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冰穹A到可可西里-正文(4)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说到幸运,其实从上海出发直到南极冰盖最高点的整个行进过程都是非常危险的,在出发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签一个生死状,所幸生死状没被用上。在座的各位可能看过进口影片《南极大冒险》,在里面展示了冰裂隙的危险场景。在南极内陆覆盖着非常厚的冰,它的平均厚度在3000到4000米。冰盖从宏观上看是由高往低缓慢移动的,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冰层的厚度和基岩之间的摩擦力不同,所以会造成非常多的断裂,这种断裂就是我们非常害怕的冰裂隙。在冰裂隙上面如果有积雪,我们从地面上就很难判断什么地方有冰裂隙,因而每往前走一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未知的,所以我们的生死状上就有这样一句话:在科考队员失去施救意义的情况下,科考队将继续前进。这句话其中有一点含义就是针对科考队员可能掉到冰裂隙里的情况的。如果我们的科考队员掉到冰裂隙里面,施救将非常困难,因为冰裂隙里面是犬牙交错的冰茬,人掉下去之后往往是卡在里面的,很难把他弄出来。这不像高山滑坠,有人高山滑坠以后,能够通过绳索把人拉上来,而在冰裂隙的狭小空间里面拉起来非常困难。万一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只能人道性地投一些食品和水之后,其他队员继续前进,而这个掉下去的人就成为南极的永久标志物了。所以我们在去南极之前每个人都要签一个生死状,因为每个人都不知道能不能完整地回来。

    我们对付冰裂隙有两个办法,一个是绕过冰裂隙发育的区域,另一个就是在冰裂隙上架上木板,雪地车从上面经过。有些冰裂隙非常的长,可能花一天时间都不能绕过去,碰到这种发育很大的冰裂隙,我们就必须在上面铺上木板从上面通过。通过的时候也非常危险,这种冰裂隙最大的威胁不是对于人,而是对雪地车,车在过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履带要准确地压着木板走,稍微偏了一点,车体就会发生倾覆,连人带车都会掉到冰裂隙里去了。所以我们在过的时候,车上只留下一个机械师,其他人都得下来,机械师开的时候车门也是开着的,要随时准备往外跳。

    讲点危险之后,我做一下调剂,讲讲南极的动物吧。靠近南极大陆时,迎接我们的是一群非常可爱的动物——帝企鹅。它们的高度一般在1.2米左右,颈部有一圈黄色的纹路,动作非常有绅士风度。我们在中山站装运物资大概呆了有十天时间。在中山站中间有一个小湖,我们起名“莫愁湖”。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站里传节目,忽然看到有一群企鹅摇摇摆摆地朝“莫愁湖”走过来,我当时就纳闷,这里又没有鱼,它们跑过来干吗?我很好奇,就偷偷跟着它们,发现它们来这之后是在这里睡觉。经过一个小时的观察,我感觉企鹅非常有团队意识,睡觉时并不是所有的企鹅都睡觉,而总会留着两个“士兵”,一旦周围有动静,这两只企鹅就会负责地把其他企鹅全叫起来防止危险。

    在南极海岸线,有非常多的海豹。海豹出现的位置常常在潮汐缝附近,它平常休息的时候是在冰面上,要是肚子饿了,或是想活动活动,就通过潮汐缝钻进海里,它们是以鱼类和企鹅为食。南极的鸟类也不少。比如贼鸥什么东西都吃,是个杂食性动物,而且非常凶猛,翼展开大小跟鹰差不多。每天我们在科考站吃完饭以后,它们就会到我们的科考站附近寻找有没有吃剩下的东西。它们还有浓厚的领土意识,一旦我们靠近它们的领地,就会扑来啄我们。

    我们花了大概1个月时间从南极中山站向冰盖最高点挺进。行进过程中会看到很多大的冰丘,它们在风的侵蚀作用下变幻出很多奇怪的造型。这些冰丘对于雪地车来说是很大的威胁,不仅行进在上面就像汽车走搓板路一样非常颠簸,而且它对雪地车的轮胎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如果轮胎被扎坏,在零下50度,而且高原反应呼吸困难的情况下更换轮胎是非常麻烦的,大家可以想象要先把雪地车履带卸下来,然后要躺在冰面上花几个小时的时间来换轮胎是什么感受。

    南极还会遇到恶劣的天气,比如说白化天气,也叫乳白天气。在南极这种旷野,在正常情况下可以看到一望无际、一马平川的景象,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天和地的分界。但是在遇到白化天气的时候,就是白茫茫的一片,人在其中就像是掉在牛奶里的感觉一样,没有方向感。这是由于南极在冰面上有非常多的小冰晶,冰晶被风吹起来后,在太阳的漫反射下造成了这种天气现象。这种天气是非常危险的,人在里面会失去方向感,也辨不清距离,两米以外你自己刚走的脚印就看不见了。我们车队行进过程中也是最怕这一点的,因为在行进过程中为了避免掉进冰裂隙的潜在风险,我们是严格地按照后车压着前车的车辙印一字形走的,而在无法判断方向感和距离的白化天,一旦发生追尾就很麻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