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父母-大人要打(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父母终日辛劳为孩子,孩子在爱的压迫下越发呼吸紧张。是孩子绑架了父母,还是父母绑架了孩子?孩子读书上学,经受考验和折磨,一定株连了孩子背后的父母和祖父母们。可怜的好像又不仅仅是家长,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也很不容易。他们接受着太多的限制,而后又自觉不自觉地设限了太多可爱的孩子们。大人最大的错,就是不允许孩子犯错。大人除了年龄大,脾气大,胸怀和志向经常是不如孩子大的。可怜的大人,往往是要挨打的大人。

    “狗屁”与“此屁”

    逢人减岁,遇物涨价,见好就夸,见不好也夸,夸错了,夸过了,是很少有人跟你生气的。批评人就难多了!批评得不准,批评的时机不对,批评的分寸把握不好,很容易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纵是整体都对,局部批错,也会引来不服,引来全面反击。所以,我主张,能夸则夸,轻易不批。

    我的大妹妹小学四年级文化,我的大妹夫也是小学四年级文化。生了个可爱的儿子,一直是他们的骄傲,也一直是他们的心思。记得那年外甥上小学五年级,来了趟上海,临回老家前,他答应我坚持天天写些日志什么的。我说这很好啊。每天写了,孩子的耐力就会增强;每天写了,心中思变成手下字,孩子的表达会越发地自如;每天写了,孩子会越发才思敏捷、才情洋溢的。我深知写的重要,但我也深知坚持写的难度。我跟妹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夸他,只有坚持夸了,他才会坚持写。怎么夸呢?他今天写得不错,你看得懂,你就写个“好,做得对!”他今天写得长了,你就夸他:“儿子今天真用功,写了这么多!”他今天写得很端正,你就说:“今天的字写得真好!”他今天写得很少字也写得很差,怎么夸呢?这样夸:“今天作业这么多,你还能坚持写,真了不起!”总之,只许夸,不许骂。

    等我半年之后回到老家时,我向我的妹夫要来了我外甥的作业本,外甥的日记写了十多篇就停了,妹妹和妹夫的批语没有做到“每篇都表扬”。妹夫的解释是,平时忙都忙死了,哪有空来看他的日记啊。尤其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在一篇日记的后面,我的妹夫用大大的红笔字留下了他对整篇日记的评价:狗屁不通。小学四年级文化的我的妹夫,在我小学五年级的外甥的日记上,留下了这么四个字。我气不打一处来,也找来了支红笔,把“狗屁不通”四个字一圈,然后再一拖,在旁边写下了我的评语:此屁更不通!

    批评一个人,要批评出效果,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没有种过田的干部,你到农村去批评农民秧插得不好,谁会服气?自己小学都没有毕业,你批评孩子的作文不好,你怎么批评?你能说得孩子口服心服吗?记得我当初刚到学校做老师的时候,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语文教研组长对我的批评,就批评得很有效果。课是公开开的,批评是悄悄进行的。组长把我叫到我的宿舍,给我让座,请我坐下,说了很多鼓励我的话:“孙老师啊,你的课的确讲得很棒,一篇古文能讲到这个水平,难得啊!很多地方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啊!以后你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的。个别小问题并不影响大家对整堂课的认识。”随后,组长指出了我的几处明显不足,我很欣然地接受了。

    孩子上学读书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很有可能是我们没有遇到过的。我们不懂的,千万不要随便评述。批评错了,孩子心里自然就会累积一些东西,久了,就会不信任大人,烦大人的。表扬有时可以大而化之,批评一定要十分有水平。即使有了专家水平,批评的方式也很重要。要尽可能把所有带有批评意味的话语,改换成这样的句型出现,“如果我是你啊,我会这样这样……”

    提醒是可以的,提醒是介乎表扬与批评之间的滑头表现。“孩子,偷菜这个游戏我不懂,好多人都说很好玩,你也在玩吗?该玩的时候就玩玩,不要学得太辛苦,效率很重要。张小军半夜起来打电脑偷菜,他妈妈都急死了啊,我想我的儿子不会这样的吧。”这就是提醒,也可以理解为提醒式的批评。批评是认定了,提醒是预防。家长要学会把认定了的事情,以提醒的形式表述出来。

    一位老师新接了一个班的语文,发现一个孩子老是上课不带书。一天,老师走进课堂,突然发现自己没有戴眼镜。“同学们,不好意思,我忘记拿眼镜了,我眼睛老花了,离开了眼镜什么都看不清。”老师很自责,甚至显得有些不知所措了。老师走到那个不带书的同学身边,“请你帮助老师,去我办公室拿一下我的眼镜,好吗?”学生受宠若惊,很快很顺利地完成了老师的任务。老师接过眼镜,很感谢这位同学,同时由衷地说道:“一个人如果经常丢三落四,多不好啊,从今天开始,我愿意和同学们相约,一起加油,消灭马虎。”若干年后,那位经常忘记带书的男生,给过80岁生日的这位语文老师送来了一尊汉白玉塑像,男生在塑像落成的仪式上说了很多激动的话语。他说,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老师是在用请求帮助的方式巧妙地帮助自己,但是,自从那次帮老师取了眼镜之后,他就告别了丢三落四。现如今,他已是一位大公司的总经理了。

    很多大人,在孩子做错了事情的时候,选择骂甚或打。我认为打骂孩子是大人偷懒的表现,在打骂之外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是要很用一番心思的,也是着实需要一些专业水平的。打骂孩子,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阻止孩子有同样过错的言行,但并没有帮助孩子在内心建立不再犯错的决心。表面的听话顺从,掩盖了内心更多的消极和抵触。

    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其实是很懂得孩子的需要的。大人只要重新做回孩子,就会很快找到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大人要肯蹲下来,和孩子保持同样的高度,和孩子一般见识,说“孩子话”,说孩子听得懂愿意听的话,在表扬的话语里给孩子适度的提醒,在请求帮助的形式里让孩子悄悄自我纠正。

    长发为谁而留

    今天是清明节,我重又回到了老家。院子里的银杏树吐出了新绿,院子外满目的菜花黄分外耀眼。清晨,鸟儿的叫声,总是脆脆的,甜甜的,不绝于耳。有个老家真好啊!偌大的院子,偌大的房子,就住了妈妈一个人。她不愿意离开这个家,她说她哪里都不去。

    父亲去了,昨天是他的“五七”。家里来了不少亲戚。我们披麻戴孝来到了那块菜地,父亲的坟墓上长出了小草。大家围绕着父亲,围绕着那一堆火,说起很多怀恋父亲的话语。

    父亲的丧事办完后,我就回了上海。按约,我的头发是不能被剪掉的,直到父亲的“六七”之后才可以。我是一个很喜欢清清爽爽的人,20天不到就要理一次发,每天早晚都要洗澡洗头。见重要的客人,里外一定要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当头发盖过我的耳朵时,当后脑勺处的碎发被衣领磨蹭得像狗啃了一样的时候,我无数次想到了放弃,但始终没敢立马采取行动。我知道这是为父亲留的头发,虽然这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我去剪发,就破坏了一种约定,也就破坏了我对父亲的怀恋。头发长长的,我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头发长长的,我参加了一次次重要的见面会。

    等我带着一头长发从江南回到江北,回到我的故乡时,我发现,就我一个人留了长发。其他人都没有留住,其他人都看着我笑。这个时候,我的心头有些痛了。不为我的长发,而是为他们剪去的长发。

    在我的老家,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是要供饭烧纸钱,祭奠先人的。大学毕业后我长期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过清明。前年的清明,我特意回了趟老家,要给自己家的祖宗磕磕头,谁知到了家,磕不到头了。我的父母因为我妹妹的影响,开始信奉基督了。一些教徒来到我家,把家里的很多烧香敬菩萨的东西清除了。我的父母随着我的妹妹经常去参加教会的一些活动,很开心,都说教会的人很善良。我于是也很开心,因为我的父母的心放到了一个正确的地方。

    父亲去世了,文化的斗争就开始了。信上帝的父亲的丧事该怎么办呢?最后依然是按照我老家农村的旧习,大操大办了一次。我信上帝的妈妈,不曾有任何不同意见,介绍我父母信奉上帝的我的妹妹,也没有太多的抵抗,就开始戴孝磕头烧纸钱了。

    凤儿姐姐是个基督徒,她也来参加我父亲的葬礼了。她没有戴孝,没有磕头,只是给我父亲鞠了一躬。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来自凤儿姐姐的力量,她不磕头是真实的,她鞠一躬也是发自内心。她小学没有毕业,在我老家能每天挣钱超过200元。她做熟菜生意,每天夜里两点钟就去10公里之外的市场拿20个猪头回来,然后加工,然后再批发给别人,每个猪头赚10块钱。然后再到别人家批发些其他的熟食,下午四五点钟出摊零售。天天如此,年年如此。

    中午妈妈收拾好了桌子,准备好饭菜,然后叫我根据她说的去做。我对门外作揖,请祖宗回来吃饭,然后就烧纸钱,火很旺,满屋子都是烟。妈妈在一旁说:“太王们不要生气啊,好几年不烧钱给你们了,今天就多烧点啊。”我笑着对我妈妈说:“你今天敬了祖宗,那上帝那边也会生气啊,怎么办呢?”妈妈说:“那没有办法,都是逼的啊。”

    我突然感到,相信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力量。不信的人,往往不疑;不疑而信的人,等于不信没信。为学做事做人患无疑,疑则有进啊!

    一个亲戚得了肝癌,两天前才查出来,说是白天还在帮人家运砖头,晚上就倒下来了,吐血了。他是个瓦匠,没有其他的爱好,就好个酒和烟。每次吃饭时,我都看到他用一个大玻璃杯倒上满满的酒,然后很享受地饮着。没有什么好菜,酒也一定是很便宜的那种。我劝他不要喝。我说,酒伤肝,肝就两片叶子,经不住酒来浇的,肝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细胞还是好的,它就还能正常工作,等你感觉不舒服了,那就出事情了,就回不了头了。他继续喝他的酒,然后抬头对我笑笑,“该死的鸡巴朝上。”

    勇敢是个褒义词,害怕是个贬义词。我感到,他老人家缺失的正是应有的害怕,他们似乎很勇敢,其实很莽撞。他们的无惧,往往来自无知。他们在由着自己的习惯做着说着,信着不信着。

    人真的是该有些敬畏心的。什么都不怕的人,也许是个什么都不在乎的人,他的心里没有什么信和不信,说话做事情大多是由着情绪的。我最近一直在四处分享的一个观点,就是人要全力做一个让人不设防的人,当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你不设防时,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别人任何的知心话都能对你说,别人任何事情都敢托付给你,你就真的很了不起了。一个由着情绪做事情的人,可怕;一个心头装着信念的人,可贵。我感到,我的长发不是为我父亲留的,它其实分明就是为我自己留的。还要再过六天,我才可以剪去我的长发。未来这几天里,长发一定会给我无限的快乐和自信,长发让我与众不同了啊。

    留长发,不仅仅和故去的我的父亲有关系,也和活着的我们有关系,更和正在成长着的孩子们有着深切的关系。

    孝顺不能等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户陈姓人家,兄妹六个,四男二女。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了,母亲83岁,一年前中风了,长年卧床不起。子女们都忙得很不错,可老母的一日三餐都很难到嘴,整个床铺脏乱不堪。

    房屋拆迁了,故去的父亲的坟墓也要随之迁移。兄妹几个合计给父亲买了个墓,墓前是要有个碑的,墓碑是要刻上孝子贤孙们的名字的,几十个密密麻麻的名字刻满了墓碑的正反面。谁都不愿意被落下。

    这个人家的老四有个儿子,今年上高三,120天后就要参加高考了。父母一直不放心孩子的学习,孩子也好像一直没有长大似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见我,一来二去,就很熟了,自然而然地就谈到了孩子奶奶的状况和这个人家祖坟搬迁的事情。孩子的妈妈告诉我,为了培养孩子的孝心,祖坟搬迁的那一天,会让儿子停课参加仪式。我听了感到莫名惊诧,甚至有些愤怒。我很耐心地跟这个妈妈说,孩子的爷爷是45年前就死了的人,孩子见都没有见过,让孩子参加搬迁祖坟的活动,对孩子有什么好,对死去的人又有什么好呢?这样的活动,对于高三的孩子来说,是有些浪费时间的。大人和孩子一起照顾好活着的奶奶,才是最重要的,才是真正有益于孩子成长的好事情啊!死人的事情搞得轰轰烈烈,活人的事情不闻不问,你们是怎么想的啊?这怎么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呢?

    孩子的妈妈感到很委屈,“不参加迁坟,会对孩子不好的。”她说的不好,就是孩子不尊敬爷爷,爷爷在阴曹地府会使阴招捉弄孩子的。我说:“你们现在对还活着的奶奶这样不好,就不怕奶奶百年后捉弄你的孩子吗?”

    孩子的妈妈自然是一番解释,兄妹几个里,他们家是有孝心的,由于大家不问事情,他们家排行第四就不好挑头问事情啊。我说:“你们就当自己是这个老妈妈的唯一的儿子和儿媳妇,好好照顾老人,你们的孩子自然就会长大了。”孩子妈妈承认我说的是对的,可就是始终没有行动。

    这就是我们孩子的家长,这就是家长给孩子做的榜样啊!这样的家长怎么可能培养出真正有爱心的孩子呢?没有爱心的孩子又怎么可能有目标,并坚持目标阔步向前呢?这样的孩子即使考上了大学,又有什么用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