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慕大三角是一片约10万平方千米的三角形海域,由7个大岛和大约150个小岛以及一些礁群组成。就是这片普通的三角海域,却发生了很多离奇的事故,已有数以百计的船只和飞机失事,数以千计的人在此丧生。更为奇怪的是,当事后救援者赶到现场时,丝毫未发现遇难船舰、飞机的残骸碎片,至于遇难者的尸体更是无从寻找。
1872年,在百慕大发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件。人们发现,之前在百慕大失踪的“玛丽亚·采列斯特”号在亚速尔群岛以西100海里的地方漂浮着。可当人们登上船时,发现船上空无一人,餐桌上摆着美味佳肴,茶杯里还盛着没喝完的咖啡,船壁上的挂钟也在正常地走动。这一切都在说明,这艘船并没有遇到风浪,且之前是有人在船上的,然而船上的人却不知为何弃船而去……
1945年12月5日,美国海军5架“复仇者”式海上鱼雷轰炸机在执行完任务的返航途中,突然消失于百慕大海域上空。飞机失踪后,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动用了空前规模的舰船和飞机,对包括百慕大水域在内的几十万平方千米的海陆范围进行了严密的搜索,结果却连一片飞机残片都没有找到。
1981年8月,一艘名叫“海风”号的英国游船在“魔鬼三角”——百慕大海区突然失踪,当时船上6人骤然不见了踪影。不料,时过8年,这艘船在百慕大原海区又奇迹般地出现了,船上6人竟安然无恙。
这6个人共同的特点就是当时已失去了感觉,都觉得这8年时光像是一瞬间。当调查人员反复告诉他们已经过去了8年,最后他们才勉强接受这个事实,当问他们当时都做了些什么事时,他们都觉得就一会儿,似乎什么也没干。
百慕大的种种奇异现象引起了全世界科学家的重视,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
第一,黑洞说。百慕大三角区飞机和船只的失踪事件颇似宇宙黑洞现象,因此,是宇宙中的黑洞吞噬了那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
第二,水桥说。百慕大三角区的海底有一股逆向的潜流。有人曾在太平洋东南部的圣大杜岛沿海发现了失踪船只的残骸。他们据此认为,是这股潜流把这些残骸推到了圣大杜岛上。当上下两股潮流发生冲突时就会发生海难,残骸最终被潜流拖到远处,这就是船只失踪的原因。
第三,磁场说。百慕大三角海域的海底有巨大的磁场,正是它们导致罗盘和仪表失灵,因而造成船只遇难。
第四,晴空湍流说。晴空湍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风,当风速达到一定强度时风向会发生改变。航行中的飞机碰上它就会激烈震颤,严重时飞机会被它撕得粉碎。
百慕大之神秘,更多的是由于狂浪、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造成的。不管有多少关于百慕大的推测和假设,目前而言,它们都只能解释出其中一种现象。百慕大海底和海面还有无数令人难以置信的怪事,这需要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比百慕大更恐怖的日本龙三角
百慕大是非常恐怖的,但还有一片海域比百慕大还要恐怖,那就是日本魔鬼三角。在这片深蓝色的海域里潜藏着种种危险,船只在这里神秘沉没,飞机在这里离奇失踪。不信就看下面的例子。
1928年2月28日,“亚洲王子”号离开美国纽约港,穿经巴拿马运河之后,于3月16日从美国洛杉矶横渡太平洋。一周之后,“东部边界城市”号轮船听到了“亚洲王子”号发出的求救信号,这个信号重复了几次,然后就消失了。虽然美国驻夏威夷海军动用了一切力量,对太平洋海域进行了一番搜索,但是没有结果。失踪的船只包括船长、43名欧洲人、130名华人以及船上运载的130吨货物。
1957年3月22日凌晨4点48分,一架美国货机从威克岛升空,准备前往东京国际机场。机组成员是67名军人,飞行时间预定为9个半小时,飞机上准备的燃料足够13个半小时的航程。在开头的8个小时,飞机飞行状况一切正常。下午2点,驾驶员发出信号,预计到达时间为下午5点。飞机所有的设备都处于正常状态,此时飞机所处区域天气晴朗,对于飞机飞行而言,条件几近完美。1小时15分钟以后,驾驶员在距东京300千米的地方发出讯号,空中交通控制中心回复说,希望它能够在两小时以内到达。然而这架美国飞机却永远没能降落到东京机场。
搜救队在方圆数千千米的海面上来回搜索,最终无功而返。这架为战争而造、飞行条件几乎完美的飞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直到今天依然无人知晓。
连续不断的神秘失踪事件引发了人们的好奇,科学工作者们开始以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角度试图去揭开魔鬼海域之谜。由于实地考察有一定的条件局限性和较大的风险性,因此五花八门的猜测便纷纷出台了:
有人归结为磁偏角现象使航行中的船只迷航甚至失踪。磁偏角是由于地球上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不重合而造成的自然现象,这种偏差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都存在,并不是日本龙三角所特有。显然这个说法站不住脚。
还有一种飓风说。据海洋专家观测,强大的飓风经常在日本龙三角的海域中酝酿,其温暖的水流每年可以制造30起致命的风暴,这一点可在那些失事船只最后发出的只言片语中得到印证。于是有些专家认为是飓风使得那些过往船只的导航仪器在一瞬间全部失灵,最终导致船舶失事的。但是,就现代的造船技术,这一理论似乎也站不住脚。有人猜测,在遇到飓风的同时如果又遇上海啸,那么任何坚固的船只都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那时遇难船只不要说是自救,就连呼救的时间可能都没有了。
上述这些均属于猜测,还没有能够加以论证。日本龙三角正继续以它的神秘莫测等待着人们前去揭开谜团。
海上的坟墓——马尾藻海
世界上的海大多是大洋的边缘部分,都与大陆或其他陆地毗连。然而,北大西洋中部的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洋中之海”,它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所以它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海岸的海,因此也没有明确的海区划分界线。
马尾藻海的位置大致介于北纬20°~35°、西经30°~75°之间,面积约有几百万平方千米,由墨西哥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围绕而成。马尾藻海最明显的特征是透明度大,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清澈的海。但是,在航海家们的眼中,马尾藻海是海上荒漠和船只坟墓。在这片空旷而死寂的海域,几乎捕捞不到任何可以食用的鱼类,海龟和偶尔出现的鲸鱼似乎是唯一的生命,此外就是那些单细胞的水藻。在众口流传的故事中,马尾藻海被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陷阱,经过的船只会被带有魔力的海藻捕获,陷在海藻群中不得而出,最终只剩下水手的累累白骨和船只的孤单残骸。
1492年8月3日早晨,哥伦布率领他的船队到达这里,船队发现前方视野中出现大片生机勃勃的绿色,他们惊喜地认为陆地近在咫尺了,可是当船队驶近时,才发现“绿色”原来是水中茂密生长的马尾藻。结果他们被困在这里一个多月,最后在全体船员的奋力拼搏下才得以死里逃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英军少校奥兹明曾亲自来到马尾藻海。只见海上无风,“绿野”发出令人作呕的奇臭,到处是毁坏了的船骸。海面上的海藻表面吸着力非常大,会使皮肤受伤。到了晚上,海藻像蛇一样爬上船的甲板,似乎要将船裹住不放。奥兹明少校只好下令把海藻扫掉,可是海藻越来越多,像潮水一样涌上甲板。经过一番搏斗,他才精疲力竭地侥幸逃生。
马尾藻海为什么如此危险,甚至吞噬了很多人的性命呢?许多航海家推测,以螺旋桨驱动的船舶无意中误入有大片马尾藻漂浮的海区后,螺旋桨会被像绸带一样的马尾藻死死缠住,导致轮船不能动弹,失去控制,最终倾覆或碰撞而沉没。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解释飞机也在马尾藻海失事的原因,所以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一个目前还无法破解的谜。这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考察研究。
神秘的骷髅海岸
骷髅海岸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最为干旱的沙漠之一。这条海岸绵延在古老的纳米比亚沙漠和大西洋冷水域之间,长500千米,一年到头都很少下雨。葡萄牙海员把它称为“地狱海岸”,现在叫做骷髅海岸。
从空中俯瞰,骷髅海岸是一大片折痕斑驳的金色沙丘,从大西洋向东北延伸到内陆的砂砾平原。荒凉而又美丽的骷髅海岸充满各种危险,有交错水流、8级大风、令人毛骨悚然的雾海和深海里参差不齐的暗礁,令来往船只经常失事。今天还可以看到过去在捕鲸中因失事而破裂的船只残骸,在荒凉的海岸上散落着。
1859年,瑞典生物学家安迪生来到这里,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使他不寒而栗。他情不自禁地叫喊:“我宁愿死也不要流落到这样的地方。”由此可以想见这个地方的荒凉与恐怖。
1933年,一位瑞士飞行员诺尔从开普敦飞往伦敦时飞机不幸失事,坠落在这个海岸附近。有一位记者指出诺尔的骸骨终有一天会在“骷髅海岸”找到,骷髅海岸从此得名。可是诺尔的遗体一直没有发现,但给这个海岸留下了名字。
1942年英国货船“邓尼丁星”号载着21位乘客和85名船员在库内内河以南40千米处触礁沉没。在彻底沉没之前,一些乘客乘坐汽艇登上了岸,其中包括3个婴孩以及42名男乘客。当地政府派人来救援,过程却非常艰难。这次救援共派出了两支陆路探险队,从纳米比亚的温德胡克起程,还出动了3架本图拉轰炸机和几艘轮船,其中1艘救济船触礁、3名船员遇难。几乎用了4个星期的时间才找到所有遇难者的尸体和生还船员,最终带他们逃离了这片死亡之地。
1943年,在骷髅海岸沙滩上发现了12具无头骸骨横卧在一起,附近还有1具儿童骸骨。不远处有一块风雨剥蚀的石板,上面有一段话:“我正向北走,前往97千米外的一条河边。如有人看到这段话,照我说的方向走,神会帮助他。”这段话写于1860年。至今没有人知道遇难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遭劫而暴尸海岸的,为什么都掉了头颅。
在这片美丽的荒漠,总是充斥着一种莫名的神秘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纳米比亚“精灵怪圈”之谜
在南非纳米比亚沙漠西部的沿海地区,遍布着一种奇怪的“精灵怪圈”,直径大都在2米~10米之间,怪圈里几乎全是沙土而且寸草不生,而在怪圈的周围却长着茂盛的野草。这些怪圈至少存在了30年,因此不大可能是“人为炮制”的恶作剧。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科学家就对“精灵怪圈”的形成原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于“精灵怪圈”的形成原因,科学界曾有三种解释:第一种是怪圈中的泥土具有放射性,从而阻止了植物生长;第二种可能是怪圈地底下有许多白蚁,它们将植物种子全部吃光了,从而导致寸草不生;第三种可能是,怪圈泥土中带有某种有毒蛋白质,这种有毒蛋白来自一种被称做“牛奶灌木”的沙漠有毒植物。
以比勒陀利亚大学植物学家格立特·茹因为首的研究小组试图对三种解释进行研究验证。研究小组先从沙漠中找到了一些绿珊瑚,并从其根部土壤中取回了一些沙土样本,研究人员在这些沙土样本中种植了多花黑麦草,结果发现这些草生长得很茂盛,这说明有毒物质的说法根本不可靠。茹因对土壤样本进行化验后,发现其中并不含有放射性物质,最后他们在地底下挖了2米深,结果没有找到任何白蚁或者白蚁穴,而且没有迹象表明这里有白蚁活动。那么,这些怪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实在令人费解。
令人失控的卡什库拉克山洞
在苏联西伯利亚地区,有一个叫卡什库拉克的神秘洞穴。凡是到这个洞穴来考察的专家都有过一些令人震惊的故事。当这些人进入洞中的时候,有的人会无缘无故地感到惊慌失措,然后又会扔下所有装备不顾一切地冲向洞口。当这些人清醒过来以后,往往不能解释自己的所作所为。似乎在那一刻,他们都失去了控制。那么,卡什库拉克洞穴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有如此惊慌失措、不正常的举动呢?
1985年,几位洞穴专家对卡什库拉克洞穴进行了考察。走在队伍最末尾的那名成员讲述了他后来看到的事情:当时他已经在腰部绑好了攀登绳,突然感到一阵麻木。他本想快些爬出洞口,可又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他回头去向后面的黑暗望了一眼,只见身后离他几步远的地方有一个怪怪的“老者”身影:一顶有角的皮帽、闪闪发光的眼睛和飘浮不定的外衣。这个洞中的老人向他招手,要他跟着老人走。他真的仿佛受到了蛊惑,没有意识地朝洞穴里走,但他及时地清醒过来,慌忙从卡什库拉克洞穴中逃了出来。
对于卡什库拉克洞穴里诸多神秘事件,目前有三种解释。
第一种说法是认为这诸多的神秘事件根源于人的幻觉。人在黑暗的地下容易产生幻觉,而且洞穴内可能有特殊化学物质形成混和气体,促使人产生幻觉。
第二种说法是“全息照相说”。科学家认为,不仅人有记忆能力,物体也可能具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物体能把从外部得到的信息复述出来。很可能在卡什库拉克,在某一特定时刻,在某些特定的日光和地球物理条件下,恰好出现了某些自然界的映像底片,这是洞穴墙壁在某一时刻记载下来的。新西伯利亚洞穴东部的一些年轻人也见过类似现象。在一所地下大厅里,他们和一个黑色的躯体意外遭遇,那躯体急忙躲进了岩缝。有人猜测说,这种在洞穴内见到的幽灵般的“人”,实际上是全息照相。
第三种说法是,人们在卡什库拉克洞穴中的恐惧心理和时间停滞的感觉,不能归于神经紧张,而在于某种低频脉冲说干预。
探险科学家们曾经在该洞穴里设置了磁力仪,显示器上一会儿是一个数字,过几分钟又变成另一个数字,这说明洞穴的电磁场是经常摆动的。在众多信号中,有一个严格的低频脉冲出现,出现的时间不规则,而且有时是单波道,有时是一束的,磁通量为1000毫微特斯拉。有关专家研究了信号和记录后,做出了结论:在卡什库拉克记录到的信号和任何自然现象无关。具有这种振幅变化的频率脉冲,只能是人工装置发出的。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记录到这种脉冲信号的时间和人们在洞穴中出现神经过敏、感到压抑以及惊慌失措并跑向光亮地方的时间,竟然非常精确地保持着一致,而且越往洞穴深处,这种状况就越明显。然而,这些信号是谁发的?又是在发给谁呢?现在仍然得不到答案,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探讨研究。
你听说过还有杀人的湖吗
世界上的湖水千奇百怪,都没有比它们更残忍和冷酷的,它们就是位于喀麦隆的两个杀人湖——尼奥斯湖和莫努恩湖。即使人没有靠近这两个湖,也没有在上面划船,仍会招致死亡。不信请看看下面的例子。
1984年8月15日,位于喀麦隆西部省的莫努恩湖突然喷发毒气,附近的37名居民因此丧生。
两年之后,1986年8月21日夜,位于喀麦隆西北省的尼奥斯湖发生类似的奇怪现象,伴随着闷雷般的响声,湖底沉积的超量二氧化碳“奋力”冲出湖面,掀起近百米的巨大水浪,强烈的毒气迅速向四周扩散,波及到2600千米以外,夺去了湖周围1800名村民的生命。
当第一批救援人员来到尼奥斯湖的时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出奇的寂静,而眼前的一幕令人不寒而栗:方圆数千米范围内,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被一种突然且闻所未闻的力量扫荡。一位目击者回忆说:“当时我正往下面走,我要去尼奥斯湖。可到了那里,才发现根本没有人了——他们全都死了!”
最诡异的是,有不少村庄里的人畜已被斩尽杀绝,却不见任何惊慌的迹象。人们要么是在睡梦中死去,要么是在做饭时倒地,也随处可见牲畜的尸体。很显然,这些受害的人畜都是因窒息而丢命的!
灾难发生后,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震惊,喀麦隆和世界各国的科研机构组织科学家着手调查“杀人湖”的秘密。经过调查研究,终于揭开了“杀人湖”的神秘面纱:这两个湖为火山湖,在湖底部岩浆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缓慢向湖底渗进,并逐渐溶于湖水中,密度不断增大;湖表层的冷水就像一个大盖子一样平静地盖在上面,使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难以散发。如遇地震或地层变化,或湖表层的“盖子”发生震荡,毒气就可能“破盖”发生剧烈的喷发。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密度较大,喷发后二氧化碳云团会沿着山势下沉,包围附近的村庄,因为这些毒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待二氧化碳等气体沉积到一定密度,就会变成无形杀手,置人和牲畜于死地。
谜底已经被揭开,但还要避免悲剧重演。科学家提出“放气”的方法,就是将湖底的二氧化碳吸出湖面逐步释放掉,从而避免二氧化碳在湖底聚积,以此消除隐患。经过多年试验之后,2001年1月,一个法国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小组将一根排气管插入了尼奥斯湖底。一打开管顶封口,气压就逼湖水冲向空中形成了高达50米的水柱。
不过,要想彻底消除隐患,单靠一根排气管处理,起码需要15年时间。所以,科学家们目前正向全球各发达国家请求援助,希望能多装几根耗资不菲的排气管,以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这枚“定时炸弹”。
虽然威胁还在,但总算找到了制伏“恶魔”的办法,所以尼奥斯湖岸的村民们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并开始重返家园。
克罗诺基山区死亡谷
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克罗诺基山区也有一处死亡谷。这里地势凹凸不平,坑坑洼洼,很多地方有天然硫黄露出地面,谷中的动物尸体到处可见。据统计,这个死亡谷已吞噬了30多条人命。
科学家曾对该谷进行过多次探险考察,但结论仍不统一。有人认为,这里杀害人畜的罪魁祸首是积聚在凹陷深坑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也有人认为,是烈性毒剂氢氰酸及其衍生物导致了人和动物的死亡。可是,住在死亡谷附近而且没有山岳和森林阻隔的村舍农民,却不曾受到过这些毒气的影响,这实在令人费解。
人间活地狱——美国死亡谷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内华达州相毗连的群山中,有一片长225千米、宽6千米~26千米不等、面积1400多平方千米的谷地。峡谷两岸尽是悬崖绝壁,地势十分险恶。这里就是闻名世界的美国死亡谷。
1849年冬,有一支前往旧金山的淘金队伍横越该谷,因不敌此地恶劣的气候,很多人都丢了性命。1949年,美国有一支勘探队曾在这里寻找金矿,因迷失方向几乎全队覆灭,几个侥幸脱险者不久后也相继神秘死去。此后,有些前去探险或试图揭开死亡谷之谜的人也都葬身谷中。
可是,科学家们却惊诧地发现,这个人间活地狱竟是飞禽走兽的“乐园”。据统计,死亡谷中大约生存着300多种鸟类、20余种蛇类、17种蜥蜴,还有1500多头野驴。至今,人们仍不明白对人类如此凶残的死亡谷,为何对动物却如此仁慈?
动物的墓场——那不勒斯死亡谷
意大利的瓦维尔诺湖附近也有一处死亡谷——那不勒斯死亡谷。这个死亡谷对人的生命没有威胁,只危害飞禽走兽。每年在这个山谷中丧生的各种动物达4600头(只)之多,因此,这里被意大利人称为“动物的墓场”。
在死去的动物中,爬行类有19种,鸟类有几十种,哺乳动物也有十几种。它们的死,不是自相残杀,也不是集体自杀,更不是人为猎杀,但究竟是何根源,人们至今还在调查之中。
吸食生灵的印尼爪哇岛死亡谷
印尼爪哇岛上有个更为奇异的死亡谷。谷中分布着6个庞大的山洞,这6个山洞到底有多大、多深,谁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有人或动物靠近洞口6米~7米处,就会被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吸入洞中,再也无法逃出。
山洞里何以会有这种吸食生灵的力量?被吸进去的人和动物又是因什么原因而丧生的呢?人们迄今仍然无法知道其中的奥秘。
无法进入的阿苏伊尔幽谷
在阿尔及利亚朱尔朱拉山的峡谷当中,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峡谷,名字叫“阿苏伊尔幽谷”,是非洲最深的一个大峡谷。可是,阿苏伊尔幽谷到底有多深,人们从来就没有探查清楚。那谷底到底是什么样,就更没有办法知道了。
为了探清阿苏伊尔幽谷究竟有多深,1947年,阿尔及利亚和一些外国专家组成了一支联合探险队,来到阿苏伊尔幽谷。他们有备而来,先是挑选了一个身强力壮又有丰富经验的探险队员,第一个下去尝试。这个探险队员系好保险绳,朝着幽谷下边看了一眼,就顺着陡峭的山崖一步一步地滑了下去。上面的探险队员们紧紧地抓着保险绳,保护着他的安全。保险绳上拴着深度的标记。
随着探险队员一步一步地往下滑动,保险绳上的标记也随着100米、300米、500米地往下移动。这时候,这个探险队员还在一步步地向着谷底摸索着。等到他下到505米的时候,这个探险队员觉得身体越来越不舒服,但是仍然没有看见谷底。他带着一种莫名的恐惧拉了拉保险绳,上边的探险队员赶紧把他拉了上来。
就这样,这次探险活动就此结束了。人们对阿苏伊尔幽谷的秘密还是一无所知。
1982年,阿苏伊尔幽谷又来了一支考察队,他们决心一定下到超过505米的那个深度。于是一个队员系好保险绳,慢慢地朝着谷底滑了下去。
当他下到810米深的时候,说什么也不敢再往下走了,只好爬了上来。
这时候,一个经常跟山洞打交道,比较有经验的队员已经系好保险绳。他十分镇静地朝着谷底看了看,然后就一米一米地滑了下去。
山顶上的人们睁大眼腈死死地盯着保险绳上的标志:800米,810米,820米,接着看到保险绳又往下滑动了1米。
在幽谷中,这个探险队员一步一步下到821米深度的时候,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稍微休息了一会儿。他抓紧保险绳,准备再接着往下滑动。没想到,这个洞穴老手突然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它连朝谷底深处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了。他摇了摇保险绳。就这样,这次探险活动也结束了。
821米,这个深度就成了阿苏伊尔幽谷探险家们所创造下的最高纪录了。至于阿苏伊尔幽谷究竟有多深,那神秘的谷底到底有些什么东西,一直到现在也没能解开这个谜。不过,阿苏伊尔幽谷,还在继续吸引着探险家们前来挑战。
毁船的屠刀——塞布尔岛
塞布尔岛是世界上最危险的“沉船之岛”,在这里沉没的海船先后达500多艘,丧生的人竟有5000多名。因此,这一带海域,被人们称为“大西洋墓地”、“毁船的屠刀”、“魔影的鬼岛”等。
塞布尔岛由泥沙冲积而成,全岛到处是细沙,不见树木。小岛四周布满流沙浅滩,水深约有2米~4米。船只只要触到四周的流沙浅滩,就会遭到翻沉的厄运。
1898年7月4日,法国“拉·布尔戈尼”号海轮不幸触沙遇难。美国的一个学者别尔得到消息,自认为船员们可能已登上塞布尔岛,便自费组织了救险队登上该岛。可待了几个星期,一个人的影子都看不到。
早在1800年,英国政府就在新斯科舍半岛发现了不少金币、珠宝及印有约克公爵家徽的图书和木器。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后,查明其最终来源于塞布尔岛。
当年开往英国的“弗莱恩西斯”号,从新斯科舍半岛启航后便杳无音信。英国海军部有理由认为,弗莱恩西斯号遇难后,船员可能登上塞布尔岛。当地居民觊觎船上财物,将船上的人全部杀死。不过,后来的调查最终搞清了真相:船员与船一同被无情的海沙吞没。
几个月后,英国的“阿麦莉娅公主”号又沉陷于塞布尔岛周围的流沙中,船员无一生还。另一艘英国船闻讯赶来救援,不料也遭同样厄运。英国政府大为震惊,立即决定在岛上建造灯塔,设立救生站。
救生站发挥了巨大作用。1879年7月15日,美国一艘排水量2500吨的“什塔特·维尔基尼亚”号客轮载着129名旅客从纽约驶往英国的格拉斯哥,途中因大雾不幸在塞布尔岛南沙滩搁浅,但在救生站的全力营救下,全体船员顺利脱险。
尽管近几十年来航船在该岛罹难事件已大大减少,但是每当过往的船只经过这里,仍然会感到一种潜在的危机伴随着自己。
中国的百慕大——黑竹沟
在四川省西南边上的小凉山区,浩瀚的林海深处蕴藏着一个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黑竹沟。这片人迹稀少的地方方圆575平方千米,生长着一片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海拔高度1500米~4288米之间。这里古木参天,箭竹丛生,奇花怒放,异石纵横,山泉奔涌,瀑布轰鸣,岩壁千仞,峰回路转,云雾升腾,气象万千,珍禽异兽出没其间。景区集雄、险、奇、秀、原始、珍稀、神秘、清幽于一体。然而,在这片秀美的地方,却笼罩着死亡的阴影。特别是由于近40年来,相继发生多起人畜入沟神秘失踪事件,使黑竹沟显得更加神奇莫测,被海内外新闻媒体称之为“魔沟”“恐怖的死亡谷”,引起世人瞩目,黑竹沟也因此蜚声中外。
据不完全统计,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勘探队、部队测绘队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沟遇险。据当地人说,这里曾发生过一连串的失踪事件:解放初期胡宗南残部某连30多人进入黑竹沟而不见踪影;解放军三个侦察兵曾经从甘洛县方向进入黑竹沟,仅排长一人生还;1995年解放军某部测绘队派出两名战士购粮,途经黑竹沟失踪,后来只发现两人的武器;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队三名队员失踪于黑竹沟,发动全县人民寻找,三个月后只发现三具无肉骨架。
1991年6月24日黄昏,神秘的黑竹沟突然浓云密布、林雾滚滚,大有蔽日遮天之势,川南林业局设计工程小队的7名队员、17名民工集体失踪于黑竹沟。所幸的是,由于寻找及时,发现得早,这24名测绘员只在黑竹沟深谷充当了20个小时的“山老虎”,历尽艰难而无一伤亡。
黑竹沟到底隐藏着怎样的“隐形杀手”?
据当地彝胞讲,进沟不得高声喧哗,否则将惊动山神,山神发怒会吐出青雾,将人畜卷走。显然这个说法并不成立。
有人分析,人畜入沟死亡失踪的原因,很可能是由迷雾造成的。黑竹沟由于山谷地形独特,植被茂盛,再加之雨量充沛、湿度大,所以经常是漫谷迷雾。人一旦进入这深山野谷的奇雾之中,地形又不熟,就很容易受到威胁。
当地人有这样一个顺口溜,“石门关,石门关,迷雾暗沟伴深潭;猿猴至此愁攀援,英雄难过这一关”。这里的雾为什么如此变幻莫测?迷雾是不是导致人畜失踪的主要原因?黑竹沟的神秘面纱仍然等待着科学家们能够早一天被揭开。
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
罗布泊位于我国新疆若羌县境东北部,面积2400平方千米~3000平方千米,海拔768米,是我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淡水湖。由于河流改道和入湖水量变化,湖面逐渐缩小,沿岸盐滩、荒漠广布。人们虽然经过多次考察,但还是没有找到罗布泊的确切位置。
酷热、干旱、风沙、陡崖、盐滩,一系列恶劣环境使得人们不能接近罗布泊,多少年来去往罗布泊的道路也被称为“死亡之路”。
有人称罗布泊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在这里,不可思议的事件时有发生:
1949年,一架从重庆飞往乌鲁木齐的飞机在新疆鄯善县上空离奇失踪。时隔9年,人们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那架当年失踪的飞机,但机上人员已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朝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了呢?
1995年夏,米兰农场三个职工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17千米处发现了其中两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1996年6月,中国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徒步孤身探险中失踪。当直升飞机发现他的尸体时,法医鉴定他已死亡5天,原因是由于偏离原定轨迹15余千米,因找不到水源,最终干渴而死。死后,人们发现他的头部朝着上海的方向。
类似的神秘事件在罗布泊屡见不鲜,这里因此成为神秘的“死亡之海”。罗布泊曾经的美丽辉煌与如今的恐怖萧瑟,都让无数探险家充满了向往。
鄱阳湖魔鬼水域
我国的鄱阳湖虽然碧波荡漾、浩瀚万顷、美丽漂亮,但是同样也有一桩桩悲剧在这里发生。
鄱阳湖魔鬼水域位于江西省都昌县,南起松门山,北至星子县城,全长24千米。矗立在这个区域东岸的是一座有1000多年历史并且建筑风格非常独特的老爷庙。在历史上,这个区域就是鄱阳湖航行事故多发区域,仅现代有相关记载的沉船事故就有许多。
1945年4月16日,2000多吨级的日本运输船“神户丸号”行驶到江西鄱阳湖西北老爷庙水域,突然无声无息地失踪(后被证实是沉入湖底),船上200余人无一逃生。其后,日本海军曾派人潜入湖中侦察,下水的人中除山下堤昭外,其他人员也都神秘失踪。山下堤昭脱下潜水服后,神情恐惧,接着就精神失常了。
抗战胜利后,美国著名的潜水专家爱德华·波尔一行人来到鄱阳湖,历经数月打捞仍一无所获,除爱德华·波尔外,几名美国潜水员又再度从这里失踪。
40年后,爱德华·波尔终于向世人首次披露了他在鄱阳湖底惊心动魄的经历。他说:“几天内,我和三个伙伴在水下几千米的水域内搜寻‘神户丸’号,没有发现一点踪迹。这一庞然大物究竟在哪里?正当我们沿着湖底继续向西北方向寻去时,忽然不远处闪出一道耀眼的白光,飞快地向我们射来。顿时平静的湖底出现了剧烈的震动,耳边呼啸如雷的巨响隆隆滚来,一股强大的吸引力将我们紧紧吸住,我头晕眼花,白光在湖底翻卷滚动,我的三个潜水伙伴随着白光的吸引逐流而去,只有我挣扎着逃出了水面……”
究竟是什么原因制造了这一系列神秘的“悲剧”?是水里怪物在捣鬼吗?
1984年9月,江西省组成探险队深入这片凶险的水域考察。这支考察探险队由自然、气象、地质专家和有关行业部门的科研人员组成。首先,考察队在老爷庙东南、西北、西南“魔鬼三角”水域内建立了三座气象观测站,以测试老爷庙周围地势、风力等诸多自然环境因素。对老爷庙进行精确测量后,惊奇地发现:老爷庙的建筑正处在落星山的东西线的上下正中,三角形庙体的三个直角和平面锥相等,毫厘不差。这使得人们无论站在哪个方向都始终与老爷庙面对面。“老爷庙”水域位于鄱阳湖咽喉要道,该水域上方是星子到湖口之间长40多千米、宽仅3千米~5千米的狭长水道,西北面是与水道平行、连绵起伏的庐山诸峰,东西两旁及南部为高低起伏的沙丘,植物稀少,地面开阔,这片水域就好像一个喇叭口,全年大风日数多达163天,而且每年都会出现龙卷风。另外,在水陆交界处,由于湖面与陆地的热力差异常在水域周围形成积雨云。因此,船只可能就是被雷雨大风打翻的。
然而,这个说法虽有道理,并不能解释所有在鄱阳湖魔鬼水域“出事”的全部谜底,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考察探索。
昆仑山“地狱之门”
在昆仑山中有一块沉寂的谷地,山谷里牧草繁茂,野花妖娆。然而,在茂密牧草生长的沼泽地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到处弥漫着阴森恐怖的死亡气息,这就是“地狱之门”——昆仑山死亡谷。这里散布浸泡着无数动物和人的骨骸,加上谷地里随处可见倒塌的石屋和荒丘孤坟,死亡的气息到处蔓延。牧民们宁愿让羊群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牧草肥美的谷地。
1983年,青海省阿拉尔牧场有一群马因贪吃肥草而进入了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后,马群回去了,人却没再回来。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了,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让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或被袭击的迹象。
就在这年的7月份,一组地质考察队来到这个地方考察。当外面正是炎炎夏日的时候,这里却遭受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暴风雪过后,突然一声雷吼,探险队的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同事们立即赶来,抓紧抢救,十分幸运,炊事员慢慢醒过来了。他回忆说,当时只听后面一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第二天队员们开始工作时,大家发现整个山坡全变了,黄土已变成焦黑色,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没了,到处都是倒毙的牛和其他动物的骨骸,一派苍凉。
地质队仔细对该地进行了考察,发现该地区有明显的磁异常现象,这种现象分布范围广泛,越往谷地深处,磁异常值越高。在电磁效应的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联合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除此之外,地质学家还在死亡谷深处的沼泽地之下发现了一条暗河。
昆仑山死亡谷上有雷击、下有暗河,就目前的研究考察状况来看,它们很可能就是“杀害”许多无辜生命的“凶手”。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