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西边来-后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谁打开了丝绸之路?

    为什么大家趋之若鹜,要完成一次重走丝绸之路的梦想?

    因为梦。

    因为“筑梦空间”。

    因为行走的力量。

    无论是知名的张骞、霍去病、玄奘、郑和,还是默默无名的西行商贾、被掠的唐人士兵和红头船乘客,以及没能抵达倒在路途和沉于海底的英雄,他们从丝绸之路,从历史深处走来,赋予了古老丝绸之路生命的光泽。

    打开世界地图,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输往沿途各国。中华帝国历经2000多年的努力,为凿空丝绸之路,不惜以举国之力兵戎相见,而域外的商人和朝臣不惜万里跋涉来长安、洛阳。

    为什么丝绸之路这样魔力非凡?

    因为这是一条文明之路,任何来自野蛮人的力量都会对这个脆弱之路造成致命的威胁。回顾丝绸之路的历史不难看出,丝路畅通,经济就会发展,反之则停滞,甚至让沿途的国家陷于水火。

    简言之,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人文化碰撞的“筑梦空间”,如同近代潮汕人有一个南洋梦,郑和船工有一个西洋梦,以及每一个僧侣经年累月的西天梦。

    梦想从未尘封,更不会被遗忘。

    2015年,离二使西域的张骞返抵长安2130年;离玄奘从陆上丝绸之路回到长安1370年;离郑和首次出洋海上丝绸之路610年……我们该不该以梦为马,去追寻探险家玄奘、使者郑和佚名梦想家的背影?

    巧合的是,张骞与玄奘,玄奘与郑和之间,又相距760年。

    六七百年间的轮回,我们不奢望与这些不可世出的伟大人物比肩,却也是站在了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机会。在2015年9月,“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通过深入古丝绸之路腹地,发现沿途文化和精神内涵。如果张骞复活,不禁会问,这不就是我当年除了政治任务之外的宏大梦想吗?可是,张骞早生了2100多年。他,没法乘坐汽车,没法在平静的丝绸之路上无忧无虑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当匈奴骑兵奔向张骞的时候,胯下的大汉王朝劣等马,无法与大宛马拼速度和耐力,张骞就这样等待着生与逃的机会。

    在西线丝绸之路,“寰行中国”几乎是沿着张骞这位伟大开创者的足迹,与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相遇,而这些耳熟能详的植物最早由张骞带回中原,从此姓胡的汉语热闹了起来,胡萝卜、胡椒、胡服……丝绸之路在这位先驱的脚下,变成了一条活的道路,让沿线的绿洲国家和城镇重燃生机。

    在山丹军马场,我们看到了汗血宝马的后裔;在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我们一睹汗血宝马的英俊高大。大宛汗血马的引进也要归功于张骞,当他被匈奴骑兵两次捕获的时候,他对大宛马心有忌惮。汉武帝接受了这位太中大夫的建议,大力购进西域良马。

    丝绸之路上的传奇,不只是张骞,还有更多……其实,真正打开丝绸之路的不只是人,还有商品。

    比如,只盛产于中国的茶叶,如今已是全球性的日用消费品。曾经,围绕着茶叶贸易,西方船舶业展开了激烈的技术竞争,在19世纪英国泰晤士河畔,东方中国的快速帆船一抵达,伦敦顿时万人空巷,充当信号的火焰熊熊燃烧着,似乎是对英国人茶叶热情的隐喻。

    茶叶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带动了瓷器贸易的发展。茶叶很轻,运茶商船要用压舱物来保持船体的平稳。在茶叶贸易刚刚兴起的时候,精美的中国瓷器只能沦为压舱物,价值被严重低估。

    英国人更喜欢茶叶、丝绸这样的奢侈日用品。由于欧洲缺乏生产瓷器的高岭黏土,茶叶贸易和瓷器贸易之后,西方人对东方中国的探索欲望增强,他们每天面对着瓷器上的仕女图,想看到更多的仕女图,只好运输更多的“china”。或是因为瓷器超载,一艘南宋商船沉没在了广东阳江,离海岸线只有数十公里,它就是“南海1号”南宋沉船。

    瓷器沉入海底,湮没成历史的符号。相比笨重易碎的瓷器,茶叶浮出了水面,成为改变世界格局的力量。

    伦敦吉尔斯东大街9号,墙上有一块蓝色牌子,上面镌刻着:“植物学家福钧1880年逝世于此。”你是否觉这只是个人名,而不是名人?不仅你有这样的感觉,我也有,在这个70%的居民每天下午要喝一杯茶的王国里,他们也有。在英国,很少人知道此人的冒险经历,但对很多英国人,他很重要。

    经济间谍福钧在1850年代潜入中国,在中国人眼皮底下窃取了中国茶叶的秘密。他的冒险行为收获巨大:不到20年,茶叶贸易的中心就从中国转移到了英国。当一个经济物种被移植到它的故土之外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随之发生永恒的变化。在甫时的中国,失去了茶叶,失去了白银,也失去了活力,更加气喘吁吁了。所以,茶叶、丝绸、瓷器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商品承载了这条通商之路的活力,也让中国在近代背负着屈辱和泪水。

    丝路商旅,骆驼、马车、汽车……他们在不同的技术背景下绘制出不同的丝绸之路,在汽车和航海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更具行走的力量。感谢2015“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提供亲历丝绸之路中国部分的机会。2015年8月24日,从西安启程,沿着张掖、敦煌、乌鲁木齐、伊宁等陆上丝绸之路重镇,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从泉州至北海的重要港口,历经盛世古韵、河西走廊、西出阳关、边陲天道、海上丝路的五段旅程,感受了丝绸之路五程行程的融汇、开拓、寻梦、征途、往来内涵。全程途经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福建、广东和广西7省20个城市,行驶里程超过6500公里,最终于2015年10月16日在广西北海收官。

    “自来西域之地,凡征伐者自东往,贸易者自西来。”我们行走在古丝绸之路上,心怀执念、潜行于野……

    唯有如此,别无选择。

    感谢2015“寰行中国”别克·中国文化之旅的主办方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感谢一路同行的上汽通用汽车公关部、别克市场营销部的工作人员,他们呈现的中国文化之旅仿佛是一年一度的文化大戏,让我们接受了中国文化的洗礼,更让我们发现了“中国”、发现了故乡。

    著者谨识

    2016年3月30日于北京

    周海滨

    口述历史学人。从事非虚构写作多年,2015年获《名人传记》三十周年“十大优秀作家”。

    著有《家国光影:开国元勋后人讲述往事与现实》《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失落的巅峰:六位中共前主要负责人亲属口述历史》《回忆父亲张治中》(张素我口述)《我的父亲韩复榘》(韩子华口述)等。其中,《我的父亲韩复榘》(韩子华口述周海滨撰述)获“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

    文化旅行专栏作家。在新浪文化、凤凰历史、百度百家、马蜂窝

    旅行家等开设专栏。2014年,出版《寰行中国1:别处,是归客》。

    寰行中国丛书

    《寰行中国1:别处,是归客》

    《寰行中国2:风从西边来》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