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种与兵种
军种是按作战领域、任务和武器装备划分的类别,通常分为陆军、海军和空军,有的国家还设有防空军、战略火箭军等。兵种则是一个军种内根据武器装备不同、作战任务和方式不同而划分的类别。
陆军
陆军就是在陆地上作战的军种。陆军也是军队中最基本、最古老的军种。
人类社会自从发生战争以后各国各地区都是以陆军为主要军事力量。古代的陆军以步兵和骑兵为主,现代的陆军则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坦克)兵、通信兵防化兵工程兵等。战争无论是以何种形式首先发动最后都要以陆军结束战斗,这是因为只有陆军才能进入敌人的占领区和地盘并加以占领和控制。即使是发生核战争,陆军也仍将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
海军
海军,顾名思义,就是在海洋上作战的军种。海军是现代军队的称呼。
现代海军般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岸防兵和海军陆战队等兵种组成。海军肩负着争夺和掌握制海权、海上制空权,维护国家领土领海完整及海军权益的使命。在现代战争中,海军经常与陆军、空军各军兵种联合作战,发挥其特有的威力。
制海权
制海权是指在战争中,某一方对海战区的控制权。交战方的海军在定的时间内,对一定的海区进行有效的控制,就可以使己方的兵力和运输工具,获得海上的行动自由从而剥夺了对方的相应自由。在现代条件下,夺取和保持制海权还包括夺取该海域上空的制空权,并需综合使用海军各种作战兵力兵器和多种作战样式才能达到。
空军
空军是军队中担负空中作战任务的军种。空军主要由航空兵组成,有的国家的空军还包括空降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和地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具有远程作战,高机动性和猛烈突击的能力,能单独作战,也能与其他军兵种协同作战,和陆海军相比,空军是个年轻的军种,它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现在多数国家建立有空军,雷达和导弹的使用使空军的作用日益重要,在现代化的战争中空军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
防空军
以防空作战为主要任务的军种。通常由歼击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和其他专业兵组成。主要装备有歼击机、高射炮、雷达、地空导弹等。能单独或者在其他军种、兵种协同下组织防空战役,实施防空作战。
制空权
交战一方在一定时间对一定空间的控制权。掌握了制空权,就能限制敌方航空兵和防空兵力兵器的战斗活动,保障己方航空兵的行动自由,使陆、海军的作战行动得到有效的空中掩护,国家重要目标不受敌方航空兵的严重危害。
制空权按其规模和作用,分为战略制空权、战役战术制空权。夺取制空权以空军为主,并依靠诸军种、兵种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战略火箭军
前苏联和俄罗斯武装力量中装备地地战略导弹武器系统,执行战略突击任务的军种。其作战任务是:摧毁对方的核武器和军事基地;突击对方的主要集团,包括战略预备队;破坏对方的军工生产和交通运输;袭击对方的国家机关、军事指挥机关、工业中心和重要城市、港口等。平时,还担负发射运载火箭、卫星、宇宙飞船等任务。
陆军兵种
自军队建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只有陆军一个军种,且当时的陆军只包括车兵、步兵、骑兵、炮兵等几个兵种。随着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式的武器装备不断研制成功井投入战争中,陆军的武器装备逐渐机械化,化学兵、装甲兵、航空兵等新兵种也随之出现。
步兵
步兵是指陆军中徒步或搭乘机动车辆作战的兵种。
步兵分徒步步兵和机械化步兵,其装备有步枪、机枪冲锋枪、火箭筒、单兵火箭、轻型火炮、反坦克导弹等。步兵是陆军的主要兵种和基本组成部分,既能独立执行作战任务,又能与其他兵种协同作战。
炮兵
炮兵是指以火炮、火箭炮、战役战术导弹等为基本装备进行战斗的兵种主要用于支援、掩护步兵和装甲兵的战斗行动。炮兵具有强大的火力、较远的射程、良好的射击精度和较高的机动能力,能准确地集中突击地面,水面或空中目标,因而成为陆军的主要火力突击力量。
空降兵
空降兵是指以伞降、机降等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由步兵、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通信兵以及其他专业部队编制而成。空降兵以快速机动,超越地面障碍,突然在敌后或在敌要害目标附近空降,配合地面部队作战。
陆军航空兵
陆军航空兵是指陆军中装备直升机和轻型飞机直接支援地面部队的航空兵,其主要任务是在战术范围内进行火力支援、航空侦察和运输部队,配合地面部队作战。陆军航空兵开始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和法国等几个少数国家的军队中,其出现使陆战行动开始趋于空中化。目前,许多国家都建有陆军航空兵部队。
装甲兵
装甲兵又称坦克兵,是指陆军中以坦克为基本装备的战斗兵种,其编制包括装甲步兵、炮兵、反坦克导弹,防空、防化、工程及其他勤务保障部队(分队)。装甲兵能以强大的火力快速实施地面突击,同时进行较好的防护,不仅能在协同战斗中机动作战,还可减轻常规武器与核武器造成的损伤。
防化兵
防化兵又称化学兵,是指在军队中担负防化保障的兵种,由防化(观测、侦察、洗消)、喷火、发烟等部(分)队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交战国为了使用化学武器而开始组建防化兵。防化兵的主要任务包括组织实施核观测化学侦察、消毒、消除放射性污染,组织实施烟幕保障,以喷火分队直接支援步兵作战,兼防生物武器等。
通信兵
通信兵是指军队中担负军事通信任务的专业兵种,通常由通信通信工程、通信技术保障、无线电通信对抗、航空导航和军邮等专业部(分)队组成。通信兵装备有通信和自动化指挥等设备,负责组织运用各种通信手段,保障军队畅通的通信联络;进行无线电通信干扰和反干扰;组织实施航空兵导航勤务和野战军邮勤务等。
工程兵
工程兵是指作战中担负工程保障任务和执行专门军事工程任务的兵种,通常由工兵、舟桥、伪装、野战给水工程、建筑、工程维护等部(分)队组成。有的国家还包括铁道、测绘等部队。
工程兵的主要任务:实施工程侦察,构筑工事,修路架桥,构筑、设置和排除障碍物,对重要目标实施伪装构筑给水站等。世界各国军队中都编有工程兵。
雷达兵是指以雷达为主要装备获取空中、海上、地面目标情报的兵种,通常按团,营,连(站)的序列编制。雷达兵是国家防空力量和空军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担负对空中、海上地面目标的警戒侦察、目标引导、武器控制等任务。1935年,英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部雷达,于1936年开始装备部队。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研制出雷达,编设雷达兵。
铁道兵
铁道兵是指担负铁路保障任务的兵种,通常由桥梁、隧道、线路和其他专业部(分)队编成。其主要任务:战时根据作战需要保障铁路的畅通,以保障军队机动和作战物资输送,必要时截断铁路;平时,参加国家铁路建设和国防工程施工,并在紧急情况下承担国家确定的其他特需工程。
电子对抗部队
电子对抗部队是指担负电子对抗侦察和电子干扰任务的专业部队,通常包括雷达对抗部(分)队,无线电对抗部(分)队等。电子对抗部队是陆军中的新兵种,主要在电磁频谱领域与敌方进行较量,通过搜索、截获敌方电子设备的信号,查明其有关技术参数和部署,以干扰敌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使其指挥系统失灵、兵器失控,等等。
海军兵种
海军是以舰艇部队为主体,在海洋上作战的军队。包括海军航空兵、海军水面舰艇部队、海军潜艇部队、海军陆战队、海军基地警备部队以及其它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空军防御敌人从海上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海军航空兵
海军航空兵是海军中主要在海洋上空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通常由轰炸航空兵,歼击轰炸航空兵、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反潜航空兵部队和执行预警、电子对抗、空中加油、运输、救护等保障任务的部队组成。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是海洋战区夺取和保持制空权的重要力量,海军的主要突击兵力之一,能对海战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主要任务是:歼灭敌方海上力量掩护和支援己方舰艇的作战行动;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摧毁敌方沿海机场、基地、港口等重要军事目标,保护己方海军基地,港口的安全;进行海上侦察、巡逻、反潜、预警、布雷、扫雷,通信、引导救护和运输等。海军航空兵分为岸基航空兵和舰载航空兵。
海军水面舰艇部队
水面舰艇部队是海军中在水面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有的国家称水面部队或水面兵力。包括水面战斗舰艇部队和勤务舰船部队。编有各类舰艇船只。具有在广阔海域进行反舰、反潜、防空、水雷战和对岸攻击等作战能力。战时能单独或在其他军种,兵种部队协同下,完成海上战斗、战役以及战略性战役任务,主要用于攻击敌方海上兵力和岸上目标,支援登陆、抗登陆作战,保护或破坏海上交通线、进行海上封锁,反封锁作战,运送作战兵力与物资参加夺取制海权和海洋制空权的斗争等。平时,除保卫海疆外,还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外交政策,保护大陆架、专属经济区、保卫和参加海上科学试验与调查作业,开发海洋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海军潜艇部队
潜艇部队是海军中在水下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按潜艇动力,分为常规动力潜艇部队、核动力潜艇部队:按武器装备,分为鱼雷潜艇部队、导弹潜艇部队和战略导弹潜艇部队。潜艇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力强和续航力、自给力大等特点。潸艇部队主要在水下使用鱼雷水雷、导弹武器对敌方实施突击,既能独立作战,也可与海军航空兵或水面脱艇部队协同作战。主要用于消灭敌方大、中型运输舰船和作战舰艇,破坏敌方海上变通线、保护己方海上交通线破坏、摧毁敌方基地、港口和岸上重要目标。还可遂行侦察、布雷、反潜、巡逻和运送人员物资等任务,攻击型潜艇部队是潜艇部队中防御和进攻的重要突击力量,能隐蔽、迅速地部署到一定的海域,随时遂行搜索、监视和攻击任务。各国海军潜艇部队的编成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以装备性能相同的潜艇编组;一种是根据任务或作战需要编组。
海军陆战队
海军陆战队(也叫两栖作战部队)是以登陆作战为主要使命的特殊兵种,装备有登陆工具和适应登陆作战的其它武器装备、技术器材等。武器装备是海军陆战队战斗力构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武器装备是否先进,对其登陆作战的成败有着直接的影响和制约。现阶段海军陆战队专用的武器装备主要有以下几种:冲锋舟、两栖装甲输送车、武装直升机、水陆坦克、登陆艇、两栖攻击舰、气垫船等。海军陆战队是海军中的小陆军。现代海军陆战队主要任务是由海上发起,在敌人控制下的海岸区域进行两栖登陆以建立滩头堡;让后续的友军,特别是陆军可以登陆,以占领敌人阵地。
海军旗帜
海军旗帜是海军部队用于识别、通信、礼仪等各种专用旗帜的统称。主要在舰艇,船只上使用,一般包括海军旗舰首旗、各级主官旗,长旒旗和通信旗等。海军旗又称舰尾旗是识别海军舰艇、船只所属国籍的标志。舰首旗,是悬挂在军舰舰首旗杆上的一种海军专用旗。通常为海军旗有些国家有特制的舰首旗。长旒旗,是一种悬挂在舰艇桅杆上、尾端分叉的长条旗,用于表示舰艇在役的海军专用旗,又称舰艇服役旗。悬挂长旒旗,表明舰艇在航。
通信旗,是以各种不同样式和颜色的旗帜表示字母,数码和某种特定意义,用于舰船间、舰船与陆地间通信联络。
空军兵种
空军是以航空兵为主体,进行空中斗争,空对地斗争和地对空斗争的军种。一般包括航空兵、地面防空兵、雷达兵等兵种。空军装备的机种通常有歼击机、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强击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及其他特种飞机。空军具有远程作战、高速机动和猛烈突击的能力,既能协同陆军、海军作战,又能独立作战。基本任务是担负国土防空,对敌后实施空袭,进行空运和航空侦察。
歼击航空兵
歼击航空兵是以截击,空战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抗击敌空中袭击,夺取制空权,实施空中掩护。
航空兵
装备各种军用飞机,在空中遂行作战任务的兵种。它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按担负任务的性质和装备飞机的不同,分为歼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强击航空兵、侦察航空兵,运输航空兵和其他专业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
轰炸航空兵是以轰炸为主要手段遂行作战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摧毁与破坏敌战术,战役和战略纵深的地面,水上目标,参加夺取制空权的斗争,支援陆军、海军作战。
侦查航空兵
遂行侦察任务的航空兵用于查明各种战术战役和战略目标以及敌区地形天气等情况,为各军兵种的作战行动提供航空侦察情报资料。
空降兵
空降兵,又称伞兵,是军队中一支独特的兵种。它是士兵从飞机上跳伞降落,或是飞机直接降落后投入战斗的部队。虽然与飞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并不完全属于空军管辖,而是由空军协同陆军,并听从指挥直接使用。空降兵的优势在于:快速机动,能超越地理障碍,远程奔袭到达敌人后方,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配合正面部队夺取胜利。它的主要任务有:夺取敌方的重要据点,袭击和破坏其指挥部和重要设施,切断后方供应,支援在敌后作战的人员等。所以空降兵多是由训练有素的战斗力极强的步兵、侦察兵以及工程兵、通信兵组成。
雷达兵
雷达兵是以雷达获取空中情报的兵种或部队。分属空军、防空军、陆军和海军,是国家防空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在各种气象条件下,不间断地探测,跟踪和识别空中目标,为各军种、兵种的战斗行动、飞行管制和人民防空提供空中情报。
运输航空兵
遂行空中输送任务的航空兵用于保障空中机动,空降作战和航空兵机动并可担负空中补给,空中救援、空中通信等任务。
特种部队
特种部队是指担负特种作战任务的部队,通常由最高军事机构指挥和领导,执行侦察、袭扰、破坏、绑架、救援以及反颠覆、反特工、反偷袭和反劫持等任务。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有特种部队,但其规模和名称大有不同。
“绿色贝雷帽”
“绿色贝雷帽”是指美国陆军特种部队,其特征是一枚箭与剑交叉的浮雕徽章和一顶绿色贝雷帽,其下辖5个作战大队,负责太平洋与东亚地区的第1大队、负责加勒比海与西非地区的第3大队、负责西南亚与东北非地区的第5大队、负责中南美洲地区的第7大队及负责欧洲与地中海地区的第10大队,每个“绿色贝雷帽”的成员都会2~3种语言。
“海豹”突击队
“海豹”突击队是特种三栖部队,隶属于美国海军。其成员不仅能在水下进行长距离的移动,执行水下侦察、爆破、载具运输等任务,登陆执行特种作战任务,还能执行空降作战任务。最近几年,“海豹”突击队还直接参与了反恐行动。
在2003年美伊战争中“海豹”突击队在陆军特种部队掩护下,深入伊拉克守军内部,成功救出了被俘女兵林奇。
“阿尔法”部队
“阿尔法”部队是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的特种部队。其挑选成员时的条件非常苛刻,候选者的年龄必须在25~27岁之间,具有空降兵的身体素质,且能灵活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等等。苛刻的筛选以及入伍后的严格训练成就了“阿尔法”的传奇。1981年和1983年,“阿尔法”部队先后两次在毫无伤亡的情况下从恐怖分子手中成功解救出被扣押的人质。
法国“GIGN”是指法国宪兵突击队,成立于1973年4月,专门执行反恐任务。其队员全部选自宪兵队,具备非常高的射击水平,入伍后还要参加更为严格的射击训练,成为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其武器装备是根据实际需要的特殊技术规格由兵工厂特别制造的。
英国“SAS”
英国“SAS”是指英国第22特别空勤团,始建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德军非洲军团的后方执行营救盟军战俘、暗杀和袭扰的任务,战后则主要执行反恐任务。“SAS”由1个现役团和2个预备役团组成,其成员头戴贝雷帽佩戴带翼短剑的臂章,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可单独作战。
军衔
军衔是军队中区分军人等级的称号。表明军官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军官的荣誉。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
军官
军官是在军队中担任领导、指挥,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的军人,是军队的骨干。军官一般指排级或有少尉军衔以上的人员。军官按工作性质分,有军事指挥军官、政治军官、技术军官、行政军官、后勤军官等;按等级分、有尉官、校官、将官、元帅等;按服兵役状况分,有现役军官、预备役军官、退役军官等。
等级体系
现代军队的军衔制,是15—16世纪在欧洲开始实行的,后来被各国采用但又有各自的不同。军衔的等级体系一般由帅官、将官、校官、尉官、军士和兵构成。军衔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士兵
士兵是军队中直接操作武器执行作战任务或保卫任务的军人,是军队的基础和主体。士兵的数量特别是素质直接关系到军队战斗力的强弱和战争的胜负。士兵也是军官的后备力量,部队中的军官、干部应主要从士兵中培养选拔。那些从军事院校毕业的学生,一般也应先到基层担任一段时间的士兵,才可以担任军官。
军衔
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未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戴军衔符号的军服。
将军
将军是比元帅低一级的军衔,将军有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等军衔等级,现在法语中称准将是旅将军少将是师将军,中将是军将军、上将是集团军将军等。
上尉
该词来源于拉丁文“首领”,是一个最古老的军事术语。西方陆军最早的组织形式是被称作“连”的单位,每个连由一名上尉指挥,当时的上尉是一种职称,在德文中至今上尉和连长是同一个词。这个词由“头”和“人”两词组合而成,表示一个地位显赫的人,过去一般是对首领或司令官的称呼。以后,上尉逐渐演变为担任连长职务者的军衔称号。当今世界上凡是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无一例外地设有上尉军衔,在绝大多数不设大尉的国家中,上尉是尉官中的最高级别。
军制
军制是组织、管理、发展和储备军事力量的制度,即军事制度的简称。
主要要包括:国家的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国防经济体制、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制度、兵役制度、动员制度、国防教育制度和民防制度,军队的组织体制编制、训练体制、政治工作制度、人事制度、行政管理制度、后勤保障体制和称谓、标志的规定等。
一般由国家(或政治集团)及其军队制定,以法律、法令、条令、条例、规则等规范性文件颁行。军制属于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并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条件、科学技术水甲和战争局势、战略方针、武器装备、军事理论以及民族、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一定阶级的意志,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基本作用在于保障军事建设,以便有效地准备和实施战争。
军事领导体制
军事领导体制包括最高军事统帅、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和各级地方军事部门的设置、职权、相互关系等制度,以保证国家或政治集团军权高度集中,平时对军事建设和各领域的战争准备实施有效的领导,战时对各武装组织的作战和各领域支持战争的活动实行统一指挥。
武装力量体制
武装力量体制包括以军队为骨干的各种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武装组织的规模、编组、任务区分、相互关系等制度,以保障国家或政治集团建设各种武装组织,形成整体力量,有效地运用他们完成作战及其他任务。
军队的组织体制和编制
军队的组织体制和编制包括军队领导指挥机关,作战部队院校、科研及后勤等系统的设置、编组、任务区分、相互关系等制度,以保证军队各级各类组织有机地编成,人和武器装备有效地结合,形成强大战斗力。
军队的各项工作制度
军队的各项工作制度包括军队的军事训练、政治、人事、行政、后勤保障、纪律、称谓、标志等制度和规定,以保证军队有效地造就和使用人才,提高军政素质,培养战斗作风,建立正规秩序和纪律,协调内外关系。
国防经济体制
国防经济体制包括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层次实现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组织体制和管理制度战略物资储备体制军费的分配和使用制度等以便从财力物力上保障国防建设不断增强战争实力和潜力并在必要时能将国民经济迅速转入战时轨道满足作战的需要。
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制度
武器装备发展的管理制度包括武器装备发展的预测、规划、论证和决策等制度,武器装备的研制、试验、生产采购,使用各个环节管理和协调机构的设置、任务区分、相互关系等制度,以保证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改进和更新武器装备。
动员制度
动员制度包括武装力量动员,国民经济动员,人民防空动员、政治动员的计划和实施,动员令的颁布和实施,动员机构的设置和任务区分等制度,以保障在必要时使全国或局部地区(部门)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把战争潜力转化为战争实力,集中统一地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
兵役制度
兵役制度包括国家关于公民服兵役、接受军事训练、军人优抚、各级兵役机构的设置和任务区分等制度,以保障现役部队的补充、更新和后备兵员的训练、储备,满足平时军队建设的需要,建立战时兵员动员的基础。
国防教育制度
国防教育制度包括在农村和城市通过机关、学校、厂矿、企业和社会团体、开展国防教育、军事训练、军事体育活动等制度,以保证公民具有战斗精神、良好体质和基础军事知识与技能。
民防制度
民防制度包括民防机构和专业队伍的设置与任务、民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民防设施的构筑与管理等制度,以组织居民平时应付灾害,战时实施隐蔽、疏散和消除空袭后果、保护居民及经济等重要目标的安全。
国防部
国防部是国家中央政府中负责掌管国防与军队事务的军事部门。通常隶属于政府首脑,也有直属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的。现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中央政府都设有军事行政机关、但名称、职权和组织机构不完全一样。在名称上多数国家称国防部,有少数国家称“人民武装力量部”、“军事部”、“防卫厅”或其他名称的。在组织上,一般设部长或大臣一人,副部长若干人,部长或大臣通常是中央政府和国防决策机构中的重要成员,由军官或文官担任,也有由总统或总理兼任的,部内通常设有若干业务部门。在职权上,多数国家的国防部全面负责国防事宜及各种武装组织的建设和作战指挥;有少数国家的只负责指挥和管理军队,或只负责军队的行政事务,还有仅负责外交事宜的。
总参谋部
总参谋部是军队或武装力量的军事指挥机关。其主要任务是在总参谋长领导下,贯彻执行最高统帅和国防部长的命令、指示,搜集和提供情报,拟定和组织实施战略战役计划和动员计划,指挥并协调各军种、备战区及各种武装组织的作战行动。有的总参谋部还负责拟定和组织实施武装力量建设计划,掌管军队的组织建设,装备计划以及军事训练行政管理等事务。
军队识别标志
世界各国的军队都有其独特识别标志,如军旗、军徽等。军人个体因其所属军种、兵种、专业性质或军衔的不同而佩戴不同的识别标志,如领章、肩章、臂章等。
军旗
军旗是军队或建制部队的标志,表示该军队或部队属于何种性质的武装力量,通常由国家、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或最高军事领导机关正式批准颁发。军旗通常由旗幅、旗杆和旗顶组成。旗幅的规格及制作方法等均取决于各国军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旗杆多为金属品;旗顶多为金属制成的象征性图形,有的旗顶还饰有穗带。
军徽
军徽是以具有一定意义的图案制作成的徽章,为某一军事集团或军事首领的标志。早在公元前5世纪,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中便出现了装饰有神祗和动物雕像或刻画特殊象征性图案圆盘的矛和盾,还出现了军事首长和高级官员的个人标志。
肩章
肩章是指军人佩戴在军服肩上的识别标志,通常呈梯形、剑形、斜角形、矩形等,上面缀有军衔等级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例如美军将官肩章用星徽标志等级,上校肩章缀鹰,中校和少校肩章缀枫叶,尉官肩章缀金色和银色杠。日军军官常服肩章的星徽为樱花图案,将官以星数标志等级;礼服肩章为盘花式样,将官和校官均用3股金色圆绳盘花,尉官用两股金色圆绳盘花。
领章
领章是指佩戴在制式军服衣领上的识别标志,通常呈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斜角形等,上面缀有军衔或军兵种专业勤务符号。20世纪初,中国清政府规定,陆军军官礼服衣领上绣有领章,样式为飞蟒抱珠和金辫,以珠子的颜色区分等次,以金辫的数量区分级别。
胸章
胸章是指佩戴在军服左胸部位的徽章,通常呈矩形,上面通常标有军人所属的部队番号、佩带者姓名、职务、部别级编号等。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党军队曾佩带长方形的胸章,中间印有部队番号,两侧填写军人姓名,职务等,下面填写颁发年度。在美国军队中,每个部队和部门都有自己独具个性的标志和徽章,如胸章设计不受国家的统一规定限制,可自由发挥。
臂章
臂章是指佩戴在军服左袖上臂部位的识别标志,通常呈长方形、菱形、盾形等。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把臂章作为军兵种或专业技术勤务的标志,有些国家军人臂章表示军衔等级、服役年限,或作为团队的识别标志。
军服
军服是军人所穿着的制式服装的统称,对于军人日常生活、训练和作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军服既体现了军人的仪表,又象征着国威、军威。军服的样式较多,按其穿着场合和用途可分为军常服、军礼服、特种服等几类。
军礼服
军礼服是指军人在重大的节庆礼仪活动时穿着的制式服装,通常用料考究,色彩鲜艳,军阶标志鲜明,制作精细,既庄重又美观。许多国家还有仪仗队军乐团礼宾服及演出服。
军常服
军常服是指军人在平时和一般礼仪场合穿着的制式服装,通常分为军官常服和士兵常服,并按穿着季节分为夏常服和冬常服。有些国家还将军常服分为队列常服和非队列常服。军常服式样庄重典雅,同时也反映一定的民族特色。
特种服
特种服是指军人在执行特种任务时穿着的制式服装,其主要作用是保证特种勤务人员在对人体有危害的环境中工作的安全。例如,军人在核、化、生条件下战斗,军服必须具有防原子辐射,防化学污染、防细菌侵害等用途。
代偿服
代偿服是指飞行人员穿着的防止高空气压差对身体造成损伤并能提高自身承受过载能力的制服,通常由代偿服主体和张紧装置组成,具体分为头盔、衣体、拉力管、抗荷和代偿囊等部分。代偿服是有管装胶皮囊的连衣裤。当飞行员处在低气压和缺氧的环境中时,充气设备会即刻自动向管状胶皮囊充气使气囊体积增大以挤压飞行员身体保持人体内外压平衡。
作训服
作训服是指军人在作战,训练劳动和执行军事勤务时穿着的服装通常上衣为夹克式,下衣为马裤式较为轻便耐用。作训服按保护色可分为单色普通作训服和多色组合迷彩作训服。
抗荷服
抗荷服是指用于提高飞行员抗正向过载张力的制服,通常由两条裤腿和一条宽腰带组成,内有气囊。当飞机出现过载情况时,制服上抗荷调压器会根据实际情况,自动向气囊内充气加压,避免飞行员体内血液急速流向腹部和下肢而造成大脑贫血,同时限制人体内部器官的位移,从而减轻过载引起的疲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