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喝茶有三种形式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傍晚,小镇居民路上逢人便问:喝茶了没?

    这种打招呼的方式由来已久,说的意思是:吃过晚饭了吗?

    在这个语境下,喝茶等同于吃饭,而且特指吃晚饭。因为吃早饭与午饭统统被说成吃饭。若早间或中午饭点,这里的人打招呼时问的便是:吃饭了吗?

    唯有晚饭是特别的,也许是因为晚饭为三餐之弱。

    自古养生学里就有对三餐的讲究,有早餐吃得像皇帝,中餐吃得像平民,晚餐要吃得像乞丐之说。晚上不宜饱腹多食,以免增加胃肠蠕动的负担,影响身体安眠。所以作为最弱化的晚餐,被代以茶的说法,似乎也确有其道理。

    若有客人登门,或亲朋路过家门口,主人必热情请人进来坐下喝杯热茶。

    喝杯茶吧,这既是客套,也是真意,是真的想请你喝杯茶。

    但你喝了才发现,一片茶叶也不见的白开水,他们就眼睁睁地说叫喝茶,真让人费解。

    在豫东很多地方,日常俗语里的喝茶,指的是喝白开水。

    在两宋时期,此地居民就多饮茶,索性白开水也被称为茶了。但这里的人并非不用茶叶,泡了茶叶的茶,在这里大多被人称为茶叶茶。当然也有称喝茶的。

    不过当时饮的茶也非今日之叶茶,是传统的粉茶。时至今日,在日本,仍有这种沿袭古人喝粉茶的传统。日本的里千家,是传承了中国茶道最古老精髓的一个流派。

    进来喝杯茶吧,往往说的是喝杯白开水,暖暖身子吧。在夏日里,喝杯茶也许就是指喝杯凉白开。

    豫西之地的人请你到家里喝茶,也会让人一惊。在当地,若家中有远客,会被以喝茶的厚礼相待。

    此时喝茶用的是大海碗,里面还放了几个煮熟的荷包蛋。那一碗满当当的东西,就是当地人所谓的茶。

    这个古旧的传统也许与历史上的不能温饱有关。人类历史上总有一些灾荒与饥饿时期,那些对粮食与营养极度渴求的岁月,一定会在人类的记忆里留有痕迹。也许此类喝茶便与这些人类的灾难有关。

    在物质不丰富的时候,人们把高蛋白、高营养的东西拿出来与客人分享,是对客人的一种礼遇。

    再有,就是与茶叶有关的喝茶了。中国人喝茶的历史悠久,但起初喝茶,喝的并非今日盛行之叶茶。历经了几千年,才盛行如今的叶茶。

    陆羽在《茶经》有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农耕种植追溯的源头往往就是神农氏,神农尝百草之前的历史,就是无边的空白了。

    茶,充满了佛门清修之气。茶先苦,有回甘,暗合了佛教之道,可消食解乏,又为不发之物,所以最先盛行于寺庙。

    最初的茶不是把茶叶当草药煮汤炖菜,就是把茶叶磨成粉,点茶用。那时的粉茶很像现在日本流行的抹茶。

    直到明清,才兴起类似现代人的喝法:用茶叶叶片泡水。

    这种喝法就是我们这一带人称为的喝茶叶茶的饮茶方式。

    在当地居民语言系统里,喝茶叶茶才是现代语言里的喝茶,这种喝茶才是现代大语境下的喝茶。

    喝茶的三种形式并行,看场合,看情境,有其不同的内涵。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