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觉得蜀葵便是蜀葵,与其他花朵并无异处。它们抽芽、生叶、开花、结籽,如同隔壁女子即将走完的一生。后来见《随园诗话》中袁枚讥讽梁溪少年,说:子独不见唐人《咏蜀葵》诗乎。于是搜那《咏蜀葵》来看,觉得作者那样说蜀葵,笔下不留情分,太刻薄。
一朵花开,如同一个人展开想象。想象越是绚丽多姿,这人似乎对未知的认识越有兴趣。想象没有是非对错,花多,又怎能是错。日本使者不认识蜀葵花,情有可原:“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倒是这拙朴的写法和蜀葵花相似。看蜀葵那高秆外形,不摇曳,不婀娜,倚着砖瓦土墙,老了随便一倒,花瓣零落到泥水之中,褥烂,横成尸骨,偶有牛羊踩过,花瓣随蹄子四处散落,香气全无。如此朴实的花朵,欣然开在民间,成为大地的一部分,也成为时间的一部分。
南方的朋友曾经说起,小时候,在她故乡,端午节,人们会采摘大把蜀葵花插到瓶里,用来驱鬼、避邪。我便在高原想象那锦簇花团搁置在幽暗堂屋中的模样,它的慢慢凋落,以及一个小姑娘在屋外阳光中跳跃的身影。想象总要蒙一层清霜。当然在清冷的高原,蜀葵要到八九月份才能开花。端午节,只有青杨枝条和墙角新生的蕲艾。在高原,很多花并不会开放,而许多生长在高原的花,等到花开,已成深秋。高原夏季没有姹紫嫣红,有的只是长天无垠,秋天反而妖娆一些。
说,取蜀葵的叶片研磨成汁,用布揩抹在竹纸上,稍干后用石压平,便成葵笺。葵笺绿而光滑,适于做诗唱和。传说唐代许远曾制此笺分赠白居易、元稹。学生时代有一段时间分外漫长,我过得无聊,便模仿书上的方法制作葵笺。去园里摘些蜀葵叶子,揉搓成汁,没有竹纸,搜半片生宣,胡乱涂抹,又去河滩找块平整的大青石压上。三五天过去,我揭起青石,宣纸已经枯烂,只留下石头上一块块斑驳的绿夹杂一块块斑驳的灰,仿佛没洗净的戏剧脸子,又有些细腿的虫子和白色的虫卵蠕动,我于是跳起来逃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