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夏天,爷爷大学毕业后从京城回到老家。爷爷回家取钱是准备和同学出国留洋学医的,爷爷有着一腔报国的激情。爷爷的爷爷是一代名医,爷爷的爷爷有这个能力让爷爷去留洋十年八年,他甚至希望他的孙子在海外成家立业。国内太乱了,不是军阀,就是土匪,小鬼子也闹得天翻地覆,爷爷的爷爷不知死了多少回了,他真的不想让爷爷留在国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三代单传的香火就灭了。因此,爷爷提出要留洋后,爷爷的爷爷就典当了丽家药铺,给爷爷筹足了路费。当爷爷拎着这笔钱准备出发时,爷爷的爷爷想,也许自己今生今世都见不着自己的孙子了,爷爷的爷爷想留爷爷在家多待几天,可又怕鬼子来了。爷爷的爷爷说,你只在家里待一天吧。爷爷说,待一两天无所谓。爷爷的爷爷说,只待一天让爷爷看个够,也许……爷爷听了,就说,那就待一天吧。
爷爷就在家里待了一天。
第二天一早,爷爷拎着皮箱正准备离去时,爷爷离不开了。日本鬼子进村了,爷爷就和刘家屯的人一起被集中在屯中间刘家祠堂里。老老少少一千多口人都集中在这里。早先空旷的祠堂立马显得十分窄小,而祠堂的门外十分的宽阔。能到祠堂的门外该有多好哇!祠堂的门口有两个凶神恶煞一般的鬼子把守着,谁也不敢动作,就连小孩子也不敢哭泣,生生地望着冒着寒光的刺刀,等待未知的命运。
有一个小孩终于忍不住了,发出了第一声啼哭。爷爷还记得他的哭声是那样的清脆和锐利,人群霎时间吵闹起来。爷爷正想高喊一声和大家一起冲出去,站在爷爷身边的爷爷的爷爷一把捂住爷爷的嘴,与此同时,鬼子手中的枪也响了,接着那哭叫的孩子就倒在了妈妈的怀里。人群立马安静了,就连孩子的妈妈也捂着自己悲痛的嘴。爷爷的爷爷也松了手,爷爷就冷冷盯着祠堂的门口,等待更多的鬼子出现。
门口只有两个鬼子,枪响之后又来了两个鬼子,此后再不见更多的鬼子出现。爷爷回头看祠堂的人,人们都漠然地望着鬼子。鬼子呢,鬼子则抖着寒森森的刺刀。在刺刀的威逼下,恐惧就像一股烟雾在人群中弥漫开来,爷爷也觉得有一股寒气从脚底蹿到了头顶。爷爷又回过头,爷爷想寻找一个坚强的北方汉子,想寻求一份鼓励,寻找一份信心。爷爷挺起了胸,抬头又去寻找,可爷爷的爷爷又掐了他一把,低声说:“你咋忘记了那一年?”
爷爷没有忘记那一年。
那一年土匪刘黑七的手下破了屯子,把全屯的人都集中在祠堂里,就像今天一样,留几个土匪守着祠堂,其他的土匪去搜刮财物。人们虽然害怕,还是有几个胆大不信邪的,挑起头来要反抗。只是他们张开嘴还没有发出声音时,土匪手中的枪就响了,他们应声倒下,剩下的都吓得噤若寒蝉做声不得。直到土匪搜刮一空走出村口二里地了,死者的家属才发出一声干涩的号叫。爷爷的爷爷就告诉爷爷,不要做出头鸟,因为枪打出头鸟。
爷爷想起这件事,挺起的胸膛又陷了下去,自然也不敢回头去寻找那份鼓励和支持。爷爷想,难道那些勇敢的人都被杀绝了吗?爷爷不甘心,爷爷的胸膛又慢慢地挺了起来。爷爷竖起耳朵悉心倾听祠堂外面的声音。除了门外几个鬼子皮鞋的踢踏声外,再没有别的声音。爷爷想,难道只有这四个鬼子吗?爷爷又倾听了一番,爷爷确信只有四个鬼子后,爷爷明白了等待面临的危险。爷爷再也不顾及爷爷的爷爷的反对,抬头去寻找一份鼓励,寻找一份信心,寻找一份支持。
爷爷的眼光在走过许多眼光之后,他们的眼光相遇了。爷爷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一份期待和忧郁,更多的是鼓励和支持。爷爷的心中顿时豪气冲天。于是,在祠堂的门口鬼子稍一松懈的一刹那,他们便不约而同地冲了过去。爷爷扑倒了一个鬼子,那人“刷、刷、刷”地撂倒三个。解决了鬼子,那人来不及和爷爷打声招呼,立即带领全屯一千多人迅速转移到屯后的大山里。
这时,躲在林子里的爷爷发现一队鬼子进村了。
这时,躲在林子里的爷爷听邻村逃出来的一个人说,全村八百多人在等待到最后被鬼子全部屠杀了。
这时,躲在林子里的爷爷终于明白了那人的身份。
这时,躲在林子里的爷爷就把手中的皮箱交给了爷爷的爷爷,和那人走出了林子。在身经百战后,本欲求医的爷爷却成了一名将军。
64年过后,82岁高龄的爷爷终于见到昔日出国留学已成为医学泰斗的同窗。同窗为爷爷的一生深感惋惜。爷爷笑笑说:“我不惋惜。因为那一刻使我明白:一个称职的军人有时远比医生的责任重大。”
爷爷说罢,爷爷又想起了那一刻,爷爷永远都忘不了那个人和那一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