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城市的一个女人-改造城市的一个女人(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金亮和花春儿求见新处长的这一天,新处长照旧情绪不好,坐在大班桌的后面,阴着个脸,看见王金亮和花春儿走进来,情绪低沉地问:你们有什么事?

    王金亮大概一点儿也没想到,花春儿和他一样也被这间档次很高的办公室给镇住了,内心感到紧张不安,但花春儿还是鼓足勇气开了口,她说:我们是来反映情况……也不是……是来提一项合理化建议的……

    花春儿这句措辞不大妥当的话一下勾起了新处长的反感,新处长立马板直了身子,两手整理了一下西服,下意识做出一种防御性姿态,用一种不耐烦的语气反问:合理化建议?什么合理化建议?

    您可能也知道,咱们市的污水井盖都是用铸铁做的,因为能卖钱,所以被盗的情况很严重……很多路段,像建设路、前进街,都有无盖窨井,经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你们是什么单位的?有调研报告吗?

    花春儿一时愣住了,说:调研报告倒没有,可问题是明摆着的呀!您不信可以到建设路、前进街去看一看,到处都是敞着口儿的窨井,黑洞洞的……

    没有你说得那么严重吧……新处长冷笑地说。

    怎么不严重?!上次还出了大事故,淹死了一个孩子!

    那个事故我听说了,不过那是我前一任任期内的事……

    我不管是哪一任!反正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井口还在那儿敞着!花春儿有些激动,站起了身。

    新处长也火了:问题也不是哪一个人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统筹规划,这是个系统工程!要跟国际接轨!你懂吗?!

    花春儿被震了一下,降低了嗓音,然而很急切地指着王金亮说:这位王厂长眼下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水泥窨井盖,可以说彻底解决了防盗问题,而且强度也比铸铁井盖好……

    新处长摆了摆手说:这里是办公室,不欢迎任何推销,所有的市政工程都要实行招投标制,明白吗?

    可是我们已经把井盖拿来了,就在楼下,您看一看总可以吧?花春儿的口气里带着点哀求的成分。

    我很忙,我还有个会……新处长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就这么把王金亮和花春儿轰出了办公室,临出门前还对花春儿伸出一根食指,说了句:记住,按程序办!

    十四

    王金亮觉得受了花春儿的愚弄,脸憋得红红的,刚一来到大街上就冲着花春儿发作起来:那不是你堂哥吗?!怎么不听你指挥?!骗子手!我他妈的尽遇些骗子手!完了!时间也搭进去了,钱也赔进去了!完了!……

    花春儿站住脚,两眼直直地盯住王金亮的脸,王金亮看见有晶莹的泪光在花春儿眼中闪烁。花春儿突然把手伸进背包里掏出一大把钱塞到王金亮手中,说:给你的工钱!给你的料钱!给你的水泥钱!够了吧,两千块,仔细点点!

    王金亮从来没有被女人这样地发过火,有点儿慌了,手里钱没拿住,让风刮跑了一两张,慌忙去追,追回了钱,却又觉得拿也不是,不拿也不是,站在那里讪讪地说:我也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既然你自己都没把握,何必又把我往里装呢?再说,那些破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怎么没关系?!花春儿的泪眼怒冲冲地盯着王金亮喊到,你不知道那些陷阱白天黑夜地横在路上要害多少人吗?!说不定哪一天就害到你头上了!你看看这张报纸!你看看!

    花春儿哆嗦着从背包里拿出一张报纸伸到王金亮眼皮底下,王金亮接过来一看,报纸上是对一起孩子淹死在污水管道里的报道。王金亮看见了配在旁边的一幅照片,疑惑地抬起头问花春儿:你是……

    花春儿终于忍不住哭出了声:我就是孩子的妈妈。

    王金亮愣在了那里。

    在饭馆里,王金亮听花春儿详细地诉说了她的遭遇。他这才明白了眼前这个女人曾经怎样独自一人承受如此惨痛的打击,怎样孤独无助地为这件事四处奔波。他今天才弄清楚,花春儿付给他的每一笔钱都是自掏腰包,都是从小宝的赔偿金里拿出来的,并且他也知道了花春儿为这件事连工作都丢了的处境。王金亮于是觉得,作为一个男人,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种时候扔下花春儿不管,不管以后怎样,从今天起,他们俩算是彻底绑在一块儿了。再说,事情也正如花春儿所说的,还有很大的希望,东西毕竟已经搞出来了,又实用又比铸铁的便宜,剩下的只是个推销的问题。

    他们不让咱们推销,咱们偏要推销!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好东西,为什么不能推销?!

    王金亮的劲头儿又被花春儿鼓动起来了,他俩决定下午就去找副处长试试看。

    十五

    令王金亮和花春儿都没想到的是,副处长的态度竟然与处长截然相反。他俩当然想不到,其实上午花春儿在办公室与新处长争吵时,副处长就一直扒在门外偷听着的,当时副处长因为头天喝醉了酒,想到厕所去把残酒呕掉,路过新处长办公室时,听到里面有争执声,副处长马上习惯性地趴下身子偷听起来。偷听了一会儿,副处长就听出新处长又在拿他那套花架子吓唬人。

    狗屁不通的东西!副处长当时在心中暗骂了一句。接着他注意地听了听花春儿的话,立刻就明白过来是怎么一回事。因为前年有一段时间,窨井盖子也是丢失得特别厉害,搞得他头痛,那时他也曾灵机一动,想到过试制水泥窨井盖的事,可惜很快就到了过年——副处长这个人是酷爱喝酒的,熟悉他的人知道,他是开心时喝喜酒,烦恼时喝闷酒,心情平和的时候呢,就要喝那消闲酒。因此,一过年,副处长就一家一家地轮着喝,喝着喝着就把水泥井盖的事喝忘了。今天听花春儿一讲,而且居然已经试制出来了,副处长只觉得脑海中电光石火般一闪,这是一个好机会,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及早和那两个人取得联系,在这件事情上抓住主动权,针对新处长好好打一场伏击战。

    因此,王金亮和花春儿找到副处长的时候,副处长的态度就十分热情。他俩还没把准备好的话说完,副处长就主动打断了他们,对花春儿的遭遇表示极大的同情,对王厂长的水泥井盖表示浓厚的兴趣,对他俩的宏伟计划表示十分的理解和坚定的支持。说到这里,副处长来了一个“但是”。副处长说:但是,我们这里的新领导对业务还不是十分熟悉,人呢,又一向很自信。他的工作作风呢,有点儿……那个,你们可能也感觉出来了。既然你们已经在他那里碰了钉子,想再把局面扭转过来就难了。

    那怎么办?花春儿和王金亮着急地、异口同声地问。

    我给你们出个主意,副处长瞟了一眼门口,压低声音说:你们可以和媒体联系一下,先争取到舆论的支持,排污处内部,我来给你们想办法。

    可是我们不认识人啊?

    这好办,副处长拿起花春儿给他看的那张报纸,指着报道事故的那个记者说,你就找他,如今的记者都喜欢搞跟踪报道,跟着跟着就能跟出一篇深度报道来,可以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记住,记者如果要到排污处来,就让他直接来找我!

    从副处长那里离开以后,花春儿和王金亮喜不自禁,他们没有料到在局面如此严峻的时候,竟意外地遇上了同盟军。尤其是花春儿,她兴奋地意识到,如今已经有三个人在为这件事而努力了。她有种预感,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一起为这件事努力的。

    十六

    跟踪报道很快就见报了,导语部分是这样写的:

    一种新型的水泥窨井盖日前试制成功,该井盖彻底解决了我市排污管线上6000多个铸铁井盖的防盗问题,为杜绝“道路横祸”的发生,保障行路者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提供了可能……

    报道紧接着在背景材料中回顾了两个月前花小宝淹死在污水管道中的那场惨祸,动情地叙述了孩子的母亲花春儿如何忍受着巨大的伤痛,克服种种困难,与金亮水泥预制件厂的王厂长通力合作,研制出彻底解决防盗问题,且价格低廉、结实耐用的水泥窨井盖。写到这里,记者笔锋一转,开始叙述水泥窨井盖在推向实用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并且采访了市排污处的副处长。这位副处长在记者的提问面前显得闪烁其词,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然而,他的只言片语仍然被记者抓住,使用新闻上巧妙的强调手法展示在文章中,给读者留下了这样一个印象:排污处上层某领导给水泥井盖的推广使用设置了障碍,或者至少也是漠不关心。文章最后呼吁广大市民参与对这件事的讨论。

    这一下不得了,市民们本来就对两个月前的那场惨祸记忆犹新,再加上他们中间有不少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只不过因为没有达到那样的严重程度,因而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并因而在内心积攒下难以排遣的愤慨和牢骚。他们纷纷在报上发言,绘声绘色地描述自己被无盖窨井吞噬的经历,详尽诉说自己在身心两方面遭受的创伤,有的描述甚至可以说是血淋淋的……

    理智的读者于是开始谴责排污处的某领导:为什么要给水泥井盖的推广使用设置障碍?!为什么在发生了那么多惨剧之后,至今仍然对行路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漠不关心?!

    ……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