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塔街道西铁社区
西塔街道西铁社区位于和平区西塔地区的西北角,北起哈尔滨路,南至珲春南路,西起老道口哈大线铁路线,东至西塔街,地域面积0.12平方公里。辖区居民总户数2293户,6003人,其中挂户居民571户。辖区内有驻街单位262户,个体104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要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6年,西铁社区按照区街党工委统一部署,结合社区实际,通过组织宣传,开展了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反映家庭和谐,展示优良家教家风的系列活动。
一、加大宣传力度,弘扬家教家风
高度重视家教家风宣传工作,成立西铁社区家教家风工作小组,由党委书记任小组组长,带头抓家教家风工作,社区副书记任副组长,副主任及各楼院长为组员,宣传工作辐射整个辖区。为营造气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社区门口的LED屏幕和辖区商家的LED不间断地滚动播出宣传口号,在楼体的显著位置粘贴“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的宣传口号,制作庭院家教家风宣传板16块、宣传条幅3条,发放《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致西塔全体居民的一封信》1900余封及印有“弘扬家教家风,树立家国情怀”的雨伞,在小区门口、小区庭院及每个楼道张贴宣传板36块,将家风文化打进庭院、楼道。2016年,社区投入两万余元打造社区家教家风文化小广场,制作了一批传统家训、家规、家道宣传板及在社区中评选出的10户最美家庭展板,以书画、字画等形式予以展现,宣传家和文化。
二、创新活动载体,打造和谐西铁
社区依托科普大学第二课堂、党日活动、社区合唱团、舞蹈队等载体,开展宣讲活动,为社区居民宣讲家教家风优秀事迹,让居民们深切地感受到好家教好家风。同时,社区党委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学习省委书记李希同志在家教家风工作中讲话摘要为主题的专题党课,组织党员围绕什么是家教家风家训、传承良好家风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从身边的例子、名人的事迹、典型的社会事件、舆论的热点话题入手,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发挥好党员在营造家教家风典型家庭氛围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两年来,社区共有20个家庭荣获了优秀典型家庭称号。如夫妻恩爱的张润强家庭、教子有方的石润兴家庭、热爱公益的巩黎辉家庭等。他们家庭的事迹被制成“家教家风先进典型家庭”的大榜,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带动其他家庭。家庭和谐了,社区风气正了,吵架闹事的少了,关心他人的多了,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人多了,涌现了大批好人好事,正能量的光芒映红西铁社区。
社区依托春节、端午、“七一”、“八一”等重要节假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文化活动。通过多种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使家教家风更加深入人心了。如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歌朗读庆端午”活动;在“七一”前夕开展了“党——亲爱的妈妈家教家风主题文汇演出”,在汇演中,居民以爱党、爱国、弘扬家教家风为主题的歌舞节目,共庆党的生日;在“迎八一军民共建家教家风宣讲活动”中,居民刘彤创作了“弘扬家教家风”的三句半,并在春节联欢会上演出,作品朗朗上口,在居民中广为传诵;在暑假期间组织社区内中小学生开展了“好家教家风伴我成长”征文演讲活动,引导未成年人传承“家”文化,完善道德品格修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家庭环境;开展“感动沈阳人物”评选演讲等。始终把家教家风工作贯彻在社区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开展以“民族一家亲家和万事兴”为主题弘扬家教家风的活动,推动社区居民、家庭人人争做好成员、户户争做好家庭,亲朋邻里谈家教、唱家风的良好氛围。
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典型是宣扬社会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鲜活的教材和最直观的导向。结合冯书记在全区家教家风推进会上提出的“311工程”,社区举行争做“最美家庭”评比活动。广泛开展“晒幸福生活、秀家庭才艺、讲家风故事、比邻里互助”等活动,推出一批“最美婆媳”“最美邻里”“最美志愿者”等典型,推动家庭人人争做好成员,社会户户争做好家庭。社区广泛开展“家风评议会”活动,倡导家庭成员、亲朋邻里经常唠家常、谈家教、议家风。2016年,西铁社区被街道推选为优秀社区,辖区内和平区珲春北路8—1号庭院被评为典型庭院,巩黎辉、张润强等10户被评为优秀典型家庭。同时征集了这些优秀典型家庭的全家福照片,在社区光荣榜上进行张贴和宣传,使广大家庭从典型家庭中感悟传统美德和时代现代精神,以良好的家教、家风进一步弘扬尊老爱幼等家庭美德和社会正能量,引导辖区居民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良好的家风家规意识,推动文明和谐的西塔建设。
社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辽宁省文化先进社区、辽宁省交通安全示范社区、沈阳市和谐社区建设先进社区、沈阳市文明窗口、沈阳市科普大学先进分校、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和平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
大爱无声,大美无言。山高而谧,静水流深。西铁社区以良好风气与千家万户共同的价值追求相融合,互为依托,共生共长,在工作生活中践行好家风,注重文化礼仪和文明用语的推广,为积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共同缔造幸福西塔做出贡献。
刘晓光:遵纪守法,敬职敬责
——记西塔街道图们社区文明家庭
刘晓光同志有一个积极进取、和睦和谐、相敬相爱的家庭,结婚25年来夫妻相敬如宾,非常恩爱。他爱国守法,孝敬老人,善待邻里,在家中能挑重担,任劳任怨,并且敬业爱岗,事业有成,家里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独生儿子聪明可爱。这是一个和睦之家,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
一、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敬职敬责
刘晓光同志是辽宁省储备局的一名职工、中共党员,一直在司机班工作。他一贯坚持党的各项原则,严格遵纪守法,忠诚于社会主义事业。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具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工作扎实认真,勤勤恳恳,为人平易近人,孝敬父母,在生活中有很多小点子,是个善良快乐的一家之主。刘晓光同志的爱人在外地工作,夫妻二人克服两地分居的困难,从未因为两地生活而影响工作对小孩的培养和孝顺父母。
二、以德育人,重视子女教育
在生活中,刘晓光深刻地认识到,父母对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无论是老一辈还是父母,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把对子女的爱同培养他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结合起来,讲究方法、讲究技巧。健康的家庭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才能得以健康地发展和延续,刘晓光与爱人始终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为此经常与孩子沟通交流,将他送去好的教育机构学习锻炼,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并健康快乐长大成人。2011年,刘晓光的儿子顺利考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家庭和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刘晓光和爱人和睦相处,互相尊重体贴。他们敬老爱幼,在精神生活上给老人体贴和安慰,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享受到晚年之福。刘晓光的父亲三年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母亲小脑萎缩,一旦照顾不到就会做出糊涂事。平日上班没有时间,只能让姐姐们照顾,周五晚上刘晓光就到父母家去,姐姐们都放假,他和爱人一起负责照顾到周日晚才回家。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在这个家庭里,他们作为子女尊重长辈,作为长辈关心爱护子女,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向上的文明家庭。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他与爱人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儿子正在成长期,为了使儿子能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子做出榜样。一是生活俭朴。刘晓光与爱人物质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摆阔气,从不浪费,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们严于律己,以言行影响儿子,为儿子创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夫妻俩在家讨论大事小情,也特别注意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努力在一言一行上给儿子做好榜样。他们没有封建迷信思想,敬老爱幼,遵纪守法。
四、夫妻互相尊重,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照顾
和睦的家庭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特别是能为孩子更快乐更好地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在生活中,他们努力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创造一种温馨、互敬互爱的家庭氛围。要建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最重要的是必须处理好夫妻关系。因为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家庭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应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在共同处理家庭事务时,不分你我,一起商议,取得共识,家务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受到邻里的赞扬。
有位诗人曾经说过,一个男人加上一个女人是爱情,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再加上一个孩子是家庭,而一个家庭加上丰富的文化生活则是一种文明。因此,在生活上,不能仅仅满足于干干家务、带带孩子,层次要不断提高,方式要多样化,增加文化含量和社会交往,和同事、邻居、亲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给夫妻间的爱情不断注入新鲜血液。自组成家庭以来,刘晓光夫妻之间本着这一理念,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提高,保留各自的活动空间和活动领域。夫妻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同样,和睦的家庭就是开心,不管你是收入多还是收入少,不管你是学历高还是学历低,只要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心疼每一个亲人。跟你的亲人在一起,你的心觉得特别踏实,特别希望他们好,也特别愿意为他们去做,这就是开心家庭,而不用是官宦世家,不用是出身名流。他们遵纪守法,在社会是好公民,在单位是好职工,在家里是好父母,他们的家庭是一个好家庭。
金明花:为社会多做贡献
——记西塔街道安图社区文明家庭
安图社区有位让我们尊敬的老人,她就是安图社区老年协会的副会长金明花老人。
人无论受到多大的挫折和艰辛,都要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尊重别人,要为他人着想,金明花老人就是这样一位可敬的人。金明花经常对其他老人说:“我的年纪也不小啦,要在余生里,有计划、有目的地为社会做贡献,多关心、扶助有困难的人,是我人生的夙愿。”
金明花的人生是非常坎坷的,她曾走过了别人无法想象的一段崎岖的人生道路。她1930年出生于庆尚南道釜山贫民之家,是五姐妹中的老二,六岁时随父母走过图们江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延吉市,开始了艰难的生活。她的父亲经人介绍开始做起医药买卖,由于生意中受到他人的欺诈,家里生活更加艰难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孝敬父母的金明花为还家里的债,刚到14岁时就到日本人家做保姆了。1947年,金明花胸怀“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的大志参加了八路军。先在八路军歌舞团服役,后在四平战役中,由于受伤的同志太多,急需前线护士,金明花毅然决然报名到前线抢救伤病员,把伤员的疼痛当作自己的疼痛,献出身上的一切力量,不怕敌人的刀枪,不考虑自身的安危,一心扑在抢救伤员上。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金明花转业回到了地方,不久嫁到姜家。全家单靠丈夫的一点点工资维持,生活非常困难,于是金明花到西塔卫生所当起了护士。但由于要抚养四个儿子两个女儿,生活仍然很艰苦,于是她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等到生活开始有点富余,她就主动帮助比她更困难的人。在她开饭店的九年里,她以慈爱之心帮助遇到难题的同志克服重重困难。至今有好多人来看望她,叙说以前的友情及金明花的宽厚慈祥。
金明花常对儿女们讲,要勤俭朴素,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金明花的言行举止都成了孩子们的楷模,孩子们受到母亲的熏陶,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金明花积极响应国家和党的号召,无声无息地从小事做起,在家庭生活中节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从不乱花一分钱,把节省下来的钱用来支援困难单位、困难群众。金明花从医多年,无偿给老年人看病、打针,还买药给患病的老年人。金明花给缺少过冬寒衣的老人买大衣,给患病又无钱治疗的老年人送去5000元,又给还不清外债的人送去5000元。这么多年,她资助困难老人的金额不计其数。
建立和睦家庭,必须有位善于诱导子女自立的母亲,金明花认准“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道理,向孩子们投资金钱不如自幼培养他们的奋斗精神、自理能力。在金明花的培养下,大儿子去日本时赤手空拳,艰苦奋斗成了大企业家。二儿子、三儿子、四儿子在国内都成了企业家,为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大儿子姜南龙一家三口去日本时,语言不通,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不一样,凭着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已成为日本的大企业家。金明花的大儿子在创业的头几年实在是太辛苦了,有时开车外出办事,汗水湿透了衣裳,脚上穿的靴子被汗水浸透成了水靴子。去年他回国探亲时,对母亲说:“我能有今天的成就,秘诀是妈妈从小时就让我艰苦奋斗,要发奋图强,懂得自立。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就想起妈妈的教诲。”老大在国外赚了钱就帮助在中国的三个弟弟,如今三个弟弟也都成了企业家。哥哥爱护弟弟,弟弟们尊敬哥哥,孩子们都孝敬妈妈,儿媳们都尊重自己的丈夫,同时也特别孝敬父母。金明花的家是和谐幸福的家。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将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家风建设中,可以教育历代中华儿女不忘初心,以拳拳赤子之心报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应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为实现经济发展、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