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风-中囯有个三都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过往的历史与当下的时空

    如果说有着某种联系意义

    那么,一片沉寂的港湾

    就是大海赋予人类的财富与嘱托

    在这样的意义上

    福建三都澳是一块无价的瑰宝

    如果当下的人们

    必须选择以责任的方式

    将这块瑰宝传递予未来

    那么,期待已久的三都澳

    终于迎来了崛起的今天

    因为——属于她的时代已经来临……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山的雄奇,歌吟海的壮阔,留下无数华彩辞章。

    然而,环三都澳正在上演的山海交响战略,是那么的美轮美奂,那么的激情飞越,那么的气势雄浑。

    早在上世纪初叶,孙中山先生慧眼独具,就将三都澳载入他的《建国方略》,称誉为“世界不多,中国仅有”。

    有一位哲人说过:历史总是选择一个特殊地理位置创造奇迹的。

    我们欣喜地看到:注定会有这么一天,中国的三都澳开发,既是福建海西战略又是国家沿海战略的重大举措——必将撼动太平洋的滚滚风涛,而令世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

    三都澳,位于中国福建省宁德市。

    宁德者,地处东经118°32‘~120°44’、北纬26°18‘~27°4’之间,居欧亚板块之东南边缘,经岛弧、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神奇地连接成一体。

    古《山海经》云:“闽在海中”。南中国福建,逶迤延伸了长达3752公里的陆地海岸线。而雄踞闽东北一翼的宁德,独占海岸线长1046公里,拥地1.34万平方公里,领海4.46万平方公里,人口335万。在这一方水土,凭海临风唱大歌,书写着一幕幕英雄传奇。

    宁德,坐山面海,扼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西北高东南低走势,中部隆起,呈“门”形梯状,山峰连绵,岭岭衔接,山风与海涛昼夜吟唱,让人产生无限遐思与神秘莫测的猜想。

    宁德,还是多彩多姿的畲族聚居地,全国约占四分之一的畲族人口(约17万人)繁衍生息在这块风水宝地。

    世世代代“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的畲族,生性喜好山歌,以歌代言,吟唱本民族的神话传说,尤以围拥着火笼、火塘对歌成婚的习俗,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畲族诚实、俭朴、善良,与当地汉人和睦相处,共同编织了一幅其乐融融的农耕风俗画。

    这是一片血与火浸染过的红色土地。

    上世纪30年代,莽莽群山、密林沟壑中行进着一支闽东独立师英雄部队,陶铸、陈毅、邓子恢、叶飞、粟裕、曾志等老一代共产党人在支提山、天湖山等崇山峻岭间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这支铁军又整编为新四军第六团,雄赳赳开赴抗日前线,浴血沙场,屡建殊勋。国人耳熟能详的京剧《沙家浜》中36位新四军伤病员,其中的34人即为闽东籍人……为托起人民共和国的巍峨大厦,在这片红土地上,每一平方公里都长眠着一位红军烈士和四位苏区群众的英灵。

    这是一个人杰地灵、文脉鼎盛的精神家园。

    被誉为“开闽第一进士”的薛令之,于公元706年长安应试及第。他在《全唐诗》中曾留下这样的佳句:“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薛令之一生为官清正廉洁,死后唐肃宗特敕命其家乡为“廉村”、溪流为“廉溪”,长此青史留名。

    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一生有60余年游踪于福建山水,设堂讲学,著书立说,创立其博大精深的朱子理学体系“道学”,后人又称之为“闽学”。“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宁德古田溪碧水清流,于水口汇入浩浩闽江。朱熹吟成的这首《水口行舟》,惟妙惟肖地记述了朱熹忘情于宁德奇山秀水的情状。

    因著述《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统称“三言”)而声名远播的明代大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以花甲之年出任寿宁县令,倡导“险其走集,可使无寇;宽其赋役,可使无饥;省其谳牍,可使无讼”。冯梦龙与民休养,亲历亲为,筑城楼,驱虎患,禁溺婴,除陋习,修志书,刊书籍……因冯梦龙主政寿宁四年“政简刑清,首尚文学”而开一代新风,其“官声”为民所津津乐道流传至今。

    历朝历代,宁德名人雅士辈出。这里有隋朝谏议大夫、开拓闽东的先祖黄菊;素有“南宋翘楚”“宋末诗人之冠”称谓的谢翱;有曾在闽东沿海一线屡创倭寇的明代大将军戚继光;有出任台湾总兵的清朝名将甘国宝,以及创立上海圆明讲堂、新中国佛学协会首任会长圆瑛……显然,他们都为宁德这块热土增添了荣光。

    这是一处令人神往的风景名胜地。

    碧波无涯的海面,绿荫匝地的海岛,渔歌唱晚的港湾,重峦叠嶂的怪石……无不活画出一幅好山好水的风光长卷。

    上山游览奇幻太姥山,水在山涧流淌,雾在林中飘洒;下水戏弄泱泱白水洋,伫立于8万平方米的平滑巨石,感叹天工之奇巧宇宙之造化;更值得称道的是,千年古刹支提寺,素有“不到支提枉为僧”之说,暮鼓晨钟,青灯古佛,香火鼎盛延绵不绝矣。游走在九龙襟瀑布、杨家溪、鸳鸯溪、箭山岛、翠屏湖、“闽东小九寨”“江南第一漂”……领略无污染无喧嚣的恬静,神思飞越身心怡然超凡脫俗,何其快乐乎!

    这又是一块最早由农耕文明融人海洋文明的热土。

    追根溯源,自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以来,宁德已穿越1800多年历史风雨。

    早在明代,三都澳已开辟运粮航线。1452年(明景泰三年),明王朝在此设河泊所管理渔课。

    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在三都澳设立宁德税务总口,下辖九个口岸,每年税银达12000两。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正式开放三都澳为对外贸易港口,意大利在此设领事馆,英国修建了杂货码头和油码头,美国也修了油码头。随后,英国、美国、德国、日本、俄国、荷兰、瑞典、葡萄牙等多达24个国家,相继修建泊位、设立办事处或代表处,并有4个国家设立了钱庄。

    1899年5月,三都澳正式设立福海关,这是继漳州海关、闽海关、厦门海关之后,福建设立的第四个海关。

    1905年,三都岛铺设了海底电缆,成立了大清国电报局,一个设施完备的商港应运而生。当年的三都澳港,年进出口税银已高达16万两。

    其后的日子里,三都澳驳船竞渡,舟樯蔽日,商贾云集,商号林立,繁华忙碌胜似“小上海”与“小青岛”……

    历史无奈,无情的战火中断了一切!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飞机几番狂轰滥炸,三都澳被夷为平地……

    随后,海峡两岸严重的军事对峙,令三都澳彻底沉寂下去……

    改革开放春风鼓荡,为宁德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宁德素为产茶之乡,满山遍野茶树绿绿葱葱,茶香飘万里。早在1915年,福安坦洋工夫红茶即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金奖。今日之宁德,更是响亮地打出“海峡大茶都”旗号,全市茶叶种植面积扩展至88万亩,茶农110万人,受益人口超过200万人,年产茶叶6.65万吨,年产值达34亿元,无论种植面积、产量均已占到福建全省的三分之一。中国六大驰名茶类,宁德拥有四大类:坦洋工夫红茶、福鼎大白茶、天山绿茶和寿宁高山乌龙茶。各类茶叶品牌推陈出新,远销海内外市场。

    -宁德核电站横空出世。这是国家第一个建在海岛上的核电站。面临浩瀚东海的福鼎晴川湾三个荒无人烟的岛屿,今日机器声轰鸣人声鼎沸,移山填海推岛负挖气势如虹。总投资达900多亿元、装机容量600万千瓦的宁德核电站工程,预计2012年第一期4台机组即可陆续建成投产运营。届时,年上网电量约300亿千瓦时,年减少电煤消耗约1800万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约2700万吨。显而易见,对优化福建乃至华东地区的能源结构,推进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建设功莫大焉。

    ——沿着宁德高速公路“湾坞”出口,往南延伸10公里,大唐宁德火电厂拔地而起。这座现代化的大型火电厂,总投资达270亿元,拥有四台60万千瓦及两台100万千瓦火力发电机组。遵循“增容减排,科学发展”原则,倾力打造成了绿色环保工业。显然,大唐宁德火电厂依托深水良港汇聚的资源优势,崛起于一片滩涂地上,必将成为宁德发展港口及临港产业强有力的“动力机”。

    ——福安电机工业园区的破土动工,显然震动了海峡两岸的企业界。投资者台湾东元集团是声名显赫的台湾电机产业巨头,在全球电机制造领域享有盛誉,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台湾东元集团慧眼独具,瞄准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存在上下游产业空档多、配套能力弱,毅然投下巨资,以赢得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海油投资开发建设100平方公里的“海西宁德工业区”,先期投入230亿元,启动LNG接收站、油品储备及海上采油设备等项目建设;中国青山控股、中国德力西集团、上海鼎信集团联手投资12亿元,年产30万吨的镍合金项目已正式投产运营;霞浦京风电场工程正式开工;海上风力发电、福鼎潮汐电、周宁抽水蓄能发电等工程均在快速推进;多晶硅、锂离子电池、有色金属、大型造船、游艇生产、港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一批批大型项目接踵前来宁德安家落户,以及宁德师范学院专升本大功告成……刹那间,宁德山欢水笑,遂成一片投资热土。

    历史如此厚爱——宁德热,周边更热。

    沈(阳)海(口)高速一贯通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唯一一条高速公路已开通运营,由北至南长达141公里线路通过宁德全境。

    温(州)福(州)高铁——海西第一段双轨高速铁路,则穿越宁德所有沿海县市:福鼎、霞浦、福安、蕉城。

    沈海高速与温福高铁两条长龙呼啸奔驰交相辉映,组合成顺畅的国家沿海大通道。

    毫无疑问,随之而来的福建与浙江两地产业相补对接,福建与浙江经济圈大融合,宁德将占尽先机!

    更为令人欣喜的是,2009年5月14日,国发〔2009〕24号文,正式向国人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意见》明确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的战略定位。

    显然,海西战略已从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已从区域发展上升为祖国统一、中华振兴的高度。

    宁德作为海西东北翼重要增长极,必将大展宏图。

    台海互动,兄弟情谊,惠风和畅。

    台湾民俗文化进香团首次从海上驶抵宁德,实现了宁(德)台(湾)人员直航的历史性突破。

    全国首个台湾水产集散中心落户霞浦县。

    成功举办第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

    举办海峡两岸电机电器博览会。

    台湾工业园、台湾商贸城、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在紧锣密鼓规划之中;与台湾钢铁、石化产业对接合作的前期工作也在全力推进……

    中国人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

    所有的日来月往、时移世易,似乎都在企盼着、等待着、簇拥着《环三都澳区域发展战略》的盛装出台。

    澳者,指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地方。

    环三都澳区域面积约4500平方公里,地处太平洋西岸国际主航线中心区位,扼中国南北海岸线中心点,居上海港与深圳港两大开放港口之间,东与台湾隔海相望,距基隆港仅126海里。

    三都澳的军事战略地位——曾有一位美国海军上将放言:“谁控制了三都澳,谁就拥有了西太平洋。”继而称:如是,“太平洋就成了美国湖”。

    三都澳的经济战略地位——1988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考察三都澳时欣然题词:“群山抱三都,风兴六级浪不扬;荷叶守澳口,水深百米港尽良。”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面对三都澳发出由衷的赞叹:“宁德港口甲天下”!

    三都澳紧靠赤道环球航线(航程仅30海里),可直接通达中国及世界所有海上运输航线。

    三都澳作为世界罕见的天然深水良港,具备诸多优于其他港口的自然特征。

    宽——三都澳水域面积达714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上等深水域174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宁波北仑港、8个荷兰鹿特丹港。

    深——主航道水深30~115米,环澳深水岸线S8公里,第五、六代国际集装箱轮船及50万吨级巨轮可全天候进出,深度水域面积与航道水深堪称世界之最。规划可建3万吨级以上泊位150多个,其中20万~50万吨级泊位达61个。

    避风——三都澳口小腹大,三面环山,澳口(东冲口)宽度仅2.6公里,风平浪静,水不扬波,为天然避风良港。

    不冻不淤——极为典型的溺谷型深水港湾,退潮流速大于涨潮,不易造成淤积,不冻不淤,可常年全天候作业。

    环三都澳区域的开发建设,使宁德实现了从“山”到“海”的跨越。“临海、跨海、环海”三步跃升,港口、城市、产业、生态四位一体,互动发展的态势,正如火如荼地推进之中,一批现代产业群拔地而起,被福建省委、省政府列为十大增长区域之首。

    环三都澳发展战略,作为福建省第一个综合性区域发展规划,最终上升为海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四年来,在凝聚人心、聚集项目、提升人气商气、引领科学发展上产生了良好带动效应。仅2008年和2009年的宁德投资洽谈会,环三都澳区域签约项目投资达570亿元,占全市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的71.8%。

    2010年为“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宁德市交出的答卷,既充盈着诗情画意又令人引发无限遐思(字幕)。

    显然,其恢宏气势,其壮阔前景,非同一般呵!

    2010年9月5日,“重返旧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抚今追昔,感慨万千——20年前,他曾在宁德任职地委书记,今日旧貌换新颜,令他倍感欣慰。

    当年在宁德工作时,面对落后的发展水平和薄弱的经济基础,年轻的地委书记习近平,选择了“滴水穿石”的实干,为宁德干部留下了:“沉下心来做事、正视现实谋局、抓住机遇求变”的良好政风。

    毋庸置疑,“滴水穿石,人一我十,力求先行”的闽东精神一已升华为今日闽东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大精神驱动力。

    清晨,这座城市会在东湖第一抹晨曦中渐渐苏醒并敞亮起来,而湖面上自由飞翔的白鹭则是这座城市迎来的第一批客人。

    在这里,古老与现代相互和谐,传统与创新相互和谐,发展与保护相互和谐。

    我们欣喜地看到,一座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美丽宁德,正从愿景向人间徐徐展开……

    回望历史:始于上世纪下半叶,亚太地区开始腾飞,先是亚洲四小龙强劲起飞,随后中国快速崛起。

    时序演进至21世纪,全球经济重心东移,太平洋经济日益为全世界所瞩目。

    宁德,曾一度被称作“中国黄金海岸断裂带”。

    显然,这是一次“由山到海的突围”。

    一旦天风吹梦、漂亮转身,上演威武雄壮的山海交响,完全有理由预言:明天的三都澳,明天的宁德,将会是“洞天福地,欢乐海港”——何等的风华正茂、瑰丽多姿呵!

    (2010年1月19~30日一稿,2010年6月5~8日二稿,2010年10月21~23日三稿于宁德;海峡卫视播映)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