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永远不会忘记:1944年5月12日上午,原森川春子大佐指挥的驻守大塘子的日军,将三十六师的仰攻队伍一直驱赶到江边,并将山腰上不知逃避的三百多民夫全部挑死的那副惨景。那时的原森大佐给人的感觉是凶恶至极,凛然不可侵犯的。
踞守北斋公房并曾发誓要与高黎贡山共存亡的那个吉原少佐已成了中国远征军一九八师的俘虏。北斋公房古道已打通了。现在来看南斋公房的原森大佐又是如何结局的。
南斋公房战斗也同样惨烈,也同样是节节推进,但战斗进程又和北斋公房有别。
原来三十六师初战失利,酿成三百多民夫无辜丧生的重大悲剧后,上下震怒。三十六师被撤出战斗,退下整顿。一一六师和一三O师接替任务,继续反攻。这两个师因有三十六师的前车之鉴,不再重复错误,打得既坚定又稳妥,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据历史学家方国瑜当时随军参战所作的记载,不过十天工夫,就占领了日军南斋公房前沿的主要阵地大塘子,迫敌退至南斋公房固守。
原森是藏重手下一个老资格的大队长。他参加了1943年10月藏重在北斋公房山顶上举行的升旗仪式后,被派来把守南斋公房防线。他一头扎进南斋公房古道,苦心经营八个多月,他的大本营就扎在南斋公房。
南斋公房的地形,处处险峻。地表全被原始老林,枯葛藤萝所覆盖。原森大佐不仅在各隘口精心构筑了水泥工事,而且在路边许多几抱粗的大树上凿了洞,派上狙击手,在枝叶繁茂的栗木树、香果树上筑了巢,架起歪把子,组成立体防御工事,以确保从江苴至保山的这一条咽喉要道。
他认为南斋公房防线已固若金汤。被松山守军古闲健中将誉为高黎贡山的凡尔赛,当然就把他经营的南斋公房防线也包括在内了。前面已经说过,当藏重发来急电告知他重庆军要反攻了,要提高警惕时,他还料定:中国军队的士气已低到不能再战。而且雨季中高黎贡山终日浓云密布,美国的空军无法施展其空中优势,古道上的悬岩峭壁,也不是面黄肌瘦、软弱无力的中国兵能爬得上来的。即使有那么千儿八百的爬上来倒在长满青苔的岩石路上,也只需要皇军用刺刀——这个所向无敌的铁扫把,像扫垃圾一样,掀下深壑中去就完了,用不着花多大气力的。
不幸的是,远征军三十六师第一天的反攻,在几个贪生怕死的连、排长带头撤退下,形成了一时的全线溃败。我军暂时的局部挫折,又被原森川春子当成他的胜利,他又大加渲染了一番。
原森站在大塘子阵地高山上,目睹了三十六师往下败退,连滚带跑的狼狈景象。他疯狂大笑一阵后,即将追击最力的。大和武士,集中到阵地指挥所里,进行表彰慰问,又是递烟,又是敬酒。而且还命令他亲自带到最前线的几个慰安妇,对他的得胜而回的武士亲吻拥抱,然后唱歌跳舞,狂欢了许久。接着他又发表了一通日本必胜的狂论:“我的忠诚勇敢的武士们,你们再一次看到了吧,重庆军的进攻,就是溃败的开始。他们再来攻两次,我们就可以追击过怒江去了。高黎贡山已经是大日本帝国的,它就应该永远是大日本帝国的。勇士们,准备迎击重庆军的第二次、第三次进攻吧!胜利总是我们的。”
当晚原森陶醉在胜利中,一觉好睡。他太得意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他最后一次得意了。
第二天一早,卫兵又向原森报告:满山遍野尽是中国兵,是夜间爬上来的。这些兵和昨天来的不一样。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驱不散,赶不走,前后左右围了过来,就是要啃硬骨头。
从此,反反复复的冲杀开始了。中国兵前仆后继的拼劲,使原森的前沿阵地不断丢失。终于迫使他放弃大塘子,退缩到南斋公房来了。
更使原森想不到的是,中国兵的追击速度,也如此厉害。他带队经过多番冲杀突围,才败到南斋公房阵地,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喘息未定,中国兵就翻山越岭追赶而至,四面八方将固守南斋公房各地堡的日寇团团围住,并且立即发起攻击。这使原森十分恼怒:“我们不是一群煮熟了的羔羊,而是一群吃人的猛虎!我的五百帝国武士,足以使中国的叫化兵填平深谷大壑。帝国皇军自日中开战以来,从没有蒙受过这种奇耻大辱。能忍受这种耻辱的只是中国,而不是大日本帝国!我们要复仇!”
原森对他的部下这样叫喊,一是为鼓舞士气,二是为自己壮胆。实际上,中国兵在大塘子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勇猛攻击精神,原森是打心眼里佩服的。前天在大塘子阵地上,他亲眼见中国兵跟着山风推卷的、忽啦啦燃烧的荒草滚进的卖命精神,比他的大和武士精神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中国兵肚子被打通了,哩哩啦啦的肠子已流了出来,但这个中国兵一把将肠子捋在手里、按住肚子,疼的浑身发抖,步枪已提不住,仍提了一个手榴弹追着烈火冲上来。那颗手榴弹虽只甩出十多公尺,在大塘子阵地前爆炸,他自己再一次炸伤,而他仍滚到一个不能动弹的日军伤员旁捡起一个拳头大的囫囵石硬往日军伤员的口中塞。可能是这个日军伤员咬紧牙关不松口,这个中国兵便爬到他头上去坐起来,用屁股严严实实的堵住这个奄奄一息的日军伤员的嘴,想闷死他。原森看到这里,抓过一挺歪把子,狠狠地给这个中国兵一梭子。但他同时感到,中国人向帝国皇军发射出的复仇怒火,正迫使他透不过气来。这四万万颗各自脱离的散沙被“复仇”这两个字凝集起来,变成了不可摧毁的力量,这后果太可怕!他又想:“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被仇恨团结凝聚起来便不可征服。同样,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旦被世界所仇恨,他的结局只是灭亡!”原森突然大吼道:“做为一个帝国军人,死在本土上是一种永恒的耻辱,战死在异国他乡,才是我们这一代军人的理想。我们的尸骨,只有抛弃在高黎贡山上,才显示我们对天皇陛下的忠诚。打——!”
兵士们有的被原森的狂吼弄得莫明其妙,有的却为之精神大振,抱起机枪向黑压压的原始森林狂扫起来。
原森像发了疯似的,不断下令不要吝惜子弹,尽情发射。当然他储备的弹药确实不少,然而拼命发射几天,眼看也就快完了。
“报告司令,子弹快打完了,要不要省……”管理弹药的武士跑来向他报告,话未说完,即引起他的无名邪火。
“八格牙鲁!命令的你不懂?”他对武士左右开弓,一连打了十来个耳光。
挨打的武士实在感到莫明其妙。你这原森大佐真的疯了吗?军人没了子弹,等于断了粮食。后方运输断绝了,现有的子弹打光了,看你这位司令怎么打仗?可是,被武士道精神浸透了的日本士兵,只知顺从。原森打一下,他就“嗨矣”一声,还要说得干脆,响亮一点。
原森打累了,接着下令:“要子弹的多多给!”
一连数日,地堡里的日军不断向外打枪,打得满山树枝岩石横飞,山鸣谷应。当然把不断赶来进攻的中国兵打死了不少。日军缩在工事里却始终是安全的。
然而,原森追求的并不是这个战斗中的安全局面,他反而希望这个局面快点结束。他已下了孤注一掷的决心。因为他明白等待后援已没指望了。他要将弹药耗尽后,迫使他的所有大和武士都用刺刀拼杀。他始终坚信这是帝国皇军天下无敌的一个绝招。他要快点使出这个绝招起死回生。这一天的到来,又将是他原森大放异彩的时候了。他终于促成这一天提前来到了。每人只有几粒子弹时,他即下令停止射击,准备刺杀。不能等到子弹完全射完。因为他得给大和武士留下几粒子弹,最后作相互射杀之用。他明白剖腹自杀只能是对太君的要求,至于军士,大都是做不到的。
且说,这一天包围南斋公房的中国军队,照常紧缩包围圈,一步步逼近敌堡时,发现异常情况了。日军一枪不发,战场静得出奇,好像空气都全凝结成冰了。中国兵愣了一会儿,放了一排枪后,冲锋号响起,即一齐向原森大佐的主碉堡冲去。到接近碉堡三十公尺处时,突然大批日军从碉堡里冲了出来,个个端着上了刺刀的枪,迅猛地冲刺过来。中国兵没有料到这一着,还来不及应付,即被刺倒了一大片。后面的即被迫往后退却。
原森感到他又一次胜利了。但他立即下令停止追击,迅速缩回洞去。他认为没有遇到真正的对手,是不值得拼命追杀的。
原森终于等到真正的对手了。中国军队经过短暂的调整,又一次冲击开始了。这次是清一色的枪上刀,个个端着枪向前奋进。刚出场时距敌碉堡较远,还是边打枪边前进,一直走到距敌堡较近的地步了,敌人一枪不还。中国军队也不放枪了,都准备着拼刺刀。
近了,更近了。只见十多个日军从地堡中冲了出来。为首的竟是原森大佐。只见他胳腮胡子很长,毛茸茸的很像民间传说的高黎贡山上神秘的老毛人。他手持寒光闪闪的指挥刀,威严地站在石阶上,双目如电,气呼呼地盯着端枪前来的中国兵。他的身后十多个武士一字儿排开,平端着三八大枪,一种拼死一个再上一个的架势。
原森看见了中国军队里有一个手持大弯刀的军官模样的人,此人体态特别魁伟,一双虎眼,两条浓眉,迈着稳健的大步,走在队伍的正中间。他的头高出众人,脸也很长,表情特别严肃。突然,他将走在最前面的三个尖兵叫住了,独个儿提着大弯刀,从容而上。
这当儿,原森的脑子像车轮一样飞速转动起来。首先,他看清了此人手中的大弯刀,铁把长约三尺多,刀长约二尺,刀面宽五寸左右。刀刃正中有一个新月形的弯。大刀泛着青光。全重在二十斤以上。可想而知这个中国军官的力气。他顿时对这个对手敬仰起来。因为他看着这把大刀就想起了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这是他在日本陆军学校研究中国的《三国演义》时,知道有这一种刀。可惜未见过实物。眼下从此人的身材神态上,一下子就想像到青龙偃月刀也许和这把大弯刀的威力相当。日本军人是顶崇拜关云长的,入侵中国后,不论在北方或在南方,只要看到关帝庙,日军都要到庙中对关帝进行最虔诚的礼拜。眼下这个提大弯刀的人,迎着他和他的众多武士走来,神态自若,毫无怯意,如逛大街一样。看他那种威仪俨然是活关公在世。看他叫住三个尖兵,独个前来,意思是冲着自己来的。兵对兵,将对将嘛。那好吧,认准对手,就先较量一下。原森打算亲自出马对战了。突然,他又改变了主意,他要让他的大和武士先出来与之交锋,以便他一旁见识一下,这个提大弯刀的人是否配称关公。
说时迟,那时快,提大弯刀的人已经走到原森面前了。原森偏头一指,叫出了一个武士先行迎战。只见那个日军跨前两步,迅猛一个突刺。枪刺与弯刀一接触,恰如阴阳电相碰,当的一声,原森的眼睛不管用,尚未看出怎样交锋,他的武士的双手已被削断掉地了。他的武士虽然没哼叫,但双臂血流如注,脸色突变,站立不住,瘫倒在地了。
“呀呀!”原森只在心里一声感叹。他不是惋惜他的武士的双手,而是觉得对手的动作太漂亮,认他为活关公已不会错了。
这位活关公名叫王奇功,是一一六师搜索连的连长。他是个山东大汉,从小逃荒走出关外,靠卖武艺耍大刀混饭吃。“九·一八”事变后,日军闯进东北,把他追赶得没法混日子,一气之下,参加了东北的义勇军。后来有个机会见到了中央军,那就是一一六师。他见中央军中有使用大刀的,他十分羡慕,总去缠着要一把大刀。结果是一一六师把他要过来了。
当时使用大刀砍杀日军,在许多部队中是普遍的现象,义勇军、中央军都有使用大刀的。曾流行一时的《大刀进行曲》唱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是那时产生的。用大刀砍杀鬼子,是被新发现的一种很厉害的杀敌手段。一一六师师长赵正藩要在他的师中竖起一面战旗,下令从全师各连队中抽调了一批作战勇敢、身材特出的老兵,组成一个加强连,专门训练使用大刀。并选中了具有侠骨义胆的王奇功这个闯过关卖过武艺的山东大汉当连长。
加强连有五个排,十五个班,人数达三百多至四百,比一个营的规模还大。这个搜索连多次在关键时刻起了大作用。这不,现在赵师长就调搜索连最后收拾原森大佐来了。
回头说,王奇功轻易地砍了那个日军的双手后,原森又令两个武士接战。两个日军吼着从左右两边杀来,只见王奇功的大弯刀一甩动,才转了半个圆圈,左边那个的枪已被大弯刀扫落掉地,右边那个枪还在手,头却飞落一边了。王奇功的大弯刀刀把顺势向左一捣,那个掉了枪的日军尚未回过神来,刀把即击碎他的牙齿,直透后颈。王奇功右边刀头向下一压,左边刀把一挑一甩,百多斤的日寇,即甩到后边中国兵的上空,被一排刺刀接住。
这是王奇功的绝技。连里的弟兄们把它叫做“挑鬼肉上刀山”。这一招,在远征军中如雷贯耳。日军也谈虎色变,早已传开。
且说,还在石阶上站着的原森,这时已经傻眼了。眨眼工夫,他的三个大和武士已倒在这把大弯刀下,他想像中的关公也不会有这么厉害。这是二十世纪的活关公。按他原来的信念,是应该立即跪下祷告的。但他的神志还清醒,他立刻意识到,朝思暮想想来的这位关公,并不是来保护帝国皇军而是来消灭皇军的。原森在这当儿还特别注意到这位关公穿着日本皇军的大皮鞋和一条粗毛呢日本太君裤,这说明不知有多少日本兵死在他的刀下,被这个中国叫化官剥了裤子鞋子来穿上。这使原森恨得咬牙切齿,真想上去一剑刺穿他的心房,为死难的大和武士报仇雪恨。但他看着王奇功手中的大弯刀,就倒抽了一口冷气,他不知如何对付这把大弯刀。他心中非常明白,刚才这位中国的活关公连砍三个大和武士像切小菜一样轻松。他不是“杀杀杀”地吼着冲来,而是无声地信步走来;他不是紧张激烈地搏斗,而是不慌不忙地顺手使刀;他没有表现出面红耳赤的冲动情绪,而是冷静得一脸冰霜;他连砍三人似乎心不跳、气不喘。看他那安闲的神情,好像真正的厮杀尚未开始。他不会以砍杀士兵为满足,定是以和日本军官较量为目标的。是的,是的!看他的目光已经盯住自己不放了。
不容有多少犹疑,原森打算拼一死战,以保住帝国军人荣誉。“呀一!”他剑随声出,直向着王奇功心脏刺来。
当!王奇功刀背一拨,架开来剑,旋以闪电之势,大弯刀一翻身向原森的脖子削去,刀过头落,随即一闪,避开向他倒来的原森的无头身躯,再把原森那颗先身落地的头顺势一脚,踢足球似的踢出二丈开外……
原森身后一字排开的日军,早已失魂丧魄,拔腿向西就跑。
王奇功一摆头,弟兄们飞步追击。继续消灭这些失去指挥的残敌,用不着他王奇功再往前冲了,他知道他的搜索连的弟兄们会做得干净利索的。
王奇功漫不经心地走进了原森的大地堡,搜索一遍,随即坐在原森的指挥坐位上,悠悠闲闲地吸起烟来。
一会儿,师长赵正藩也走进了地堡,递给王奇功半包烟和几片饼干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带领你的兄弟,迅速从南边山道,直插高黎贡山西坡脚,占领躲兵岩。派出战斗队在白岩附近选择战场,等待迎击敌军增援部队,估计有一场血战等着你的!”
“多谢师长关照。”
“我得感谢你这位杀神。记住,要多打胜仗少死人。”
“是!”
王奇功唿哨一声,几百只猛虎蹿山跳涧而去。
高黎贡山还在战斗。虽然原森川春子已经死了,但他没有留下撤退命令。他分派去把守的各个隘口、偏道,树上地下,明碉暗堡里的日军,是各自分开死守的。必须一处一处收拾。因此,中国军队在杀死原森后,还费了好些天,才逐一消灭了敌人。
日军曾发誓与高黎贡山共存亡,结果是高黎贡山看着日军全部死亡。
附带说说,原森带到大塘子去的那几个慰安妇,本来藏重早有命令慰安妇要撤回县城的,但原森出于自私的考虑,最后还强留下几个。她们知道原森被中国军的大刀队砍死后,吓得悄悄往山下跑,被守护日军全部枪杀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