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星海1937年在武大学生宿舍写下的《做棉衣》手稿,以及他从延安寄来的《到敌人后方去》最早油印稿。
[3]难民垦荒是上海沦陷后地下党根据赵朴初同志建议争取到租界当局支持的一项措施,即将难民转出租界到苏北、江南国统区垦荒,从而合法运出上海。实际上为皖南新四军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和知识技术骨干。
[4]即北伐战争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叶挺时任其下著名的“铁军”独立团的团长,被天下誉为“铁军”。
[5]今红岩村,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
[6]为了不忘5月4日惨剧,后国民政府将日军当日投下第一枚炸弹的道路改名为“五四路”。
[7]即每月六~十元的助学金。
[8]西北工学院的前身。
[9]据史载,这是皖南事变中新四军突围出的最大的一支队伍。
[10]日本国歌。
[11]即今解放碑前生。
[12]七十年后,宪渝在博客上邂逅了这位在厦门交响乐团的名享中外的著名指挥家,两人在网上共同交谈华美中学的当年故事。这一逸事当即受到几万次点击。
[13]是一种用大豆和其他有粮食为原料制成的、供婴儿食用的粉状食品,在当时也极为稀缺。
[14]即新四军第七师司令员曾希圣。
[15]蛋糕、饼、块。
[16]今江岸区民政局。
[17]是沦陷前地名,指原英、德、俄租界。
[18]沦陷前的路名,现南京路。
[19]武汉方言,虚话说得大,怪点子多,不诚实。
[20]伪武汉特别市市长,大汉奸。武汉人民敬仰的张之洞先生最小的忤逆之子。
[21]今黎黄陂路中共江岸区委地。
[22]伪币。
[23]即保证金。
[24]苕,汉口方言,笨蛋。
[25]战前称威严大戏院,即后来的解放电影院,在今胜利街蔡锷路口。
[26]武汉方言,称岳父老亲爷,岳母为老亲娘。
[27]现武汉市中医院,位于黎黄陂路。
[28]现沿江大道140号武汉市航道工程局,距老粤汉码头很近。
[29]抗战时对南通、海门、启东新四军活跃地区的称呼。
[30]1946年2月10日晨国民党特务在重庆较场口制造的杀害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血案。当时各界人士为反对破坏政协决议、独裁内战、践踏人民民主权利举行群众抗议集会。
[31]即今江汉路机械局大楼。
[32]假的。
[33]康登大戏院即后来的武汉电影院,位于蔡锷路中山大道口。建筑至今尚在。
[34]武汉方言,毫无用处的多余担心。
[35]今车站路,为胜利街至江边那一段。
[36]湖北方言,名堂、花样的意思,还有流行的歇后语:“刷子掉了毛——尽是板眼”。
[37]16两制。直到20世纪60年代前,市斤一斤为16两,一两10钱。以上配料相当于现在大米四两、绿豆二两、糯米一斤四两。
[38]即现中山大道大智路口街心花坛处,曾为“老通城”的职工宿舍址。
[39]仅供参考:一两黄金大约相当于100银圆,约合现在人民币3、4万元。
[40]1947年,以武汉大学为中心爆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潮,6月1日凌晨3时,武汉当局调集全副美式装备的军、警、宪、特1000余人突然闯人武汉大学教职员和学生宿舍,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王志德、黄鸣岗、陈如丰3位同学,打伤20多人,逮捕了一批进步师生,时称“六·一”惨案。
[41]1948年。
[42]方言,指一些反讽、揶揄、嘲笑的隐晦语言。
[43]李书城,国民党元老,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长。武昌首义时任军政府参谋长。胞弟李汉俊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就是在他的家里召开。
[44]1948年8月7日,驻汉美空军及外侨多人在汉口鄱阳街景明大楼举办舞会,集体强奸与会的中国妇女,引起中国人民强烈抗议,并震惊世界舆论。
[45]老币,一万元相当于53年币制改革后的一元。
[46]即后来币改后的两分钱。
[47]不久后铺成水泥路,改称解放大道。
[48]指苏伟、曾昭萍和招商局汉口书记张林苏,是汉口解放初期比较有名的三位女性领导同志。
[49]洞庭街兰陵路口,现江岸区党校。
[50]即五女中(现合作路中学)附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