵海,说:“我知道让聂林在你手下做事给你增加了不少负担,但你处理得非常好,从不计较,聂林也跟我说了你对他十分照顾。好好干,有一天你会做得更好的。”
赵海表面的糊涂给足了老板和聂林面子,并以实际工作来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委曲求全的“糊涂”让赵海获得了更大的利益。
人在职场中,一方面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方面还要适时地装一下“糊涂”。正所谓,在一些场合你不一定要很聪明,但一定要清醒。糊涂做事,就是清醒的一种表现。那究竟哪些场合你需要聪明,哪些又该糊涂呢?
一、小事可以糊涂些,大事一定要严肃对待
对本职工作或上司交办的其他事不能糊涂,合同、薪水、待遇、升迁等也要做到心里有数。除此之外的事,可算是些小事,可以糊涂些。
二、有把握的聪明些,拿不准的糊涂些
对于已经深思熟虑、想好的事,可以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突发的、自己拿捏不准的事情,要表现得糊涂些,不要轻易表态,等想好了后再提出自己的意见来。
三、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含糊,但和同事的关系不必分得那么清。
自己对待工作的态度一定要端正,做事不能马虎了事。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不能较真,就算是你不喜欢某人,也尽量不要表现出来,人际关系非常微妙,一不小心你就可能陷入斗争的漩涡。所以千万不可背后议论他人,难得糊涂嘛。
用自嘲化解危机
在职场中,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一些让人感到难堪的事,如果能采取适当的“自嘲”方法,不但能使自己在心理上得到安慰,还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豁达的人,你也将赢得更多人的欣赏。
有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家被盗,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罗斯福的朋友听说后都很替他担心并安慰他。谁知罗斯福竞调侃地说道:“谢谢安慰,我亲爱的朋友,我现在很平安。同时我还要感谢上帝,因为贼没有伤害我的生命,也没有偷去我全部的财产,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自嘲能有效地平衡自我的心理,同时使自己聪明地摆脱窘境。幽默一直被人们称为是只有聪明人才能驾驭的语言艺术,而自嘲又被称为幽默的最高境界。心理学家认为,懂得自嘲的人不但活得快乐,而且自信,心胸开阔。
传说古代有个石学士,一次骑驴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一定会不知所措,可这位石学士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亏我是石学士,要是瓦的,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自然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