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春夏之交,小镇上,有一种花开得悄然,不知什么时候就挂满枝头。远远望去,一串一串细碎的紫色小花,散发出阵阵扑鼻的清香。凑近去看,才发现淡淡的紫色里掺有素素的白,文文弱弱的黛玉样。
明戏曲作家高濂在《草华谱》曾说:“苦楝发花如海棠,一蓓数朵,满树可观。”楝花开的时候,“紫丝晕粉缀鲜花,绿罗布叶攒飞霞”。
苦楝紫色的碎花瓣氤氲着淡淡的粉、浅浅的白,宛若仙女轻灵飘逸的裙裾。
它的颜色紫调尚淡,不如薰衣草热烈,没有鸢尾紫的明亮。它的淡紫与雅白宛如被蒙了日暮或早晨的天空灰。
那是一种非常别致的紫,专属于苦楝的紫。
没有经历苦难,是难以担当那样的紫的。那样的紫不喧哗、不孤寂,安守本分的素雅,安静地开在仲夏。
楝花开在春天的最后,姗姗来迟,是二十四番花信风的最后一位花客。二十四番花信风,始梅花,终楝花。
程棨曾在《三柳轩杂识》中说过一句“楝花为晚客”,故楝花被后人赠以晚客的雅称。
谷雨三候,苦楝花开过,便标志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来临了。
苦楝生长迅速,很容易成材,材质疏松,树形开阔,是优美的风景树与良好的造林树种。所以,苦楝是四处都可见到的寻常植物。
苦楝存在的地方,没有蚊虫叮咬,没有二氧化硫。它的苦就是天赐的克星,专克害虫与毒素。
苦楝以苦让自己有存在感。
它的苦,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毒人毒牲畜,也可以对人畜有益,剂量才是转换的砝码。
它以天生的智慧提醒世人凡事需注意尺度。
在印度等尊崇自然智慧的国度,它被奉为神灵的化身。在中国,因其名发音接近“苦怜”、“可怜”,而不被人喜欢。
据实而言,苦楝不仅花美,树形身姿秀美,叶片浪漫,它碧绿的果实也可观;传说,苦楝的叶片是独角兽的美食。
而它的果实,也称“练实”,是凤凰的食物。古语有诗“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说的就是这个。
经过夏日,楝花开败以后,就长出碧绿的果实。
苦楝的果实一串一串,宛若翡翠,挂满枝头。这些青翠欲滴的果实,在冬日万物萧索时,也不改本色。也许只是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从湖水的碧绿渐渐转变为温暖的脐橙黄。
它的果实鸟儿见了啄食,孩童见了拿来嬉戏。
当站在树下聆听,能听见断断续续的自然的乐章,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成串的果子在风中叮叮作响,铃铛般清脆的声音,从远方传来,溢满心田。
等青果老去,变成暖色的夕阳黄,是一种很有格调的色彩。
老了的球形核果,也是老中医喜欢的一味药材,亦是手作者的掌中宝。
它们被用来杀虫,行气止痛;或去除外皮,仅留果核,做成饰品,承载人的心愿。
苦楝通身为苦,花也不例外。花苦但不失秀丽,反而多了耐人寻味的厚重。
也许,苦,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对苦楝如此。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