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故事-注释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洛朗(一八二三年——一八九二年),法国研究中东古代语言文明的专家、哲学家、作家,以有关早期基督教及其政治理论的历史著作而闻名。

    [2]罗勒又名零陵香,属唇形科;天芥菜,属紫草科。两者都属一年生芳香草本,前者特香。作者有意选用这两种花草:在中世纪,罗勒象征“忿怒”,天芥菜象征“神感”。

    [3]狼牙闸门设在城堡的入口,可以吊起放下,桩子尖头包铁或铁刺。

    [4]有的版本作“水”,但是只有在战争时期,阻止敌人前进,才放水入沟堑;所以在承平时节,长满了草,更为合理。

    [5]亚玛力人,见于《旧约·出埃及记》第十七章和《撒母耳记上》第十五章,居住在以东一带。以色列王扫罗加以重创,终为大卫所灭。

    [6]加拉芒特人,是古代非洲利比亚境内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二十一年,降于罗马。

    [7]萨拉散人,是中世纪欧洲人对入侵欧洲、非洲的阿拉伯人的一种称呼。

    [8]诺曼人,意即北方人,公元八世纪后由斯堪的纳维亚一带,南下入侵英法沿海各地。现在法国西北部通称诺曼底,仍然沿用旧名。

    [9]尖筒帽,中世纪欧洲妇女爱戴的一种高极了的圆锥形女冠,顶端通常悬垂一幅薄纱,也叫尖顶饰。

    [10]跪凳,一种祈祷用的矮凳。

    [11]女贞,一种欧亚和北非产的灌木,用作绿篱,有半常绿的叶,开小白花。

    [12]巴尔巴利,是古非洲北部的一个部落。灵,一种长腿细身的猎狗,奔驰敏捷,善于逐兔。

    [13]猎猪狗,一种追捕野猪的长卷毛猎犬。神话里的一种狮身鹰头鹰翅的怪兽,也是林鸮的名称。

    [14]鞑靼,历史上最初是对蒙古高原和贝加尔湖一带突厥部落的统称,欧洲人则用来泛指蒙古人及随蒙古人入侵欧洲的其他游牧民族,如今主要是指俄罗斯境内的喀山鞑靼人和中国新疆的塔塔尔族。

    [15]原牛,是一种体型庞大、力大无比的原始牛,现已绝种。

    [16]獚狗,一种西班牙猎犬,长毛,耳下垂。épagneul一词即“西班牙的(espagnol)”变体。

    [17]谍犬,一种大个头的捕鸟猎犬,宽嘴、大耳,通常白色,现多用于指示猎物所在,因英人泰包配养而得名。

    [18]匐狗,也称比格犬,英人旧日逐兔的一种猎狗,短腿,长毛平滑,善嗅。

    [19]阿兰,属于西古提人种,西古提是散居在欧洲东北乃至中亚一带的游牧民族,也译作斯基泰或西徐亚,善于打造金饰。阿兰人在三世纪末曾一度侵入小亚细亚,现仅高加索一带尚有遗存。血,是看守犬的一种,大头,扁脸。

    [20]高加索,是处于西亚,介乎黑海与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地区,苏联解体后,北高加索仍属俄罗斯,南高加索诸国则纷纷独立。苍鹰为鹰之雄者,较雌者小三分之一。

    [21]巴比伦,位于巴格达以南约八十五公里处,沿幼发拉底河建造,曾是古代最大的都会。先受亚述人统治,其后自成一国,灭亚述,但终为波斯所亡。狗鹫较鹰为大,欧洲南部亦有。

    [22]鹰平时戴帽子,为了遮盖眼睛,打猎时摘掉。

    [23]盾士比骑士低一级,给贵人执盾。

    [24]匍狗,类似英国的匐狗,大耳下垂。

    [25]一口钟是古代一种宽大的类似披风的外套。

    [26]中世纪希腊人有一种作战用的火药,可以在水面燃烧。

    [27]十字军战争期间,基督教有一批教士从军,公元一一一八年,自成一军,叫做大庙武士,以从土耳其手中收复耶路撒冷的大庙为职志。

    [28]帕提亚人是西古提人的一支,曾一度在伊朗高原建立过一个强大的安息帝国,公元二二四年灭亡。须乃纳是帕提亚人对元帅的称呼。

    [29]赖固是非洲东部的阿比西尼亚对皇帝的称呼。

    [30]贾黎库蒂,是古印度西南部滨临阿拉伯海的大城,中国古籍中被称为南毗国或古里。

    [31]陶格劳第特人是古代散居埃及东北的穴居民族。昂陶波法吉人是食人的野蛮民族。

    [32]米兰的蟒见于中世纪意大利传说,所谓蟒是一种奇怪的蛇,通常画在旗帜或纹章上都噙着个婴儿,称为吞婴蛇。上比尔巴赫的龙见于日耳曼传说,上比尔巴赫是德国慕尼黑附近小镇。

    [33]奥克西达尼是法国南方朗格多克一带的旧称。

    [34]科尔多瓦,是西班牙南部的历史名城,中世纪曾是哈里发王朝的首都,留有众多建筑遗迹。

    [35]摩尔式应指北非与西班牙南部一带的伊斯兰教的建筑式样。

    [36]挪亚方舟,参阅《旧约·创世记》第六到第八章。

    [37]软鞋,类似中国的僧鞋或芒鞋,大都是皮带子做的,极为考究,中世纪贵人穿着。

    [38]啤酒,是古代高卢人饮用的一种啤酒;酒槽,是一种带龙头的槽罐。

    [39]“她”和下文的“她”,全指欧班太太。

    [40]路易十五(一七一〇年——一七七四年),是法国国王。

    [41]维丝塔,是古罗马的灶神,女性。庙在这里是圆亭式。

    [42]麝香公子,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反动青年的服装,灰大衣,绿领带,紧裤腿,鞋和手杖包着铅皮,身上带麝香,拥护王室。

    [43]欧庄,法国有名的版画世家,其中皆拉尔·欧庄(一六四〇年——一七〇三年)尤其有名。

    [44]二十苏合一法郎,数目很小。

    [45]法国,特别在拿破仑帝国时代(书中年月),二十岁青年有应征军役的义务。有钱人家可以买一个穷人顶替。

    [46]包司东,是四人玩的一种扑克牌游戏。

    [47]拜都安人是阿拉伯或非洲北部的游牧民族。

    [48]土镇离主教桥有十二公里。

    [49]圣·米迦勒是上帝的天使长。

    [50]压榨机,酿酒用。

    [51]参看《旧约·创世记》第二、三、六、十一章以及《新约》,圣母即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圣灵用鸽子象征。《约翰福音》第一章用“上帝的羔羊”称呼耶稣。

    [52]弥撒将完做祷告,第一句是“上帝的羔羊”。

    [53]法国女孩子受教育,旧时只有女修道院。

    [54]车座仿佛一个长方盒子,盖子上面铺着坐垫。

    [55]晚课,是信徒下午三点左右的祷告。

    [56]“各各他”,意为髑髅地,耶稣死难的地方。一般借用这一事件,在高岗上竖一个十字架,把高岗叫作“各各他”。

    [57]指虞徐林修道院的会客室,修道院在翁花镇。全福想顺便看一下维尔吉妮。

    [58]群岛,指西印度群岛。

    [59]墨西哥海湾当时流行一种传染病,病人全身发黄,呕吐,昏迷,很快就死了。

    [60]旧时法国南部一个省份。

    [61]马拉嘎是西班牙南部的一个港口,葡萄酒很有名。

    [62]指欧班先生。

    [63]一八三二年,法国发生霍乱,死了许多人。

    [64]波兰爱国志士反抗沙皇统治,在一八三〇年举义,第二年失败,大多数逃到法国。

    [65]一七九三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66]俗传芹菜能毒死鹦鹉。

    [67]邮车的车童骑着头两匹马中间的一匹。

    [68]阿尔杜瓦伯爵,即法国复辟时期的国王查理十世,一八三〇年七月革命爆发,亡命国外。

    [69]厄比纳尔是法国东北部孚日省的省会,以基督教版画出名。

    [70]指放着圣体的圣龛。

    [71]马盖耳司,现今的穆考,在死海之东,醋加·曼河之南,介乎阿拉伯与巴勒斯坦的边境。这是犹太人在比利亚一个重要的砦堡,中经数次修毁,直到希律大帝为了防御阿拉伯人,重新加以收拾,并增建宫殿。

    [72]藩王希律·安提帕是希律大帝所娶第四任妻子撒玛利亚女人玛尔撒斯的次子。希律大帝死后,犹太国被罗马帝国分封给他的三个儿子,希律是其中之一,属地为加利利与比利亚两省。在位时,以杀施洗者约翰名传后世。希律于公元三十九年被罗马皇帝嘉伊屋斯撤职流放。Tétrarque原是古希腊把一个地方分封后设的一种官职。其后罗马沿用下来,分封地有了保护国或屏藩的意思,所以此地译做藩王。此外,为便利读者,希律·安提帕一律按照《新约》译为希律,不译“安提帕”。

    [73]隐基底、希伯伦、以实各、梭烈、迦密,还有下文提到的耶利哥,都是死海附近的地名。隐基底在死海之西,希伯伦在耶路撒冷之南,以实各在希伯伦附近东北,梭烈在希伯伦之西,迦密在希伯伦东南,有城。耶利哥在约旦河西岸,死海正北。

    [74]安东尼塔,在耶路撒冷城内偏东,神庙之北塔,塔初名巴芮斯,其后希律大帝重修,即以纪念罗马大将安东尼。

    [75]迦伯农、隐多珥、拿撒勒、提比利亚,都是约旦河上游以西加利利境内的地名,靠近加利利海。迦伯农在加利利海以北、约旦河以西,隐多珥在加利利南部,拿撒勒是耶稣的生邑,在隐多珥西北。提比利亚在迦利利海西岸,为希律所建,以罗马皇帝提比利屋斯命名。

    [76]应为“酋长”,即阿奈塔斯四世,他为报休女之仇,于公元三十七年曾发兵进攻藩王希律。

    [77]希罗底,是希律大帝的孙女,先嫁给希律大帝第三任妻子玛利安妮的儿子、她的叔父希律·腓力,生了一个女儿,即小说里的莎乐美。在罗马居留期间,又和她丈夫的异母兄弟希律·安提帕同居,即小说中的希律。希律的原配是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闻听后逃回母国,同时希罗底和丈夫离婚,随藩王回到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兴师问罪,希律转向罗马总督求救。希律后来被罗马皇帝撤职流放,她跟随着他,死于异域。

    [78]维特里屋斯,生死年月不详,公元三十四年他是罗马帝国的执政官,公元三十五年至三十七年间,出任叙利亚总督。依据《犹太古史》的作者约瑟夫斯,维特里屋斯率领罗马援军来在圣·约翰去世以后,甚而或在希律被阿拉伯打败以后。

    [79]阿格芮巴(公元前十年——公元四十四年),是希罗底的兄弟,即希律·阿格芮巴一世,反对她改嫁希律,在罗马因讨好皇储嘉伊屋斯·卡利古拉(公元十二年——公元四十一年),被罗马皇帝提比利屋斯(公元前四十二年——公元三十七年)发觉,把他投入监狱。

    [80]“皇帝”指提比利屋斯,是奥古士督皇帝的义子,奥古士督死后,公元十四年至三十七年他继任罗马皇帝。希律在加利利海西岸建立的提比利亚城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81]这个腓力是希律的另一个异母兄弟(希律大帝第五任妻子克莱奥佩特拉的儿子,公元前四年——公元三十四年),不是希罗底的丈夫,他在希律大帝死后被封为统治巴珊的藩王。他的王妃即本文的莎乐美,他的侄女。

    [82]帕提亚人是西古提人的一支。西古提人是公元前七至公元前三世纪散居在欧洲东北和亚洲西北各地的野蛮游牧民族,也称斯基泰人或西徐亚人。公元前三世纪,塞琉西王朝衰落,帕提亚逐渐崛起成为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二四七年——公元二二四年),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国。

    [83]伊奥喀南即施洗·约翰,《路加福音》第一章记载,他是祭司撒迦利亚和以利沙伯的儿子,希伯伦附近人。《马可福音》第一章记载,“约翰来了,在旷野施洗,传悔改的洗礼,使罪得赦。犹太全地和耶路撒冷的人都出去到约翰那里,承认他们的罪,在约旦河里受他的洗。约翰穿骆驼毛的衣服,腰束皮带,吃的是蝗虫、野蜜。他传道说:‘有一位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弯腰给他解鞋带,也是不配的。’”

    [84]上加利利,指加利利北部多山的区域,正是耶稣当时传教的地带。《马太福音》第十一章和《路加福音》第七章对此事都有记载。不过,福楼拜把两个门徒归来,插在约翰死了的第二天。

    [85]撒玛利亚人与犹太人比邻而居,因为种族渊源和信仰不同,双方长久发生冲突,结仇甚深,其中有许多人跟随了耶稣。

    [86]基利心,是撒玛利亚境内南部的一座高山。《旧约·申命记》第十一章录摩西遗训:“及至耶和华你的神领你进入要去得为业的那地,你就要将祝福的话陈明在基利心山上,将咒诅的话陈明在以巴路山上。”

    [87]席尔康一世(公元前一六四年——公元前一〇四年),古犹太国王,为罗马人所支持,被封为耶路撒冷主祭,属于马嘉比一姓,曾讨伐撒玛利亚人,攻取示剑及基利心山,并毁山上神庙。

    [88]锡安,又名郇山,耶路撒冷城内西南的山峰,上有坚固的砦堡;大卫王即葬于此。

    [89]参看《新约·马太福音》第三章第十一节与《路加福音》第三章第十六节:“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来,我就是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90]这里恺撒说的不是当时已故的恺撒大帝(公元前一〇〇年——前四十四年),而是现任的罗马皇帝提比利屋斯,其实阿格芮巴入狱发生在公元三十六年,远在约翰被杀之后,福楼拜有意把它提前,和故事放在一起。

    [91]嘉伊屋斯在施洗约翰遇难时是王位继承者,公元三十七年至四十一年就任罗马皇帝,暴虐无道,为人暗杀。

    [92]虞地该斯是阿格芮巴的车夫,阿格芮巴发现他偷东西,车夫就去见提比利屋斯,告发了他主人,使主人下狱。第二年,嘉伊屋斯登基,阿格芮巴就恢复了自由。

    [93]“那边”指罗马京城。

    [94]圣路是罗马著名的街道,道旁以有几座神庙而得名。

    [95]“城”指马盖耳司。

    [96]艾赛教士是犹太教派之一,隐居山野,不结婚,好清洁,伊奥喀南属于艾赛教派。

    [97]尼希米是公元前五世纪的犹太人,曾任波斯王亚达薛西一世的酒政,公元前四四五至公元前四四四年得到允准重新修复耶路撒冷,并被任命为犹大总督。《旧约》有《尼希米记》专篇记载。在这时期又有《旧约·玛拉基书》记载“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预言以利亚奉遣而至”。希罗底以为伊奥喀南有意利用先知预言作为反抗的护符。

    [98]基列山,字义是以石堆为证,故事见于《旧约·创世记》第十三章。其后借做地名,在约旦河以西,相当于希律时代的比利亚。

    [99]亚实基伦,古巴勒斯坦西南,地中海沿岸的一个重要商埠。

    [100]马嘉比,是公元前二世纪犹太人中反抗外人侵略最坚决的王族。第一代是马达息亚斯,其后是儿子犹大继位,再后是犹大之弟西蒙,西蒙遇害之后传位子嗣约翰,即席尔康一世。席尔康攻占以东后,强迫该地人民接受割礼。希律的母亲即属于此种俘虏阶级,被纯犹太人侮视为“半”犹太人。希罗底便借此挖苦希律。

    [101]雅各,以色列人的远祖,是以撒和利百加的次子,用饼和红豆汤取得长子的名分,之后又在利百加的偏袒下取得以撒许给其兄长以扫(又称以东)的祝福,并为此避居母舅拉班处,娶其两女儿为妻,生下十二个儿子,之后携家人返回迦南祖居地,成为以色列的十二支族。以扫因与雅各不合,带领他的家族住在西珥山里,地当死海之南,成为以东人的始祖。就信奉耶和华的以色列人看来,以东人算是异教夷族。参阅《旧约·创世记》。

    [102]法利赛教士,犹太的教派之一,属于正统派,外表严饬,实际生活糜烂,所以耶稣叫他的门徒和人民不要相信,骂他们是“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后来法利赛教士坚持钉死耶稣。

    [103]阿拉伯人经常用蓝颜色在孩子前额、两颊画些星星或者其他宗教标记,并非脸是蓝的。

    [104]高卢人,古时著名游牧民族,散居阿尔卑斯山南北,受罗马抚绥,从事征讨。

    [105]贾尼库,罗马城内七座山岭之一,在提布河的右岸。

    [106]路西屋斯是维特里屋斯的名字。

    [107]克里特,即西利西,小亚西亚的山地,公元前一世纪并入罗马帝国。

    [108]欧路斯,生于公元十五年,继尼禄(三十七年——六十八年)之后做罗马皇帝,在位八个月,公元六十九年就被杀了。

    [109]奥林匹克竞技会开始于公元前七七六年,维持到公元三九三年或四二六年。希律大帝曾被推举为终身名誉会长。

    [110]奥古士督(公元前六十三年——公元十四年),恺撒大帝的义子,战胜政敌安东,被举为罗马皇帝。开明专制,文物鼎盛。死后,对他的崇拜形成藩邑主要的宗教,当时希律兴建了四五座大庙纪念。

    [111]依据《犹太古史》作者约瑟夫斯,维特里屋斯的援军来在约翰被杀之后,可能还在阿拉伯人打败希律以后。

    [112]贾浦赖是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一个小岛,提比利屋斯皇帝晚年在这里带大欧路斯。

    [113]撒都该教士是犹太教派之一,多属富贵人家,经常掌握政权,生活更为糜烂。

    [114]马赛路斯,是维特里屋斯的朋友,在犹太省巡抚彼拉多被罗马召回期间曾代理其职。

    [115]税吏,是罗马特有的一种财政官,采取包缴的制度,奸诈苛刻,尤其是在被征服的地区。

    [116]亚历山大,是埃及沿地中海最重要的滨海大埠,公元前三三一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所建。

    [117]洛朗的《圣徒行传》记载:希律大帝把大司祭的法衣扣在安东尼塔内,其后,维特里屋斯收买人心,取出发还犹太人。

    [118]彼拉多是罗马统治下犹太省巡抚,耶稣在其任内被处死。先是希律同母的长兄亚基老,在希律大帝死后,被罗马人立为犹太藩王,由于残暴无道,被罗马皇帝奥古士督流放后,犹太国改为罗马直辖省,其最高行政长官为罗马任命的巡抚。

    [119]撒丁岛,意大利西边地中海里的一个岛,山地多瘴,古时罗马流放囚犯的一个地方。

    [120]犹大是雅各的第四子,后裔分到死海以西犹太的一块土地。以法莲是雅各第十一子约瑟的儿子,分到的土地约相当于撒玛利亚。

    [121]摩押是死海东南一带居民的始祖。参看《旧约·创世记》第十九章第三十七节,以及《旧约·以赛亚书》第十五章。

    [122]跳鼠,产于非洲一带,后腿特长,蹿跃甚远,昼伏夜出。

    [123]参看《旧约·以赛亚书》第十一章。

    [124]舍客勒是犹太钱币。奥波是古希腊最小的辅币。

    [125]大卫是古犹太一位贤明的君王,参看《旧约·撒母耳记上》和《撒母耳记下》。后人念念不忘,认为复兴犹太的仍是他的子孙,历代先知也这样鼓励犹太人。参看《旧约·以赛亚书》第七章。耶稣就利用人民的怀旧心情,把自己说成大卫的后人。藩王希律的母亲不是犹太人,他听了这话,自然就羞惭万分,认为是对他的恐吓。

    [126]亚哈是公元前九一七年至公元前八九七年以色列的暴君,参看《旧约·列王纪上》第十六章。

    [127]耶洗别是亚哈的王后,原来是西顿国的公主,蛊惑亚哈信奉巴力教,迫害耶和华的信徒。

    [128]参看《旧约·以赛亚书》第四十七章,先知预言巴比伦的覆亡。

    [129]“律法”指《旧约》中耶和华即上帝对摩西(见《旧约·出埃及记》第二章)的指示。

    [130]《旧约·利未记》第十八章,说耶和华指示“不可露你弟兄妻子的下体,这本是你弟兄的下体”。可是,《申命记》第二十五章却又认为弟兄死而无子,生者即应当娶其寡妻:“妇人生的长子必归死兄的名下,免得他的名在以色列中涂抹了。”

    [131]押沙龙,大卫的儿子,其事见于《旧约·撒母耳记下》第十六章。犹大事见于《旧约·创世记》第三十八章。罗得事见于《旧约·创世记》第十九章。暗嫩事见于《旧约·撒母耳记下》第十三章。

    [132]英仙星座,中国旧名大陵,是北极星群之一,据云共有五十九星,在仙女座与仙后座之间。阿嘉拉星,即大熊星,中国旧名帝车,即北斗。阿高星,字义为吸血鬼,属于英仙星座,据云由两星组成,是有名的食变星,中国旧名积尸。米辣星,是有名的长周期变星,属于鲸鱼星座,中国旧名八魁二。

    [133]剑客指当时的宗教杀手,凡不遵守耶和华律法的,他们可以随时杀掉。

    [134]鲍里克莱特是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古希腊的雕刻兼建筑家,和菲狄亚斯(公元前五世纪初——公元前四三一年)齐名,同出一门。

    [135]迦拿在加利利的中心,今又称迦南,是耶稣第一次显示神迹变水为酒的地方,参见《新约·约翰福音》第二章;多力买,《旧约》通做亚柯,是腓尼基最南面一个古老的滨海城市,在地中海东岸。

    [136]色雷斯人的居住地约在黑海以西、马其顿以东,过去归希腊管辖,如今一半并入保加利亚。

    [137]巴尔米拉是叙利亚的古城,即《旧约》中的达莫(见《历代志下》第八章),在大马士革的东北,后为罗马所毁。苏丹是伊斯兰教君王的称号。

    [138]以旬迦别在以东的南端,红海亚喀巴湾的最北端,是古犹太最大的水港,即今以色列的埃拉特城。

    [139]阿月浑子,漆树科黄连木属植物,雌雄异株,其果实是很受欢迎的坚果类零食,俗称开心果。

    [140]戴花冠是罗马人宴会上的一种礼俗,虽然在罗马统治之下,法利赛教士也把这看做异教的物事,加以拒绝,表示不肯苟且。

    [141]阿魏,多年生伞形科草本植物,产波斯一带,花小而黄,取其白色乳液,经年干凝即成,又称白松香或枫子香;乳香,橄榄科木本,产红海沿岸,高二丈许,树脂浸出凝固即成。

    [142]西门,是撒玛利亚人,绰号“魔术士”,自命救主;参看《新约·使徒行传》第八章。

    [143]在《马可福音》、《马太福音》与《路加福音》里面,都有一节记载耶稣随着一个会堂的管事,叫做睚鲁的,到他家医治他的小女儿。走在半路,有人说她已经死了,但是耶稣仍然前去,叫她复活。和本文更相似的,却是《约翰福音》第四章的故事。有一个贵人,他的儿子在迦伯农患病,他特地到迦拿求耶稣前往医治。“耶稣对他说‘回去吧!你的儿子活了。’那人信耶稣所说的话,就回去了。正下去的时候,他的仆人迎见他,说他的儿子活了。他就问什么时候见好的。他们说:‘昨日未时热就退了。’他便知道这正是耶稣对他说‘你儿子活了’的时候,他自己和全家就都信了。”可惜这里不是女儿,而是儿子。无论如何,福楼拜的来源是四部《福音书》的叙述。

    [144]巴辣草类似灵芝,作者在《萨郎宝》第十章中曾描述其有“火颜色的根,北方人用它驱除魔鬼”。

    [145]弥赛亚指救世主,即犹太人历来希望拯救他们的人,见《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第四十一节:“‘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146]玛各是亚弗的儿子,见于《旧约·创世记》第十章,后裔发达,所占的地方也就随而叫做玛各,约在小亚细亚东北,或云即西古提人,通常视作上帝的仇敌。歌革是玛各的国王,见于《以西结书》第三十八章、第三十九章。福楼拜把他们当作北方两个魔鬼。

    [147]拿撒勒人指耶稣,参见《马太福音》第二章。

    [148]以利亚是亚哈和耶洗别统治以色列时期的先知,遇见荒旱,耶和华特遣乌鸦衔食喂他。常人解释《旧约》,以为他没有死,而是隐遁,因为他和他的弟子“正走着说话,忽有火车火马将二人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参看《旧约·列王纪上》第十七章和《列王纪下》第二章。

    [149]撒勒法是古代腓尼基临近地中海的一座大城,在今黎巴嫩赛达港之南。《旧约·列王纪上》记载,以利亚遭旱,来到撒勒法,由一个寡妇收留供养;后来寡妇儿子病危,以利亚吁求上帝,把他救活。

    [150]纳克索斯是希腊爱琴海上的一个小岛,古代以产白大理石出名。

    [151]高马建是古代叙利亚东北一个小国。作者在《萨郎宝》第二章中曾说起“还有高马建的小罐,融了的鹅油,上面盖着雪和草屑”。

    [152]睡鼠,山鼠一类,形似松鼠,经冬蛰居不出,昏昏如睡,多在橡榉树林。

    [153]费龙(约公元前二〇年——公元五〇年)是生于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用柏拉图哲学解释《圣经·旧约》,曾在罗马宫廷讲学。

    [154]米塔是古代波斯人信奉的善神之一,司光明。

    [155]萨菲特是巴勒斯坦一座犹太古城。比布鲁斯是古腓尼基的一座商业城市,即今黎巴嫩的朱拜勒。

    [156]亚弗有好几处,如加利利北端和希伯伦之南各有一处,《旧约》也没有确实指定。

    [157]希拉波利斯是叙利亚的一座城邑,靠近美索不达米亚。居民膜拜一女性神戴尔且陶,庙内宝藏甚多,后遭罗马执政克辣苏斯劫掠。

    [158]示剑位于撒玛利亚中心,基利心山之北,即今巴勒斯坦的纳布卢斯。传说撒玛利亚人在前往基利心山时曾得到神鸽阿齐马的帮助。

    [159]马达息亚斯在这里指犹太经典的教授,因为企图拔掉耶路撒冷神庙栏杆上的罗马鹰旗,连另外四十二个居民,全被希律大帝烧死。不过也可以解释为马嘉比王族第一代的马达息亚斯,一直在领导犹太人反抗异族统治。

    [160]麦赛是罗马奥古士督的宠臣,以保护文艺著称。据传罗马人接受了雅典人嗜食驴肉的习俗。

    [161]巴苦斯是罗马人的酒神,相当于希腊人的笛奥尼骚斯。逢到巴苦斯节会,专门有一种女巫,披发扎藤,手握短杖嘶吼狂舞。

    [162]摩洛见于《旧约·列王纪上》第十一章第七节,认为是死海东北的亚扪人信奉的神。作者在《萨郎宝》有一章专写摩洛残忍的婴儿祭。

    [163]安提高是马嘉比朝代末一个犹太国王,公元前三十五年被希律大帝借罗马的援助所俘杀。克辣苏斯是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公元前五十三年,被帕提亚人暗杀。法鲁斯是奥古士督的大将,公元前九年,征讨日耳曼人,全军覆没。

    [164]亚述是波斯湾西北的一个古国,传说中的伊甸园即在此地,为巴比伦所灭,亡于公元前七世纪末。

    [165]薄披丽士服,是古希腊妇女的一种服装,以长布折叠披身并扣紧,在肩部用饰针别住。

    [166]阿屯德是古希腊传说中征伐特洛伊的阿嘉麦穆龙和他的兄弟麦迺拉斯的统称。所谓“阿屯德宝库”即指他的陵墓。墓门圆拱下面,有两只浮雕狮子。

    [167]西拜勒是古希腊女神,传说中的地母,雕像两旁总配一对狮子。

    [168]浦西色是古希腊神话中小爱神丘比特的情人,以带有蝴蝶翅膀的少女的形象出现。

    [169]金格辣是古腓尼基的小笛,声音凄凉幽绝。

    [170]穆迺司特是罗马皇室著名哑剧艺术家,因卷入宫廷政变,公元四十八年为皇帝克劳狄屋斯所杀。

    [171]努比亚即现今非洲埃及南部和苏丹北部地区,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沙漠,尼罗河著名的第一至第六瀑布就分布在其境内。

    [172]吕底亚是古代小亚细亚中西部的一个小国,濒临地中海,用银金矿铸就世界最早钱币。公元前六世纪中叶,国王克莱苏斯兵败,被波斯帝国所灭。

    [173]阿里斯陶布,希律大帝第三任妻子玛利安妮的幼弟,曾封为大司祭,后因势大遭忌被淹死。

    [174]亚历山大,希律大帝和玛利安妮的儿子,因异母兄长安提帕特诬告,和同母兄弟阿里斯陶布四世(即希罗底父亲)在公元前六年被一同缢死。

    [175]骚西穆,玛利安妮的看守人,因受诬告与玛利安妮有私,被希律大帝处死。

    [176]巴浦斯,马嘉比朝代末一个犹太国王安提高的大将,被希律大帝俘虏后斩首。

    [177]约瑟,希律大帝的叔叔和姐夫,也因遭诬陷被希律大帝于公元前三十三年处死。

    [178]安提帕特,希律大帝与第一任妻子道瑞斯的儿子,因图谋不轨,于公元前四年被处死。

    [179]高尔达伊(一七六八年——一七九三年)是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个外省贵族的女孩子,跑到巴黎,来把马拉刺死,自己死在断头台上。

    [180]里如,和法郎相当的钱币单位。

    [181]这里原文附有一个鲁昂市政府的出生证明书,大意是说住在勒喀街十七号的福楼拜,市立医院主任外科医生,一八一二年结婚,报告他在一八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星期四上午四时生了一个男孩子,取名居斯塔夫。

    [182]福楼拜的父亲去世,早于他的妹妹三个月,这里记错了。

    [183]布列塔尼,旧日法国西北部的一个独立公国,位于英吉利海峡和比斯开湾之间的布列塔尼半岛,一五三二年始全然并入法国。

    [184]原来题目是Par les champs et par les grèves。

    [185]中文最早的译本叫《曼郎摄实戈》,好像是林琴南译的。

    [186]布夏尔东(一六九八年——一七六二年)是宫廷雕刻家。

    [187]杜伊勒芮是巴黎的王宫;贡比艾涅是帝王的别宫。当时是在拿破仑三世统治之下,玛笛耳德公主(一八二〇年——一九〇四年)是他的堂妹,非常喜欢和文艺界人士往来,自己也画两笔画。

    [188]昂方丹(一七九六年——一八六四年)是圣·西蒙社会主义学派领袖之一,组织过一次共同生活的社会,有四十个信徒,政府判了他一年徒刑,不久就去了埃及。

    [189]这句话在《旧约·以赛亚书》的第五十二章第七节。

    [190]福楼拜死在一八八〇年五月八日,介乎十一时和午时之间,享年五十八岁又四个月。五月十一日下葬,从巴黎赶来送殡的文人有左拉、贡古、都德、邦维勒、莫泊桑、赛阿尔,高拜、余斯芒、海尼克和阿莱克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