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战歌-出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晨光中,谁的军礼为你送行

    第五支防暴队进驻任务区后的第一项勤务,就是在太阳城武装巡逻和在国家一号公路15号点设点查车。

    凌晨5点18分,启明星在天边眨着眼睛,晨雾微浓,夜色未尽。

    防暴队全体队员在营区门口整齐列队,为执行首次勤务的队员们送行,胡运旺政委亲自作战前动员。

    胡政委紧紧拉着负责执行太阳城武装巡逻的魏光指导员,和负责执行国家一号公路15号点设点查车任务的一分队分队长王锋和张伟保指导员的手,他的手心里沁出了薄薄的汗水,然而,他的声音却无比沉稳镇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一字一句。

    “同志们就交给你们了,你们一定要安安全全地回来。”

    “坚决完成任务!”魏光、王锋和张伟保毫不犹豫,齐声答道。

    这是第五支防暴队的第一次执勤,没有人知道在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他们不仅仅要担忧任务的难度,自身的安全,还有其他队友的平安。身上压力之沉重可想而知。

    晨光中,装甲车缓缓驶出了营区。

    王锋深吸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有些微微地放松下来,他随意地瞟了一眼后视镜。忽然,他的目光凝滞了。

    他看着胡运旺政委和其他队领导竟然还纹丝未动,那几个身影依旧站在营区门口,向着装甲车离去的方向敬着军礼,身姿挺拔,一只只举起的右手凝固在眉端,仿佛下一秒钟就要风化成石,永远凝固。

    直到装甲车拐了一个弯,那几个敬礼的身影才彻底消失在王锋和其他队员的视野里。

    王锋握紧了拳头,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平安完成任务,一定要把20个兄弟一个不少带回来,一定要为中国第五支防暴队打好第一仗!

    到达执勤地点后,队员们根据预定方案,立即设置掩体、竖起防弹盾牌,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检查。

    这是队员们第一次体会海地的高温天气。40多度的高温,阳光火辣辣地抛洒下来,仿佛把每个人都笼罩在一个巨大的蒸笼里,衣服隐隐透出微焦的味道,没几分钟头盔就已经热得烫手,队员们在忙碌的间隙,还忍不住互相打趣,笑称照这样下去可以直接在头顶煮熟鸡蛋。

    来往的车辆很多,队员们忙得连喝水的时间也没有,不一会就口干舌燥,眼前也有些发花,身体在不停的流汗中渐渐变轻起来。

    这样的执勤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每个人都觉得辛苦,却又带着些许的新鲜和刺激。

    好不容易到了中午,可以吃上一顿午餐了,今天中午队员们带来的中餐是一种单兵野战食品,饭名叫做“自热雪菜肉丁炒饭”。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食物。

    看着简陋的包装,队员们大都认为这种食品肯定相当难吃,同时也担心饭不熟。有些队员露出抵触的目光,表示拒绝这种食品,宁可以国内带去的饼干充饥。但是大多数队员还是硬着头皮撕开了包装袋。

    野战食品是利用石灰遇水加热的原理制成的,将袋子打开,按照说明往里倒入半杯水,20分钟后打开。乖乖,首先扑进鼻子里的就是一股相当诱人的香味,往嘴里一尝,味道还不错,居然有些像扬州炒饭的味道。队员们闻到这香气,原本的饥肠辘辘一下子又上升了几个百分点,顿时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饿的时候吃什么都好吃,队员们对野战食品赞不绝口,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之后的几个月中,这样的食品吃过很多次以后,就只剩下了叫苦连天。偏偏联合国还规定了“野战食品日”。野战食品日,即意味着这一天只能吃野战食品,防暴队食堂整天都不会开火做饭。实施野战食品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联合国发放给各个防暴队的粮食不够,其中又配发了一定数量的野战食品,所以必须每月得吃上好几餐野战食品。物极必反的原理,让许多队员日后回忆起第一次品尝野战食品的兴奋和赞美时,都苦笑不已。

    吃过饭,大家的精神也更足了,继续顶着太阳开始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任务结束的时间越来越近,大家不由得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彼此无声地对望一眼,露出了一丝笑容。

    忽然,一辆白色皮卡车出现在队员们的视野中,这辆卡车十分奇怪,走走停停,似乎有些犹豫不决。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注意的目光落到了这辆车的身上。

    卡车缓慢地行进着,当它开到离检查点50米的地方时,突然减慢了速度,接着又突然加速!

    “不好!”王锋大吼一声:“它想要冲卡!拦住它!”

    拦截组队员立即举起枪支,迅速冲上前去,在枪口之下,终于顺利逼停该车。

    检查组队员迅速靠近车体进行检查,司机的目光游移着,嘴里不知道嘀嘀咕咕在说些什么,一脸的不满。

    突然,负责警戒的外语队员陈鹏眼角的余光瞬间瞄到司机的小动作,他竟然在偷偷把手伸向贮物盒!“No move!”陈鹏登时瞪圆了眼睛,他用英语大吼一声,枪口猛地一抬,对准了司机的脑袋。司机的手顿时如同石化了一般,僵硬在空中,动弹不得。

    检查组队员马上扑过去,揭开贮物盒的盖子。所有人眼前顿时一亮!面前是一支锃亮的左轮手枪,队员们迅速拿起枪来检查,这一检查不要紧,后怕的冷汗刷地就流了下来———枪里有6发子弹,而且已经上膛!不敢想象,如果陈鹏没有发现司机的动作,如果他真的把枪支抓到了手里并且反抗开枪,会是怎样的一种后果。

    经过搜查,队员们又从车内搜出军用突击步枪一支、子弹30发、海洛因10克,可谓满载而归。刚刚还一脸不服的司机此刻已经如同打蔫的兔子,垂头丧气地被几名队员看押着,再也不吭声了。

    这时,巴西维和特种部队一个小分队过来了,见到中国防暴队的这名俘虏,巴西队员一下子惊喜地叫了起来,连忙冲上来询问是怎么抓住这个人的。原来,这名男子是他们正在追捕的非法武装分子,却一直苦寻无计,没想到中国防暴队第一天上勤就把他抓获了。巴西维和部队连声称好,一个劲地称赞中国防暴队有勇有谋,初来乍到就为海地人民送上了一份厚礼。

    终于结束了一天的战斗,队员们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防止在返回的路上遭到偷袭,还好,一路平安。直到视野中已经出现了影影绰绰的营区建筑,队员们的一颗心才彻底落回到肚子里。

    对于魏光来说,这一天的记忆也是难以忘怀的。

    由魏光带领的二分队在联海团安排下,将与巴西维和部队组成联合巡逻队,在太阳城中心区进行武装巡逻。这也是中国第五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第一次步入太阳城进行武装巡逻。

    太阳城里聚集了火龙党等非法武装,街道十分狭窄,路况糟糕,弯路极多。当天巡逻共有四辆装甲车。中国队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任务,难免有些紧张。

    “那个时候,觉得看每个海地人都像武装分子。”一名队员在回忆起自己当时的经历时,笑称自己简直就像个菜鸟:“浑身的弦都绷得紧紧的,手心出汗,枪都抓不住。觉得放眼望去没有一个好人,每个角落都要仔细地打量,生怕从哪里飞出一颗子弹或者杀出来一伙歹徒。”

    “那也是最紧张的一次,因为不了解而感到恐惧和担忧。后来其实也经历过许多大型的巡逻和其它任务,但是再也没有过第一次这样紧张到甚至有些慌乱的经历。”

    尽管队员们内心都很紧张,但是,良好的军人素养以及在国内所经历的特训让他们可以压抑住真实的情绪,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每个人依旧表现得沉着冷静,不急不躁,按照执勤预案,有条不紊迅速“排兵布阵”,展开巡逻。

    在执勤中,带队领导在翻译的配合下,积极与旁边的商店摊主进行沟通交流,询问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生意好不好?队员们的热情和真诚让许多海地人产生了好感,他们脸上的疑惑和反感渐渐消去,漠不关心的冷淡神情渐渐融化开来,笑容也变得温暖起来,有些群众甚至用手势与执勤队员打招呼,队员们均报以微笑点头回应。

    很多小孩子则要开朗得多,他们会面带笑容冲队员们高喊“Chinois”(法语:中国人),如果队员们因为观察警戒没注意到,他们就会驻足再多喊几遍,直到我们的队员回应一个微笑或挥一挥手,他们才高兴地离去。遇到有学生喊叫时,队员也回应道:“Nous sommes Chinois!”(法语:我们是中国人)。

    队员黎海生对此很是感慨:“大部分海地人民不仅打心底渴望和平,而且非常友好!作为一名维和警察,在看到他们笑脸的时候,我真的很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早日看到海地真正实现和平,可以像中国一样繁荣稳定,让这些人民每天都笑得如此灿烂。”

    天色越来越暗了,装甲车队也已经巡逻完了太阳城所有的指定区域。然而,就在大家准备撤出的时候,忽然发现出口处路中央堆积了一堆沙子设置的路障。这个意外情况让大家再次紧张起来,因为这种路障很有可能是武装分子故意摆设好,引诱队员们下车清理,进而偷袭队员。所以不能轻易下车去清理。

    但是,因为并无其他合适备用路线,庞大的装甲车只能从这条路中间行驶。经过中巴双方再三协商后,决定强行通过。

    似乎老天偏偏要和初次执勤的队员们开一个并不好笑的玩笑,就在装甲车强行通过时,车身猛地颠簸了一下。所有人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不会是车子出了什么问题吧。

    天不从人愿。很快,司机得出结论,装甲车的一只轮胎被锋利的石头割破爆胎,已经无法继续前进了。这让队员们身上的冷汗一下子冒了出来。

    这时,很多队员都已经注意到附近有一些可疑人员不停走动,又有部分群众看到这里出了事,渐渐聚拢过来,围观的群众严重妨碍了车队的行进。

    在紧急情况下,带队的魏光指导员立即报告基指,同时启动紧急预案,当机立断,在严密掩护下,司机下车修理轮胎!

    中国防暴队的所有队员迅速下车,枪口和目光凌厉地逡巡着所有可疑的角落,队员们与友邻部队共同组成内外两层防护圈,将处在中心的司机严密地保护了起来。为了防止冷枪,队员们的神经始终高度紧张,连眼角的余光也不时瞄着房顶或者街道的拐角处,生怕出现任何闪失。

    强大的武力威慑终究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围观的群众和可疑人员终于渐渐散去,周围安静下来。此时司机也凭借精湛的技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装甲车换好备胎。

    全体队员回到车上,快速通过受阻区域,把那块“惹祸”的路段远远地抛在了身后。直到装甲车开出去很远,队员们才如释重负地长长出了一口气,想起刚刚的情景,第一天执勤就遇见这样的事故,真是一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不过,队员们也由此学会不少难得的经验:在海地任务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狡猾的非法武装分子的破坏,但只要做好完备的预案,以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沉着应战,就能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黄昏,装甲车轰鸣。远方的一轮夕阳已经在缓缓下降,大朵大朵的云被染上灿烂的红,漫天如血的霞光。

    营房门前,以胡运旺政委为首的防暴队整齐的队列,在等待着战友们安全归来。所有的表情依旧坚毅严肃,所有的军礼依旧整齐标准,似乎他们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那里,一直在坚守,一直在等待。

    当队员们跳下车子,列队向胡运旺政委报告时,政委看着大家晒得通红的脸庞,和已经蜕皮的胳膊,声音也有些微微地颤抖了:“同志们辛苦了!”

    对于这些亲如一家的队员,政委是真的心疼了。

    为将之道治当先。从离开营区的那一刻起,他就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这些队员们的安危。可是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清楚,以后的日子,这样的历练还远远没有结束,今天的吃苦只是一个开始,在海地,还有更多的任务等着他们去完成。

    他也为这些队员感到深深的骄傲,因为他们的出色,已经在今天给了犯罪分子一个漂亮的下马威,奠定了第五支防暴队的良好基础,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晚上的防暴队食堂,人声鼎沸,大家都在欢庆今天的首战告捷。

    “今天不是特殊的节日,所以只能以水代酒,来祝贺大家的凯旋而归!”胡政委举起手中的水杯,一饮而尽,队员们顿时欢呼起来。

    闻到饭菜的香气,队员们都感到了饥肠辘辘。胡政委走到饭桶边,拿起一个饭勺,一勺勺将白米饭盛到碗里。然后他转过身去,将饭碗递到了王锋的手里。

    “政委,这……”王锋捧着热腾腾的饭碗,几乎有些手足无措了。

    “吃吧。”胡政委温和地笑了笑,手下已经又盛了一碗饭,递给了另一位队员。

    “谢谢政委……”队员的声音哽咽了。

    没有多余的语言,胡政委只是默默地为队员们亲手一碗一碗地盛饭,然后又把刚刚炒好的菜夹到队员的碗里,不一会儿,每个队员的饭碗里都成了小山。

    这也许是队员们吃过的第一顿最难忘的饭,却并不是最后一顿。因为从这一天以后,所有的队员只要执行重大勤务回来,都会拥有一个政委为自己亲手盛饭的“一级待遇”。对于胡运旺来说,这似乎已经不是一种责任和义务,而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唯有这样做了,他才算是为这一次的任务画上了一个心安的句号。

    并且从这一天开始,防暴队也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留守的队员要为出勤的队员送行。凡是重大勤务,无论凌晨深夜,胡政委一定要亲自将出勤的队员们送出营区,以军礼为他们送行。

    而任务结束时,不管多晚,队员们回来之时,都可以看到政委已经等在门前。也许是深夜,也许是黎明,但是那尊等待的身影却始终不曾改变,如同一尊守望的永恒雕像,伫立在军营之前,久久不变。

    绞杀白色魔鬼

    毒品!多么触目惊心的两个字。

    有人说它是白色魔鬼,有人说它是万恶之源,有人说它是摧残人们身体的“黑市医生”……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灾难。毒品的泛滥不但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的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毒品交易额达5000亿美元以上,毒品蔓延的范围已扩展到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全世界吸食各种毒品的人数已高达2亿多,其中17—35周岁的青壮年占78%。

    毒品已成现今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无数人因为这个仅次于军火而高于石油的世界第二大宗买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工作的能力,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

    海地,作为世界最贫穷的几个国家之一,非法武装横行,非法枪支泛滥,社会政局动荡。又由于其位于毒品泛滥的加勒比地区,这里便成为了一些国际贩毒分子的天堂。他们将海地作为走私贩卖毒品的中转地,勾结其境内各类非法武装团伙甚至部分海地政府官员、警察大肆进行毒品贩卖活动,走私贩卖的活动相当猖獗。而海地的非法武装分子为维持其团伙的正常运转,大多将贩毒、绑架作为其牟取暴利的主要手段,部分政府职能人员为在一夜间暴富,置人民疾苦于不顾,玩忽职守,甚至与犯罪分子狼狈为奸,沆瀣一气。

    由于毒品走私和贩卖有着惊人的利润,黑市海洛因毒品的价格比同重量的黄金价还要高得多。一个吸毒者每天要消耗0.5克毒品,费用之高昂是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为了维持毒品的消费,出路就只有去贩毒或者通过从事盗窃、抢劫、卖淫等手段来获得购买毒品的费用。加之吸毒之后,吸毒者的精神处于严重恍惚状态,对于人性的束缚失去效力,对于法律规范的敬畏也统统消失,只觉得精力充沛,热血沸腾,会出现精神失常,在海地,吸毒者去打架、抢劫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毒品的贩卖都是成帮结伙的,吸毒者也只有加入他们圈中才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毒品。这就导致犯罪团伙、黑社会的形成。这种由毒品粘合在一起的黑社会必然是刑事犯罪集团。美国、意大利的黑手党,无不参与贩毒。海地也不例外。由于贩毒、吸毒人数的增加,这种黑社会也随之扩大,这是对社会威胁最大的一种刑事犯罪。

    5月13日,中国驻海地维和防暴队二分队五小队执勤队员在太阳城与巴西维和部队联合徒步巡逻。忽然,角落里有一名男子鬼鬼祟祟的身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分队长唐钱江向队员们打了个手势,队员们心领神会,慢慢地围了上去。

    男子正低头摆弄着什么,忽然觉得有些不大对头,猛一回身,正看到慢慢向他逼来的防暴队员们,他的表情立刻变得十分惊恐,下意识地转头就逃。

    见男子一逃,唐钱江的心里反而落了地,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既然跑得这么快,也充分说明这个人做贼心虚,身上有“猫腻”,抓住他,准没错!

    “追!”队员们像出了膛的炮弹一样射了出去,平日的训练有素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一个赛一个地往前猛冲。

    前方的男子被追得慌不择路,如同没头苍蝇一阵乱撞,很快就体力不支了,队员们甚至可以听到他在前面奔逃的呼呼喘息声,很明显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趁着前方出现一条岔路,男子一分神的功夫,一名队员猛地扑了上去,一把把男子按在了身下,并死死扣住他的双手,丝毫没有留下任何的反抗机会。

    其他队员也迅速围了上来,海地警察给男子戴上手铐,再仔细搜身。

    这一搜可不得了,队员们瞠目结舌!这名男子的身上竟然足足携带了海洛因50克!看着毒品在自己身上被查获,男子立刻变得面无血色,头沉重地垂了下去,他似乎已经完全明白了自己将要面对的惩罚,如果不是队员们死死地抓住他,也许他已经瘫软了下去。

    将贩毒分子押送到警局,队员们忍不住击掌相庆。这一次的雷霆出击和意外收获,不但大大地刺激了队员们与犯罪分子对抗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是中国防暴队首次查获如此多数量的毒品,在绞杀这只白色魔鬼的道路上,又重重地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5月20日,5名海地警察与哥伦比亚贩毒者合伙从海上贩运毒品,接货后向太子港运输时在Leogane被截获,从他们驾驶的汽车上查出了可卡因420公斤,后被临时关押在海地国家司法中心(DCPJ)。该案也是海地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二大贩毒案件。

    夸得布格地区与多米尼加共和国交界,由于地处偏远,道路状况差,人烟相对稀少,成为贩毒分子进行毒品走私交易的理想场所。

    5月20日下午6点,行动官段中慧接到了联海团警察行动处处长克劳德的电话:今天一举破获贩毒大案,涉案可卡因420公斤,其中五名海地警察、两名来自哥伦比亚臭名昭著的大毒枭被当场抓获,现临时关押在DCPJ(海地国家司法中心)。要求中国防暴队派出10名警力,协助海地司法警察24小时驻守DCPJ,加强防范,防止劫狱。

    段联络官立即把这个情况向胡运旺政委作了汇。这个司法中心虽然号称国家级,其实也就是机场边一个不大的院子,院墙低矮,设施简陋,人手不足。胡政委听完汇报后感到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立即召开党总支会进行部署。与会全体同志对这次勤务进行了安全形势评估,认为这是海地共和国历史上的第二大贩毒案件,归根到底是因为警察内部腐败已经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几年来,海地警察犯罪屡见不鲜,警察处事不公引起极大民愤,甚至有部分警察竟然以自己的身份做掩护,进而潜入百姓家中盗窃、杀人。这样的警察败类导致当地群众对海地警方的信任度极低。8月份,首都太子港警察局副警监在家中被暗杀,便与警察内部利益争斗牵连很大。这次几个警察蛀虫以警察身份作掩护疯狂贩毒,尽管已被抓获,却也可以肯定他们不会这样轻易就范,也许会想办法逃走,甚至还可能有尚未落网的同伙图谋劫狱。而中国防暴队的任务,就是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是中国防暴队第一次受领的如此高危的驻守任务,也是行动处长克劳德到任后第一次给我们中国防暴队下达紧急勤务,是树立中国防暴队形象的良好时机。胡政委在听完同志们的分析并部署好勤务后,重重地一拍桌子:“这个任务,我们一定要确保安全,坚决完成!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正在营区备勤的二分队。

    二分队指导员和分队长商量后决定,由指导员带领五小队10名同志担负第一班勤务,带齐各种装备,半小时以后出发。

    出勤队员接到命令后,摩拳擦掌,迅速作好了充分准备。

    “01,201报告,二分队执行DCPJ驻守任务,准备完毕,是否出发,请指示!”

    “出发!夜间执勤,请严加防范,注意安全!”对讲机里传来胡政委坚定有力的声音。

    营区的大门打开了,哨兵以一个标准的军礼目送两辆装甲车离开了营区,冲进了黑暗,车灯犹如两柄利剑,劈开了车前的夜幕。车后,依然是无尽的黑暗。

    队员们一边密切注视着周边忽明忽暗的环境,一边用心聆听着魏指导员不断发出详细情况的通报。

    “这次任务的特殊之处在于,一是当地警察直接参与犯罪,到底还有多少腐败警察没被揪出来?情况不明;二是哥伦比亚大毒枭首次出现了。哥伦比亚毒犯是亡命之徒,连美国对其也是无可奈何。大家可以想像到我们面临的困难。”

    同志们的神情更加凝重起来,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手中的钢枪。

    执勤车辆很快就驶达了司法中心。

    队员们不仅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司法中心的建筑结构太不堪一击了。大门是坏的,无法关闭;院墙低矮,墙根下还堆放了许多垃圾,停着许多报废的汽车,轻轻纵身一跃就能翻过去;特别是驻守大门的警卫只带着一把破旧的步枪,情况堪忧。

    在和DCPJ的司法警察进行了简短的情况交流后,魏光指导员开始部署警力。

    “唐钱江,你带第一小组在司法中心大门口驻守,注意来往车辆,对进出车辆严加盘查。”

    “是!”

    “第二小组在监舍后面警戒加强备勤,第三小组进行周边巡逻,每隔一小时轮换。”

    “是!”

    各小组按照指导员的分工迅速到位,展开行动。魏指导员带领巡逻小组首先到监舍内与看押犯人的当地警察进一步沟通情况,并检查了门窗设施和人犯动态,然后对监舍内外进行了详细的勘察。门口驻守小组也与司法中心门卫进行了沟通,将装甲车停靠在显眼位置,显示武力;后窗警戒小组将装甲车停靠在后院一棵大树旁,开始警戒。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个小时。按照计划,各战斗小组开始进行轮换。

    海地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是万里晴空,突然间就狂风大作。不一会儿,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执勤队员虽然左躲右藏,却也没有幸免淋雨,只好缩在装甲车里躲避风雨。为了避免犯人趁机越狱,装甲车的灯被队员们全部打亮,把监舍周围照的宛如白昼。

    突然,关押在监舍里的犯人发出一阵骚动,他们用拳头击打着铁窗,用力摇晃着栏杆,并大声呼喊着什么。

    有情况!魏光指导员立即指示小队长唐钱江带领第一战斗小组,与当地警察沟通,协同进行处置。其他队员进入一级戒备状态。

    经过询问与到一线观察,原来是监舍漏雨,淋湿了犯人身下铺的稻草,犯人抗议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海地的羁押设施就这个条件,司法中心几次要求政府改善监舍生活条件,都以没有资金为由无限期后拖了。

    “立即显示武力,控制局面。”队员们手持防暴枪,枪口对准了监舍,犯人看到后,慑于警威,情绪逐渐缓和下来。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3个小时过去了,队员们经过3个小时的夜间执勤,感到稍有些困乏,指导员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提醒队员们注意观察。就在这时候,大门口执勤队员突然看到门外有黑影一闪。

    “有人!”副小队长林观金大喝一声,队员们马上就近靠拢掩体,打开了保险,仔细地注视着周围。这时,监舍后面的队员也发现,围墙上有个脑袋在向院内窥视。大家立即打开了枪栓,子弹上膛,并用夜视仪加强了观察。

    “这里是中国防暴队在驻守,请不要靠近,否则我们立即开枪!”林观金用英语和法语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同时,几名队员以拉枪栓进行配合。

    经过十几分钟的严密观察,发现两三个黑影贴近建筑物,渐渐远去,队员们的心里才稍有所放松,好险!看来真有人在打劫狱的主意。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队员们睁着大大的眼睛,四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一丁点也不敢马虎,困意全无。

    “嗒嗒嗒……”空气中忽然传来一阵类似于轻微爆破的轰鸣声,由远及近,越来越近。听了一会儿,经验丰富的王敬林说:这是直升机的声音。

    DCPJ靠近机场,平时不断有飞机起落,倒也算不上特别。只是今天这个日子太敏感了,在这个时候也显得更敏感。魏指导员感到事态严重,他立即命令队员杨世伟爬上一棵大树进行观察,并注意隐蔽。

    随着直升机的螺旋桨击打空气的声音越来越重,几乎可以肯定,直升机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而来。队员们纷纷找掩体,做好随时攻击的准备。

    机枪手张深荣在车载机枪顶部放了伪装物后,悄悄将枪口朝向了空中。狙击手刘业龙想得更多,他迅速把狙击枪架好后,深吸了一口气,高度紧张中却带有一丝兴奋,心想这回我终于算是派上用场了。

    一阵极强的大风席卷而来,随着“呼呼”的桨声,直升机转眼飞到上空,离头顶不过几十米,如黑云压城一般。

    然而在微弱的星光下,队员们终于看清了机身上的“UN”标志———是联合国的飞机!

    所有人都不由得吁了一口气,连说原来是自己人。然而魏指导员思量了一下,想起不久前出现过一架后来被证实为假联合国的直升机,不敢掉以轻心,通过对讲机一边命令队员继续保持高度警惕,一边报告了基指中心。

    值班领导、防暴队副队长王胜正在听取执勤官汇报的时候,胡政委走了过来。原来他一直惦记着此事,到现在还难以入眠。王副队长立即把DCPJ前线的情况作了简单的汇报,胡政委稍一思考,马上通过对讲机对前线魏光指挥员作出了指示:

    “201,必须继续加强警戒,同志们要注意防护,充分采用战术加以震慑。完毕!”

    前方又传来魏指导员的报告:“01,该直升机原地盘旋一分钟后,现已离去。完毕!”

    “好,兄弟们辛苦了。”胡政委终于略略感到了一丝轻松。

    “01,201报告,该直升机又飞回来了,正在上空盘旋。”胡政委接报,刚缓下的一颗心又提了起来。“201,前方还有什么异常情况?”

    “羁押中心犯人开始起哄,部分警察手持武器在走来走去。”

    “命令你将队员全部集结,成相互支援队形,防止被袭。营区备勤队员十五分钟后将赶到支援。”胡政委立刻大声说道。

    接令后,二分队队员在分队长王正的带领下,不到三分钟便准备就绪。原来他们也一直没睡,都在等待着队友们归来的消息!

    支援队伍出发了!

    警灯闪烁,车子如离弦的箭一般直射出去,惊起几只夜禽,嘎嘎地哀叫几声,消失在夜色中。

    兵贵神速,十分钟后,后援队伍提前到达DCPJ。

    此时现场已无直升机的踪迹,只有犯人的起哄声还此起彼伏。见到有支援的兵力来临,喧哗声终于渐渐安静了下去,归于沉寂。

    魏光指导员迎上前来,与王正分队长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没有多余的话,所有的队员们也默默地给了彼此一个拥抱。人生最值得纪念的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火线支援。

    防暴队员们还对海地警察们的专业技能提出了一些建议。在外语队员的协调下,海地警察的行动也变得规范起来,特别是规定了对方的枪支必须关上保险,非必要时不能随便摆弄,这也增强了中国防暴队员的安全感。

    整整一夜,终于再也没有见到直升机的踪影。

    东方的天空渐渐露出了一丝鱼肚白,天终于亮了。经过一夜的紧张驻守,队员们脸上早已显出了浓重的倦色,不少人的唇边已经露出了硬硬的胡茬,眼睛里布满了红血丝,身上的黑色FPU衫也结出了一片片白色的汗碱。早上七点钟,三分队指导员侯辉仟带领轮换队伍来到司法中心,进行了勤务交接,二分队的队员们才按要求返回营区。

    这是任务区里最为漫长的一夜,无论是一线的参战队员,还是基指的所有驻守人员,在后来回忆起这个夜晚的时候,都久久难以忘怀。

    戈纳伊夫长途武装护卫

    戈纳伊夫是海地西北部的一座城市,距海地首都太子港约160公里。在海地人人都知道,非法武装活动最猖獗的地方,第一是太子港,第二就是戈纳伊夫。所以戈纳伊夫可谓是“大名鼎鼎”。

    5月25日,中国防暴队接到联海团的命令,由于戈纳伊夫地区安全形势紧张,非法武装活动猖獗,联海团将派遣民事维和警察与海地特警前往该地区对其进行打击,要求中国防暴队派出一辆中巴车及3名人员,护卫3名民事警察和12名海地特警于5月26日前往戈纳伊夫。这次长途武装护卫任务也是中国防暴队第一次跨出太子港地区执行任务。

    接到任务后,防暴队党总支高度重视,胡运旺政委组织勤务组成员对任务、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勤务组认为,此次任务危险性极高,一是海地警察腐败现象一贯严重,非法武装有可能事先已经得知这一信息,存在中途遇袭的可能性;二是路途太远,通讯联络难以保障,无法随时和防暴队基指取得联系,不便于情况的掌握;三是路况差,太子港通往戈纳伊夫的道路狭窄,崎岖不平,部分路段为坎坷的山路。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防暴队党总支对此次任务作了周密部署,选择了最精干的队伍来执行此次艰巨任务。带队指挥员由精通英、法双语的一分队长王锋担任,驾驶员选择有10年以上驾龄的老司机廖文华担任,3名护卫队员选择了射击成绩最优秀、百发百中的速射神枪手。携带手持GPS,确保随时定位,便于紧急情况下随时增援。弹药携带量整整为平日的两倍,每人四个弹夹120发子弹。车辆行进过程中要求全体队员打开枪支保险,随时做好战斗准备。胡运旺政委代表党总支授予王锋临机处置权,在来不及与基指取得联系的情况下遇紧急情况可灵活处置。

    5月26日清晨5时,中国防暴队员及车辆准时到达海地太子港特警训练营,与民事维和警察及海地特警汇合。王锋分队长和他们做了出发前的沟通与协调,明确了此次任务的各细节,护卫队伍于6时10分出发。

    车辆一开出太子港,大家不由地倒吸一口冷气。虽然事先已有思想准备,可是路况之差实在超乎想像。道路极其狭窄,只能容一部车通行,如果迎面来车的话,要提前选择稍宽处停车避让才能通过。路面到处是坑坑洼洼,不管怎样努力闪躲,四个轮子中总有一个轮子会压到坑里,颠簸得厉害,听着车里此起彼伏的“哐哐”声就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戴头盔的话,大家的头一定会磕得肿起来。

    山路又多又陡峭,在中途最险要的一个斜坡上,驾驶员使用四轮驱动中巴车还是爬不上去,路面碎石实在太多,不好着力。没办法,王锋分队长将实际情况跟海地特警说明,希望他们能下车帮忙推一下,海地特警也十分配合,表示理解。于是所有人都下车帮忙推车。

    “一!二!三!起———”车子终于缓慢地移动起来,队员们顿时发出一阵巨大的欢呼!

    幸运的是,这山坡虽陡,却不是很长,只有不到100米的距离,因此大家一鼓作气就推上去了。想想实在是艰险,四轮驱动再加上十几个大汉的推力,好不容易才过了这道关,不知道平日里是不是根本不会有车子开上这座山。

    就这样,短短160公里的路程,在国内只需要1个多小时,在这条路上却足足走了4个小时,队员们吃尽了苦头,受尽了颠簸。好在大家都抱着十分乐观的态度,即使一路坎坷,还必须时刻全副武装,高度戒备,严防任何可能遭受的袭击,队员们依旧在警戒之余说笑几句,保持着难得的幽默和快乐心态,给平淡乏味的旅程增加了一点亮色。

    整个护卫旅途要穿越四个联海团军事责任区(AOR),途经Cabaret,Saint Marc,L’Estere等重要城市。然而,在经过Saint Marc郊外的时候,又有意外发生了!

    护卫的车队正在行进途中,在荒无人烟的一段土路上,前方竟然横倒了一棵树,树很粗很大,枝叶繁茂,横在路上,刚好把路完全挡住。驾驶员正准备把车停下,叫车上队员帮忙把树搬开。王锋分队长立即下令:暂缓!并迅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可能是海地非法武装惯用的一种伎俩,设置障碍物,然后埋伏在附近,只要车上的人下车来移动障碍物,他们就伺机冲出来抢劫、绑架。今天路上这棵树看断裂处的痕迹,明显不是自然倒在路上的,必然是非法武装做的手脚。王锋及时与车上的海地特警和民事维和警察沟通,决定分组下车搜捕。海地特警一个接一个地打开车门跳了下去。一下车他们迅速形成3个战斗小组分三个方向向四周搜索,一个个如临大敌。中国防暴队作为第四小组负责车辆安全,并与民事警察一起移开了障碍物。

    海地特警搜索了大概一、两百米的范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相继返回。中国防暴队执勤队员早已把树搬开,海地特警一撤回,所有人员立即登车前进。

    回到车上,海地特警称赞中国防暴队警惕性高,装备精良,人员众多,非法武装分子不得已中途逃跑。

    此后一路无事,一行20人于上午10时顺利抵达目的地———戈纳伊夫联海团阿根廷维和部队营地。在阿根廷维和部队营地,我护卫人员与当地维和人员进行好交接后,稍作休息便起程返回太子港,于下午16时25分安全返回中国防暴队营区。整个护卫任务时间长达十一个半小时,往返里程达310公里。

    护卫海地国会议员

    7月27日,根据联海团任务书,中国防暴队将受领一项重大的护送勤务———次日负责为海地政府65名议员从国会大楼至KALIKO海滨度假村开会的往返旅途提供警卫护送任务。

    胡运旺政委对队员们再三叮咛:这次由中国防暴队单独护送如此众多的海地政府高级官员,显示了联海团和海地政府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对我们战斗力的高度肯定,我们要珍惜这种荣誉。由于当时正值反政府政党在太子港举行游行示威活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护送路途可能面临各种危险,而且目的地非常遥远,道路艰险,属跨任务区执行任务,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时到达目的地难度相当大。加上护送的都是海地官员,级别高,对中国防暴队的形象和战斗力也是一种考验,必须做出最稳妥的安排,确保护送任务的圆满完成。队员们也都为这一次特殊的护送任务而精神百倍,每个人都表示一定会圆满完成任务,将中国防暴队的精神风貌和业务素质充分展示出来。

    最后,经过勤务组反复研究执行方案,决定由经验丰富、指挥能力出众的三分队侯辉仟指导员带领9名战斗队员担任此次护送任务,挑选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确保路上平安。

    侯辉仟指导员连夜召集出勤人员进行动员,说明此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难性,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和说明,要求大家提前做好准备,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28日,侯辉仟指导员一行10人驾驶两辆中巴车于八时准时到达海地国会大楼。

    九时,65名议员登车完毕,10名队员按照预定方案,分别守护在两辆车内的重要部位,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车队从国会大楼出发,按照预定路线行驶,全体参战队员时刻提高警惕,高度戒备。车队正常行驶在国会大道上,并没有任何特别情况出现,但是大家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就在车队准备转入德尔马斯60大道的十字路口时,带车的侯辉仟指导员首先发现前方正在游行,不少群众情绪激动,大喊大叫,疯狂拥挤,已完全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车里的护卫人员一看形势不对,立即高度紧张起来。尽管所有人在廊坊集训的时候,针对大规模的人群游行示威或是骚乱进行了演练,但是那是和大部队在一起执行,演练的人数、场合、气氛等都远远不能和任务区相比。现在护卫的人数少,任务特殊,尽管手中有武器,但是却完全不具备处理这种游行示威的能力。所以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紧急撤退。而且这起游行示威活动很有可能是针对海地政府的,情况紧急,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侯指导员迅速判别形势,立即根据预案下令转入备用路线———布朗大道。各车护卫人员打开窗户,枪口一律伸出车外,枪带背在身上,防止群众武力抢夺枪支。在加强武力显示的同时,车辆紧急掉头,拐进备用路线加速行驶,尽可能地脱离危险地带。

    海地议员看到车窗外的游行,也都面露紧张,开始窃窃私语。尽管队员们听不明白他们讲的什么,但是估计他们也是对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在进行紧急磋商。在他们还没有商量出结果的时候,车辆已经安全行驶出德尔马斯地区,将游行示威人群远远抛在了后边,情况暂时安全了。看得出,海地议员也大大松了一口气,他们拍着胸脯,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连连点头,对防暴队员们刚才果断采取更换行驶路线的处理方式表示了肯定。

    后面的路程尽管没有太大的波折,但是防暴队员们思想上依然不敢有丝毫大意,密切地戒备周围,确保一路顺畅平安。

    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长途颠簸,11时30分,在中国防暴队的护送下,海地议员安全抵达会议目的地———Kaliko。由于是全程护卫,也就是说,开会期间队员们也要进行会场外围的警戒工作,在确保议员们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保证会议的正常召开。

    刚刚长途跋涉的队员,随即又连续作战。中午海地的气温蹭蹭攀升,已经飙到了四十多度,就连当地的海地警察,坐在树荫下还一个劲地冒汗,队员们穿着又厚又重的防弹衣,顶着烈日酷暑,那个汗流浃背的感觉就别提有多难受了。但是,队员们还是按战斗队形在会场周边开展定点警戒。

    时间慢慢地流逝,酷热似乎也在渐渐消散。

    “哎?你感觉还像刚才那么热了吗?”一个队员问另一个队员。

    “不热了,可能是习惯了吧,虽然还在出汗,但是没刚才那么难受了。”

    “哈哈!”几个队员笑起来:“那不是习惯,是麻木了……”

    说也奇怪,出过一身透汗以后,队员们反而适应了这种环境,全神贯注地进行警戒,心无旁骛地确保会场安全,倒也真有了几分“心静自然凉”的意思。

    中国防暴队所展示出来的文明、友好、专业、敬业精神给海地议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中国防暴队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因为如此,在中午开会间隙,海地议员盛情邀请队员们和他们一起共进午餐,对所有人在行动中表现的专业素质,对护送任务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表示感谢。尽管只是简单的自助餐,但这却是队员们用自己的努力付出所获得的认可和回报。只有付出汗水和辛勤的人,才可以得到他人百分百的尊重和敬意。

    会议结束后,防暴队员又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安全顺利地护送参会的全体议员,于17时30分安全返回国会大楼。任务就此圆满完成。

    在整个护卫行动中,全体队员充分发扬了中国防暴队不怕苦、不怕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每名队员都能严格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时刻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严整的军姿,在海地政府高层面前展示了中国防暴队友好文明、专业敬业的良好形象。

    最为可贵的是,这次行动让中国防暴队在议员中留下了良好口碑,此后的许多会议,议员们再提起中国防暴队,都会不约而同地挑起大拇指,用刚刚学会的,还有些生硬的中国话说一句:“中国!真棒!”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