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饭剩菜夜里成为蟑螂的美食
蟑螂与恐龙是一个时代出现的生物。据化石证实,原始蟑螂在约4亿年前的志留纪出现于地球上。我们发现的蟑螂的化石或者是从煤炭和琥珀中发现的蟑螂,与各家橱柜中的并没有多大差别。亿万年来,它的体形和特征没发生什么变化,但其生命力和适应力却越来越顽强,一直繁衍到今天,广泛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被摘头的蟑螂还可以存活10天,10天后死亡的原因竟是因为过度饥饿。
蟑螂白天总是隐蔽在阴暗的地方。一到晚上,就会出没在房间、仓库等地方,尤其在不够清洁干净、常有油污的地方,如厨房里蟑螂的数量最多。
蟑螂属杂食性昆虫,能吃的东西很多,包括面包、米饭、糕点等各种荤素熟食品以及瓜果、饮料等等,蟑螂还有嗜食油脂的习性,诸如植物油、香麻油等。在食糖中,红糖、饴糖对它们的引诱力最强。此外,蟑螂还吃痰、粪便等脏东西。
蟑螂的身体里有一种独特的腺体,能分泌出游臭味的油状物。在它吃过或爬过的东西上,往往会留下这种难闻的气味,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蟑螂臭”。
蟑螂不仅在食物上爬、吃,而且还在食物上呕吐和排泄。因此,蟑螂会将一些诸如伤寒、痢疾、霍乱等传染病带给人类。
蟑螂还是古籍文献保护的大敌。它爬过书籍,不仅会在书页上留下难闻的气味,而且对书籍纸张的破坏力也极大。在古籍文献保护中,人们主要对付的害虫之一就是蟑螂。此外,蟑螂也会爬进衣柜损毁人们的衣物、皮毛制品等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可以通过“蟑螂臭”这种怪味,发现被蟑螂污染过的食品、纸张、衣物,以便及时作出处理,避免被害虫传播疾病。此外,也要注意居室卫生,保持饮食清洁。
30厘米长蛔虫可能从你眼角钻出来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成虫多寄生在人体的肠道内,成虫体表的颜色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其虫卵通过人的大便排出。食物或手被虫卵污染后即可经口感染,经过卵壳被消化,幼虫在肠内逸出。然后穿过肠壁,进入淋巴腺和肠系膜静脉,经肝、右心、肺穿过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再经气管、喉头的会厌、口腔、食道、胃回到小肠,整个过程约25至29天,脱3次皮,再经1月余就发育为成虫。它在人体内能够长到30厘米长,长到这个长度之后,它会从人体体表的任何一个空隙或者孔洞(包括眼角)钻出来。
人一旦感染此蛔虫,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面黄肌瘦、脐周阵发性疼痛、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蛔虫有游走钻孔的习性。当肠道内蛔虫过多或在孩子发生高热、消化不良以及驱虫不当等情况时,可使蛔虫产生骚动,从而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腹膜炎以及蛔虫性肝脓肿等严重情况。这时对身体的危害是很大的。
2010年8月26日,武汉某医院门诊接诊了一位急性腹痛的女性。当时,该女子病情严重,并伴有腹泻和呕吐,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医生初步怀疑是食物中毒,并询问是否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结果该女子的回答让在场的医护人员大吃一惊,她说,她吃了“蛔虫减肥药”。
原来,她在网上看到某位超女通过“蛔虫减肥”的方法瘦身成功,为了像那个女明星一样拥有曼妙的身材,便在网上购买了“蛔虫卵”服用,没想到瘦身不成反而住进了医院。这真是荒谬的事情!
对此,医院整形美容中心的医生表示,蛔虫减肥不能轻易尝试,蛔虫在人体里产生的并发症十分严重,很容易引起消化道疾病、胆道蛔虫症等,甚至会产生窒息。
在这里,规劝那些爱美的女子千万不要再轻易效仿了,蛔虫躲之还来不急呢。预防蛔虫病,主要是杜绝感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防止虫卵入口。
牛肉绦虫在女孩身体里住了10年
有一个20岁的女孩,在医院里被检查出患了牛带绦虫病。据这位女孩自己说,早在10年前,她就发现自己的大便中有虫子,但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今,小女孩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她发现这条虫子还在她的体内,于是她就主动到医院进行检查。女孩说她排出的虫子是扁片状的,还分为一节一节的。几年来,这虫子间断地出现在她的粪便中。最后,经检验确诊,女孩患的是牛带绦虫病。
牛带绦虫是人体较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成虫为乳白色、扁平状,分为一节一节的,称为节片。牛带绦虫很长,长到你无法想象,它在身体内可长到12米。因为像一条带子,所以称之为牛带绦虫。又因它们的幼虫寄生在牛肉里,故又称为牛肉绦虫。
感染牛肉绦虫的患者一般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大多都是发现大便或内裤中有白色扁片虫之后而就诊的。极少数患者出现腹痛、夜间磨牙等不适,个别患者还可因绦虫阻塞肠道而出现肠梗阻。
牛肉绦虫为什么能一节一节的呢?它的结构又是怎样的呢?因为它的头节有四个吸盘,以此固着于肠壁上,头节后是颈节,颈节具有再生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女孩10年来,一直发现有一节节的牛肉绦虫排出的现象。牛带绦虫的体节自行排出,而颈节又不断地长出新的体节。
多么可怕呀!那么平时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呢?
我们先要搞清楚人是如何感染牛肉绦虫病的。牛吃了牛肉绦虫的虫卵,虫卵在牛肉中发育为幼虫叫囊尾蚴,人若吃了这样的牛肉,幼虫就进到人体发育为成虫叫牛肉绦虫。因此,说到预防,我们应该切断传染源,少吃生或不熟的牛肉。此外,加强肉类检疫。一旦发现大便中有白色扁片虫,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吸人血的钩虫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的人群感染较为普遍。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已达9亿左右。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
钩虫是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对人体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寄生虫。它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类似的症状。
成虫体长1厘米左右,半透明,肉红色,死后呈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由坚韧的角质构成。钩虫的咽管长度约为体长的1/6,其后端略膨大,咽管壁肌肉发达。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上段,虫卵随人的粪便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土壤中可迅速成长,并可将摄取的食物贮存在肠细胞内。5至6天以后,虫体口腔封闭,停止摄食,咽管变长,进行第二次蜕皮后发育为丝状蚴,即感染期蚴。这时,当其与人体皮肤接触并受到体温的刺激后,虫体活动力显著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人体,时间约需30分钟~60分钟。钩蚴钻入皮肤后,在皮下组织移行并进入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出毛细血管进入肺泡。此后,幼虫沿肺泡并借助小支气管、支气管上皮细胞纤毛摆动向上移行进入到咽,随吞咽活动经食管、胃到达小肠。幼虫在小肠内迅速发育,并在感染后的第3至4天进行第三次蜕皮,形成口囊、吸附肠壁,摄取营养,再经10天左右,进行第四次蜕皮后逐渐发育为成虫。自感染期蚴钻入皮肤至成虫交配产卵,一般约需时5至7周。成虫借虫囊内钩齿(或板齿)咬附在肠粘膜上,以血液、组织液、肠粘膜为食。成虫在人体内一般可存活3年左右。
成虫可使人严重贫血。因此,我们应加强防治,加强粪便管理及无害化处理,是切断钩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除此之外,加强个人防护和防止感染,田间耕作时提倡穿鞋下地。
拥有50万种庞大家族的螨虫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些令人恶心的事实,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不承认,它都是客观存在的。60%的人脸部有螨虫,大多数人的睫毛、眉毛、耳朵和鼻子里都生有螨虫。此外,居室的阴暗角落、地毯、床垫、枕头、沙发、空调等处,都是螨虫滋生的地方。
螨虫种类很多,差不多有50万种,专靠刺吸人的皮肤组织细胞、皮肤腺分泌的油脂等为生,也是继跳蚤、苍蝇之后最为猖獗的人类居室害虫。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有尘螨、疥螨、蠕形螨、粉螨、蒲螨、果螨、食甜螨等。
那么,这种到处都是的螨虫究竟长的是什么样子呢?
它们身体大小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数种类小于1毫米。成虫有4对足,一对触须,无翅和触角,身体不分头、胸和腹三部分,而是融合为一囊状体,有别于昆虫。虫体分为颚体和躯体,颚体由口器和颚基组成,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躯体和足上有许多毛,有的毛还非常长。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样。
螨虫的种类很多,但寄生在人体的螨虫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毛囊螨,也叫人蠕形螨;另一种叫皮脂腺螨,也就是平时我们常说的脸部的螨虫。
螨虫通常会给我们带来三大危害:
第一,会引起皮肤的过敏,出现过敏、皮炎等症状。比如,青春痘、痤疮、酒糟鼻,以及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皮炎等。
第二,引发螨虫病。主要分为三种,即肺螨病、肠螨病、泌尿螨病。肺螨病的症状主要是咳嗽、咳痰、咳血、气喘和胸闷等。肠螨病的症状主要是腹泻、呕吐,有时有便血,甚至肠道溃疡。这主要是与我们平时吃了一些有螨虫的食品有关。泌尿螨病是螨虫进入尿道后引起的。
第三,进入脊髓后还会引起脊髓螨病。
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治螨虫呢?
第一,经常清扫房屋,保持居室干净整洁。这里面主要提一下几个卫生死角,如地毯是藏污纳垢的地方,表面看起来很干净,但实际上是很脏的。除此之外,还有床垫、窗帘、桌布等等。
第二,经常通风。因为60%以下的空气湿度可使螨虫和霉菌难以生存。
第三,经常清洁枕头。因为人有1/3的时间要接触枕头,枕头里就有变应原。使用吸尘器时要防止变应原散布在室内空气中,吸尘时要开窗。药物杀螨可选用苯甲酸苄酯。家庭生活中还可以用熏蒸法,即将棉球蘸上敌敌畏,放在床架底料面上,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床面,然后通过药物挥发熏蒸而毒死螨虫。
专门咬食衣物的虫子
箱子里的衣服,如果收藏不好就会被虫子咬破,这些被咬的衣服总是毛织品、呢绒或者皮衣,而棉织品很少有这样的命运。这是因为有一类叫衣蛾的昆虫,它的幼虫有一种特殊的消化能力,能消化皮毛里的蛋白质(通常叫“角蛋白”),但不能消化植物纤维,所以受损害的衣服总是动物性纤维或皮毛而不是棉织品。
那么,这是怎样的虫子呢?
衣蛾的幼虫是一个小型白色的虫子,藏在一个丝质的袋状物或网状物内。通常我们在墙壁上可见到一个黏着水泥的纺锤形丝袋,内有一深褐色头的幼虫,这就是衣蛾的幼虫。等长成成虫以后就变为浅黄色,怕光,有难闻气味。
这些虫子是哪里来的呢?有一些是衣服没有收进箱子以前,蛾子已经在衣服上产了卵,还有一些是因为箱子盖得不严密蛾子钻进去的。
箱子里放樟脑精可以不生虫,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樟脑精能挥发出特殊的气味,虫子闻到气味就躲避开了,但它不能杀死虫子。如果你在放衣服时,只要衣服本来不带虫,箱子里放了樟脑精就可以不生虫;如果衣服已带虫子或虫卵被收进去,那还是会受害的。所以皮、毛类衣服要尽量少在外面挂着。有虫害时应先作处理,定期检查或行熏蒸处理,并具环境控制的设施保持低温、低湿及清洁。
这样说来,为了防止被衣蛾产上虫卵,是不是夏天不能把毛衣拿出来晒呢?不是的。晒衣服的好处很多。首先,在太阳下晒衣服可以防潮,衣服不会发霉。同时,衣蛾类的昆虫不能吃很干燥的东西。还有,夏天太阳下很热,即使衣服中已经有虫子也经不住强烈阳光的暴晒,即便有虫也会自然逃走。可是,有时候虫子会躲到衣服的反面晒不到太阳的地方,所以晒衣服最好翻来覆去地晒。经太阳暴晒过的衣服,收到盖得严密的箱子里,再放进樟脑精,就可以不生虫了。
令人毛骨悚然的南美洲食肉蚁
食肉蚁是热带森林里所向无敌的霸王,虽然只有半个拇指那么大,但嘴巴相当厉害,可以在一眨眼的工夫咬穿几层衣服。通常成群结队活动,所到之处几乎一切避之不及的动物都要在其包围下丧生。
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亚马逊河畔的一个农场,有300多个农业工人被告知:三天以后,这个农庄将遭到褐色蚁群的攻击。
农场主还清楚地记得:40年前,在离这里320千米的故乡也发生过一次蚁患,在他的心灵里深深地印下了一幅蚁群过后的图景——家没有了,庄稼没有了,甚至连荒草、树皮也没有了;在地平线之内几乎看不到一点绿色,看不到一只动物,连老鼠也没有,到处都是死一般的寂静……比战后的凄凉景象还要可怕!
果然不出所料,在第三天早晨,勘测员发现了蚁群。他也目睹了大群蚂蚁仅仅用了4分钟就把一头60千克重的豹子啃食得只剩下一堆白骨。
1小时以后,蚁群走近了。隔着只有20米宽的排灌沟,人和蚁对峙着。但没过多久,蚁群就开始进攻了。它们突然一只叠一只,叠起了近2米高的蚁墙,然后上面的蚁就像要跳过沟似的,居高临下地跳下去。但最终还是落在沟里,被水冲走了。
近中午时蚁群停止了进攻,退到不远处的森林里。太阳刚刚往西偏了一点儿,蚁群又卷土重来,而且拖来了无数片树叶。它们用树叶当做小船,成功登陆了。
于是,人们马上把汽油灌进沟里并点起火来。蚁群跟着涌过来,但又被大火吓退了。就这样战斗了一夜,天已大亮。人们猛然发现自己已经被蚂蚁四面包围起来了。储存的汽油尽管颇为可观,但要这样连续燃烧,按最节约的方法使用,顶多也只够用两天的时间。
这时,场长想打开大水闸让亚马孙河的水冲走蚁群。但控制大水闸的开关却在火墙外300米的地方,现在已置身于蚁群的包围之下。劳斯自报奋勇,他全副武装好,迅速地奔向大水闸。虽然只用了2分钟,但蚂蚁已经盖满他的全身了。他稍微喘了口气,就开始扳动控制枢纽,直至把闸门全都打开。1小时后,这一带就会变成一处泽国了。劳斯迅速地往回跑,跑了一半距离时,他却猛然感觉到有一只蚂蚁不知何时已经钻过了防护衣,并隔着内衣狠咬着他。劳斯知道现在对那只蚂蚁是没有办法了,只有迅速跑回人群里才能消灭它。还剩下30米了,但蚂蚁却咬穿了几层内衣,并狠狠地往他背上咬了一口。痛彻心肺的疼痛使劳斯眼一花,几乎摔倒。他用巨大的毅力坚持着,刚一定神,蚂蚁的第二下、第三下啃咬使他晕倒在地。就在这时,场长和另外两个穿着防护衣的小伙子同时冲出去,才把劳斯救了回来。
这群蚂蚁终于被大水冲走了。
给人们带来大灾难的蝗虫
2001年,俄罗斯南部的斯塔罗波尔地区约26.7万公顷的草场和耕地受到蝗虫侵袭,给草业和农民生产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同一时期我国的黄河流域、渤海沿岸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同样也有蝗灾,部分地区的蝗虫已达到了最多每平方米1万只的密度。此外,2004年11月21日,以色列红海之滨城市埃拉特遭到了数百万只蝗虫袭击,当地居民说,成批蝗虫遮天蔽日,不仅把棕榈树叶啃光,还把整个花园的鲜花也吃个精光。据称,它们什么都吃,连公路旁的绿化草坪也不放过。无奈的以色列政府动用了飞机喷洒杀虫剂灭蝗,这是1959年以来以色列首次遭受如此严重的蝗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蝗灾是由蝗虫引起的灾变。蝗虫体表一般呈绿色或黄褐色,咀嚼式口器,后足大,适于跳跃。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食,蝗虫的种类很多,世界上共有1万余种,仅在我国就有300余种,如飞蝗、稻蝗、竹蝗、意大利蝗、蔗蝗、棉蝗等都是农林业的主要害虫。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苗,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出现粮食供应不足、瘟疫传播、饥饿风行。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蝗灾呢?
中国古书上就有“旱极而蝗”的记载。为什么这么说呢?蝗虫极喜温暖干燥,干旱的环境有利于它们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它们的虫卵只有含水量在10%~20%时才能存活。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多的时候可达每平方米土中产卵4000~5000个卵块,每个卵块中有50~80粒卵,即每平方米有20万~40万粒卵。这样,使蝗虫大量繁殖,迅速生长。从另一方面讲,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更加喜欢以此为食,因而生长得较快且生殖力较高。相反,多雨和阴湿的环境里,蝗虫取食的植物含水量高就会延迟蝗虫生长和降低生殖力,多雨阴湿的环境还会使蝗虫流行疾病,而且雨雪还能直接杀灭蝗虫卵。另外,多雨的环境里,蛙类就会繁殖很快,也会增加蝗虫的死亡率,因为蛙类是蝗虫的天敌。
那么,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防治蝗灾呢?
第一,植树造林,加强环境保护。蝗虫喜欢干燥的环境,如果是山清水秀的地方,蝗虫就无法繁衍了。因此,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能从根本上做到防治蝗灾。但生态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二,建议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如5%锐劲特悬浮剂,每亩用20毫升~30毫升兑水50千克~60千克喷施。目前,最有效的灭杀蝗虫办法是用飞机喷洒农药,该法杀虫率高、灭杀范围广。
第三,保护蝗虫的天敌,让一个好的生态环境自己去修复。
可怕的黑寡妇蜘蛛
黑寡妇蜘蛛(简称“黑寡妇”)是一种具有强烈神经毒素的蜘蛛。直到1900年,那时的黑寡妇蜘蛛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它在不同的国家叫法也不同。有的国家叫它沙漏蜘蛛,有的地方叫它鞋扣蜘蛛,还有人叫它“毒女士”。经过一个多世纪,“黑寡妇蜘蛛”这个名字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于是它的名字也就固定下来了。
黑寡妇蜘蛛通常生活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它们一般以各种昆虫为食,不过偶尔也捕食虱子、马陆、蜈蚣和其他蜘蛛。当猎物缠在网上,黑寡妇蜘蛛就会迅速从栖所出击,用坚韧的网将猎物稳妥地包裹住,然后刺穿猎物并将毒素注入。毒素10分钟左右起效,此间猎物始终由蜘蛛紧紧把持着。当猎物的活动停止,黑寡妇蜘蛛将消化酶注入伤口,随后将猎物带回栖所慢慢享用。
雄性黑寡妇蜘蛛深棕色,腹面有白色条纹。成年的雄性黑寡妇蜘蛛几乎不分泌毒液。相反,雌性黑寡妇蜘蛛腹部有张扬的花纹,它的体型比雄性蜘蛛大二至三倍,它的毒腺分泌的毒液甚至比响尾蛇的毒液还厉害。
黑寡妇蜘蛛的毒液可以破坏人以及马、牛等大牲畜的神经系统。黑寡妇蜘蛛性格凶猛,富于攻击性,它不仅能够咬伤在田野里劳作的农民,而且还会进军城市,爬入住宅,藏入衣服或鞋子中,令人防不胜防。一般的蜘蛛咬伤人仅局部红肿疼痛,甚少有全身中毒反应,但被致命的黑寡妇蜘蛛咬伤后,受害的人则会全身中毒,所以人们特别憎恨黑寡妇蜘蛛。
在交配季节,往往也是雄性黑寡妇蜘蛛濒临死亡的时刻。如果此时雌性黑寡妇蜘蛛对它的到来表示欢迎,那它暂时就是安全的;而如果雌性黑寡妇蜘蛛没心情和雄性黑寡妇蜘蛛交配,那它可就惨了,它会直接被雌性黑寡妇蜘蛛当做点心。
雌性的黑寡妇蜘蛛只有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才会在交配完后吃掉雄性蜘蛛。通常,它会放走雄蛛,然后完成传宗接代的重任。
一只蚊子引发的血案
2009年8月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登了一个由一只蚊子引发血案的故事。文章大意是讲,2002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名57岁的妇女在拍死了一只正在自己身上叮咬的蚊子后,竟然死了。据研究人员推测,这名妇女一定是把蚊子拍死在了皮肤上,被打烂的蚊子尸体残骸进入皮肤而造成感染。就这样,一只蚊子竟然夺走了她的生命。
因此,纽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科伊尔很严肃地告诫大家,当蚊子叮咬时,最好不要试图把它打死,轻轻地将它弹走就好。那么,小小的蚊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就不得不说说蚊子的口器。
蚊子长着一刺吸式口器。由上内唇(上唇咽)、舌各1个,上、下颚各1对,共同组成细长的针状结构。千万别小看这个针状结构,它可是专门来吸食我们血液的。其实,在蚊子当中也不是所有的蚊子都是吸食人血的,雄性蚊子就是只以植物的花蜜和果子、茎、叶里的液汁为食的。但雌性蚊子尤其是在交配以后,肯定要以吸食人血为主。所以,生活中经常叮咬我们的只是雌蚊。
蚊子在吸血前,还有个特别对我们人类不利的习惯。这就是它每次都在先将含有抗凝素的唾液注入皮下与血混和,使血变成不会凝结的稀薄血浆,然后吐出隔宿未消化的陈血,再吮吸新鲜血液。因此,蚊子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据研究,蚊子传播的疾病达80多种,如黄热病、登革热、日本脑炎、圣路易脑炎、多发性关节炎、疟疾等等。在地球上,再没有哪种动物比蚊子对人类的危害更大的了。
蚊子每次叮咬吸吮人的血量大约是五千分之一毫升。但是,假如一个人同时被1万只蚊子任意叮咬,就可以把人体的血液吸完。
每次饱餐一顿之后,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千米范围内活动,不过最远活动距离可达180千米。
蚊子的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成虫4部分,一般卵一至两天,幼虫期五至七天,蛹两至三天,成虫羽化至吸血产卵三至七天,整个世代一至两周左右。
每只雌蚊子一生产卵总数为一千至三千个,它们一般把卵产于水面,两天后孵化成为水生的幼虫——孑孓。孑孓以水中的藻类为食,它们经历4次脱皮后才成长为蛹,漂浮在水面上,最终蛹表皮破裂,幼蚊诞生。
此外,蚊子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特性,有很大的耐性,喜欢等待,有时甚至在你必入的房门上一待就是几个小时,只要你将房门打开,它们就会迅速跟你进入房内,再伺机咬人。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蚊子的介绍。小蚊子也有大危害,我们要加以重视。只有消灭蚊子,我们才能更健康!
爱吃人脑的虫子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戴维·伊万斯的一个14岁的儿子阿龙,头疼疼死了。但让人疑惑的是,直到阿龙死也没有查出到底是什么疾病导致阿龙丧命。
阿龙死后,医生对他留下的病理组织作了更多的检测。最终结果表明,阿龙死于阿米巴虫的攻击。医生问伊万斯:“阿龙病发前曾经到哪儿去过?”伊万斯说:“阿龙一星期前,曾经到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之间的哈瓦苏湖游过泳。”医生据此判断,阿龙可能就是在哈瓦苏湖游泳时遭遇了夺命小虫的侵袭。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小虫竟然有如此的“功力”?
这就是阿米巴虫——一种专门吃人脑的虫子。
根据阿米巴虫的生活环境可分为两种:自由生活阿米巴和内阿米巴。
自由生活阿米巴生活在湖水、河水以及泥土中,当人在这样的水域中游泳时,阿米巴虫便会侵入人的身体。经常引起疾病的有耐格里属和棘阿米巴属。它们的侵入主要会引起脑膜炎、角膜炎、口腔感染和皮肤损伤等疾病。
别以为内阿米巴就不侵入人体了。内阿米巴属的溶组织内阿米巴又会引发阿米巴痢疾和肝脓肿。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发病急骤,病情发展迅速。开始有头痛、发热、呕吐等症状,之后会迅速转入谵妄、瘫痪、昏迷,最快可在一周内死亡。伊万斯14岁的儿子阿龙显然就是死于这种可恶的虫子。
目前,这种可恶的小虫子已经侵袭了很多国家,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委内端拉、巴西、北爱尔兰、巴拿马、波多黎各、比利时、捷克、尼日利亚、乌干达、赞比亚、印度、朝鲜,中国也同样受到了侵袭。目前,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已超过130例,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至少已有30例。其中,中国已有两例。儿童和青年往往会感染原发性阿米巴脑膜炎,这与他们近期的游泳史有关。一般在夏季高温季节多见。
至今,治疗这种疾病还没有什么理想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水源检查,进行水体消毒,避免接触疫水;另一方面加强锻炼,注意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也很重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