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花寻草:花诗堂草木笔记-黄秋葵又黄又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有人说,黄秋葵是最黄的。

    不仅因为它新鲜的蒴果,一刀切下去流出很多透明的黏液,像发情的女人的体液,更因为它是补男人肾的佳蔬之一。

    还有人说,黄秋葵是老不死的秋果。

    黄秋葵结起果实来,没日没夜,不知停歇。而且一结就是一个夏秋,是一种非常长命的、可以一直结果实的菜蔬。

    黄秋葵是神奇的,既可以强壮男人,也可以美丽女人。它在日韩被称为绿色人参,比人参的受众更广,也更亲民;在美国被称为植物伟哥;我国2008年将它列为运动员蔬菜。黄秋葵素有蔬菜之王的美誉。

    黄秋葵脆嫩多汁,清新爽滑,是男人的补肾菜,是女人的美颜时蔬。一经广泛培植,就风靡于大街小巷。

    黄秋葵不仅因为它切实的保健功能,更因为它黏软清爽的口感,让人难忘。黄秋葵的羊角形荚果里含有丰富的果胶与膳食纤维,可以补肾、养颜、消食、去脂,是难得的全才菜蔬。

    黄秋葵是这个夏日里一再被母亲称赞的时蔬,这对一个极其内敛的资深种菜人来说,实在难得。在她几十年的种菜生涯中,这样不厌其烦地对一种蔬菜表达赞美,还是首次。

    每当她说这菜好的时候,我就问她好在哪里。

    她说,你先去小菜园看看。说着就领我去院子外她自辟的小菜园。

    此时已是深秋,南瓜、冬瓜、空心菜的叶片开始枯黄,已见衰态,唯有墙角的几株黄秋葵还在繁茂,叶绿花开,葵荚恣意。

    黄秋葵不仅生长期比寻常菜蔬长,结的果实也很多。果实可以从春天结到霜降,陆陆续续每隔几天就有新收获,关键是这菜的口感很好,吃了让人有幸福的感觉。

    这些黄秋葵,还是初春时我和母亲一起栽种的,从起初只有两片真叶的小苗长到如今高大繁茂的植物,真让人陌生。

    黄秋葵的植物长得很高,可以长到一米多高,植物顶端高到直逼我的脖颈。叶片翠绿,掌状。老叶很大,几乎有成年男子的手掌那么大。叶片浓密,深五裂,裂片由阔至狭,上披稀疏硬毛。

    黄秋葵的花单生于叶腋之间,花梗上面布满毛茸茸的硬毛,花的小苞片以及花萼钟形,周身长满浓密的短绒毛。

    黄秋葵的花是黄色的,又结实多在秋天,所以被称为黄秋葵。但花并非纯黄色,在花朵内面基部有一圈紫色点缀其间,花开起来的时候,花茎上像挂了一盏盏小铃铛。

    这花像牵牛一样,朝开夕败,只灿烂一天。所以有人趁花枯以前采摘,做菜泡茶,品尝的都是山间村野的时令滋味。

    我有时候用黄秋葵的花儿炒蛋做羹,而更多的是晾干以后用来泡茶。泡出的茶汤,颜色浅黄,口感清新爽滑,可以降低血脂,清热解毒,美容养颜。

    黄秋葵的叶片、花朵、蒴果以及嫩茎都是鲜美的食材。尤其筒状尖塔形的蒴果,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黄秋葵刚刚摘下来的新鲜嫩果是可以鲜食的,香甜柔软,口感爽滑,比生食黄瓜、丝瓜的味道清新多了。

    常见的黄秋葵的蒴果是绿色的,还有一种是紫红色的,它们都是锦葵科秋葵属的菜蔬,但无论形态、营养还是口感都相差无几。

    但若要吃到爽滑鲜嫩的黄秋葵,一定要注意采摘时间。我们自种的黄秋葵经常因为错过最佳的采摘时间蒴果呈现木质化,纤维增加,口感就会差很多。而且新采摘的黄秋葵尽量当天食用,储存不当也很容易革质老化。

    这是一种提醒你要对时间敏感的植物。

    黄秋葵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常于春天播种,所以每年都要种植。

    就在今年初春的一个清晨,母亲躬身在小菜园里栽种菜苗,我去做帮手。我看了一眼刚刚长出两片真叶的小菜苗,一眼没认得出是什么菜。问母亲,她说是个稀罕品种,是邻居大娘从南方的姑娘家带回来的新玩意,保证让我惊喜。

    看她卖关子,我就直追问。再三之后,最后她只说是一种葵,话语间还闪烁其辞,到底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我就找苗子长得比较大的仔细看,发现有叶片深五裂,小苗还有幽幽的锦葵科植物的香气,十有八九该是黄秋葵。

    当我向母亲说出黄秋葵的时候,她显然感到陌生。

    但我并不怀疑自己的判断。

    不久后的一天,跟母亲去赶集,见有老大爷摊前摆满各类蔬菜种子。我们停下来,顺便捎了几包菜籽。

    我见他那里就有黄秋葵,只是那上面写了大大的三个字:补肾菜。名字是俗化了的,以更适合当地人的理解。

    等苗长大一些的时候,我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

    只是有时候跟母亲说起那菜的时候,她说可能不是我说的黄秋葵。那是邻居从很远的地方带过来的外来种,是我们当地没有的。

    确实,在我以前的记忆里,这种菜的确以前从没在村庄出现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应该没有人比我更熟悉这里的草木了。

    其实这菜在中国被广为接受,也是近两年的事儿。十个外来种,最初就是从日韩的料理店最先被人们渐渐熟知的。

    但很明显,我们已经一起在镇上见到这菜的种子了。不知什么时候,这菜已经开始在当地的市场上出现了,只是她的认知体系里没有这个东西,所以见了也等于没见。

    是啊,我妈正是瞪着大眼看着补肾菜三个字的时候,跟我说我们这里没有黄秋葵的。

    于她,对这个曾经陌生、现在依然陌生的东西,是迟钝的,是感知不到的。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以为的世界,其实是我们自己能感知到的世界。

    正所谓,你是谁,才会见谁。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是啊,你是谁,决定了你能感知到的世界,所以你才能感知到谁,才会遇见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