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耳朵公鹿-引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来源:《章回小说》2005年第04期

    栏目:关东传奇

    在小兴安岭大山深处有一个闭塞的小屯叫靠山屯,屯子里依山居着百十户人家。俗语说靠山吃山,屯子里大多数人家以狩猎为生,只是近些年山上能打得着的野物越来越少了,不少猎户人家改成了以伐木和种地为生。种地的人家和山外的农村人家一样,一到冬天也养成了“猫冬”习惯,一入冬就不下地干活了,守着孩子、老婆、热炕头,其乐融融。时间长了,那些做山活的男人也变得懒惰起来,小屯不到晌午看不到有人家烟囱冒烟的。太阳似乎也懒得跟这个大山旮旯打个照面,上午十点来钟刚刚出来,下午三点钟不到就匆匆从大山背后隐去了,勤快一点的婆娘、媳妇刚刚把拆洗的被褥搭晾出去还没来得及晾干就得匆匆收回了。

    不过这里毕竟是山高皇帝远,虽然林子越来越稀了,野兽越来越少了,可屯子里私伐点林木、私猎点野物上边还是没人管的。一来是这里偏远,出山的道别扭,根本就没修过公路;二来靠山屯夹在两座大山的山根底下,两座山分属两个林业局,而两个林业局都有点够不上,这里就成了两不管地带。

    靠山屯的人就这样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了下来,由满清时几户猎人,发展到现在的百十户人家。屯子里只有两户姓,姓孙的人家和姓马的人家。传说是姓马的人家先到这里来落户的,姓孙的人家不过是从山东闯关东逃难来的。解放初期划分成分,姓孙的人家因为成分不好,在山东老家呆不下去了,一串通就躲到东北深山老林子里,被姓马的人家收留了下来。天长日久,两姓人家在屯子里相处得很好,就有了像亲戚般的相互走动。孙姓人家还有和马姓人家结亲的,这是后话。

    小屯一到过年时年味很足,孙姓人家把蒸得又白又大的枣馒头送到马姓人家去。马姓人家也把自家蒸的粘豆包一灶帘一灶帘送到孙姓人家去。孙姓人家有识文断字的早早就为马姓人家把门联写好了。马姓人家的猎户最早在山里打猎,会自制猎枪弹药,自然做几个土爆竹不在话下,就做了一些爆竹送给孙姓人家。一到年三十晚上,小屯里鞭炮齐鸣,能持续到天亮,两姓人家处得像一家人,常常叫山外面的人羡慕。

    话说马姓人家和孙姓人家一年如一年地这么相处着,那些孙姓人家和马姓人家结亲的都有了第二代,却没有想到因为一件小事,两家有了一点隔阂,渐渐的两家有点疏于往来了。要说呢,这确实是一件小事,有一年冬天,孙姓人家的猎手孙绍山进山打了两只兔子,下山来碰见马姓人家的猎手马占山。腊月里,太阳懒洋洋地照着两个越来越挨近的人影,可是当孙绍山快要走近遇到的那个人影时却突然掉头走开了。马占山怔怔地看着下山去的那个人影有些发愣?——这件事不到半下午就在小屯里传开了。实际上这件小事犯了山里人的大忌,山上捡东西见面分一半,何况马占山还是孙绍山的师傅呢?马占山曾教过孙绍山打猎,他肩上那杆猎枪就是马占山手把手教他怎么放的,此刻那杆枪的枪头上就那么明晃晃地挑着两只山兔往山下晃晃悠悠走去,而此刻马占山那吃什么都吐的老婆正需要点野味补身子,否则他也不会这时候走上山来的。马占山像不认识这个身材矮小、瘦筋筋的男人,等他走出好远,他才想起来什么似的往地上吐了一口黏黏的痰。那痰里带着一块暗红的血丝。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