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人生必修课-成长交往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13堂课礼节是交际的品牌

    礼节,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穿衣着装和行为举止的要求标准。中华民族素来被视为“礼仪之邦”,礼节的重要性更是体现到了各个方面,遵守它,可以促进人际交流的和谐,违反它,便会导致社会关系的失调。由于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学校,所以很多青少年都不能意识到礼节的重要性,其实不论在什么地方,礼节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恰到好处的礼节常常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自己的仪表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好的仪表,是否会增加别人对他的喜爱和友好呢?事实证明,如果其他方面都相同,人们更喜爱漂亮,英俊的人。仪表对初次交往的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这叫做第一印象或首要效应。正如人们在买商品之前,首先看到的是包装。这种由表及里的认识程序不一定完全是对的,但这确实是我们生活中的事实。为了事业,为了幸福,为了博得别人的第一印象,请注意自己的仪表美。青少年也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

    仪容仪表是反映一个人精神风貌的首要因素。

    青少年朋友一定要注意仪表美。修饰打扮应以清雅素淡,大方自然,洒脱活泼为主。要显出青春的朝气和魅力。同时更要适合自己的身份,提倡简朴,注意经济耐用,老舍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美丽的人不多施指粉,不乱穿衣的”。还要结合自身条件,扬长避短,要整洁宽松,有利于健康,要注意场合,不标新立异。

    说话的艺术

    语言是人的第二副面孔。一个人说话的能力,对其社会交往与人际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多人出人头地的捷径,历史上很多地位显赫的人,靠的就是一副语惊四座、技压群芳的口才。

    说话的艺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从现实中锻炼出来的。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鸟儿没有羽翼。

    一位哲人说得好:“智者的声音就是愚者的方向。”

    美国幽默大师罗伯特·奥本说:“每天早晨起来,我都看一遍《福布斯》杂志上美国最富有者的名单,如果我不在上面,我就去工作。”这句话有没有智慧?有!告诉我们人要有梦想,要勤奋努力。

    “没有目标的人注定要为有目标的人工作。”这句话有没有智慧?有!它告诉我们要有目标,因为目标是人生的清醒剂。

    第14堂课优雅社交从赞美开始

    每个人都喜欢听别人的溢美之词,尤其是青少年,十分渴望被人欣赏。虽然青少年渴望得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却有很多的青少年不会轻易地流露对别人的赞美之情,把生动的言语硬生生地压在心底。这是因为他们还不明白,赞美别人也是一种激励自己的方法,赞美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是人际间最佳的润滑剂。青少年学会了赞美,才能为自己赢得一个好人缘。

    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有一首诗写道:“梅雪争春不肯降,驿人搁笔莫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诗中的梅和雪形成鲜明的对比。梅和雪都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不看对方的优点,以至于一味的孤芳自赏,自视高人一等。梅和雪,哪一个更好呢?它们是各有所长吧。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人类来讲,亦是如此。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都会有自己的缺点。相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优点。我们只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才能好好地利用这些优点为自己服务。

    我国古代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满腹经纶,被世人尊为“孔圣人”。他高人之处太多了,但他没有自命不凡,而是努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别人请教,始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看人要看对方的长处,只有认识到自己尚有不足的人,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从而不断取得进步。

    发现别人的优点,会觉得别人更可爱,会跟他相处得更好。如果他的优点正是你的缺点就可以取长补短,要是他的优点也是你的长处,就可以互相切磋更进一步。

    发现别人的优点可以对比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可以发挥自己。总之,能发现能看清每个人的优缺点,可更完善自己。一个人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说明他本人是一个很能理解别人的人;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优点而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就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变的自私起来。看到别人的优点就能影射自己,让自己看到自己哪里不如别人好,形成心理差距,这样心中无形的既定目标就会升级,健康人的心态就是利用这一点向比别人好的人学习优点而进步的。试想一下:没有目标的世界或者生活是什么样是生活?你要超越自己就要知道自己的不足,如果心理已经很满足了觉得是最优秀了那还需要更高的目标吗?不用,回答是肯定的。

    你的努力的目标从你的不知足和没有别人好而开始成长的。

    赞美需要一颗真诚的心

    赞美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推动力量。对他人真诚的赞美,正如沙漠中的甘泉一样让人的心灵受到滋润。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心理学家威廉·杰尔士也说:“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其他人的欣赏。”当你赞美他人的时候,别人也就会在乎你存在的价值,你对他人的赞美也让你获得一种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在由衷的赞美给对方带来愉快以及被肯定的满足的时候,你也十分难得的分享了一份喜悦和生活的乐趣。

    每一个人都是上帝最得意的作品,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奇迹,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闪发光的亮点。世界上,人人都喜欢别人的赞美。我们要学习会欣赏他人并赞美他人。这正如美国着名企业家玛丽凯经理曾说过的:“世界上有两件东西比金钱和性命更为人们所需,那就是‘认可’和‘赞美’。”但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认可”和“赞美”一定要真诚和自然,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不是应酬作秀,更不是虚晃一枪。真诚地、适度地、恰如其分地从内心深处给人以“认可”和“赞美”,有时可以影响人的一生。

    赞美真的会创造奇迹。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男孩在一所工厂打工,但是他非常喜欢唱歌,每天努力的练习。可是他的第一个老师却残忍的对他说他根本不是一块唱歌的料。这句话对他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影响,从此一蹶不振。但这时,他的贫穷的母亲却鼓励他说:“孩子,你唱的很好,你能行,你一直都在努力,一直都在进步,你会成功的。”同时,为了让儿子学习唱歌,她更努力的工作赚钱,来供应儿子的学费。在母亲的鼓励与赞美下,他加倍努力,终于成功了。他就是意大利着名的歌唱家——卡罗索。

    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中不都在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赞美吗?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得到别人的尊重认可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真诚的赞美就像甘霖一样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当我们遭遇挫折而失落自卑时,一句真诚的赞美,会使我们重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重新鼓起战斗的勇气;当我们因为平庸琐碎的生活而麻木倦怠时,一句真诚的赞美,会使我们精神振奋,重新激起对生活的热爱。

    1921年,美国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以百万年薪的天价,聘请了一位夏布先生,担任其新成立的“美国钢铁公司”总裁。有人估计,当时的百万美元,价值相当于现今四千万美元。而那时候一般人的薪津,每月大约百元美金。为什么安德鲁·卡内基每年要花一百万元聘请一位管理人才?原来,安德鲁·卡内基发觉,夏布先生具有一种最宝贵的能力─能够在别人身上看到优点,并且给予真诚的赞美和感谢。卡内基认为,人都有一种深刻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特别是他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如好的友人、主管、父母等等。而夏布先生也深切了解自己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他相信“奖励是使人工作的原动力”,他喜欢以“真诚,慷慨地赞美他人”的方式,处理人事、管理人事,激发了部属的工作潜能,也为自己赢得尊重和财富。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带给别人真诚的赞美。

    但是,仅仅赞美是不够的,你的赞美还必须是真诚的。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会在适当的场合、及时地将真诚的赞美送给他人。在愉悦他人的时候,自己也因为发现了美好的东西而心情舒畅。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而不是虚伪的赞美。毫无根据的夸奖,会让人产生你在拍马屁或者说至少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且,实际上,对于那些喜欢别人过分夸奖的人,也未必适合和他做朋友。只有当你真的发现了别人身上的某些优点的时候,你才把它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种优点并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一些细微处的赞赏可能更能感动别人。比如你发现对方今天穿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那就请立刻告诉她:“你今天这身衣服真好看。”

    如果一个人不分场合,不问具体情况的赞美,就会引起误会与不必要的麻烦。当一个人正踌躇满志时,赞美只会让他骄傲自满,最终也会害了他。如果赞美的话言过其实,就会让人怀疑你的动机,认为你是谄媚。不必挖空心思去赞美他人,只需有一颗客观公正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别人身上的长处并出自真心的赞美,也许你的赞美会改变他的一生。

    第15堂课沟通赢得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少不了沟通,它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纽带。沟通有着神奇的力量,它能让误解变成谅解,把阻力变为动力。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思想上不成熟和心理上的叛逆性,十分缺乏与人沟通的欲望,因此,对他们来说,学会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沟通能让他们彼此信任和理解,一次成功的沟通,不仅可以让他们少些偏激,多些感激,还可能改变他们的处事风格和习惯。沟通无限,精彩才能无限。

    沟通让道路更畅通

    沟通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说沟通是学问是因为任何沟通都是有其本身的目的,把握住沟通的目的,同时掌握沟通的要领,将相互的理解或者思想表达出来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说沟通是一门艺术,讲的是沟通是技巧,其中包括语言的,非语言的,外部因素,交流双方对事件的认知度等等。

    沟通的目的有很多,最浅显的一个目的便是信息的传递,信息的传递包括了单向和双向传递,而此时,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时性,保真度等等都是需要重要考虑的方面;沟通的高一级别的目的在于沟通的影响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去“说服”沟通的一方的行为,思想等。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醒着的时候,每天大约有70%的时间都花在各种各样的沟通上,早晨问好、吃饭闲聊、打电话、发短信或邮件、邀约、开会、分享、了解客户需求、培训、看书、走亲访友等等,沟通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就是处理不良的人际关系。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多么重要。

    每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地孤活于世,尤其是在今天这个时代,那么更需要理解与沟通。心灵的默契,言语的合拍,动作的和谐,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到的,因为每个人环境不同,只有打开心门,坦诚相待。沟通,再沟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人与人之间才会多些理解,少些误会,才会使家庭和睦,事业蓬勃,友谊长久,生活美满……

    人与人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其桥梁是沟通。沟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交流思想,传达意识,发表看法的过程。

    懂得倾听的艺术

    倾听是一种习惯,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内涵。我们的民族要学会倾听,讨论倾听的重要时越觉得倾听很重要。一个老师没有学生的倾听就无从谈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总在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一个人不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尊重。

    倾听,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是倾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善、美,让我们彼此的手握得更紧、心灵贴得更近,让我们积累了许多难得的经验,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是倾听,让一句简单的话语,有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屑的小事,一下子变得无比地亲切起来,让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动人的光彩……

    倾听是一种姿态,是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倾听是一首歌,是团结之歌,友爱之歌,和睦之歌。有了这种姿态,就能做到海纳百川、光明磊落、心底无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国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让人打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让大臣分辨哪个最有价值。最后一位用一根稻草试出了三个小金人的价值,他把稻草依次插入三个小金人的耳朵,第一个小金人稻草从另一个耳朵出来,第二个小金人稻草从嘴巴里出来,只有第三个小金人,稻草放进去以后,什么响动也没有,于是老臣认定第三个小金人最有价值。

    同样的三个小金人却存在着不同的价值,第三个小金人之所以被认为是最有价值也因为在于其能倾听。其实,人也同样,最有价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说会道的人。善于倾听,消化在心,这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可事实上,生活中的人们并不是都善于倾听。

    倾听其实是一种幸福。生活中我们不妨倾听父母那喋喋不休的唠叨,这是一种爱意的释放;我们不妨倾听子女的诉说,以朋友的姿态去感知那颗心灵,给予他们前行的信心;我们也不妨倾听朋友和同事的喜悦和烦恼,真诚的为他们的进步高兴,为他们的成功喝彩,成为他们雨中的一把伞,路上的一盏灯。

    倾听是一种与人为善,心平气和,虚怀若谷的姿态。有了这份姿态,就会多听一些意见,少出几句怨言,或许就意味着家庭中多了一分和睦,恋人间多了一分和谐,朋友间多了一分和气。着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让我们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提升情趣,感悟人生!

    第16堂课团结才能共赢

    在动物界讲究的是“一山不容二虎,强者为王。”而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类提倡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俗话说:“单丝不成线,单木不成排。”人们必须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成就大业,正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懂得团结合作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21世纪。团队合作精神就像一个人的灵魂,大家必须互帮互助才能为灵魂注入活力。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一意孤行只会让目标越来越远,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是一个不成熟的人。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美国的韦伯斯特说过:“人们在一起可以做出单独一个人所不能做出的事业;智慧、双手、力量结合在一起,几乎是万能的。”

    让我们把“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牢记在心头,更希望大家把团结的力量体现出来,在以后的学习、活动、生活中,相信大家的团结合作肯定是最最棒的!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团结,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和国这个大家族的一员,在每一个公民之间,应该不分彼此地去帮助别人,团结友爱。要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需要一种精神,也呼唤一种精神;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也需要一种精神来维系、来支撑,这种精神,就是凝聚在党旗下的团结精神。团结才会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充满爱的世界更需要我们的团结。

    泱泱大国,巍巍华夏,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国,之所以历经磨难、历尽千难万险仍然鼎盛繁荣,归根结底是因为由一个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政党,和凝聚在党旗下的团结精神。

    国强则民盛,民盛则国兴。回望历史的长河,浪涛汹涌,清波澎湃,那亘古不变的灵魂,就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孕育出厚重而古朴的血脉。

    信任是合作的基石

    信任一个人有时需要许多年的时间。因此,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也没有真正信任过任何一个人,倘若你只信任那些能够讨你欢心的人,那是毫无意义的;倘若你信任你所见到的每一个人,那你就是一个傻瓜;倘若你毫不犹疑、匆匆忙忙地去信任一个人,那你就可能也会那么快地被你所信任的那个人背弃;倘若你只是出于某种肤浅的需要去信任一个人,那么旋踵而来的可能就是恼人的猜忌和背叛;但倘若你迟迟不敢去信任一个值得你信任的人,那永远不能获得爱的甘甜和人间的温暖,你的一生也将会因此而黯淡无光。

    信任是一种足珍贵的东西,没有人能够用金钱买得到,也没有人可用利诱和武力争取得到,它来自与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是活在灵魂里的清泉,可以挽救灵魂,让心灵充满纯洁和自信。信任,就是相信你不相信的事。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有一个故事:一个劳改犯人万念俱灰,心想这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相信他了。后来,他越狱了。在他亡命途中,他大肆抢劫钱财,准备外逃。在逃亡的火车上,他站在厕所旁边,过了一会,有个姑娘来上厕所,发现门扣坏了,便轻声的对他说:“先生,你能为我把门吗?”正是这姑娘纯洁无邪的眼神,使他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一样,严严把守着门。下了火车以后,他就去派出所投案自首了。

    是啊,这个世界需要信任。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不要远离信任,因为信任会使我们活的轻松,也会为别人带来希望。信任的产品是友谊,多一份友谊总是快乐的,没有人会傻得连友谊这样的产品都拒之门外。经常怀疑一切的人,是永远得不到信任的人,是永远被孤立起来的人,是生命的一种极大的不幸。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