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往常不一样,今天是老汪的生日。七十啦。每天上午买菜的日子一晃就是十年。每年生日这天,老伴儿会要求老汪多买一对猪蹄,一条武昌鱼。
老汪刚走出楼道,一个肥硕的身影把光线全挡了。暗了两秒,那身影突然张开双臂,伴随着一声“汪老师,还真是您啊”,老汪被拥进一个敦实的怀抱,眼前一片漆黑,好一会儿才重见光明。
老汪还未从晕眩中回过味儿来,就已经上了一辆小车。
是老汪的一个学生——当年无论老师还是班里的学生都叫他大刚,如今叫李志刚。如果不是重名,老汪可以确定他就是那个老在晚报财经新闻版上头条的企业家了。老汪整了整脖子上的围巾,客气了两句,一来今天是他的生日,二来老伴儿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家,要担心的。
李志刚笑笑,说已经留人去登门通知了。同时,李志刚兴奋地嗨了一声,因为老汪的七十大寿。
呵,到他嘴里成七十大寿了——一个毕业二十多年的学生记着自己的大寿,而自己的儿女各忙各的,能不能回家来吃一顿饭都难说。这么一对比,老汪不挣扎着要下车了。
车子停下,老汪才知道今天这是请大发了。一个豪华得让人目眩的酒店,进的是大得没有道理的包厢,坐在桌子对面的人,即使李志刚大着声介绍了两遍,老汪也只知道是谁,看不清面孔,太远。不过能坐上这张桌子的,应该是老汪的学生里混得最体面的了,否则,上不了李志刚的邀请名单。
学生们给老汪上的第一道菜,是一本相册。他们竟然把当年的毕业照和全班学生的留言合在了一起,做了个黄金外壳,重得坠手。
老汪不知道该说什么,酒桌不是讲台,再说买菜做饭的退休生活已经十年了。面对一帮中年了还能记着老师生日的学生递上来的祝寿酒杯和笑脸,老汪还能说什么呢,只有幸福。老汪仰脖子一口把小半杯红酒灌了下去,什么高血压,什么忌激动——都滚一边儿去!老汪的眼里有点儿潮了。
大伙哗哗鼓掌,说汪老师的气势很有当年上课的感觉,现在再给大家上一堂课吧。
老汪当初在黑板上激扬教鞭,现在在小半杯红酒里豪迈。老汪有些不好意思,也幽默了一下,“你们自习吧。我先看看教案。”
老汪开始翻看那本沉甸甸的相册,刚翻到第三页,“教室”里的热闹渐渐稀疏,话语集中到了两张嘴上:李志刚和王小毛。这两个当初在班里拉虎皮扯大旗的刺儿头,如今是合作伙伴了,或者是竞争对手?因为他们一来一往的话,柔里显刚,刚中带刺。俩人一个在老汪左,一个在老汪右,几来几往,老汪听明白了:王小毛公司的一项工程,最初同意给李志刚做,后来黄了。李志刚认为如果他中标了,那将是他的企业从市级走向全国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王小毛当初只给了李志刚标的的大概范围,最后中标的却是李志刚在市里的竞争对头,人家拿到的是标的。
老汪一边感受着手里那些遥远而青涩的面孔,一边努力从破旧的岁月里挣扎出微笑来,以便应付李志刚频繁的投诉——李志刚总让尊敬的汪老师给他做主,问王小毛给老同学放鸽子这事做得地道不地道。
“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啊?不夸张地说,刚结束开裆裤时代咱就是同学了,王小毛这事怎么能这么做呢?”
作为一个著名的企业家,李志刚这话显得有点像向老汪撒娇。老汪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在饭桌上也纠缠生意的事。虽然这些是大生意,自己的儿女做的是小生意,但是他们的习惯都是一样的。
王小毛起初还微笑着让老汪给评评理,“汪老师,今天他当着您的面说这些不合适吧?”久了,他似乎隐隐有点儿不耐烦。终于在一点上接了火,变成了直接对攻。
众人先是捣糨糊,拿着花洒灭火,后来见火势太凶,花洒捐躯不说,怕是城门失火要殃及池鱼了。于是,纷纷闭嘴,隔岸观火。
李志刚开始站着说了,虽然手里捏着酒杯,但他显然忘了敬酒的初衷。王小毛倒是坐得更踏实,他把后背尽可能地全陷在柔软的椅背里,微微仰着头,字斟句酌地还击。虽然一直都是两个人的言来语往,但是偌大的包厢,却感觉声音无处不在。
“啪”!一个声音清脆而尖利,瞬间把所有的声音都消灭了。等到大家好容易找到声音的发源地时,声音的主人——那本相册金灿灿地滑行到了饭桌的中央,那儿辽阔,容易聚焦。黄金包裹着的相册优雅地给观众回礼,慢慢转了最后一圈,停住了。
而相册的主人呢?大家伙再用目光找,却见老汪立起身,哆嗦着手把围巾绕到脖子上。见大家都看,老汪熟悉地把额头的青筋鼓起,呵斥似的轻喊一声,“下课!”
没有下课铃声,但是教室里仍然空荡荡起来。
传说
从前,蚯蚓和虾是和睦的一对。那时虾还不是这个虾字,是瞎,因为虾那会儿没有眼睛,是瞎子。虾和蚯蚓为什么会是一对,没有人考证过,也没谁想花工夫去考证。追本求源地去找人家隐私的事没多少人想干,因为那太招人讨厌。
虾的生活是在土里忙活,蚯蚓的生活是在家里忙活。似乎印证了主内主外之说,蚯蚓有眼睛,当然要充分利用,虾没眼睛,就在土里干重体力活。虾之所以没有怨言,是因为虾有个积藏已久的期盼,就是想等哪天蚯蚓高兴了,虾好求求蚯蚓,看看蚯蚓能不能把眼睛借来用一下。虾对那个光明而未知的世界有着无限的向往,这种向往是瞎子特有的,没谁可以责怪。
让虾意外的是虾的期盼没用等太久,蚯蚓主动提出要借眼睛给虾。虽然把眼睛取下来借给虾,蚯蚓要忍受很大痛苦,但蚯蚓有愧疚之心,蚯蚓还有爱,有共享生活的要求。于是虾的梦想成了真,知道了什么叫色彩,什么是光线。不过还了眼睛之后,虾却开始焦躁起来。是的,先天的瞎子比后天的瞎子往往生活得更坦然,因为先天的瞎子从来没有那份开天的异想,更没有已知的诱惑。虾见识过了光明、色彩和光线,虾就有了异想。
蚯蚓便决定每个礼拜把眼睛借给虾一天,这天叫礼拜天。虾很感激蚯蚓,虾有了眼睛,在地里干活更带劲了,有了方向,也有了效率。于是虾和蚯蚓更加的相亲相爱,相濡以沫。
虾说,蚯蚓,真想让你多休息休息。蚯蚓知道什么意思了,说,虾,那咱实行双休日吧,一个礼拜给你用两天眼睛。虾更高兴了。虾想,要是每年每月每天每时每刻都能看到这个世界该有多好。虾在土里的生活便因为效率而空闲下来了,空闲的虾就有了更多的异想。虾终于做了个决定,虾要那双眼睛。
虾知道这个决定的后果,于是虾做着认真而缜密的准备。蚯蚓性子耿直,虾知道自己这样背叛蚯蚓,蚯蚓是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虾想,那就到水里去吧,蚯蚓就是想破脑袋都不会想到水里的。虾便趁着个双休日,带着眼睛跑到水底下去了,过了双休曰也不上来。
等待了无数个日子,打破了自己编造的无数个理由,蚯蚓终于相信了虾的背叛。可蚯蚓主内,怎么能在一片黑暗的土地里找到虾呢?蚯蚓发了狠,蚯蚓不管不顾地去土里寻找。蚯蚓发誓,就是吃遍每一寸土地,掘地三尺,也要把负心郎给找出来。蚯蚓按着誓言,在黑暗的世界里忙,蚯蚓忙得没有时间观念,但有铁的决心。
虾有了可以见识一切的双眼,却胆小畏缩起来。虾似乎更喜欢也更习惯于黑暗,在水底没有天日地躲着。可虾终究会露出水面见天日的。虾有两种途径,一是生老病死了漂到水面上,一是被人抓住,清蒸或红烧。
蚯蚓痛恨着虾的没有诚信,一如既往地寻找着光明,寻找着可以见到光明的那双黑色的眼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