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创作谈《事迹》的心得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王松

    小说《事迹》发表以后,一位搞文学评论的朋友打来电话,说这篇东西跟我以往的作品不太一样。我不禁暗暗佩服这个朋友,毕竟是搞评论的,果然目光如炬。写小说往往也像说话,话说得多了,就会有疲惫感。这种疲惫感会使小说走向平庸。这是我最担忧的,也是每一个小说家最难克服的。在写《事迹》之前,我就陷入了这种感觉。其实故事和人物早已有了,却不知这一次该如何写,似乎总是兴奋不起来。一段时间偶然去东莞小住。在那边每日与朋友相聚。东莞艺术圈有著名的“三剑客”。分别是书法家邓新江,剧作家王康银和作曲家陈赣洲。一次诗人王一丁为我的新居写来一首贺诗。新江兄特意录了装裱起来。新江兄的作品在书法界向以灵动著称,每一笔都气韵贯通。纵观如行云流水大气磅礴。细看又像蝶衣蝉翼纤毫毕显,如此一幅酣畅的墨迹挂到墙上,不仅使我的陋室蓬荜生辉,也让我看了心里陡然而动。我想,这幅看上去犹如浸在溪水里的作品,它的随波荡漾熠熠闪烁,不正是我一直追求而又触摸不及的那种文字感觉?当天晚上,剧作家康银兄做东。康银兄的一部剧作刚刚又在省里获了大奖,于是大家起哄,一定要他置酒。康银兄欣然应允。喝酒时他谈起这一次获奖的剧作,由此又说到他在戏剧上的追求。他认为戏剧的构成关键在“冲突”二字。却也要看是如何的“冲突”,情感的冲突是冲突,情节的冲突也是冲突,外在的冲突是冲突。内在的冲突也是冲突。康银兄一番话。又使我幡然醒悟,由此我想到我将要写的小说《事迹》。席间作曲家赣洲兄来了兴致。赣洲兄正在做整理客家山歌的工作。这里还要说上一句,其实此东莞三剑客都是江西的客家人。赣洲兄整理客家山歌自有他独特的路数。他追求的是在客家的原汁原味上再融进时代的元素与气息。他这样说着,三剑客便不禁一起唱起家乡的山歌。这一晚我喝醉了。我每一次写小说时总会感觉像画一张面孔,这张面孔是逐渐清晰起来的。而这一次,我却在客家的山歌中,在康银兄的“戏剧冲突”中,在新江兄的那幅书法作品中,分明看清了《事迹》的表情,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表情。非常生动的表情。

    于是,不久,我就在“翠华榭”里写出了这篇《事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