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如是说-在任何市场质量都是关键——朱新礼论质量控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行业无小事,从微观上讲,它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与健康;从宏观上讲,它关系一个国家的品牌与信誉。

    质量赢得信誉,安全赢得消费。质量和安全树立品牌,品牌赢得市场。汇源愿与所有食品企业一道,把保障消费者健康和利益作为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共同做强中国品牌。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食品行业、食品企业必须尽心、尽力、尽责,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食”面埋伏

    早上醒来,掀开黑心棉做的被子,先用二甘醇超标的致癌牙膏刷牙,再用发臭的蓝藻水洗脸,给儿子冲一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自己喝杯黑作坊的豆浆,就着点儿废旧油漆桶里腌的榨菜,吃了根地沟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苏丹红心咸鸭蛋。

    中午跟同事在餐馆点一盘用地沟油炒的避孕药喂的黄膳,再加一碟敌敌畏喷过的白菜,盛两碗杯陈化粮煮的毒米饭。

    逛街饿了就一起到肯德基吃顿苏丹红炸鸡,喝了杯苯超标的可乐。

    晚上同学聚会,到新开的菜馆吃顿地沟油炒的菜,来一盘避孕药催大的香辣鳝鱼,再来一盘臭水沟捞来的麻辣龙虾,还有个农药高残留的清炒菠菜,蒸一盘病的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老板还赠送了一杯重金属超标100倍的碧螺春茶,再喝点富含甲醇的白酒还有含甲醛的啤酒,主食是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

    回家要睡觉的时候,被刚装修完的赠品甲醛呛得眼泪直流,辗转反侧睡不着,找安眠药吃了半瓶也没用,含在嘴里,哦,还好是糯米粉!

    ——这就是贫嘴张大民、王大民、李大民、赵大民、各地各类“大民”们的“幸福生活”。

    或许有些悲观,或许有些夸张,或许有些调侃——但是,关于吃,人们着实有些无奈。

    蛋“红”了,鱼“绿”了,蔬菜药残超标了……

    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心大胆地吃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有毒?

    对于国人的健康,对于“张大民”们的“幸福生活”,西方媒体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兴趣,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其中有基于事实的描述和判断,也有夸大其词的渲染和置疑。

    一时间,中国出口食品普遍受到西方媒体的质疑,“中国制造”成为众矢之的。

    寒流袭来,风声鹤唳,草本皆兵。

    在所有企业最不愿意“出镜”的时刻,汇源再一次成为舆论的中心。

    2007年7月15日,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赴汇源实地考察中国出口食品质量与安全生产工作。在视察完汇源集团顺义工厂生产线后,李长江明确表示:“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汇源果汁集团,其生产的产品每个月都要经过FDA的多次严格检验,完全符合标准。”

    7月18日,为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食品企业优良的产品品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局长李元平带领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CNN、日本共同社等42家境内外媒体到汇源实地采访报道。各大媒体参观完汇源生产车间及产品控制后,对汇源产品表示非常放心,并在全球范围内对汇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正面报道。

    汇源集团食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广受关注, 越来越多的国外高级访问团纷至沓来。

    8月21日,美国众议院高级访华团实地考察汇源。

    8月24日,厄立特里亚农业部长访问汇源。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组织43个国家政府官员实地考察汇源产品质量。

    10月26日,11家日本最主流的媒体记者采访团对汇源进行了实地采访。在看到汇源果汁严格、科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后,日本记者感慨:“百闻不如一见,汇源的品质让人放心”。

    12月11日,在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的陪同下,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部长迈克尔·莱维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局长安德鲁·冯·埃森巴赫一行参观汇源集团。

    原本准备安排一个小时考察,结果将近三个小时,从汇源的仓库、冷库、果汁原料到生产包装,最后到产品,他们看得非常有兴趣,看得非常细。

    在汇源的“无菌冷灌装”车间,朱新礼为莱维特和埃森巴赫介绍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在航天级无菌条件下,采用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将受热杀菌到冷却的时间缩短为15秒,(而传统的热灌装则需要20-30分钟),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果中的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生产出的果汁更天然、更健康。

    “如果我回到美国,再次去拿起一瓶果汁来喝的时候,如果我看到这是在中国包装、在中国加工的话,我就会非常有信心,因为我是亲眼看到的。”莱维特对朱新礼说:“我希望把您树立成为一个榜样、让他人学习的典型。”

    汇源是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莱维特一行到中国参观的唯一企业。正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局长埃森巴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今天我们在汇源的所见所闻,都是我们在建立信心的一种行动、一个过程。”

    当天下午,中国质检总局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签署了《关于食品与饲料安全的合作协议》。

    从果园到餐桌

    食品行业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产业链很长。

    一个大型的食品加工企业,往往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

    食品行业应该有比较高的门槛,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从事食品生产,只有从设备投入、科技研发、质量控制、甚至企业文化等各方面,都把 “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企业,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拿朱新礼的汇源举例。一杯果汁,从果园到餐桌,期间会经历无数道工序,怎样才能确保每一杯果汁都健康呢?

    作为中国果汁行业第一品牌的行业领袖,汇源的做法值得学习,但也很难学习。

    从源头抓起,从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入手,在水果种植、原料采购、设备引进、生产流程控制、技术研发等环节构建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推进质量零缺陷的管理目标,实实在在地体现高品质,确保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

    汇源创业伊始就是主打出口的,高高的门槛使得朱新礼和汇源从生产第一杯果汁开始就以高标准严要求。

    第一次出口瑞士时,朱新礼带着汇源的产品前往瑞士接受检测,当他看到产品化验单上有200多项的检测指标时,大吃一惊。

    其检测的精细,就连汇源洗苹果的水成份都能检验出来!

    这既让朱新礼长了见识,深为严把质量关而庆幸不已,也更加坚定了朱新礼和汇源以后质量立业的信念。

    ——如果当初汇源没有达到如此的质量标准,也不可能拥有今天的国际信誉。

    自1993年开始,汇源公司生产的浓缩汁、水果原浆和果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7年3月,汇源又与美国签订了亿元订单,成为中国果汁出口海外的第一大单。

    在多年的出口贸易中,汇源产品从未出现一例安全事故。汇源现在已经惠及全球了,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准,那么,汇源产品是如何做到符合不同国家的标准的呢?

    朱新礼这时体现了事关质量不厌其烦、不厌其细的工作作风。

    当汇源出口到某个国家时,为掌握出口国的食品卫生检测标准,一定会请到该国的专家和技术工程师,并要求汇源对应的工程人员掌握这些标准。

    “我们曾经请过一名德国工程师,他一个月的薪水就是我们全厂员工一年的收入之和。1995年,汇源浓缩果汁出口美国,就通过了FDA的检测。2007年3、4月份,汇源出口到美国的果汁,一个月通过了FDA标准的4次检验。一个优秀的企业,是不担心检验的。”

    现在,朱新礼的自豪是有资本的,也是有底气的。

    “我们的管理体系分成3块:一个是我们的原料有400万亩优质基地,大部分果蔬原料自己制造,也要从其他基地购买一些原料,美国佛罗里达的橙汁还有巴西的橙汁都是最好的原料。另外我们有先进的工艺——无菌灌装工艺,还有完善的品质管控体系,这些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对于我们产品质量也是一个有力的保证。从原料到生产过程,到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形成一条龙,贯穿上游到下游,给消费者安全放心的保证,否则就难以实现。”

    2001年,汇源引进了亚洲第一条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现在拥有100多条国际最先进的无菌冷灌装生产线。

    集团所属工厂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控制管理体系和ISO2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获得公认审核最严格的BRC(英国零售商协会标准)证书。

    对于源头的把控,是汇源严把质量关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为把好源头质量,汇源投入巨资建立了亚洲最大的良种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和示范种植园区。

    在山东、山西、河北、三峡库区等地建立了多个大型水果基地,并连结了全国各地300多万亩名特优水果、无公害水果、A级绿色水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示范果园。

    高品质的水果原料,会被送入世界上最先进的“无菌冷灌装”生产线,在航天级的无菌条件下,采用超高温瞬间灭菌技术,将受热杀菌到冷却的时间缩短为15秒,最大限度地保留水果的营养和色泽的同时,确保果汁产品更安全、更健康、更天然。

    对于每一瓶即将出厂的产品,汇源实施了一系列统一的产品标准,每批产品出厂均经过生产自检、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三重关卡,力求消费者饮用的每一杯果汁都是健康与安全的。

    汇源还建立实施了质量回溯体系。

    在果汁装到瓶子之前,汇源不仅知道这些果子是在哪里长出来的,什么时候、由什么人采摘的,而且对于果子在树上吸收的水分、在每一个成长环节所增加的营养成分都了如指掌,可以让消费者更加放心。

    “作为从事饮料生产的品牌企业,我们一直把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朱新礼表示,食品质量需要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作保障,需要从整个产业链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入手,实实在在地体现高品质。

    “食品安全是一件全球关注的大事,对于食品行业严格要求是很正常的。消费者不是专家,作为食品生产企业,有责任、有义务把好每一道关,替消费者多想多做,为全人类的健康努力工作。”

    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

    汇源集团2006、2007年蝉联“人民责任奖”, 2007年,被中宣部、国家质检总局列为中国饮料行业食品安全标杆企业,并荣获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中国企业十佳质量安全信用单位等称号,荣获了“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产品质量国家免检”等殊荣……

    朱新礼和汇源一路走来,实至名归。

    “做果汁是一项健康、甜蜜的事业,需要严格科学的管理和专注专业的态度。今后和将来,我们仍会聚精会神搞果汁,一心一意引领中国果汁行业实现大跨越。”

    “第一生命”

    一直以来,朱新礼和汇源视产品质量为第一生命。

    奉行“以质量为生命”“保证质量就是珍爱生命”的价值理念,健全和创新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目标,采用领先的设备、技术,采购优质的生产原料,奠定了质量保障体系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汇源非常重视对全体员工的质量安全教育和品质控制培训,“质量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每个员工的心底,全面构建质量控制体系。

    正是在水果种植、原料采购、设备引进、生产流程控制、技术研发等环节构建起严格的质量控制系统,汇源才能十几年如一日,保证稳定可靠的产品质量,稳居中国果汁行业的领导者地位。

    好,下面,我们就走近汇源,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看看汇源是怎么做到的。

    在朱新礼和汇源看来,健康食品的首要前提是质量,保证高质量的产品是实现汇源战略定位的首要任务。为此,汇源造了一条从果园到餐桌的绿色生态链,同时还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整理管理体系。

    一是构建质量认证体系。汇源制定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标准和内控标准,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家食品饮料标准的制订和修改。

    1996年,集团所属工厂取得原国家商检局颁发的出口卫生注册证书;1997年,通过ISO9001认证;2004年,获得了HACCP认证;2005年,在国内果汁饮料行业率先通过了ISO22000认证; 2007年5月8日获得被认为审查最严格的BRC(英国零售商协会标准)证书。

    二是加强源头控制,严格选择水果产地。汇源把质量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首先是从源头抓起。重视源头,最终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根本利益。

    随着人们对食品健康、环保消费意识的逐渐成熟,链结绿色环保的水果原料基地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根据各地水果种植的品类条件,汇源先后在山东、山西、河北、三峡库区等地建立了多个大型水果基地,已在全国各地链结了400多万亩优质果园。

    作为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汇源将解决农户卖果难、率领农民致富做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汇源联手数百万果农共同发展,从果树的培育、改良入手,帮助果农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并逐步建立起集苗木繁育、水果种植、加工、包装、储存、交易为一体的水果原料基地,在全面提高果汁原料品质的同时,使果树真正成为农民的摇钱树、幸福树。

    三是完善采购检验流程,严把原料进厂关。鉴于优质、稳定的原辅料和包装材料是持续生产高品质果蔬汁产品的根本保证,汇源采购优质原料,严格按照流程进行农残检测等项目,保证水果原料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水果原浆加工的冷破碎、浓缩汁加工的超微过滤等技术的应用,保证了原浆、浓缩浆、浓缩汁的优质、安全,为生产优质、安全的果汁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实行集中采购,坚持对每批购进的原辅料进行检验,随时掌控每个供应商的原料质量状况,一旦发现波动立即采取措施加以纠正,对不符合品质要求的坚决拒收。

    对每批原辅料都要求厂家提供详细的检测报告,每年要求供应商提供国家权威检测机构报告,不定期地对重要原辅料封样,并送国家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四是引进先进设备,全面控制生产流程。汇源在全国30多家生产工厂推进质量零缺陷的管理目标,在整个生产流程中严格按照GMP和HACCP要求控制,保证整个生产、储存、出库、流程过程的卫生安全。

    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产品质量,汇源引进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早在1992年,就从德国引进了国内第一条现代化浓缩果汁生产线,从瑞典引进了一整套利乐包生产线。此后,汇源果汁先后从德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西班牙、美国等国共引进100多条PET瓶、康美包、利乐包、怡乐屋顶包等无菌冷灌装生产线。

    2001年,汇源果汁首家在亚洲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PET瓶无菌冷灌装设备。这样一条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价格高达一亿元人民币,汇源果汁先后引进了有15条之多。PET瓶无菌冷灌装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把果汁受热、杀菌、冷却时间从传统热灌装的37分钟左右缩减到了1分钟以内(其中灭菌时间更是从20多分钟缩减到15秒以内),果汁的维生素、口感、色泽等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而且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剂。

    另外,PET无菌冷灌装生产线的灌装区是百级洁净空间,就是说在这个空间中,每立方英尺的尘埃颗粒(大于0.5微米的颗粒)小于100个,沉降菌的数量小于1个。这样的洁净室在医学上被称为“无菌空间”,汇源果汁的灌装过程就是在这样的无菌空间中完成的。

    五是执行统一的产品检验标准,严把产品出厂关。汇源在所有下属生产工厂、针对不同产品实施了一系列统一的产品标准,针对各产品制定了严格的工艺配方、产品标准、包装标准等工艺技术文件。例如,为保证汇源果汁质量和口味的稳定,汇源果汁集团按照国际饮料调配用水水质标准制定了统一的饮料用水标准,并在集团各生产工厂投巨资配置了RO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并定期检测水质。

    每批产品出厂均经过生产自检、过程检验和最终产品检验。最终产品检验不仅有化验室对产品进行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感观指标的常规检验和对产品进行保温7天后检测微生物指标的加强检验,还进行了对产品大批量采样进行保温14天的验证检验。

    汇源围绕“产品检验合格率超过99%、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的目标,对每件产品都要过“三关”:车间操作工自检关、品控部对每道工序抽检关、化验室每小时一次的检验关。如发现问题,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改正,不让一瓶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公司实验室还对每批产品都进行大肠杆菌检验,自觉接受省、市质监部门的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六是加强科研开发能力。在研发、技术和对外合作方面,汇源持续引进和自主开发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工艺,其水果原浆加工的冷破碎、浓缩果汁加工的超微过滤、饮料生产的无菌冷灌装等项工艺和技术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不断完善汇源果汁集团的技术和品控专业队伍,汇源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等专业科研院校进行全面技术合作,并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共同建立了食品研究中心。

    为“中国制造”正名

    目前,汇源是中国最大的果汁出口企业。主要出口产品有浓缩汁、果浆、果汁和果汁饮料产品。

    近年来,汇源加大了成品果汁和果汁饮料的出口业务,出口量每年都在成倍增长,其中对美国市场的出口量最大。2004年,第一批卡通儿童饮料“百利哇”出口美国后,汇源又与美国宗英公司签订的亿元订单,销往美国本土沃尔玛超市系统。这也成为了中国果汁出口第一大单。。

    汇源对于出口食品的安全控制,使得汇源产品的每年抽检结果均符合FDA标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汇源早在十年前就成功进入了进口食品检验最严格的瑞士和日本。

    早在创业初期,汇源的苹果浓缩汁就出口瑞士。1993年,汇源通过考察发现,浓缩果汁在国际市场上不仅销路好,而且价格高,便果断引进水果加工设备,加工浓缩苹果汁和浓缩山楂汁。当年7月,汇源以远期信用证和补偿贸易的形式,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加工设备,高薪聘请了德国著名食品工程专家,并在国内招聘了一批食品专业技术人才,确保了汇源浓缩果汁在技术和质量上达到国际水平。正是产品质量为汇源开启了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

    对于日本市场。在原有进出口检验检疫制度的基础上,日本推出了《肯定列表制度》(Positive list system),旨在加强食品安全的管理。该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添加剂等)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新标准在指标数量和指标要求上比现行标准高出许多;对于未制订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即0.01毫克/ 公斤。在这样的新标准要求下,汇源的沙棘浓缩汁出口日本,再次证明“质量是市场的通行证”。

    不管是浓缩果汁,还是成品果汁、果汁饮料,十多年来,汇源的出口产品从未发生任何食品安全问题。欧美国家对进口食品质量要求非常严格,既要保证产品安全,又要保证天然的营养成分与优质的口味,而汇源果汁凭借优良的品质,连续3年出口创汇逾亿元,这与汇源先进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是分不开的。

    外商检查产品质量,首先从标签和外包装开始。一般国外客商对颜色偏差要求非常严格,签样检验时需要拿着标版一点点确认,有丝毫偏差都必须修改。汇源严格按所出口国家的进口商要求调整版样,最终确认最佳效果。

    外商对原物料的要求更为严格。比如苹果浓缩汁,外方要求必须使用色值大于80的苹果浓缩汁,要求使用前的储存温度必须控制在5-10℃。基于汇源强大的原料资源,样品很轻松就获得认可,品尝后一致表示口味极佳。

    生产过程中的控制更是严格,完全按照流程指导书作业。调配前对浓缩汁、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进行调配,调配完毕再次进行检查,确保颜色、口感、理化指标的一致性。例如,外方要求的标准折光是11.0-11.5BX,汇源内部控制在11.2-11.3BX,调配时间控制在30分钟完成,调配温度控制在25℃以下,确保每批产品口感的一致性。

    对卫生指标的控制精益求精。外方要求果汁内菌落总数小于100cfu/ml,汇源内部控制在5 cfu/ml以内;对方要求霉菌酵母菌小于10 cfu/ml,汇源内部控制为“不得检出”。正是这一道道的严格把关,确保了出口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为了加强质量管理,汇源果汁在国内果汁饮料行业率先通过了ISO22000体系认证, 2007年4月份一次性顺利通过英国零售商协会(BRC)认证审核。通过建立与国际标准对接的质量体系,汇源出口产品的品质得到了有力保证。

    积极配合国家政府对公司产品的监督管理。一直以来,质检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汇源的产品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汇源果汁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对此,在相关政府的监督和指导下,汇源在以下方面积极执行和配合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局第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及《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出口饮料生产企业注册卫生规范》及地方局制定的相关要求执行出口食品的卫生注册和检查;

    加强产品生产过程控制,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严格按照自己的ISO9001文件去执行作业,并认真参加检验检疫局对集团举办的ISO9001体系和HACCP体系培训;

    加强对果汁饮料的包装检验,从2007年1月1日起,严格执行国家质检总局135号文件和107号文件的要求,对PET瓶、康美包、利乐包的安全卫生项目及外观品质进行有效控制;

    接受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对每批产品的出口检验,保障出口果汁的安全卫生。

    “食品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仅仅做好自己一家企业的食品质量控制远远不够,还要用实际行动去呼吁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充分重视食品安全,建立一个重质量、讲诚信、负责任的公平竞争氛围和市场环境。”朱新礼和汇源还在不遗余力地倡导行业企业树立食品安全观念。

    2007年11月25日,国际食品安全高峰论坛在京召开。汇源集团董事长、总裁朱新礼代表中国企业发表主题演讲,倡议食品企业联合起来,树立道德标准,接受大众监督,把保护消费者健康和利益当作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共同做强“中国品牌”。

    在国家质检总局等政府机构的倡导下,朱新礼建议中国企业共同行动,加强行业自律,确保食品安全,获得与会企业的一致赞同,并共同签署了《中国百家食品企业关于食品安全的承诺和倡议》,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份关于食品安全的宣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行业无小事,从微观上讲,它关系着老百姓的生活与健康;从宏观上讲,它关系一个国家的品牌与信誉。”在朱新礼看来,保障食品安全,是企业生存之命脉,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他的心愿,就是和所有的中国企业一起做强“中国品牌”,让“中国制造”成为优质健康的代名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