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高一着-五子葬父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某村有个王老汉,老伴早已去世了,撇下了五个儿子。他一把屎、一把尿,既当爹又当娘,苦熬了多年,眼见得儿子一个个长大了,成人了,王老汉自己却像耗尽了的油灯,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五个儿子聚到了一起,商量给爹安葬的事。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全部心血都给了儿子,却没有能给自己置下一口棺材;如今事到临头,竟还招来了儿子们的一番怨言。

    “爹一辈子也不知干啥了,连口棺材都没攒下,这不是让儿女们作难么?”

    “现在木材这么贵,他连一分钱也没留下,让咱们拿啥给他买哩?”

    五个儿子谁也不愿掏腰包,争争吵吵,闹腾了半天,好不容易达成了协议:一口棺材四块面板,分别由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出;头档和脚档的两块小板自然是老五出了。

    可是老五不干,他手叉着腰,振振有词地说:“爹把你们四个都养大成人,都给盖了房,娶了媳妇,只有我还没有成家,我不能和你们比,我只拿出头档一块板,别的我不管。”

    哥儿四个劝了半天,谁也不能说服老五。可棺材不能缺一面啊!几个人想了半天也没个好办法,眉头都皱起来了。老二突然灵机一动,一拍大腿说:“嘿,有办法了,用纸糊上不就行了吗?”弟兄几个一听连声称妙。

    老大说:“老五,这张纸你就出了吧!”老五噘着嘴,不情愿地答应了。

    本来下葬在农村要算一件大事,四邻八舍相熟的都要来帮忙;但五弟兄怕来人要招待吃喝,破费钱财,所以决定自己动手,不请外人。

    这天,天还黑乎乎的,五个人就抬着灵柩出发了。他们走巷过桥,穿林涉溪,一个个走得气喘吁吁。坟地在半山,起先平路还好走,渐渐开始上坡,抬着就更吃力了。他们一边喘着粗气,一边埋怨灵柩太重,嘴里还不干不净地叨叨着。

    坡越来越陡,棺材大头在前,小头在后,倾斜得越来越厉害了。这一斜不要紧,王老汉的尸体就把那张薄纸蹬破,从里边滑了出来,掉在了地上。

    五弟兄只觉得肩上忽地轻了一下,可谁也不留意,还是“呼哧、呼哧”忙着赶路。

    安埋毕,弟兄们才缓过一口气来,擦擦汗,歇了一小会儿,就开始往回走。

    这时,天还黑乎乎的,周围的东西都还看不清楚。忽然,走在前面的老大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差点跌倒,他低头一看,是个胡子长长的老头,忙用手推了一下,说:“老哥,快起来,睡在这里小心潮了身子。”

    那人躺得稳稳的,竟一动也不动。老二伸手一摸,吓了一跳:“呀,是个死人!”

    五个人绕过死人,又上了路,边走边叹息地说:“老人死了,咋就扔到这里不管了呢?这儿辈们也实在太心狠了。”“咱爹死了,我们那么困难,还给准备了一口棺材,也没让露着尸。唉,真是世道越来越不像话了。”“看来天下不如我们的还大有人在啊!”

    走出老远,还能听见五弟兄愤愤不平的声音。

    (搜集整理:杨英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