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着特殊成长经历的我来说,要衷心感谢的人实在很多。少年时代是在一片文化荒漠中度过的,除了几本小人书,找不到更多的书来充实头脑,慰藉灵魂。但是,对知识的渴求却须臾未离。因此,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真不知如何感谢徐蓝老师才好,是恩师给了我最宝贵的求学机会,要不然,年届不惑的我真没有勇气与信心再去开启人生的新航程。从博士论文的选题、框架结构到研究视角、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老师都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广博的学识给予我细心的指导,让我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从她身上,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敬畏。
感谢百慧师兄给予我的真诚帮助,他对档案的准确把握使我不知少走了多少弯路,还记得他为我从外交部档案馆、北京大学历史系资料室复印的那些珍贵的加拿大外交档案,还记得他提供给我的那些珍贵的学术网址。没有翔实的档案基础,本研究的顺利完成无法想象。不仅如此,我们还一起讨论写作的思路,提炼观点。在这里,我还要感谢维伟师弟,我们每一次的探讨都会激发彼此的心灵。
感谢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尽管我对老父亲也有同样的感谢),不仅给了我宝贵的生命,而且,出身破落小乡绅家庭的她虽然因为重男轻女的保守门风而从未踏进学校的门槛,但是她深知知识的重要价值,对我的求学总是一路鼓励。母亲的话,像一盏明灯,总是给我温暖与力量。
感谢我的妻子徐玲,我读博之期恰好也是小女张沅芷读高中之时,我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专心读书,与她善于治家是分不开的。她像蜡烛般燃烧,照亮家庭,成就了我们。
我不敢丝毫懈怠,也没有理由不努力上进!
谨以此著回报求学路上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师友、我的亲人们!
张华
2015年5月13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