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选集-赫哲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白城人的后代

    听老人讲,我们赫哲族是白城人的后代。

    传说当年岳家军和金兀术打仗,岳家军包围了白城。金兀术早有准备,加强了护城防守。岳家军一连围城半月多,不能攻下城来。大将牛皋想了一条破城妙计。

    第二天,士兵们抬着成桶的白酒,来到了城墙下面。他们点起火堆,烤火取暖,开怀畅饮起来。

    守城的一个老兵,看见岳家军喝酒,就向他们讨酒喝。岳家军士兵把装着酒的葫芦,扔上了城墙。守城的士兵拿到酒以后,你喝几口,我喝几口,一袋烟工夫,一葫芦酒就喝得精光了。他们又向岳家军讨酒喝。岳家军士兵说:“酒多着哩!可你们得拿麻雀来换,十只麻雀换一葫芦酒!”

    守城的士兵连声说:“行!就这么着!”于是他们走家串巷,把整个白城的房檐、树枝上的麻雀窝,统统掏了。最后一数,一共逮了几千只麻雀,换了几百斤酒。守城士兵便你一杯、我一碗畅饮,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

    岳家军的探子立即向牛皋报告。牛皋一听,下令说:“三更造饭,五更攻城,马上行动!”

    当天晚上,岳家军纷纷在麻雀腿上,尾巴上绑上了火捻,然后点着了火。顿时噼噼啪啪,几千只带火的麻雀,吓得一窝蜂地飞进城里去了。

    带火的麻雀飞到哪里,火星一落,那里就燃起了大火。一时间,整个白城火光熊熊,烟雾腾腾。

    就这样,岳家军趁着白城城内一片混乱之时,金鼓齐鸣,杀声震天,一举攻破了白城。弄得金兀术蒙头转向,成了惊弓之鸟,只好领着残兵败将,好不容易突出重围,朝着北边逃命去了。

    他们走了几个月工夫,来到了萨哈林麻木[1]。这时天空赤日炎炎,大江波浪滔天,附近找不着一只可以渡江的船。金兀术心急火燎,但一时又没有办法,只好在江边搭起帐篷歇脚。

    一天,他喝了一通闷酒之后,问他的大儿子:“你去看看,大江封冻了没有?”

    大儿子回答说:“父帅,夏天里咋会冻啊?”

    金兀术听了,破口大骂:“难道我全军人马,非得在此覆灭不成!来人,把他给我推出去斩首!”

    第二天,金兀术喝着酒又问他的二儿子:“你去看看,大江封冻了没有?”

    二儿子老实巴交的,也直统统反问说:“父帅,夏天时候,咋会封冻?”

    金兀术听了,破口大骂,又命令左右把二儿子推出去杀了。

    第三天,金兀术又喝得酩酊大醉,问他的三儿子:“你出去看看,大江封冻了没有?”

    三儿子寻思,两个哥哥说没有封冻,都让父帅给杀了,自己若说没有封冻,不是也得杀头吗?他一时犯了愁,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他独自走到江边,对着滔滔的大江祷告起来:

    天呀!

    地呀!

    腾尼莫特!珠林和珠连[2]!

    如果我不该死,

    如果白城人还能生存,

    就请萨哈林麻木结冰三尺,

    帮助我们过江吧!

    他刚祷告完,天气霎时变得寒冷起来,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寒风呼啸,如同严冬一般。江面上结起了冰块,互相碰撞,发出了咔咔的响声。不一会儿冰块连结成了一座冰桥,横跨大江两岸。

    三儿子看到这个情景,高兴地回到帐篷,对父亲说:“阿玛[3]!天地同情我们,六月天在江上结起了冰桥,让我们渡江过去。”

    金兀术一听大喜,派人到江边察看,果真六月的萨哈林结起了一层厚冰,人马行走,安全无恙。这一来,金兀术率领士兵和百姓,顺利地渡过了江。

    说起来也真怪,金兀术的人马刚一过江,江上的冰桥就嘎嘣嘎嘣地裂开,化成了水。岳家军追到江边,只好望江兴叹。

    金兀术的人马和百姓过了江后,粮草断绝,士兵们只好整日里钓鱼充饥。可是能钓到的鱼很少,不够大家吃的。金兀术又带领亲兵亲将,沿江而上,去寻找吃食。队伍在行军途中,立草把来指路。哪料草把插在沙滩上,被风一吹便转了向,后面的人马迷了路。这些人越走,离开前面的人马越远。最后,他们分散到松花江、混同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江一带,长期定居了下来,以打猎和捕鱼为生。

    后来,人们把当时在江边居住下来的叫“奇楞”,沿江往西走的叫“索伦”,沿江往东走的叫“赫金”。到了清代,才统一族称为“赫哲”。

    直到今天,老年人说起那尼傲[4]的祖先,都说是当时的白城人。

    流传地区:黑龙江同江、饶河

    讲述者:吴连贵 葛德胜

    搜集整理者:尤志贤 黄任远

    选自王士媛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十六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七兄弟

    古时候,北方的部落连年争战,打赢的强占打败的城市和村庄,把抓来的俘虏,男的当奴仆,女的当妻妾。他们抢掠财产,烧毁房屋,弄得到处是一片废墟。

    有一年,西部落和东部落为了争夺滩地和猎场,发生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西部落打败了东部落,把东部落的城市和村庄抢劫一空。部落里的人死的死、逃的逃、当奴隶的当奴隶,最后,只剩下了七个人,躺在一群羊中间。他们一直呆到天黑之后,才跑进了山里。

    他们七个人分别姓苏、毕、傅、尤、吴、葛、卢。劫后余生,聚到一起,大家对天起誓,结为兄弟,计谋有朝一日,回到故土,驱逐敌人,振兴部落。

    他们在山里靠打猎为生,穿兽皮,吃兽肉,一晃度过了三载时光。有一天,姓苏的老大说:“我们兄弟七人与其这样老死在山里,还不如分头出去谋生。”兄弟们都觉得讲得有理,于是他们分头下山,各奔前程。

    苏老大领着一个姓葛、一个姓卢的小兄弟,从三江口出发,沿着松花江向上游走去。他们一路行走,一路捕鱼狩猎,走了整整三年。走过被战火烧成废墟的拉哈苏苏[5],走过繁华的图斯克[6]古城,翻过高耸入云的乌鲁古力[7]山,渡过安帮毕拉[8]河,迈过骨头架子成堆的佳木斯[9],来到了松花江和牡丹江汇合的地方。三兄弟看这里有山有水,风景秀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就在这里落下脚来,娶妻生子,过上了好日子。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依兰哈拉[10]。

    再说姓毕、傅、尤、吴这四兄弟,他们分别走到松花江、黑龙江、混同江和乌苏里江边的嘎尔当、莫勒洪阔、依里嘎、四排四个地方,住了下来,成了家,有了后代。他们都是靠捕鱼狩猎为生,他们能划船,善骑马,体格健壮,一直活了很大岁数。

    据说,今天赫哲人中姓苏、毕、傅、尤、吴、葛、卢的,就是这七兄弟的后代。

    流传地区:黑龙江同江

    讲述者:吴连贵

    搜集整理者:黄任远

    选自王士媛编《中华民族故事大系》第十六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注释:

    [1]萨哈林麻木:赫哲语,黑龙江。

    [2]腾尼莫特是专管人间事的天神。珠林是看家神。珠连是保护神。

    [3]阿玛:赫哲语,父亲。

    [4]那尼傲:赫哲人自称。

    [5]拉哈苏苏:地名,今黑龙江同江市同江镇。

    [6]图斯克:地名,即现在同江市乐业镇境内。

    [7]乌鲁古力:山名,猛兽的意思。

    [8]安帮毕拉:河名,魔鬼的意思。

    [9]佳木斯:地名,骨头架子的意思。

    [10]依兰哈拉:地名。赫哲语依兰,是三的意思,哈拉是姓的意思,依兰哈拉就是三姓的意思,即现在的依兰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