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人生必修课-成长心态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5堂课积极乐观的心态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就是他的积极心态,每一个成功人士的心态都是积极的、乐观的。如果一个人能够积极的面对人生,乐观的接受挑战和应付困难,那他就成功了一半。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或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都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在这个时候,只有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战胜困难,才能在学业上和事业上取得成功。只有让这种积极的心态一直处于巅峰状态,才能让自己有着用不完的超强行动力,才能让自己所向披靡,无所不能!

    挫折是上帝的恩赐

    一直以来,人们欣赏无所畏惧的英雄,歌颂征战沙场的勇士。面对挫折,有些人是坦然面对、倍加珍惜,把挫折视为人生路上不懈动力。勇敢的接受上帝的微笑,因为是成功路上上帝给我们的恩赐。挫折是人生旅途上一座七彩桥,无论有多少沟沟坎坎,有了这座桥,你便可以顺利的跨越,步入理想的自由王国,实现人生的价值和辉煌。

    对于青少年来说,能够正确面对挫折就显得尤为重要。挫折也是人生旅途上的一块巨石,利用它,你可在砥砺精神的刀锋,开掘生命的金矿,从自信、乐观、勇敢、诚实、坚韧之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人生中遇到挫折就像大自然中的刮风下雨,谁都无法避免。有的人,被风雨击倒了,被挫折征服了,被困难吓倒了,他的人生从此就变得灰暗了。而有的人,接受了风雨的洗礼,经历了挫折的磨练,战败了困难的挑战,他的人生从此便一片光明。

    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一生创作出大量流传千古的交响乐,一直被后人称为“交响乐这王”。但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痛苦:父亲的酗酒和母亲的早逝,使他从小失去了童年的幸福。当别人家的孩子还在无忧无虑地享受欢乐和爱抚的时候,他却必须得像大人一样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任,并且成功地维持了这个差点陷入破灭的家庭。

    也许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也许是祸不单行的缘故。正处于青春年华的贝多芬,他失意孤独;也正当他步入创造力鼎盛的中年时,他又患耳疾,双耳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还有比突然耳聋的打击更沉重的吗?贝多芬一生中几次濒于崩溃的境地,他在三十二岁时就写下了令人心碎的遗嘱。但他顽强地战胜了命运的打击,他大声呼喊:“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摧倒。”即便是在困难重重最痛苦的时候,他还是凭着自己的坚强斗志完成了清明恬静但双激昂奋斗的《第二交响曲》。

    贝多芬一生历经无数挫折磨难,但是,每一次痛苦和哀伤在经过他的搏击和战斗后,都化为欢乐的音符,谱写成壮丽的乐章。一个饱经沧桑和不幸的人,却终生讴歌欢乐,鼓舞人们勇敢向上,这是何等超人的勇气,何等坚毅的精神,何等伟大的人格!在贝多芬的日记里,永远记着一句话,那就是:“谁想收获欢乐,那就得播种眼泪。”的确,贝多芬的一生,本身就是一部同世界、同命运、同自己的灵魂进行不懈斗争的雄浑宏伟的交响曲。

    其实贝多芬的故事无不在向我们说着这样一个道理:这个世界,确实存在太多问题,也许有太多不如意,但是生活还是要继续。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挫折,都可以看作是上帝给予的恩赐,目的是要锻炼自己。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心里充满阳光,世界也会充满阳光。也就是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有困难和挫折;唯有抱着积极的态度,才能战胜挫折。

    在遭遇挫折、面对困难,尤其是青少年,没有必要停滞不前、意志消沉。如同一个突遇风雨的登山者,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经历过挫折,生命也就会平添了一份色彩,多一份磨练,就多一段乐章。多一份精神食粮和财富。历经挫折的人,更知道怎样去珍惜生活,更明白生活蕴含的哲理。因为挫折是一道迷人的风景,永远装点奋发的人生。

    “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对此,做为青少年决不能低头,而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理智、客观地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克服挫折。感谢挫折,生活因此而丰富,人生的体验依次而深刻,生命也因此而更趋完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其实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要我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败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奋起”。没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没有趟不过去的河流。”

    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逆境是磨练孩子毅力和意志的运动场。对挫折采取不同的态度,可能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人总是跨过了无数道沟沟坎坎,越上一级级人生“台阶”,才能体验“一揽众山小”的人生修练。身为父母,可不能错过培养孩子“逆境商”的这一阶段。

    胜不骄败不馁,笑对人生

    胜而不骄,看见的将是更远处的风景。人不但要有自卑心,同时也要有必胜的信心,这样才能成功时不骄傲,失败时不气馁,正所谓的胜而不骄败而不馁。人只有这样才能发展才能前进。

    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我们要做生活的强者,将挫折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每天都保持乐观;总之,笑对人生,这样就终能获得成功。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看你如何对待失败。任何希望成功的人,必须找到战胜失败、继续前进的法宝。不然,失败必然导致失望,而失望往往会让人一蹶不振。

    成功者不是一开始创业就取得成功的,他可能要面对许多次失败;在失败面前、要经得住考验。有人说,请记住,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因为成功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总是积极地思维。实践证明,只有积极地思维,才能找到希望。所以,你必须要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从中让你自己靠近成功,进而最终取得成功。“兵败如山倒”,我们常因为一步走错,而方寸大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其实如果我们能稳定阵脚,下一步未尝不是新的开始。失败为成功之母,问题是我们能不能痛定思痛,沉着振作。所以胜而不骄,固然可喜,败而不馁更为重要。青少年更要从小培养这种精神。

    一位苏格兰王子在看蜘蛛结网时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可怜的蜘蛛结一次不成,就掉下来一次。屡败屡战、屡下屡上,直至掉下来七次,终于结成了网。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危机与生机,失望与希望,消极与积极,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其间,一定会有后退,会有逆境。但勇士恰恰是在后退的逆境中依然奋进者。

    所以对于人生来说,更是如此,只有把握好自己的心态,做到胜而不骄,败而不馁,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习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朋友很纳闷地问:“你有必要把这些门都关上吗?”

    “嗯,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作的事。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后面,不管是美好的成绩,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又可以重新开始。”

    朋友听后陷入了沉思。乔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踏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

    “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多么经典的一句话。的确,要想成为一个快乐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随手关上身后的门,不沉湎于过去的失败,不夸耀以前的成功,一直向前看。

    胜而不骄,败而不馁,就是胜者。埃·哈伯德曾这样说过,而这名话告诉我们,失败而不气馁,最终成为胜者,在青少年的生活学习中,其实都会面对失败,有些人面对失败,就失去信心、勇气,不敢现尝试下去,最终成为失败者。而有些人面对失败而不气馁,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跌倒了再爬起来勇往直前,最终成为胜者。所以我们要想成为胜者,就要敢于面对失败,克服困难。

    曾经,巴西人认为自己的国家队一定能获本次世界杯赛的冠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半决赛中巴西却意外地败给了对手,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被带回巴西。球员们悲痛至极,他们做好思想准备,以迎接球迷的辱骂、嘲笑和汽水瓶。要知道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他们坐立不安,因为他们的心里清楚,这次回国凶多吉少。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多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上,他们看到总统和球迷共举着一大横幅,上面写着: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队员们见此情景,顿时泪流满面。四年后,巴西队捧回了世界杯。同样,精明的温州人知道,只要你能够站起来,你的倒下就不算是最终失败。但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一件事就像一首歌,而失败往往是这件事的前奏,只要心里想着“败而不馁就是胜者”这句名言,笑着面对困难,美妙的歌声就会向你传来。这则故事无不在向我们说着,只要跨过了重重困难,从失败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就能找到了通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而人生充满痛苦与磨难。磨难是福,是人生摆脱贫瘠的契机。人生不足畏,没有经历过坎坷磨难的人生,永远领略不到奇异的风景,永远不会走向成熟与深刻。瑰丽雄奇的风景都在常人难及的深谷山巅之处。所以,我们要笑对人生,这是人生的基石。我们要有一颗平淡的心,既不因暂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骄傲不前;也不能怨天忧人,宿命论只是意志薄弱者的借口,命运的纤绳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要磕磕绊绊,失败之后我们需要什么?不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不是灰心丧气的绝望,而是微笑,从心底发出的对自己的微笑,鼓励自己,鞭策自己,不断看到希望,不断向前奋进。

    第6堂课用微笑弹奏生活

    人种有国度,语言有度,领土有国度,然而惟有微笑没有国度,它可以瞬间表达你的热情、友好和善意。青少年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更应该把你像太阳一样的笑脸展示出来,把你的热情传递给别人。学会了对自己微笑,就学会了热爱生活;学会了对别人微笑,就学会了珍惜美好;学会了对一切生命微笑,你的人生便处处充满阳光!人生短暂,何不用微笑来弹奏你的美好生活呢?

    让微笑伴你成长

    你感觉过别人对你的微笑么?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微笑,当做一个很细小的动作,给别人无限的温暖,拉进你跟别人之间的距离。让自己会心的一笑,开心的微笑,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微笑让心灵更丰盈,微笑让生命更富有。微笑是一种仪表,一种风度,一种语言,真诚的微笑还给人以尊重、希望、鼓舞、温馨和芬芳,微笑是三月的春风,能将脸上的阴云扫荡;微笑是人间的彩虹能架起友谊的桥梁,微笑是美德的外露;是智慧的展示;微笑更是艺术的符号。

    微笑是省力的,又是不易的。说它省力,是因为微笑只需动用13块面部肌肉,而皱眉蹙额需要动用47块面部肌肉;说它不易,是因为微笑来自爱心真情,来自宽阔胸襟,需要一定的修养和长期的坚持。所以,学会微笑应该成为青少年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必修课。

    可以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的行为语言,虽然无声,但最能打动人。在青少年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件东西就是微笑,也唯有微笑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仇恨。所谓一笑解千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青少年应该学会微笑,因为也只有微笑才会让人感觉到温暖。

    第7堂课坚强的意志助你成功

    荀子在《劝学》中说:“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充分地说明了坚强的意志对于人生的极大作用。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不论是学会适应无常的生活,还是迎接时代的挑战,又或是获取个人的成功,都需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是通向成功的钥匙,没有了它的人,就像没有了翅膀的鸟儿,始终无法飞向蔚蓝的天空。面对满地荆棘的人生道路,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助你成功。

    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控制自己、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它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和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思维的发展,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思维的抽象逻辑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社会经验,意志力还很薄弱,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对于青少年朋友来说,学会自律,主要是控制自己,“控制者”和“被控制的对象”都是自我。那么,青少年为什么要学会自我控制呢?

    首先,自我控制有助于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同一性,人从自然人发展成社会人的过程,需要通过自我学习,逐步具备社会成员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行为,使社会要求逐步内化为人的观念和行为。其次,自我控制有助于青少年实现人格的社会化。再次,自我控制有助于调节青少年内在的潜能。

    自我控制的前提是:青少年的心中有个目的要不惜一切的达到,如果没有这个那一切都是空谈。人只有在为了某件自己认为值得的事情的时候才会控制自己并想办法达成,而什么都没有的人是没有必要那样做的的,所以最好是帮青少年树立一个目标并鼓励他达到,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就学会自己控制自己了。

    坚持不懈是中华民族特色

    中华民族是吃苦耐劳的民族,在民间流传着许多颂扬坚韧耐力的故事。王羲之洗笔的千缸墨;黄永玉画的万张荷花稿;“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事实证明,无论是那一方面的成功,都需要“坚持”。荀子曾有过“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和“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的名句。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着作——《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在屡受挫折,甚至在遭受了腐刑后仍发愤继续撰写此书,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试问,为什么司马迁能在潮湿、黑暗的天牢中能够洋洋洒洒万千字,而义无返顾呢?因为在他的心中,有一个理想,有一份责任,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他一步步走过来。他相信只要自己坚持,总会达到心中的目标。凡事总会碰到大小不同的失败和挫折,只要坚持下去,便会有胜利的一丝曙光,正因为司马迁坚信了“坚持就是胜利”这一规律,所以他成功了!

    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古今中外的名人轶事都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坚持绝对不可少。

    一名英国科学家为证实蚊子是疟疾的传播媒介,日复一日的和蚊子打交道。1893年的一天,他在显微镜下看了8个小时,眼睛酸痛,视力模糊,外加天气炎热,蚊虫叮咬,观察难以继续。可是他定了定神,继续观察工作。最后的胜利,往往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就在他感觉最疲惫的时候,突然他发现在两只蚊子身上,有前所未有的细而圆的细胞,与疟疾寄生虫的色素一模一样。就这样他获得了胜利。

    大多数人们因此认定坚持就是胜利。一心认为只要乘上持之以恒的列车总会到达目的地-成功,而犯起了倔脾气,大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气势。然而,成败旦夕间,谁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撞一回“南墙”。所以成功不仅需要一颗永恒的心,同时少不了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

    马克思说:“在学习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会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滴水穿石,聚腋成裘。朋友,请记住,闪耀着无数成功的光环是需要恒心的。

    第8堂课行动是成功的加速器

    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无奈,而是可以由自身主观努力去把握和调控的,人生的方向是由“心态”来决定的,其好坏足以明确我们构筑的人生优劣。坐而言远不如起而行之。这句话是说,渴求的心态不仅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心理资源。当你渴望着成功,并为之而努力的时候,你就会目光高远,时刻想着提高和进步,而这正是成功者最重要的习惯。珍视你的梦幻与憧憬吧,因为它是你心灵的结晶,是你成功的蓝图。

    目标成就梦想

    梦想、希望和目标——人生永不熄灭的火炬。青少年最大的绊脚石往往是这种错误的想法:认为天才或成功是先天注定的。人生是什么?人生的目标是什么?目标不能说不重要,目标决定了人生的走向,但人生不等于目标,人生还是向着目标运行的整个过程,人生是过程!啊,这是一个最简单但又最不为人注意的错误。人生目标是我们永远的明天,我们的人生永远是今天,是此刻,是转瞬即逝的现在!

    青少年如果是为了追寻成功,而投入到学业中去,那就应该为了学业的顺利发展而设立目标。我们听到有人说“我们一定要成功”、“我要考一流大学”,“我想被学校保送某某高校”……很多人都有类似如此的愿望,但这是目标设立吗?当然不是!这绝不是目标设立,这是喊口号。

    如果没有梦想,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没有意义;如果没有目标,我们的人生将失去航行的方向!人生要获的成功,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没有目标就不知道努力的方向。犹如巨轮梦想驶上大海,但是却没有确定的航标。许多人也曾看到了机遇,也曾梦想成功,但他没有把自己的梦想变成人生奋斗的目标。

    有目标的人是活得有意义的人,能看重人生本身这一过程并把握住过程的人是活得充实而真实的人——“没白活一辈子!”

    法国博物学家法布尔经过反复观察发现,巡游毛虫在树上的时候,往往排成长长的队伍前进,由一条虫带队,其余的毛虫则紧紧跟着,心无旁鹜,鱼贯而行,从不分离。于是法布尔就把一组毛虫放到一个圆形大花盆的盆沿上,使它们首尾相接,排成一个圆形。这些毛虫开始行动了,像一个长长的游行队伍,没有头,也没有尾。法布尔在毛虫队伍旁边摆了一些食物,如果毛虫要想吃到食物就必须解散队伍,不再一条接一条前进。法布尔预料,毛虫很快会厌倦这种毫无用处的爬行,而转向食物,可是毛虫没有这样做,依然有序地、执着地循序环行,一直以同样的速度沿着花盆边沿走了7天7夜,直到饿死为止。

    这个小实验经常被成功学家们作为着名例证,用以说明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没有确定人生目标的人,就如这些毛虫一样碌碌无为空耗人生。毛虫们遵循的是它们的本能、习惯、传统、惯例、过去的经验,或者随便你叫它什么好了。它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只是盲目地“跟进”,尽管工作很努力,生活很忙碌,但最终是一事无成,还落了个饿死的下场。

    我们应该相信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梦想,并把这种梦想变为现实的过程,而这其中就需要我们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去成就我们的梦想,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一只没有翅膀的小鸟,试想,如果一只小鸟失去了翅膀,那它还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吗?没有!所以我们不能没有人生目标,因为它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标志。

    想法决定做法

    如果想法能理智的支配做法,那么,所有的一切因愚蠢想法犯的错误都可以避免,但现在的问题是,想法和做法完全分离了,这叫做明哲保身吧,用想法代替做法的聪明人,迟早会因为自做聪明载跟头,所以,人要塌实,想法和做法都应该从友好和平的角度出发,设个圈套把别人载进去自己想得益,到最后,只会是自己害自己,塌实的想法也是一笔财富,得到幸福的财富,心灵和平的财富。

    想法与做法,是相互缠绕、相互影响着的同一因素的内外两面,任何想法都要借助于做法才能表达出来,任何做法中也都蕴藏着想法,并且往往当想法有所调整时,做法也必须随即调整,或者反过来,如果做法不随即调整,那么就无法表达想法,这也就意味着做了许多无效劳动。美国着名地磺学家华莱士,在总结其一生成败经验的着作《找油的哲学》中写道:“找油的地方就在人的大脑中。”他提出一个着名的观点:人的大脑里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思维方式,是其中最珍贵的资源。

    佛说:一切皆由“心”生!心生了“想法”,想法生了“看法”,看法生了“做法”,做法生了“结果”!想法是因,结果是果。面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想法、看法,就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我们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做法就会改变,结果也会改变。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深受自己想法和看法的影响,也就是观念的影响,这些想法和看法就构成了我们的信念,严重影响着我们的做法和表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健康的想法和看法会带来健康的表现和结果,不健康的想法和看法同样会带来不健康的表现和结果。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学着使用。当我们面对不顺时,不要怨天尤人,正确的做法是:反求诸己,调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跟着调整做法,就会逐渐顺利起来!这就是“检讨修正”。当我们与别人冲突时,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主动改变,而是调整我们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对方也会因我们的改变而受到影响,可能也会改变,这就是“间接控制”,通过改变我们的影响途径或影响方式,达到相互改变的目的!

    当然,多少个想法跟不上一个做法,一个做法却注定要多个想法。譬如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鱼”是想法,“结网”是做法,多少“羡鱼”的想法也不如赶紧“结网”来的实在,然而,结什么样的网,是小网还是大网,是线网还是丝网……却实在需要多个想法来确定的。思路要是不对,再有智慧也是徒劳,这时候他脑筋转得越快,往往也死得越早,而好的思维,会使人生旅途充满亮光。每一种好的思维方式,都是生命历程上一盏明亮的灯,导引你正确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