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吃的到底是什么
如今,职场的商务宴请中,酒、饭、菜本身,逐渐成为附属品。请客吃饭在很大程度上已变成了一种排场、面子、投资、交易、手段。
田雯是威胜公司新聘用的公关部经理,她上任的第一个任务是负责宴请公司的俄罗斯客人。李小姐虽然从未接手过此种事务,但她细心地考察了来客的习俗,了解到了俄罗斯人的饮食喜好和禁忌,最后,她选择了当地有名的酒楼,安排了一些符合俄罗斯人口味的当地名菜,并且席间还设有俄罗斯的伏特加酒。她的这次决定受到了客人和上司的夸奖,并为公司带来了一笔十分可观的效益。
现代人宴情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吃东西,在吃的同时人们更注重吃的品位和档次。要是用餐地点档次过低,环境不佳,即使菜肴再有特色,也会令宴请效果大打折扣。许多追求档次的人都会选择清静、幽雅的用餐地点,要让与宴者吃出档次、吃出身份。
那么,怎样吃出这种档次呢?
首先,宴请贵宾时,可以到具有古朴装修以及精致菜品的高档饭店,无论是那里的环境、服务还是口碑都会让与宴者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重视。宴请川西情节颇浓的客人,具有巴蜀风情的饭店更能让人过目难忘;宴请喜欢欧式装修的客人,精致的西餐厅是个不错的选择;宴请喜欢清静、对菜品也十分讲究的客人,典雅的农家食府就可以了。想让客人在平和中感受到一份大气,满庭芬芳的酒楼他应该会喜欢;想给客人呈上一次视觉盛宴,花园式的餐厅是个好去处。如果客人对传统文化感兴趣,那么中国宫廷风的餐厅就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那里既能让人感受到宫廷的大气,又能让人享受到各种御膳;如果客人非常注重商务宴请的私密性,那么高级酒店很适合;如果客人比较小资,喜欢时尚,那么尽可以邀请他到时下流行的餐厅或饭店就餐。
其次,在商务宴请中选择菜品也是十分重要的。点菜时要荤素搭配。对海鲜、畜肉、禽肉、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等应全面考虑,但要注意肉类不宜太多,菜肴中应有1/3以上是绿色蔬菜和豆制品。这样可以通过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平衡,在色泽和口感上也有新鲜感。若是担心素菜显得不够高档,可配些草菇、香菇、虾仁等。其次是软硬搭配。同时,也要注意口味搭配和冷热搭配。即酸、甜、苦、辣、咸各种口味菜肴的搭配,要尽量照顾到大多数就餐者的喜好。并且注意冷菜及冷食不宜过多。
除此之外,宴请客人时,还有一些其他注意事项,比如:
1.官方正式、隆重的宴会一般应安排在宴会场所或在客人下榻的酒店内举行。
2.举行小型的正式宴会,在宴会厅外应另设休息厅,以供宴会前宾主简短交谈用,待主宾到达后一起进宴会厅入席。
3.选择一处彼此都喜欢的地点就餐,让聚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4.请熟悉的人去不熟悉的饭店,请不熟悉的人去熟悉的饭店。对熟人 (包括家人、朋友),可以去以前没去过的饭店尝尝鲜、探探路,这样熟人在一起就不必拘束,可畅心问价、临时调换地点等。请不熟悉的和重要的客人则要求对饭店的菜点、服务质量等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更好地为请客的目的服务,所以应该去一个熟悉的、信誉好的饭店。
怎样看“拍马屁文化”
拍马屁这种行为,最初只不过是一种风俗,指元朝时候,养马人相遇,会互拍对方的马屁股,探摸马膘,并夸上几句,以博马主欢心。而元朝官员以养骏马为荣,别人对他们马匹的赞美就成为了最好的奉承。渐渐地,人们就把对别人违心的奉承称为“拍马屁”。
而从古到今,关于拍马屁的故事也是不胜枚举。
古时候,有一个人非常善于拍马屁的人。他阿谀奉承地过了一生,送了无数的高帽子给人戴。死后到了阴间,被阎王亲自审问。
“你这个人活了一世,只懂得阿谀奉承,让人不思进取,实在是罪该万死。来啊,把他给我打下十八层地狱!”阎王怒气冲冲地吼道。
“慢着,”那人不慌不忙地说道,“小人是该死,但小人奉承的都是那些有虚荣心的人。像大王您这样英明神武、铁面无私、没有虚荣心的人是不会接受小人的高帽的。”
“还算你有眼!”阎王拈着胡须哈哈大笑着说,“你投胎去吧!”
所谓的“拍马屁”,指的是地位低者附和、奉承地位高者,从而让地位高者有心满意足之态的行为。
在职场上较容易形成“拍马屁文化”,因为有喜欢被拍马屁的领导存在,所以也就有了喜欢拍马屁的员工产生。领导总是会用一些笼络人心的方法来鼓励员工为其“拼命”创造业绩,比如时不时请员工吃饭。很多员工在被领导请吃饭时,总是畏畏缩缩,唯恐领导请他吃的是最后的晚餐——为了辞退他而设宴。其实,大可不必。如果领导原本就想辞退我们,那么我们再诚惶诚恐也无法改变他的心意。如果领导单纯是为了鼓励我们,那么我们就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时机去努力讨好领导,正所谓“马屁此时不拍,更待何时”。
不过,在宴会这种特定的场合拍领导的马屁是一门学问,非常有讲究。
1.要讲究对象
要明白我们面对的是谁,谁对我们成事有所帮助,接下来要看准目标,尽可能迎合对方的心理需要,加强拍马屁的力度,争取让对方对我们产生好感,从而帮助我们。
2.要讲究手法
一个“马屁精”曾总结其诀窍曰:“或舔或吮,或吹或捧,虚者实之,小者大之,此乃拍马之术。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其要旨就在于拍得马儿乐滋滋、甜丝丝,这便是高明的手法。”一定要灵活机动,不可机械地奉承,一定要仔细观察领导,洞悉其心理状态,适时地推领导一把,将他捧至云端,让他飘飘欲仙。
3.要讲究时机
《儒林外史》一书中的范进在中举之前,人人都鄙视他。可他中举之后,不但岳父巴结他,就是素昧平生的人,也自愿上门为他当奴为仆。因为那些“马屁精”知道,此乃拍马屁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善于把握氛围,要在适当的时候使劲拍领导的马屁,让领导感受到我们的悟性和诚意,这样,他们日后提拔我们也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4.要讲究随机应变
不妨引述一个笑话来证明。在某饭局上,一个贵人放了一个屁,其身边的一个幕僚说:“不见得臭!”贵人不悦,说:“放屁不臭的不是好人!”幕僚立即用手招而闻之:“您的屁才臭过来!”这个幕僚头脑何其灵活,反应多么敏捷!
总之,我们一定要明白,在适当时机要有所表现,该拍马屁、戴高帽的时候绝不能手软。
我们为什么会习惯于送礼
在很多时候,无论是为了感激、酬谢还是为了卖人情,送礼都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对于任何人来说,收到礼物总是会令人高兴的,但是接受他人无故赠送的物品,则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所谓“无功不受禄”就是这个道理。心理学家认为,在还没有进化出法律的年代里(现在某些原始部落依然如此),因为送礼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发对方的积极感情,所以礼物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中心作用。即使后来有了法律规范,送礼和收礼也基本上变成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通过送礼来拉近彼此感情、求人办事的现象发生了。
萧青青的公司在和一家大型的外贸企业商谈合作事宜,公司委任萧青青全权负责这个项目,和萧青青商谈的是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理,尽管彼此交流得较为愉快,但商谈一直没有涉及下一步的实际内容。外贸企业的市场部经理一直采取绕圈子的战略,总是顾左右而言他,这让萧青青十分苦恼。她私下托人打听这位市场部经理的喜好,打算投其所好送礼,以拉近彼此的关系,促进和谈的顺利进行。
朋友帮萧青青打听到市场部经理毕业于某著名大学中文系,平时喜欢搜集一些古色古香的小玩意。于是,萧青青打算送他一副名人字画。一天,萧青青偶然发现那位市场部经理办公室的一个红木镜框中镶有一副字画,她感觉那副字画像是一幅拓片,跟办公室雅致的陈设不太协调,萧青青的叔父是全国小有名气的书法家,而且前段时间正好赠送给她几幅字画。于是,她在拜访这位市场部经理时,装作随意地把叔父的字画拿出来,送给对方。面对她的这一举动,那位市场部经理并未反对,反而十分喜爱,这样,萧青青送礼的目的终于达到了。
如她所愿,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市场部经理主动要求进入下一步详细的商谈计划。
在送礼的时候,我们最好像萧青青那样,主动积极,并且正中收礼者的心。送礼送得有技巧,才容易让人接受。
送礼者最头疼的事,莫过于对方不愿接受礼物或严词拒绝。即使是婉言推却,或事后送回,这些都会令送礼者十分尴尬。那么,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一送即中呢?
1.借花献佛
如果我们送的是土特产品,那么我们可说是老家来人捎来的,分一些给对方尝尝鲜,东西不多,又没花钱,不是特地给他买的,请他收下。一般来说,受礼者那种因盛情无法回报而拒收礼物的心态可望得到缓和,从而收下我们的礼物。
2.暗度陈仓
第十九章 生活中的“潜规则”:做好那些不明说的事情 (2)
如果我们送给对方的是酒一类的东西,那么不妨避谈“送”字,可以假说是别人送我们两瓶酒,我们来和对方对饮共酌,请他准备点菜。这样喝一瓶送一瓶,关系近了,礼也送了,还不露痕迹。
3.借马引路
有时我们想送礼给人,而对方却与我们八竿子拉不上关系,不好直接去送,我们不妨选受礼者的生诞婚日,邀上几位自己认识的对方的熟人一同去送礼祝贺,那样,受礼者一般不好拒绝了。
4.间接迂回
如果我们有事要托别人去办,想送点礼物来疏通一下,又怕对方驳了自己的面子。恰巧,我们的爱人如果与对方的爱人很熟,那就可以走“夫人外交”,让爱人带着礼物前去拜访。
5.醉翁之意
假如我们想给家庭困难者送些钱物,有时,他们自尊心很强,轻易不肯接受救助。这时,我们若送的是物,不妨说,这东西在我家撂着也是闲着,你先拿去用,日后再还;如果送的是钱,可以说你先拿些花,以后有了再还。受礼者会觉得我们不是在施舍,于是会很乐意地接受。这样,我们送礼的目的就达到了。
能力至上的时代,为什么有人怀才不遇
生活中,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人也更倾向于让自己成为某个群体中的一员,在这个群体里,多会有共同的思维、意识、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才,他们怀才不遇,一生碌碌无为,始终不得志。其实,人生成功机遇的多少与其交际能力和交际活动范围的大小几乎是成正比的。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交际能力,不断建立和扩大自己的圈子,发现和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进而取得成功。
上海某体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先生直言自己有两三千个朋友,而且每年都会见三四次的有1500多个,经常联系的就有三四百人。吴先生的个人资产已经超过8位数。他感言,因为得到圈内朋友的照顾所以才会在事业上如此顺利,“包括开公司、介绍推荐客户和业务等,各种朋友都会照顾我,有什么生意都会马上想到我”。
在朋友的推荐下,从1999年到2000年,吴先生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当时上海的房市非常热,很多楼盘都出现了排队买房的盛况,而且有时即使排队也不一定能买到房子。吴先生通过朋友不仅买到了房子,而且还享受了折扣。
在21世纪的今天,不管是在保险、传媒领域,还是在金融、科技、证券等领域,人脉竞争力都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人脉更加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际关系是一个人通往财富、荣誉、成功之路的门票,拥有了这张门票,我们的专业知识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我们很可能英雄无用武之地。
有的人想急于融入到某个圈子中,不管这个圈子里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也不管大家有什么样的爱好,只要进去了,就很兴奋。但之后,他们或许会发现这个圈子不一定适合他们,而且对他们今后的目标也没有多大好处。这时,我们就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学会鉴别自己能够融入的圈子。
第一,应该有一个自己发展的大致方向,然后在这个方向上寻找比较一致的,比较接近的一些圈子,或者说人脉关系,并着重去发展这些圈子。
第二,要了解自己的背景和能力。圈子会带给我们一些共享的资源,同样我们也要给这个圈子带来一些卖点、一些资源。这时我们的背景、能力等,能不能给圈子带来一些益处,也就变得重要了。如果不够格,或者说没有资质,不能满足要求,我们可能会逐渐脱离这个圈子,也可能会被并到另外一个圈子里去,这是由不得我们自己的。
第三,一个圈子的利益取向决定于圈子里的人和他们所处的职位。所谓的“量体裁衣”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任总监职位,那么他对圈子的取向和给予就会与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经理不同,他所谈论和要求的是高管一级关心的事情,而一般经理人则更倾向于个人职业发展。
第四,现代社会的圈子五花八门,也可以说是种类繁多。虽然圈子的数量在突飞猛进,但圈子的质量在严重下降。过去的圈子崇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功利色彩充斥其间,圈子的功能就是提供获取利益的机会外加娱乐消遣。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更加谨慎地选择交友圈子,主动过滤不良交友范畴,多结交有“质量保障”的朋友。
此外,无论是选择还是建立适合自己的圈子,我们都要遵循以下原则:
1.类我原则。所谓类我原则,指的是在结交关系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在经历、教育背景、世界观等方面都跟自己比较相似的人。因为“类我”,所以我们更容易信任那些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世界的人,他们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会采取和我们一样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和那些背景相似的人共事,通常工作效率会很高,因为双方对许多概念的理解比较一致,这使得我们能更快地交换信息,而且不太可能质疑对方的想法。
2.邻近原则。强大的社会关系网络不是通过非常随意的交往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邻近原则来建立的。我们必须借助一些有着较大利害关系的活动,才能把自己和其他不同类型的人联系起来。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组织并从中受益,这些组织包括运动队、社区服务团体、志愿者协会、企业董事会、跨职能团队和慈善基金会等。
如何买房不上当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现代,网上购买衣饰、家具、图书等都已经成了现实。现在,淘宝网又推出了新业务——淘宝房产。随着这种新房交易平台的正式上线,淘宝网成了国内首个新房在线订购平台。在此交易平台上线伊始,国内大型连锁房产代理商“我爱我家”就率先在其上推出了其代理的27个城市中的86个新楼盘,其中包括70个新房项目和16个旅游投资新房项目。
这样看来,买房问题也不是那么难了,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我们简单地在网上操作一下,就可以购买到自己的房子。从心理学上看,这是有一定根源的。人们的心理总是比较偏向于简单、明了的事物,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决策显得更容易。从表面上看,我们似乎会从网上购房中获利,然而,在主观上我们很容易忽略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如制度的不成熟和不完善性,网络的道德规范性,等等。
买房不是一件小事。同样,作为新生业务的网购房产也没有成熟到我们可以自购无忧的地步。从传统路线来讲,大多数人还是会走正规的路径,经过繁复的程序,买到自己的房子。
那么,在购房过程中,哪些环节需要我们注意呢?
首先,在购房前要审查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格,确定楼盘的合法性,这是今后自己和家人安心购房的首要条件。
“五证”是审核开发商资格时经常用到的概念,它具体是指《建筑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和《商品房销售许可证》(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些是购房者今后能顺利办理产权证的基础。在查看这“五证”时应注意“五证”的用地单位、建设单位及销售单位是否与实际的售楼单位一致,用地范围、销售范围是否包括购房者所要购买的房屋,许可证上售房单位与购房者签订合同的销售方名称是否一致。同时,记住一定要“五证”原件,以防开发商利用复印件欺骗购房人。另外,购房者在购房时还应向开发商索看《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如果这“七证”不全的话,购房者应保持谨慎。
其次,要弄清楚什么是“商品房预售”。
商品房的买卖分为现房销售和期房销售,而期房销售就是一般所说的商品房预售。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尚未竣工的房屋预先出售给购房者,购房者交付定金或购房款,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未来确定的日期将房屋交付出去并转移所有权,而购房者支付全部款项的一种房屋买卖行为。商品房预售,又称卖楼花。该制度使预购人减轻了一次支付全部购房款的压力,同时也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工程建设款项,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商品房预售的周期长、风险性大。预售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预售房屋不能按时竣工;预售人借口房价上涨而要求买受人追加约定以外的款项;房屋竣工后与当初约定质量相差甚远;预售人将房屋转售他人,等等。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房时,需要格外小心。
再者,有的人会把“订金”和“定金”互相混用,以为没有区别。事实上,法律中对两者都分别有着明确的规定。如果认识不当,那么购房者在购房中就可能会被开发商钻空子,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上所谓的“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他代替物。而且,必须在书面文书上写明“定金”的字样。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因而定金具有担保作用。
第十九章 生活中的“潜规则”:做好那些不明说的事情 (3)
而“订金”则不同,虽然它也属于金钱担保范畴,但不具有担保作用,只具有预付款的作用。接受订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时,给付订金的一方只能要求全额返还订金,而不能要求双倍赔偿。另外,定金和订金在数额上也有较大的差别,一般而言,定金的数额比订金都大一些。
最后,我们要注意在购房合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霸王条款”。
1.购房者在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时,应支付总房款30%的首付款。 缴纳首付款之后,一旦合同不能正常签署,那么购房者就有被没收首付款和订金的风险。
2.当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之后,销售人员才拿出其他补充、辅助协议,而这些协议中往往存在一些高收费的“霸王条款”。
3.银行规定“消费者必须在指定保险公司投保”或“在指定的担保公司进行抵押担保”,而在消费者缴纳一大笔保险费用或抵押费用后,受益人却是银行。
4.担保公司往往规定购房者必须承诺,当购房者与发放房屋贷款的银行发生纠纷时,不能以对贷款银行的抗辩为由来向担保公司提出追偿请求。
消费者在遇到上述“霸王条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比如,一定要坚持缴纳定金或首付款必须以商定合同中的所有条款为前提。签订合同时要让售楼人员一次性出示全部协议,并且最好先签补充协议、辅助协议,最后签购房合同。
怎样防范购车陷阱
4S店是一种汽车服务方式,它由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而成,包括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它是将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的汽车服务企业。
就购车处选择来说,4S店是一个比较好的去处。但是在2011年2月11日,合肥多家一汽大众4S店要求购车者加买8千至1.5万元不等的导航仪,从而使导航仪从“选配”变成了“必买”。这种行为是违法的,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让人奇怪的是,很多消费者都遭遇了被强制搭售的潜规则,关于这方面的投诉却很少。
有人分析,这是4S店利用了消费者急于提车的心理漏洞。销售人员总是以货源少,货品走俏和下订单后提车时间待定等为由,给购车者制造一种紧张感和“过了这村就没了这店”的错觉。所以,哪怕知道是个陷阱,也会有许多人往里跳。
其实,在买车的时候,4S店利用购车者心理漏洞的时候并不少。这就需要我们在选车、购车以及之后的修车过程中,多多留意。
首先,我们要懂得从哪些方面来查看汽车的内部状况。
许多消费者在买车时,过分注重车辆的外观,而忽视了汽车的内部状况,这种观点是比较偏颇的。其实,内部状况是汽车质量的重要方面。
车门玻璃应升降自如,升能升到顶,降能降到底;仪表板上各种仪表应齐全有效,不反光,象形图案易于理解识别;方向盘上下不应有间隙,左右自由行程不应过大,表面手感好;坐椅表面清洁、完好无损,前排坐椅可前后自由移动,并有多个可固定的位置;油门踏板不应有卡、沉重、不回位的现象,腿、脚放置应自然舒适;车内软化内饰板安装到位,用手推时不会松脱;打开发动机盖,检查水箱补液罐、清洗液罐、动力转向液罐、润滑油、制动液面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能有泄漏;电瓶的固定桩头与电线的连线应可靠、良好,用手扳无松动现象。
其次,看清购车中常见的“霸王条款”。
与签订购房合同一样,消费者在签订购车合同时也常常会遇到许多“霸王条款”。由于它们大多不符合《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此消费者在签订此类合同时要格外谨慎,以防吃亏受损。
1.任何情况下购车人不得以说明书的数据、插图及说明为法律依据向本公司提出任何要求。这明显违反了《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消费品使用说明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使用说明书是所交付产品的组成部分的规定。
2.如果消费者擅自进行任何改装,那么厂家将不承担质量担保。如果汽车的损坏与改装无关,那么厂家依然应承担质量保修责任。
3.厂家的极限责任是修理产品。《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商品不合格时有要求更换和退货的权利,因此,经营者的义务不仅仅是修理,同时还包括换货、退货,直至赔偿损失。
4.指定销售零部件。厂商指定销售零部件的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5.最终解释权归厂家产品说明书。企业自行解释不符合法律规定,最终解释权应归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
最后,要能够识别汽车修理的那些黑招。
在汽车维修中,某些唯利是图的修理厂商总会想尽办法来让车主多花钱。车主一定要谨防以下这些维修猫腻。
1.以次充好。在维修投诉的案件中,以次充好的情况是最严重的。大多数的手法是用杂牌生产厂家的零配件来顶替汽车厂商指定的生产厂家的,却收正厂的价格。
2.制造故障,放长线钓大鱼。例如,维修人员往往会事先提醒顾客,汽车的发动机或部分零件有问题,让车主留心。一段时间过后,维修人员所说的问题真的发生了,车主会以为他们的技术很到位,然后就去找他们维修。
3.偷梁换柱。有些维修店趁着修车的时候,把车辆的原装配件偷梁换柱,而绝大多数的消费者对汽车本身并不了解,不明就里地上当受骗。
4.只换不修。由于一些汽车的问题不大,如果只是维修的话,那么维修厂的利润就不会很大,所以一般维修厂就会以零件损坏为由来要求车主更换配件,或者直接说明只换不修。其实,汽车上的零部件,除了极少数一次成形的水泵、机油泵等配件不能修复以外,其他绝大部分零部件都是可以修复的。
5.先斩后奏,趁火打劫。这是黑心维修店惯用的手法。维修人员在修车时并不说明车辆有哪些问题,而在交车时才说检查时发现了还有些什么问题,已经一并修复,所以账单往往会把人吓一跳。
门当户对的观念是不是已经过时了
一提门当户对,很多年轻人很容易想起在封建社会中,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多由父母包办,所以门当户对是成婚的先决条件。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相当的旧式婚姻制度下的门当户对,给天下多少有情人造成了不幸,从梁山伯和祝英台,到张生和崔莺莺,这种极端的门当户对的观念,总是以棒打鸳鸯的消极面目出现,所以被追求爱情自由的人口诛笔伐。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门当户对是指双方家庭的为人处世、文化素养和家教家风要相近。前两者决定着一个家庭的家教要求,而长期的家教会形成家风,家风又会培养形成家庭成员的基本素质及人生价值观。而素质的优劣、人生价值观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甚至全然相反的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爱人之间的相处,离不开对人对己对事的态度,感情融洽与否,婚姻美满与否,寻根究底,都有一个门当户对的问题。
小文和小凯是大学同学,两个人在学校时就谈起了恋爱。但毕业后,双方的父母却不同意两人在一起,因为小文家境较好,从小娇生惯养,而小凯则家境贫寒,家庭负担较重。两人还是坚持结了婚,婚后的琐碎生活让他们的爱情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他们有很多相同的东西,可以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但是,他们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不同。比如挤牙膏的方式,一个从底部,一个从中间,为此他们吵了很多次。听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这样的不和谐多了以后,两人终于意识到,是幼年的生活背景造成了他们不同的生活习惯。
渐渐的,他们发现两个人的婚姻生活是需要习性相近的,而不同的习性只会让一方包容、隐忍,或者让双方都变得不客气。相同的性情使两个人滋生了爱慕和吸引,而相同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却是两个人不会分开的保证。小文和小凯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不同注定了他们要以分手的方式告终。
心理学家认为,具有相似生活文化背景的男女,更易在行为模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方面建立起共识。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而孤立于群体之外的人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因而婚姻应该具有社会性。如果两人在兴趣爱好、社会认知上能达到一致,那么就会为美好的爱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样的爱情更容易被社会群体和家庭成员认可。
在现代社会,露西爱上杰克只是好莱坞一手炮制的故事。正因为在人间难得几回见,《泰坦尼克号》的爱情故事才赚得了无数男女的眼泪。
从心理学上来讲,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受到所从属的集体和社会的巨大影响。集体内部的联系越紧密,各个成员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就会越具有共通性,全体成员就会越具有相似的行为方式。所以,我们在选择婚姻时,千万不能无视父母门当户对的意见或者建议。父母经历了生活的磨砺,沉淀出更多的人生经验,他们把眼光投到了现实中更具体的层面,而不是只看到风花雪月的爱情。选择门当户对,因为两个人既要有相同的生活习惯,又要有共同的进步,而这恰恰是幸福婚姻的基础。坚持爱情可以超越一切,而无视门当户对的劝告,会为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苦果。
当然,并不是说门不当户不对就一定不幸福,幸福如饮水,冷暖自知。但是,我们要永远记住一件事: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只有两个家庭有相近的生活习惯,有对现实事物的相近看法,两个人在生活中才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才会有共同的快乐,才会保持更长久的彼此欣赏,才会让婚姻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