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经历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会觉得震撼了。有的人出现的那一刻,便已走进了你的心。一世传奇,抑或,一场灾难,不可避免。
除此与志摩相见,志摩的眼神就深深地吸引了小曼。他的目光照进看小曼的肺腑,看穿了小曼的辛酸。志摩在外留学多年,也算是见过世面的男人。在他心中,男人和女人一样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国外的女人并不像中国的女人过得那么身不由己。像小曼这样的女人受过西式教育,心中必然有这一颗炽热的心。面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自然反感。志摩遇到过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女人,经常与她们交流。他发现很多女人都是才华横溢,却在深闺之中埋没了才华,葬送了青春。
志摩是一个诗人,他懂得怜香惜玉。女人的心思细腻,脆弱。只有遇上真正情投意合的人才能受到呵护,否则女人就如同娇美的花朵,虽然美丽,但是过了花期就会腐烂在泥土里。志摩第一次看见小曼就有好感,活泼可爱,天真烂漫,一点也不像一个已婚女人,活脱脱就是一个少女。优美的舞姿,得体的谈吐,一看见是名门闺秀,淑女佳人。志摩找机会与小曼交谈,才发现她是真性情,博学多识,他们交谈甚欢。
恨不相逢未嫁时啊,志摩总是这样的感慨。若是他能早早与小曼相见,今日或许已经佳偶天成,成就一段才子佳人的美谈。现在一切都为时晚矣,小曼是王庚的妻子,这是不可改变的实事。志摩知道他的爱情或许又是一场空,但是付出的感情已经难以收回。他只能这样爱着这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女子。
经常出入王家,与小曼见面的机会逐渐多起来。志摩总是寻找各种机会进入王家,志摩与王庚同是留美派有一些交情。王庚对志摩充满了敬佩之意。当时志摩已经在文人墨客之中有了一些名气,王庚也十分欣赏志摩的才情。他们之间却走着不同的道理,志摩是文学名人,致力于学问。王庚走上了仕途,追名逐利,也受到上流社会达官贵人的器重,前途不可限量。
王庚是一个忙人,经常有公务在身。陪伴妻子的时间并不富足,更何况是自己的朋友。小曼与志摩有了很多单独相处的机会,志摩对小曼的了解进一步加深。他知道小曼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小曼与王庚是两种不同的人。他们之间的隔阂不是一两天能够消除的,几乎是个死结。小曼这么热情的女子受不了冷落,王庚这样的青年才俊不可能沉迷于女人的闺房中。奋斗是王庚生活的主题,只要是关于仕途的一切都是大事,其他的在他看来都是琐事。
小曼忍受不了这样的孤寂,她希望有人陪伴,看尽世间美景,共度青春年华。等渐渐老去之后已然可以回味曾经的幸福,这是女人最单纯的想法。时间是王庚最宝贵的东西,小曼天真烂漫的想法,在这种胸怀大志的男人面前就是浮尘,不值一提,只有实实在在金钱和权力才能入王庚的眼。王庚正是少年得志的时候,他只能更加努力变成更好的青年。小曼在他眼中只是一个爱胡闹的孩子,他可以娇惯她,容忍她。王庚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曼会逐渐成熟起来。女人一旦变成母亲就会处处为家庭和孩子着想,那些虚无的,幼稚的想法也会逐渐褪去。王庚一直等待着小曼蜕变的那一天,只是他没有想到,还没有等到小曼改变的那一天,她就遇见的了志摩,两个人不顾一切要在一起,将他一切的希望全都捏得粉碎。
小曼把志摩当成自己的救命稻草,知己朋友。初次遇见志摩,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与众不同。那时候小有名气的志摩已经写下来很多诗句,小曼偶尔也拜读。从志摩的诗里流露出的热情,每每都将小曼感动。看见志摩的时候,小曼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是志摩的诗句看多了,心里已经有了他的影子。小曼在舞池中翩翩起舞的时候,不时向志摩的方向看上几眼。她发现志摩一直彬彬有礼,举止大方。有时与一些名流谈笑风生,有时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品着红酒。
终于有机会认识了志摩,他还是王庚的好朋友,这样她就与志摩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每到夏天,小曼的应酬最多,她在家里待不了。总是在外面疯玩,过着奢靡的生活。因为小曼的生活方式,王庚不知道说了多少次。小曼已然故我,根本没有改变。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小曼身边有很多女人都是这样生活,若是小曼一个人那还有什么乐趣。小曼身边有无数个这样的女子,每天纸醉金迷,听戏、吃饭、捧戏子。有时候还会闹事,这是王庚最害怕的。他不想成为笑柄,更不想因为这些无聊的事情影响自己的名声与前途。
小曼并不这样认为,任性惯了的她,根本就不会把王庚的话放在心上。她本身就是一个名媛,即便是结了婚,这个事实也不能改变。她要快乐的生活着,至少在这些时候,她能够活出真实的自我。志摩的到来仿佛改变了小曼的习性。志摩来王家的时间越来越多了,总是隔三差五就能看见他。王庚的工作很忙,一直都是小曼陪着志摩。小曼有意无意地疏远了社交圈,她想多一些时间与志摩在一起。社交场上的欢乐只是一时的痛快,与志摩在一起是整个灵魂的放松。
看到小曼出去的时间少了,王庚知道是志摩开导的结果。王庚知道志摩的性格与小曼已经极易相处,而且志摩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定会带领小曼走上贤妻良母的正途,慢慢远离那些腐朽的气氛。身体和精神都会慢慢好起来,过上正常女人的生活。他也赞成小曼与志摩单独相处,希望一切都能向着好的方面发展。
人算不如天算,事情终究不是像王庚想的那么美好。志摩是开导了小曼,却是朝着离王庚越来越远的方向。小曼本就有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加上志摩的指引更加不安分起来。以前心里期盼,一个美丽的梦。志摩出现后,她发现爱情不是小说里的剧情,不是镜花水月,可以通过努力拥有幸福。志摩就是那个她一直心中所想的男人,不重名利,重情义。志摩拥有诗人特有的浪漫气质,每次与志摩单独相处都是一种享受。志摩每次都能让小曼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宝盒,每一层都充满了神奇。女人堆男人的爱情第一步就是好奇,在小曼的心中志摩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男人。他的思想,他的谈吐,博古通今,文采一流。小曼用敬仰的眼光,看待志摩。
小曼将心中的委屈告诉志摩。志摩他已经看出了小曼与王庚之间的问题。他让小曼放宽心情,好好生活。小曼的痛苦却是愈演愈烈,时常在志摩面前流泪,她说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鸟,每天看着主人的脸色度日。她就是一个被别人圈养的宠物,一刻都没有为自己活过。爱情就是天上的月亮,只能远远地看着,绝对不可能拥有。小曼羡慕那些小说故事里的女人,虽然结局不一定完美,但是她们毕竟曾经为自己活过,轰轰烈烈的爱过。而她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机遇。志摩宽慰小曼,若真是如此痛苦,不如反抗吧。为自己的幸福努力一把,不论成败,此生也不会后悔。
志摩对小曼说,你是一个绝世的好女子,美丽大方,多才多艺。你应该拥有自己的爱情,自己的生活。我支持你,我希望你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我相信,你终有一天会美梦成真,自由的生活在天地间,将你的才华挥洒,为世人留下美丽的篇章。
小曼静静地思考志摩对自己鼓励的话语,恍然大悟。是啊,还有时间,人生才刚刚开始,应该为自己争取。想到如何让努力小曼便灰心了,自己一个人如何孤军奋战,没有目的地,如何出发?终究是一个女子,一个人终究没有办法踏出一条违背世俗的道路。
这样的想法也实属正常,小曼毕竟是一个名门闺秀,知书达理。就算是接受西式教育,那也是炎黄子孙。中国女性身上的弱点还是没有办法完全剔除。志摩知道了小曼的心思,他愿意与小曼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抗争。志摩对小曼说,自从的看见你的第一眼,就知道你的与众不同,你的不可多得。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你,你愿意成为我的女神吗?小曼感动得落泪,她没有想到竟与志摩有这样的缘分。
当你爱着一个人的时候,那个人也深深地爱上了你,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小曼陶醉在志摩的柔情之中,这是她一直以来梦想的境况。小曼想这是一定是上天给她的机会,让她脱离苦海,成为幸福的女人。志摩告诉小曼,为了他们的爱情,他可以放弃一切,甚至生命。小曼是他爱情的终点,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在他最痛苦失落的时候,小曼就想天使一样出现在自己的生命里,那么灿烂,光彩夺目,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的阳光和希望。
他一定要珍惜小曼,如同自己的生命。遇上这样的爱情是一辈子的幸运,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爱情的浇灌,一定会变成一堆干骨。没有血肉,没有灵性。只有堆积如山的文字,却不能变成一首感人肺腑的诗句。作为诗人的志摩,需要小曼这样的女人成就自己的柔情。她就这样出现了,在他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住进了他的心里。就算是落下,夺人所爱的骂名,志摩也要将自己真心付出,绝不后悔。
小曼掉入混沌的深渊无法自拔,过着没有自我的生活,这时候志摩出现了,将她拉进了现实的生活,并给了她希望和爱情。小曼想起志摩对自己的种种好,不禁羞答答地笑了起来。王庚从来没有让小曼有这样往我的情怀,只有志摩才是与小曼心灵契合的那个人。
爱情是两个人的世界,只有彼此倾注情感才能长久。一方的执着只能维持一时,不能拥有一世。能够拴住人心的东西唯有感情,任何事物都无法取代。小曼与志摩已经深深的相爱,谁都没有办法阻止爱情的前进。知道彼此的心意后,小曼与志摩进入了甜蜜期,志摩与小曼单独见面的机会更过了,他们真的谈天说地,好不畅快。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是他们之间如此炙热的情感。身边的朋友,包括王庚开始察觉他们之间的感情。一场争取爱情的战斗慢慢地拉开的序幕……
为爱煎熬
那是一个离别的夜晚,皎洁的月儿挂在天空,发出银白色的光芒。嘈杂的车站,来来往往的人群,身边的一切都想空气一样流过小曼的身边。她失魂落魄,仿佛行尸走肉般跟随者送别的队伍。她是最痛的那个人,心如刀绞。落寞伤痛的心,寂静冷清的夜,离愁别绪慢慢飘散。
小曼想哭,自己心爱的人即将离自己远去,她想走过去与志摩再说上几句,却怎么也开不了口。她怕自己无意间将自己的真心流露。抑制不住泪水。看着众多朋友对志摩说着离别赠言,那样依依不舍。小曼还要佯装着嘻嘻哈哈,不想让任何人看见自己的眼泪,这样的场合小曼知道一定要估计自己的身份,一个有夫之妇,志摩朋友的妻子。所以,她不能太过悲伤。
她看出来志摩的悲伤,志摩总是有意无意地看着自己,那是心疼的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两个相爱的人,彼此对视流露出的一定是柔情。小曼知道志摩的心也很痛,离开也是无奈之举。车就要开动了,志摩走向前来与她握手告别,她发现他眼含眼泪地看着她,她也只能泪汪汪地看着他说一句:一路顺风。
千言万语也难以将此刻的心情表达,唯有把所有情感都深深的埋葬。今日的离别是为了以后长久的相聚,他们若是熬过了这些离别的日子,或许就能看见晴天。抱着这样的希望,小曼用泪水送别志摩,等待着志摩再次出现。美好的日子也就来临了,那时候他们之间将就没有任何阻碍,神仙眷侣般生活在一起。
车开动了,小曼眼前好像有一层东西隔着,慢慢的连人影都不见了,心里也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好像她的心被志摩带走了,没有一点知觉,一直等到耳边有人对她说:不要看了,车走远了。她才像从梦中醒来似的,回头看见大家都在向她笑,她才很无味的回头就走。回到家里,走进屋子,四面都露出一种冷清的静,仿佛时间都停滞了,一切都悄无声息。她坐到书桌上,看着他给她的信、东西、日记,她拿在手里发怔,不敢去看,也不想开口,只是呆坐着也不知道自己要做点什么才好。
志摩这一走便是半年,小曼从送别那一刻开始便开始思念。漫无边际的思念萦绕在心间,她不知道自己如何让度过以后漫长的日日夜夜。小曼一遍遍地看着以前志摩写给她的信和诗,感受着志摩炙热的情感。她愿意保护志摩这份纯真的情感,就留她一个人与世俗抗争。
志摩的感情之路这么的坎坷,坐在去西伯利亚的火车上,志摩倍感孤苦。曾经他花了四年时间苦苦的追求林徽因,那时候的他把自己后半生的幸福都放在了徽因身上。徽因是一个难得的奇女子,她的好几天几夜都说不完。这样的女子已经离自己远去,他只有默默的祝福。徽因是绝情的,一点机会都没有留给他。
追求徽因的四年,志摩像一个多情的青年,用尽各种办法向自己心爱的女子献殷勤。志摩以为终有一天徽因一定会被自己感动,结果却以伤心落幕。徽因已经成为别人的妻子,而且婚姻幸福美满。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任何机会。就在自己最痛苦,掉进十八层地狱的时候,小曼出现了,她就像一直灵动的蝴蝶,美丽的令所有人注目。无论在什么地方小曼总是可以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小曼知书达理,是一个性情中人。志摩喜欢有个性,有思想的女人,志摩觉得小曼就是这样的女人。小曼就是他苦苦寻找的灵魂伴侣,从看见小曼的第一眼志摩就知道小曼就是那个能够带给他爱情的女人。
天意弄人,与小曼相遇之时,小曼已为人妇。这使他们的爱情充满了险阻,志摩的感情之路如此坎坷,让他倍感心酸。但是他知道今生要是错过小曼,他将会遗憾终身。就算在异国他乡,他也要时时想着小曼,让自己思念穿越千山万水温暖小曼的心。寒风凄厉、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让志摩感到孤独、可怜。他对小曼的思念恰与西伯利亚的寒冷相互呼应。
冰冷的天气只有他那颗心是火热的,冰雪也无法将他的心冻结。离别只能将他心中的爱火点的更亮。离开小曼的日子里,志摩受尽了相思的煎熬。这次分离坚定了他对小曼的爱,时间只是坚固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并不能消减分毫。
他一天一封热情的快信,诉说他对她的爱与思念。鼓励小曼一定要努力,斗争到底。为了他们的爱,经历什么痛苦、折磨都值得,他的心中期盼着未来的胜利,期盼着小曼的苦斗,期盼有个好结果。只要能和小曼光明正大的走在一起,志摩便以心满意足,此生无憾了。志摩给予小曼信心与勇气,虽然他现在身处异地,但是它的心永远与小曼在一起。那不是一个人的抗争,他时刻都在小曼身边。只要小曼能够坚持下去,他一定要给小曼一个完美的爱情。
小曼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这是必然的结果。王庚升官了,不仅王家高兴,小曼的父母也对王庚褒奖有加。他们没有看错王庚,他的确是一个有前途的青年。小曼随着王庚去了上海,志摩已经远去西伯利亚,王庚想让小曼借此机会换个生活环境,或许一切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小曼是他的妻子,他想挽救自己的婚姻。小曼的父母和王庚都想通过这次远迁上海,让一切不开心的往事都随风飘散。
离开触景生情的地方,远离心生爱意的人,这一切都可以慢慢回到原来的轨迹。这是普通人的想法,也是一般事物发展的规律。事情却没有朝着人们预想的方向发展,小曼对志摩的思念与爱意丝毫也没有因为分离而减弱。志摩写给小曼的信一直鼓励着她,让她有了继续与世俗对抗的勇气。志摩只需要对抗自己的内心,小曼却要对抗所有的人。
那种年代,一个女人走出离婚的道路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亲朋好友都来劝阻小曼,告诉小曼离婚的想法非常可怕。分析了各种利害关系,小曼开始胆怯了。她摇摆不定,不知如何是好。社会与家庭的压力那么强大,她看不见前方的路。她想过要放弃,这样的斗争太艰难了。作为一个名门闺秀,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眼睛都能看见。被人们放在心眼、心里是一种荣耀,这是作为名媛的成功。小曼走到哪里都是焦点,她一直以来都是这般骄傲。可如今,这种绚烂却变成了杀她,伤她的利剑。
志摩要她战斗,为他们的爱情争取一条生路。勇于面对世俗的眼光,敢于承担一切唾骂。这些都是浮世中的幻象,总有一天会消失。只有爱情是最纯净的天空,永恒的美丽。志摩许给小曼一个灿若星辰的未来,这是所有女人都会贪恋的凡尘。
没有人会奢望一个不得而知的天堂,喜爱是因为知道,只要拥有就会幸福。与志摩相处的日子里,小曼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触动。爱情可以让人生,亦可让人死。每每想起两个人在一起的欢乐时刻,小曼便不能自已,甜甜的微笑。他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都值得回忆,值得留恋。欢乐与悲伤就是一个逆转的过程,想起现在的处境,小曼又是痛苦万分,以泪洗面。
现在她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感到自己势单力薄,她后悔让志摩出国,她需要与志摩一起斗争,需要志摩的力量和爱,她感到自己好难好难。好比黑夜里的舟行大海,四面空阔无边,前途又是茫茫的不知何日才能达到目的地,天空随时都会刮起云雾,吹起狂风,降下骤雨,将船打碎沉没海底永无出头之日。小曼总是会做这样的噩梦,她很害怕,她担心自己永远沉沦在这不死不活的境况之中。无力挣扎,无心生活,不知道何去何从。一边是自己的挚爱,一边是亲人朋友,不论是谁都难以抉择。
也许就能在黑雾中走出个光明的月亮,送给黑沉沉的大海一片雪白的光亮,照出到达目的地去的方向。所以,看起来一切还须命运来帮忙,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这是她真实的心理。她虽有信心,但阻力、压力太大,吉凶未卜,她不知未来到底怎样。一个名媛淑女的婚姻容不得污点,否则定会受到世人的唾骂。小曼深知这些道理,苦苦挣扎,自己与自己的战争最艰难,说服自己做一个别人眼中的异类、不守妇道的女人,这需要莫大的勇气。
志摩走后不久的一个日子,在亲戚家应酬,亲戚和舅妈为她闹离婚的事奚落了她半天,她受到那些不理解她的人的侮辱,回到家中情绪一落千丈。究竟自己的选择是对还是错?现在她已经全然不知了,志摩认为他们之间爱情那么神圣,那一定是正确的。除了志摩身边的人的人都认为她极其错误。现在怎么办?小曼不知道。她与志摩的事情一定不会这么简单的结束。志摩远在异国他乡,冥冥之中她仍然能够感受到志摩的坚持与温情。
如果志摩能够陪伴着她那该有多好,就算是冰天雪地也倍感温暖。别人的刀剑伤不了她,只要志摩守在她的身旁,陪她经历风风雨雨。花儿依旧开得那样艳丽,只是冷月之下,花儿也失去了往日的气质,只留下冰冷的感伤。
小曼在日记中写道:我真恨,恨天也不怜我,你我已无缘,又何必使我们相见,且相见而又在这个时候,一无办法的时候?在这情况之下真用得着那句“恨不相逢未嫁时”的诗了。现在叫我进退两难,丢去你不忍心,接受你又办不到,怎不叫我活活的恨死!难道这也是所谓天数吗?小曼每天在这样心神不定的折磨中度日。作为一个名媛,要接触各种人,现在,大家都用一种特殊的眼光,也许是轻蔑的眼光,让她怎样在社会上做人?
往日的光彩,别人羡慕的眼光,一时间变成了讥讽与嘲笑,让人情何以堪。阔太小姐们将往日的嫉妒完全爆发出来,私下里用尽各种诋毁的语言侮辱小曼。还有一些则是开明的女人,她们敬佩小曼的勇气,却不赞同小曼张扬的性格。女人太过招摇总归会受到伤害,小曼就是这样的女人。众说风云,贬责的声音充斥着小曼的世界。
…….
煎熬煎熬,引无数忧愁空伤情,何时才是头?
等待佳机
自志摩走后,痛苦,思念一直伴随着小曼。她后悔让志摩出国,现在独独就剩下她一个人孤军奋战。压力,阻力布满了小曼前进的道路。走在寂静的小路上,没有人陪伴,狂风骤雨只能自己承受,小曼已经疲惫不堪。幸福就在风雨之后,黎明总在黑暗之后,他们美好的未来即将到来,小曼仿佛看见了希望。
孤身奋战的小曼就是这样痛苦挣扎、心事沉沉、情绪不定,看到风平浪静,她想再把事情推进一步,遇到挫折压力,就害怕、灰心、退缩。当压力太大,无力承受时,便病倒在床上。小曼本来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加上现在的忧思,受苦,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了。自从志摩走后,小曼经常卧病在床。这样有时候生病也是一种解脱,小曼可以不用面对亲戚好友的数落和劝说。本是好意,但是小曼现在已经害怕听到这样的话语。所有的情绪都已经麻痹了,因为已经听了太多遍,想了太多回了。
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这是志摩告诉小曼的话。小曼也这样想,路都是人走出来的,这世间再霸道也不能把人活活逼死。只要一直坚持,希望就会如期到来。志摩给小曼的信,字字恳切,句句真诚,这份坚决,让小曼有了安全感。只要他们两个人心若磐石,别人又有什么办法。管天管地,但却管不了人的心。小曼想,只要自己不改自己的真心,终有一天他与志摩会成为神仙眷侣。小曼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没有女子离婚的年代,一个女子要尝试第一个离婚,那种压力是难以想象的。如果我们知道被世人误解的小曼在上世纪初为了争取婚姻自由经受了怎样的挫折和痛苦,怎样的挣扎和考验,没有人不说她是最勇敢、最真挚的,没有人不佩服她,没有人不说她是有价值的女性文化名人。今天人们念念不忘她,或许与她在离婚这件事上,对女界的推动有直接的关系,因为人们只记得那些对社会做过贡献的名媛,她对社会的贡献就是敢于冲开一道离婚的口子。即使社会环境这样宽容的现代,也不见得所有的女性都能有她那时的勇气与激情,为了追求爱情,可以牺牲一切,这种行为,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足以令人敬佩不已。为爱情而斗,就是为自由而斗,为精神而斗,有几个人为精神而活着,大多数的人为生存而活着。
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待问题,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答案。没有对错,只有愿意与否。在陆家、王庚以及亲朋好友来说,小曼与志摩的事情就是一场变故。小曼的父母为小曼精心挑选夫婿,希望小曼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事实已经证明王庚是一个好青年,是他们心中理想的女婿,没有辜负两位老人的心。王庚的事业一直蒸蒸日上,得到上司的重用,仕途一片大好。小曼的父母难以割舍这样的女婿,王庚也是一个孝顺的人,对陆家二老更是照顾有加。陆定夫妇知道自己女儿的脾气,那是骄纵惯了,谁都不怕。小曼一直像公主一样生活,事事都要顺她的心意。王庚对她是极容忍,宽待的。就算是知道小曼与志摩的事情也是想极力挽救婚姻,不想就此失去小曼,失去这个家庭。他一直觉得小曼是不懂事,年龄还小,不成熟。如果小曼任性,犯了错他可以原谅,只要小曼可以迷途知返,
刚知道小曼与志摩的事情,王庚痛苦万分。他找小曼谈心,劝她放弃这样的想法。王庚认为小曼极不理智,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王庚告诉小曼不要头脑发热,这只是一时之气,一时痛快。日后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小曼能够面对和解决的。但是小曼听不进去王庚的劝阻,无奈之下,王庚将小曼教给了她的父母,希望小曼能够体谅亲人的感受,及时抽身。他们依然是恩爱的夫妻。
只是王庚的想法太简单了,小曼已经陷得很深,难以自拔。不论是谁的话都听不见去。就算志摩远去异国他乡,小曼依然抱着离婚的念头不肯改变。看着小曼因为离婚的事情,一次次病倒,他真的不忍心,毕竟是几年的夫妻。王庚对小曼一直爱意不减,只是他不是小曼心中想的那一位。这是作为丈夫的悲哀,还要面对有些人异样的眼光。王庚已经开始力不从心,心痛万分。至今为止他还是没有改变,只要小曼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这些屈辱他也可以忍受。
王庚一直在等待,小曼也在等待,但是小曼却是在等待志摩回来,带着她逃离王家。她想永远和志摩在一起,成为志摩的妻子。王庚的希望注定要落空。小曼静静地等待着,只要收到志摩的信,小曼的情绪就会好很多。小曼给志摩回信到:“摩,为你我还是拼命干一下的好,我要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几多的荆棘,我一定直着脖子走,非到力尽我决不回头的。因为你是真正的认识我,你不但认识我表面,你还认清了我的内心,我本来老是自恨为什么没有人认识我,为什么人家全拿我当一个只会玩只会穿的女子。……只有你,摩!第一个人从一切的假言假笑中看透我的真心,认识我的苦痛,叫我怎能不从此收起以往的假而真正的给你一片真呢!我自从认识了你,我就有改变生活的决心,为你我一定认真的做人了。”
很多名媛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心愿,但是现实毕竟是现实,她们的想法多半被扼杀在摇篮里。遗憾终身,直到死亡的那一刻还不知道自己如若经历另一种人生,那将是怎样的光景。小曼见惯了那样的女人,太多无奈,一生匆匆数十载转瞬即逝。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随着岁月流越来越苍老,再无挣扎的力气,只能任由他人摆布。
比起古代的女人,已经有了好转。尤其是大家闺秀开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是三从四德,还有西式先进的教育。很多女子还有了出国留学的机会,自然与以前的女人有天壤之别。但是封建礼教在中国存在了几千年,人们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可能在一时之间有所改变。女人的处境实际上更加艰难了,她们的思想已经进化,拥有一颗追求自由的心,但是外界的环境却不容许她们走自己的路。中国的女子一定要收到礼教的束缚,女人提出离婚,这在别人看来就是一个笑话,一个不可能出现的现象。
小曼要抛开一切,为了自己神圣的爱情斗争。不论世人如何的诋毁她,都无所谓,不重要。她与志摩在一起的幸福,只要她自己能够体会,别人都无法理解。包括自己的母亲,曾经自己最亲近的人。女儿的心事,母亲最能理解。从小到大,母亲对小曼的浇灌众所周知,对母亲说出心事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当小曼陷入困境的时候,母亲总能开导她,并为她想出解决的办法。母亲在小曼的心中就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也是最爱自己的人。曾经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听着母亲讲着世间的奇人异事。小曼觉得很开心,很温暖。从小曼的学业到穿衣打扮,母亲都尽心尽力。小曼是吴曼华唯一成年的孩子,自是非常疼爱。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做一些令孩子厌恶的事情,古往今来从来没有改变,这个叫做代沟的东西,从来都没有消除过。
当小曼被痛苦包围的时候,她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也许她能够理解自己的处境。小曼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告诉了母亲,母亲落泪了,她心疼自己的孩子。她知道女人心中对那些虚无缥缈的事情存在的渴望,但是那些毕竟是人杜撰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她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女人可以不顾三从四德,追求所谓的爱情。吴曼华告诉小曼,这是一条不归路,终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吴曼华规劝着小曼,她希望小曼能够与王庚一起好好地生活下去,相夫教子,享受齐人之福。她认为这种才是女人一生的命运。
小曼想要自己的母亲站在自己一边,但是母亲太固执了,她一直认为小曼这是胡闹。小曼越是强调她与志摩之间的感情,母亲的反感情绪就越强烈。吴曼华认为,诗人都是善于风月的人,杜撰一些骗人的假话,欺骗那些年纪尚浅,不经世事的年轻女子。她对志摩本就存在偏见,现在徐志摩还要教唆自己的女儿离婚,吴曼华气急了。
小曼更加伤心了,真的是自己孤军奋战。就连自己的母亲都不能理解她,还有谁会站在自己一边。小曼将母亲的态度,告诉了志摩,并告诉志摩,她伤心万分。母亲抛弃她了,不喜欢她了。小曼情绪不稳定总认为事情已经到了最坏的情况。志摩理解小曼的痛苦,没有人比志摩更了解小曼。母亲的态度对小曼实在是太重要了,这就是小曼从小到大的指向标,精神支柱。志摩安慰小曼,母亲的身份一辈子都不会改变,小曼是独女,母亲一定会特你该有加。这种态度只是暂时的,过一段时间一切自然就会好了。等有一天,他们结婚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母亲一定会高兴。
另一方面,志摩想了许久,自己什么也不能为小曼做。不能陪在她的身边,阻挡迎面而来的狂风暴雨,只能默默的支持者小曼的斗争。志摩给小曼的母亲谢了一封信,言辞恳切。志摩在信中请求他们为女儿的幸福给他们一条出路。他在信中表明了自己的真心,他可以为了小曼放弃一切。他发誓一定能够给小曼幸福,让小曼无忧无虑的生活。小曼就是他的女神,没有小曼他活不下去。小曼也是如此,她因为他们之间的事情已经痛苦万分,身体也垮了。他希望家里能给小曼一条生路,也给他们的爱情一点希望和祝福。
小曼母亲看后,大为恼火,不仅不同情,反而说志摩在教训他们。小曼看了信,看着震怒的母亲,不知有多么的生气和伤心,她给志摩写信说:你为我太苦了,摩!你以为你婉转劝道一定能打动她的心,多少给我们一条路走走,哪知道你明珠似的话好似跌入了没底的深海,一点光辉都不让你发,你可怜的求告又何尝打得动她滑石一般硬的心呢!一切不是都白费了么?到这种情况之下你叫我不想死还去想什么呢!不死也要疯了,我再不能挣扎下去了。当时小曼确是在用生命争取爱情,到了这种时候,小曼的心碎了。一到心里沉闷得无法解脱时,她就会感到心内一阵阵的痛,痛得好似心被一块一块撕下来。
看见小曼的信,志摩流泪了。他告诉小曼不是绝望的时候,他一定不会让小曼这样痛苦下去,他要给小曼一个结果。作为一个深爱小曼的男人,他要成为小曼的守护神。他告诉小曼,眉,等着我,不要灰心,我一定会给你幸福。
小曼等待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