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利用法律制度研究-参考文献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中文著作类

    1.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

    2.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1999,177.

    3.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4.夏勇.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苗力田主编.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4.

    6.孙国华.法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马新福.法理学.科学出版社,2004.

    8.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9.顾维熊.西方法学流派简析.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0.邓正来.社会学法理学中的“社会神”——庞德(法律史解释》导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1.苏力.道路通向城市——转型中国的法治.法律出版社,2004.

    12.陈慈阳.环境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3.金瑞林.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4.韩德培主编.环境资源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

    15.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16.程正康.环境法概要.光明日报出版社,1984.

    17.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18.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导论.人民出版社,2004.

    19.冯之浚主编.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人民出版社,2006.

    20.陈德敏.资源循环利用论.新华出版社,2006.

    21.陈德敏.环境法原理专论.法律出版社,2008.

    22.秦鹏.生态消费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23.姜文来.水资源价值论.科学出版社,1998.

    24.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法律出版社,1999.

    25.王曦.国际环境法资料选编.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

    26.钭晓东.论环境法功能之进化.科学出版社,2008.

    27.黄锡生.中美环境法律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

    28.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29.曹明德.生态法新探.人民出版社,2007.

    30.孙承咏,周景博.制度创新与循环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1.赵国青主编.外国环境法选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2.曾文革.中国绿色贸易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33.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34.史际春.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

    35.刘建华.中国市场新秩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6.陈仲常,蒲艳萍.经济学理论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二、中文译著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25、42卷).人民出版社,1972.

    2.[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

    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1984.

    6.[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84.

    7.[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8.[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9.[美]M.D.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10.[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

    11.[英]米尔思.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1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面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左晓斯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13.[英]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5.[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2005.

    16.[英]尼尔·麦考密克,[奥]奥塔.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17.[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8.[美]爱蒂丝·布朗·魏伊丝.公平地对待未来人类——国际法、共同遗产与世代间公平.汪劲,王鑫海译.法律出版社,2000.

    19.[美]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意]奥雷利奥·佩西.未来的一百页.汪帼君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4.

    21.[美]希拉里·弗伦奇.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2.[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蒋兆康译,林毅夫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23[英]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萧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4.[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大新趋势.孙道章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

    25.[美]安·塞德曼,罗伯特·塞德曼.法律秩序与社会改革.时宜人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6.[意]欧金尼奥·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李玉成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7.[英]伯纳德·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均译.商务印书馆,1995.

    28.[美]埃利希·弗洛姆.在幻想锁链的彼岸.张燕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9.[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0[德]柯武刚等.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31.[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32.[美]彼德·斯坦等.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33.[美]罗纳德·科斯.企业、市场和法律.盛洪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

    34.[美]罗纳德·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刘守英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5.[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6.[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7.[美]约翰·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

    38.[美]加里·D.利贝卡普.产权的缔约分析.陈宇东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9.[美]阿兰·兰德尔.资源经济学.施以正译.商务印书馆,1989.

    40.[冰岛]思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吴经邦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

    41.[美]保罗·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萧琛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2.[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文韬,佩云译.东方出版社1991.

    43.[美]乔治·恩德勒等.经济伦理大辞典.王淼洋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4.[美]唐纳德·沃斯特.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史.侯深译.世界历史.2004(3).

    45.[奥]凯尔森.什么是正义.耿淡如摘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61(8).

    三、中文古籍类

    《孟子》《庄子》《荀子》《周易》《道德经》

    《正蒙》《二程遗书》《张载集》《朱子全书》

    《春秋繁露》《齐民要术》《山海经》

    四、中文论文类

    1.付子堂.社会学视野中的法律功能问题.郑州大学学报.1999(5).

    2.付子堂,胡仁智.关于法律功能实现的若干思考.法学评论.1999(5).

    3.东方玉树.成文法三属性:权利与权力的平衡态.法律科学.1993(5).

    4.童之伟.法律关系的内容重估和概念重整.中国法学.1999(6).

    5.龙卫球.法律主体概念的基础性分析(下).学术界.2000(4).

    6.张祺.论法的价值共识——对当代中国法治进程中一个悖论的解决尝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5).

    7.李道君.古代思想家对法的应然与实然问题的追寻.比较法研究.2001(2).

    8.蔡守秋,蔡文灿.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6).

    9.蔡守秋.论循环经济立法.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10.蔡守秋.环境公平与环境民主.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1.曲格平.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中国环保产业.2001(1).

    12.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3陈德敏.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资源循环利用——兼论循环经济概念的科学运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2).

    14吕忠梅.循环经济立法之定位.法商研究.2007(1).

    15.汪劲.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5).

    16.王曦.建设生态文明需立法克服资源环境管理中的‘政府失灵’.环境保护.2008(3A).

    17.孙佑海.循环经济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制度论纲.法商研究.2007(3).

    18.王灿发,李丹.循环经济法的建构与实证分析.现代法学.2007(4).

    19.陈泉生.循环经济与法律发展.东南学术.2006(3).

    20.徐祥民.极限与分配——再论环境权的本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4).

    21单飞跃,刘思萱.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解析.现代法学.2003(1).

    22.吴季松.循环经济的由来与内涵.科技术语研究.2006(1).

    23肖国兴.论循环经济的路径依赖及其法律安排.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24.宋宗宇,陈佳.电子废弃物的法律规制.生态经济.2006(9).

    25.李兆前,齐建国,吴贵生.从3R到5R:现代循环经济基本原则的重构.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1).

    26.王金南,李娜.推进日本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中国发展.2003(1).

    27.佘正荣.价值共同体与环境义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28.吴志良.财产权与环境保护.2000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

    29.刘雪斌.论一种作为公平的代际正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5).

    30.邱仁宗.脆弱性:科学技术伦理学的一项原则.哲学动态.2004(1).

    31.孙治本.生殖科技与人类关系——转变人类本性之力量及其风险.中国学术.第1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2.曹孟勤.人与自然互为存在——人与自然关系新解.道德与文明.2005(2).

    33.张天柱.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6).

    34.梁迎修.方法论视野中的法律体系与体系思维.政法论坛.2008(1).

    35.王爱兰.发达国家推进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经济纵横.

    2007(5).

    36.徐崇龄.为循环经济定位.产业经济研究.2004(6).

    37.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经济研究.1992(6).

    38.曹光辉,齐建国.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范式与政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5).

    39.张一粟.论我国环境权入宪的基本架构.法学论坛.2008(4).

    五、英文原文文献类

    1.Roscoe Pound.(1959).Jurisprudence.Vol.Ⅲ.St.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2.David Heyd.(1998).Are We Our Descendants’Keepers?, in Germ-Line Intervention and Our Responsibilities to Future Cenerations.Norwell,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Peter S.Wenz.(2000).Environmental Ethics Toda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Benjamin Farrington.(1996).The Philosophy of Francis Bacon.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5.Will Curtis.(1984).The Nature of Things.New York, The ECCO Press.

    6.Paul Taylor.(1986).Respect for Nature.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7.Wynne Tyson.(1989).The Extended Circle; A Commonplace Book of Animal Rights.New York, Paragon House.

    8.Jan H.Jans.(2000).European Environmental Iaw, Second Revised Edition.Groningen,Europa Law Publishing.

    9.Ludwig Kramer,E.C.(2000).Environmental Law, Fourth Edition.London, Sweet & Maxwell.

    10.M ire Mulloy, Eike Albrecht and Tanja Hantsch.(2002).German Environ-mental Law.Berlin, Erich Schmidt Verlag.

    11.Ioannis Karakostas and Ioannis Vassilopoulos.(1999).Environmental Law in Greece.The Hague; Bost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Athens, Sakkoulas.

    12.Niels S.J.Koeman.(1999).Environmental Law in Europe.The Hague; London,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