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生活不美,是你快乐太少-保持心态的平衡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生活中,我们可以拥有很多快乐。快乐就像翩翩飞舞的美丽的蝴蝶,当我们处心积虑地想要抓住它的时候,它往往会警惕地飞走。而当我们以一颗平常、自在的心态观赏它时,它反而会悄悄落在你的身旁。拥有平常之心,凡事不苛求,以幽默、放下的心态面对世事,做一个开怀自在之人,这就是每个人生活快乐的秘密。

    不被完美所累

    屠格涅夫曾经说过:“人生没有一种不幸可与失掉时间相比了。”

    稍微有些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完美,追求从来没有的东西,结果只会给自己徒增烦恼。所以,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快乐一点,就不要对自己处处苛求,不妨把自己的瑕疵当作自己进步的突破口。

    在某大型机构一座雄伟的建筑物上,有句很让人感动的格言。那句格言是:“在此,一切都追求尽善尽美。”这句话值得做我们每一个人的格言。如果每一个人都能采用这一格言,实行这一格言,决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竭尽全力,以求得尽善尽美的结果,那么人类的福利不知要增进多少。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由疏忽、畏难、敷衍、偷懒、轻率而造成的可怕惨剧。之前,在宾夕法尼亚的奥斯汀镇,因为筑堤工程质量的简陋,没有照着设计去筑石基,结果堤岸溃决,全镇都被淹没,使无数人死于非命。像这种因工作疏忽而引起悲剧的事实,在我们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无论什么地方,都有人犯疏忽、敷衍、偷懒、轻率的错误。如果每个人都能凭着良心做事,并且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那么非但可以减少不少的惨祸,而且可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

    养成了敷衍了事的恶习后,做起事来往往就会不诚实。这样一来,人们最终必定会轻视他的工作,从而轻视他的人品。粗劣的工作,就会造成粗劣的生活。工作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做着粗劣的工作,不但使工作的效能降低,而且还会使人丧失做事的才能。所以,粗陋的工作,实在是摧毁理想、堕落的生活。

    实现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抱着非做成不可的决心,要抱着追求尽善尽美的态度。而为人类创立新理想、新标准,扛着进步的大旗、为人类创造幸福的人,就是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如果只是以做到“尚佳”为满意,或是做到半途便停止,那就绝不会成功。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巨人商贾,也都有着自身的弱势。就拿美人来说,我国的四大美人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西施是一个长了一双大脚板的女人,王昭君是一个斜肩女人,杨贵妃有狐臭,貂蝉的耳朵太小。公认的美人都有缺点,何况是普通人呢。生活更是这样,说明白点,不完美才是生活。试想一下,如果生活中只有晴空万里,而没有乌云笼罩,如果生活中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那么,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毕竟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的幸福是由悲伤和喜悦交织在一起的密线,快乐正是因为有了悲伤才得以显现,在生活中,不幸和幸运紧紧相随,当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时候,要提防失败尾随而来,如果时时渴望幸福,就不会耐心地忍受各种苦难,就体会不到克服困难后的那种胜利的喜悦。

    既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不足,我们就要正确地认识人生,容许不足的存在。辉煌和悲伤都是我们人类自己创造的,每一颗心灵都是个小天地,心情的喜悦能使这个小世界充满快乐,而不满足的心灵则会使这个小世界充满伤感。

    追求完美的人强迫自己努力,他们很惧怕失败,可生活的处境常常给他们以失望。大多数的事实证明,越追求完美,生活越会出现不足,这样不但会出现焦虑和沮丧的不良情绪,而且还会影响到工作绩效和人际关系。

    追求完美生活的人常会感到不安,越是这样,他们的工作就越会出现问题,根源在于他们用一种不正确的态度看待人生。他们最为普遍的错误想法就是,不完美的事物没有任何价值可言,比如,在考试中考了99分,自己会对为什么失去那一分耿耿于怀。他们往往把那一分看得过重,认为这就是自己的失败之处。

    追求完美的人的心理还有一个误区,他们会认为自己“永远不可能再把这件事情做好了”,这种无休止的自责会使他们产生一些受挫和内疚的感觉,使他们的生活没有快乐可言。

    美国加州大学伯恩斯教授列出了追求完美的弊病:

    1.令自己神经高度紧张,有时连一般水平都达不到。

    2.做事时不愿意冒险犯错误,而错误恰恰是做事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的。

    3.不敢尝试新事物。

    4.对自己苛刻有加,令生活失去了情趣。

    5.成天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不能自拔。

    6.不能容忍别人,认为自己是个吹毛求疵者。

    从这个分析可以看出,如果放弃追求生活的完美,很可能使生活更有意义和更有成就感,也因此会感到轻松和快乐。

    因此,伯恩斯教授说:“假如你目标切合实际,那么通常你的心情便会较为轻松,行事也较有信心,自然而然便会感到更有创造力和更有工作成效,不过,事实上你也许会发现,在你不是追求出类拔萃的成就而只是希望有确实良好的表现时,反而可能会获得一些最佳的成绩。”

    生活其实很简单

    生活就是生活,它本不复杂。生活变得复杂,是由于人们的心理的复杂化,与实际的情形发生了错位,才导致人们对生活表达出不同的态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两种生活状况迥然不同的人。一种人是每天风风火火,又忙家务,又忙孩子,又应付工作,又应酬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际,又惦记着股市行情,又盘算寻找一份第二职业,又关注分房动向和职称评定,又算计着如何赢得领导信任以谋取个一官半职,如此等等。总之,他们是行踪不定,难得清静,一副大忙人的样子。但是,他们实则是忙乱不堪,制造混乱,不自觉地干扰他人平静的生活。他们办事效率高不高,生活是否充实姑且不论,但客观地讲,活得好累,想必是他们想否认也否认不了的人生感受。

    而另一种人则与之截然相反。他们非但把家务和孩子料理得十分周到,井井有条,而且工作干得有条不紊,人际关系正常和谐。他们也不是不关心职称、住房什么的,甚至也可能与股票、第二职业之类的东西有关系,但是,他们却以高效的工作成绩、平和的人际关系和高超的生活艺术等,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称赞。他们给人一种特别有条理、特别自信、特别轻松愉悦的感觉,其自身的心理感受,想必也大概如此吧。

    对比如上两种人的生活,我们一定会感到不解。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所走出的不同生活轨迹——由于他们处世哲学不同、个人素质不同、生活艺术不同,所以才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之路。正因如此,他们在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的收效也各不相同。

    有的人,或者不甚清楚自己为谁活着、应该怎样活着,于是无聊、迷惘,既不反省昨天,也不憧憬明天,生活失去了目标;或者生活总不得要领,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有时乱串角色,四处漂流,有时自行设计角色,结果迷失了自我。这都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合理地安排生活。

    生活是不可预测的,没有一个人会知道自己的未来如何,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有多么复杂。如果你认为明天完全可以预测,那么,你的生活就是暗无天日的。

    古时有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但他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立誓言,即使誓言不符合实际,八头牛都拉不回头,将错就错。

    这年春天,听说市面上的墨鱼价格最高,于是渔夫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捉墨鱼。但这一次渔夫所遇到的都是螃蟹,他只能空手而归。回到岸上后,他才得知市面上螃蟹的价格最高。渔夫后悔不已,发誓下一次出海一定要只打螃蟹。

    第二次出海,他把注意力全放到螃蟹上,可这一次遇到的却是墨鱼。不用说,他又只能空手而归了。晚上,渔夫抱着饥饿难忍的肚皮,躺在床上十分懊悔。于是,他又发誓,下次出海,无论是遇到螃蟹,还是遇到墨鱼,他都要捕捞。

    第三次出海后,渔夫严格按照自己的誓言去捕捞,可这一次墨鱼和螃蟹他都没有见到,见到的是一些马鲛鱼。于是,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

    渔夫没有赶上第四次出海,他在自己的誓言中饥寒交迫地死去了。

    人生最大的愚昧,莫过于像这个渔夫一样,对眼前能看得见的本分不尽力,而对于将来未必靠得住的幸福苦苦用心。事实上,我们只需要在平平常常之中,保持一颗坦然而宁静的心灵就行了。我们并不需要生活有多么奢华,只追求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就行了。

    为什么很多人活得那么累?根源在于他们的内心思维的多面性,因为他们过于羡慕别人而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羡慕别人,会为自己增添无谓的烦恼。我们不如平心静气地看待别人的辉煌,以快乐的心态面对别人的一切,以快乐的心态守住自己的一切,这也是一种宽阔的胸襟。

    生活其实很简单,就好像我们房子里面的东西,没有用途的,该扔的,要毫不吝啬地扔掉,因为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实在无用,不扔掉是一个累赘,扔掉了则给人一种清新放松的感觉。另外,人没有分身术,我们不可能参加所有的活动,只要我们过得开心就行了,何必在乎别人的看法呢。

    生活远没有想得那么复杂,我们只要该前进的时候前进,该后退的时候后退就行了。失败时保持足够的信心,成功时保持相当的冷静,平平常常中,我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

    平常心面对困境

    困境往往是经过化装的幸福,只有那些凭借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心灵战胜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只要你学会乐观地面对困难,你就会发现,困难没那么可怕。

    战争结束了,有个年轻的号手离开战场回家。他日夜思念着他的未婚妻,可是,等他回到家乡,却听说未婚妻已同别人结婚,因为家乡早已流传着他战死沙场的消息。年轻号手痛苦至极,于是便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孤独的路上,陪伴他的只有那把小号,他便吹响小号,号声凄婉悲凉。

    有一天,他走到一个国家,国王听见了他的号声,叫人把他唤来,问:“你的号声为什么这样哀伤?”号手便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国王听。国王听了非常同情,他下了一道命令,请全国的人都来听这个号手讲他自己的身世,让所有的人都来听那号声中的哀伤。日复一日,年轻人不断地讲,人们不断地听,只要那号声一响,人们便来围拢他,默默地听。这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的号声已经不再那么低沉、凄凉了。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那号声开始变得欢快、嘹亮,变得生气勃勃了。

    这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史铁生讲的《小号手的故事》,自助才是小号手的人生希望,外来的帮助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小号手的哀伤。

    拿破仑出身于贫穷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却送他进了一个贵族学校。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就这样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增加了决心,他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

    他是如何做到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在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去争取自己的富有和名誉。

    经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步入军营的拿破仑16岁便当上了少尉,但他遭受到的另外一个打击,就是他父亲的去世。那以后,他不得不从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来帮助母亲。在部队里,他的同伴用多余的时间去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也由于身材矮小的原因没有资格得到以前的那个职位,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了后来争取到的职位。于是,他改变方针,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他不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自己将来的理想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世界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他选择图书时,也就是以这种决心为选择的范围。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是他却不停地干下去。

    通过几年的用功,他从读书方面所摘抄下来的记录,后来经印刷出来的就有400多页。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因此,他数学的才能获得了提高,这使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现他的能力。

    长官看见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工作,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获得了新的机会,拿破仑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拥到他面前来,想分享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挖苦他矮小、无用、死用功的人,现在也都尊重他。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难道这是天才所造就的奇迹吗?拿破仑确实聪明,但他也确实肯下功夫,不过还是有一种力量比知识或聪明来得更重要,那就是用坚忍的毅力直面眼前的困难。如果你决心要战胜困难,那你就要心甘情愿地不断干下去,以达到你的目的。

    可以说,只要我们活在世上,困境就不可能消除,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不论是谁,生活总脱离不了艰难险阻,心里不可能没有困惑和疑虑,否则人生就没有了意义。

    人们常说,人生如棋。如果什么困难都没有了,那就直接可以将军了,那下棋还有什么意思?人生也是这样,我们的每一步,都要加倍珍惜才对,不能因为一时的受挫,而使自己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其实我们面前的境况,只是我们以前行为的结果而已,我们不必为了当下的得失而影响了后面的人生,否则,损失更大。

    人生不可能消除困境,乐观的人视困境为对自己的恩赐,这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新的境界。承认人生困境不可根除的人是勇敢的人,他不再寄希望于命运的垂青和优待,也不依靠他人的赠予,而是精神上的一种新境界,不必恐慌,不必逃避,更不怨恨,镇定地对待困境,总会有被你征服的那一天。

    因此,我们要正视困境,我们的心胸可以是浩瀚无边的,我们不希望自己一步到位或一蹴而就地解决我们人生的所有问题。而我们满可以敞开心胸,用快乐的心情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

    成功青睐乐观的人

    一个演说家说过:乐观是什么?乐观就是转换心情,走出不快,并寄希望于明天,尽全力在今天!有人还说:如果换个心境,就一定会走出困境。但那些悲观的人,总能在机会中看到苦难,乐观的人却总能在困难中发现良机。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高曼曾说过:“越艰难的工作,就越需要对事物乐观思考的方式,乐观是最有效的工作策略。”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当自己的工作一帆风顺的时候,心里往往感到比较惬意,做什么事情也都表现得很积极乐观。而一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陷入困境,苦苦挣扎难以突破时,立刻就悲哀起来,再也不肯向前迈进半步,欢乐和成功便与自己无缘了。

    在香港举行的一次成功论坛上,亚洲首富李嘉诚认为:应该把苦难看成上天对自己的考验,积极进取,凡事都要乐观面对,乐观是脱离失败唯一的灵丹妙药。他还说:“我们做生意、创业务的时候,就要屡败屡战,愈挫愈勇。或许顾客‘移情别恋’了,资金紧张了,迁移或关门大吉了等等。面对这些的时候,我们必须懂得乐观相对,以坚强作基,勇敢地从谷底中爬上来。”

    痛苦的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老是惦记着苦痛。本来身上就有了一种不幸了,何必再以精神的苦痛来给自己施加压力呢?哲人说:“只有善于忘却困境的人,才能渐入佳境。”看那些世界上最拔尖的人物,哪一个不是将挫折抛之脑后,然后拼搏不止,满怀信心地向成功的顶峰攀登的模范啊。

    对于乐观者来说,挫折和苦难是上帝赐予他们最珍贵的礼物。同样是困境,乐观的人看到满天星斗,悲观的人见到满地污泥。路是人走出来的,好像在原始森林中,没有一条道不是披荆斩棘得来的。天无绝人之路,只要你凭着乐观必胜的精神,肯去思考和寻找,就一定会成功的。

    我们应当知道,人生平坦的天然大道少之又少,重走别人走过的平坦之路也不会有大的创新和发展。所以当我们在开拓自己道路的时候,要有乐观的性格,要有与困境作斗争的信心和决心,这样才有可能逢凶化吉,转危为安。

    当人生处于不景气的时候,悲观的人选择埋怨,乐观的人选择努力创造;悲观的人等待机会,听凭命运的摆布,乐观的人积极主动创造机会,积极杀出一条血路。

    克里米亚战争中,有一枚炮弹击中一个城堡后,炸毁了一座美丽的花园。可就在炮弹炸开的弹坑里,源源不断地流出泉水来,后来这里成了一个著名的喷泉景点。不幸和苦难,如同那颗炮弹一样将我们的心灵炸破,而那被炸开的缝隙里,也许就可以流出奋斗的泉水来。很多人总是至了丧失一切、走投无路的地步之时才发现自己的力量,灾祸的折磨有时反而会使人发掘出真正的自我。困难与挫折,就像锤子和凿子,能把生命雕琢得更加美丽动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曾说过,困难总可以使他有新的发现。

    失败往往有唤醒睡狮、激发人潜能的力量,引导人走上成功的道路。勇敢的人,总可以转逆为顺,如同河蚌能将沙粒包裹成珍珠一样。

    一旦雏鹰学会了起飞,老鹰便立即将他们逐出鹰巢,让他们在空中接受飞翔的锻炼。也正由于有了这种锻炼,成就了本领,雏鹰才能成长为百鸟之王,才能凶猛敏捷,才成了追捕猎物的高手。

    那些在幼年常经受挫折的孩子,日后往往有大的发展;那些从小一帆风顺的人,反而难有出息。斯潘琴说:“许多人的生命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承受了巨大的苦难。”杰出的才干往往是从苦难的烈焰中冶炼出来的,从苦难的坚石上磨砺出来的。

    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没受过苦难的磨炼,无法激发本身的潜能,因而无法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只有努力奋斗的人才能获得成功。

    苦难与挫折并不总是我们的仇人,某种意义上,它们能带给我们恩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逆反的心理,这种逆反心理可以在人体内发展成为巨大的反抗力量。而苦难与挫折的出现,能激发我们的逆反心理,产生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巨大力量。这就好像森林里的橡树,经过千百次风吹雨打,不但没有折毁,反而愈见挺拔。苦难正是暴风雨,它使我们遭受痛苦,同时也激发我们的才能,使我们得到锻炼。

    真正勇敢的人,环境愈是恶劣,反而愈加奋勇,不战栗不退缩,意志坚定,昂首阔步;他敢于正视困难,嘲笑厄运;贫困不足以损他分毫,反而只会增强他的意志、力量和决心,使他成为杰出的人。对于勇者,不幸的命运无法阻挡他前进的步伐。苦难不是长久的,强者才可以永远存在。

    犹太人有史以来就一再受到异族的压迫,可正是这个苦难的民族贡献了世界上最可贵的诗歌、最明智的箴言、最动听的音乐。似乎对于犹太人而言,正是压迫造就了他们的繁荣。直到现在犹太人仍然很富有,不少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乎就掌握在犹太人手中。

    总之,我们要学会判断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乐观的人,如果不是,我们应当采取哪些有效的方式方法使自己变得乐观?因为我们能从乐观的幻想和憧憬中汲取力量,使不利局面向着有利转变,使我们一直向前走,在逆境中不断克服超越,使前途永远有希望。

    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

    快乐既然是一种心境,那我们就有权决定自己高兴不高兴,快乐不快乐。只要我们不受外界因素的迷惑,快乐事实上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47岁的美国人南希,在众人的眼中是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她独立、能干,有私人小汽车,在郊区还有一套不错的大房子,经常有机会出入一些重要聚会。有很多人都羡慕南希,可是她却有许多别人不知道的烦恼。南希说:“虽然我的一些成就让人刮目相看,但我却想不通大家在夸赞我什么。我这一辈子都在努力成就这样或那样的事,可是现在我却怀疑‘成就’究竟是指什么了。我永远在压力下工作,没有时间结交真正的朋友。就算我有时间,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结识朋友了。我一直在用工作来逃避必须解决的个人问题,所以我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地去完成,不给自己时间去想一想我为什么要工作。假如时间可以退回去10年,我会早一些放慢脚步考虑一下,学会用心地去生活,那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感觉匮乏了。”

    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艺术和哲学。它首先是外部生活环境的简单化,因为当你不需要为外在的生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时候,才能为你的内在生活提供更大的空间与平静。其次是内在生活的调整和简单化,这时候的你就可以更加深层地认识自我的本质。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人的身体和精神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人的身体被调整到最佳状态时,人的精神才有可能进入轻松时刻;而当人的身体和精神进入佳境时,人的灵魂,也就是人的生命力才能更加旺盛,然后才能达到更上一层楼的境界。

    你是否体验了刚刚从身边溜走的生活?你是否真正明白自己现在的感受?你的时间为什么总是很紧张?有没有更简单一些的生活方式?也许你早已经习惯了都市快节奏的生活,你不必离开它,更不必让生活后退,你只需要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态度,改变那些需要改变的、繁杂的、无真实意义的生活,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无论你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你都可以享受到生活的酸甜苦辣,都可以感受蓝天、空气、阳光和大自然的魅力,都可以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和友谊,进而营造快乐的生活氛围。

    很多人习惯于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快乐,而很少从别人的否定中肯定自我,这其实是一种前进之道,也可以找回真实的自己,而那些习惯于别人肯定的人,常因别人附和他的喜好,而使自己迷失。

    成熟有智慧的人不必乞求别人使他快乐。他把快乐的钥匙紧攥在自己的手里面,永远掌握着自己的快乐。他们还是快乐的传播者,能把快乐带给别人。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却常常在不经意中把快乐的钥匙交付别人保管。一位长期待字闺中的女人说:“我过得很失落,属于我的郎君在哪里?”她把快乐的钥匙放在未来的郎君手里。一位失恋的小伙子说:“我过得很烦恼,我怎么才能打动她的心?”他把快乐的钥匙放在恋人的手里。一位官员说:“我过得很郁闷,什么时候我的官职再升三级?”官员把快乐的钥匙放在乌纱帽上。一位自卑的人说:“我过得不快乐,周围的人都看不起我。”自卑者把快乐的钥匙放在周围人的手中。

    像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有一点我们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生活中的这些人都犯了同一个错误:让别人来控制他的快乐。生活中是有很多人无法掌控自己的快乐的,他们可怜到任人摆布,而这种人也往往不会讨人喜欢。

    其实,生活对我们来说,好像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哭;你对它笑,它就笑。这表明乐观的生活态度也可以使人快乐。我们不要因为外在的环境而影响我们的快乐,哪怕是不幸的遭遇,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扬起生活的风帆,坦然地面对和前进。

    幸福是一种态度

    人类最伟大的目标,不是单个人的幸福,而是每个人的幸福。人生在世苦恼多,绝对不可能事事如愿,幸福就是愉快地活着。你如果遇到不快乐的事情,不可盲目生气,试着坦然一点,说不定你会从中找出很多乐趣来。因为一个真正的人,看见自己周围还有穷困、灾难、忧虑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幸福的。幸福不是自私自利、妄自尊大。它是仁慈博爱、济世安民。譬如,一个人经历过饥饿之后,他就不希望世上再有饥饿;经历过战争之后,他就会谴责杀人行径:非正义唤起他对正义的追求。

    幸福不在于我们必须拥有多少财富,它的本质是能够在精神上持续快乐。对于一个贪婪不满足的人来说,即使他是王室、贵族或拥有万贯家财也难以高兴起来,甚至给他一个国家也不能使其幸福。他们总认为自己过得不幸福。我们对此也只能认为他们很“不幸”了。相反,那些普普通通、生活还不怎么富裕的人,勤奋吃苦,对生活充满了乐观自信,即使是家庭或事业上的小事,他也就会倍感快乐。这样的人一定会幸福的,别人也无法阻止他的快乐,他也因此而感到幸福。

    所以,财富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幸福,有的人有着巨额财富和崇高地位,可他们一点也快乐不起来,他们在比他们还优越的人面前唯唯诺诺,唯恐某一天丢了位置,抑或丢掉脑袋。

    幸福不可能完美无缺,玫瑰花总是有刺的。如果要享受幸福,就要连同其苦果也承受下来。现在,科学家还没有发明出一种办法——可以把幸福中的“苦果”分离出去。

    人的烦恼,多半来自自私、贪婪,来自妒忌、攀比,来自自己对自己的苛求。我们往往过于物质化,人为地夸大了幸福的标准,把幸福当作一件可以炫耀的外衣;或者说,我们眼里的幸福,与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太多地联系在一起,以致当我们得不到这方面的满足时,就会心生怨气。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现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世方式,影响了我们对幸福的感受。

    也许生活中始终会有很多的不如意,但不足以剥夺我们对幸福的体验。

    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一天,富翁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就唱不出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了过去。

    打铁的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来历不明的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的话,会怀疑是我们偷来的。”男的说:“把金条藏在壁炉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壁炉里,会叫孩子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

    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老婆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幸福,不是一种永久的状态。在人世间,一切都在不停地流动,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保有不变的形式。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自己也在变化,谁也不敢说,他今天所拥有的东西,明天还将继续存在。因此,争取至上的幸福的盘算,不过是一种空想。不要动辄把满足的心情驱走;也千万别打算把它拴住,因为这纯属痴心妄想。

    幸福,并没有挂上一块招牌,不过,它可以从一个人的眼神、举止、口吻、步伐中看出来。它还能感染到他人。而且,一个人必须拥有对人生的希望,他才能感到幸福。

    就创造而言,幸福并不是在获得成功之初那令人神魂颠倒的时刻,而是在创作那些尚无人看过的艺术品的时候。在那些漫漫长夜里,艺术家沉浸在那些令人兴奋的希望和幻想之中,沉浸在对作品的无比热爱之中。那时,艺术家同幻想、同自我创造的那些主题生活在一起,一如同自己的亲人、同真实的人们共同生活在一起。

    幸福是每个小小心愿的满足给你带来的美好感觉。幸福是朴实的,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时每刻。它不一定是物质的,也不能被量化。其实,要获得它并不难,但是至少,需要你有一颗懂得欣赏、充满感激的、安宁的心。

    最大的幸福是拥有自由的良心,比起英雄主义、比起美丽和圣洁,这更为难能可贵。它不受任何约束,没有任何偏见,也不崇拜任何偶像。它摒弃一切阶级、阶层、民族和宗教的信条。这是真正的人的灵魂,它有勇气和诚意,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

    综上所述,人类永恒的追求是幸福,幸福体现的就是快乐,即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幸福就是愉快地活着,否则,即使我们拥有金山银海也难以有幸福可言。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