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大爱说话的孩子容易恋爱,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单相思。鼓励孩子多说话,鼓励孩子多在异性面前说话,假以时日,就会有很好的效果。这里有个如何让孩子说话的问题。
很多孩子不是不会说话,而是不敢说话。不敢说话,是因为害怕说错了,别人会骂会笑。我曾问一个叫王丹妮的女孩子:“如果你讲任何一句话,都一定没有人骂你,笑话你,还夸你说得好,你敢说吗?”她一开始说:“不可能的,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环境啊?”我说:“有啊,只要你相信,只要你愿意试着去说第一句话啊。”后来,这个孩子在我的鼓励下,来到了我们很多有爱心的大人一起精心营造的一个环境,就有了很多突破性的改变。丹妮会笑了,爱说了,她的爸爸妈妈和很多亲朋好友都感到这是个奇迹。
没有不会说话的孩子,只有不让孩子说话的大人。大人随意说了,孩子就不敢说了,老是不敢说话的孩子容易单相思。轻易笑话孩子、指责孩子说话的大人,真要好好管住自己的嘴巴了。
这里介绍另一种放电法。几年前的一个暑假,我带着好几个孩子在上海外滩玩,在一个铜质的美丽女体的雕塑前,我们驻足了,因为的确很美。我试着拉着我外甥的手去抚摸一下这座雕塑,他往后躲。我就问他:“是男的,你敢不敢摸?”他说:“敢!”我说:“那女雕塑为何不敢摸呢?”我知道我的外甥心里有结,我一定要帮他解开。最后,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用他的双手开始抚摸起铜像。最后还是有一个地方他不敢碰。我就说:“你心里想得圣洁些,假想那就是妈妈的乳房,你怀着十分感恩的心去抚摸一下。”孩子,听话的孩子,勇敢地完成了他的动作,我的心愿。
万事万物都有个度,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不敢谈性,不好;不会谈性,不行;盲目谈性,也很可怕。有家长买回黄碟给孩子看,还有家长把上高三的儿子带去“敲大背”,那就失度了,十分危险了。这不是放电,这简直就是放血了。
难堪的第三者
嘉嘉的婚恋让父母感到很头疼。
今年21岁的嘉嘉,来自苏北泰州。16岁初中毕业后,就离开家乡到南京闯荡了。嘉嘉做得最多的工种就是帮人看店。嘉嘉在同年的女孩子里算得上是十分出挑的,不仅仅是因为她高挑匀称的身材,也不仅仅是因为她漂亮的双眼和脸庞,嘉嘉的干练、精明和成熟,远远超乎了人们的想象和期待。
嘉嘉恋爱了,男孩子是他的同事。春节带回老家见了父母,父母和亲友没有一个是满意的。普遍的反应是,男孩子太窝囊,一点不配漂亮能干的嘉嘉。
我是因为认识嘉嘉的舅母,而后认识了嘉嘉的爸爸和妈妈,而后才渐渐地走进了嘉嘉的恋爱故事的。
嘉嘉的父母在嘉嘉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爸爸再婚再育了,妈妈还是一个人。嘉嘉的男朋友,老家在南京的郊区,大专毕业了,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就和初中毕业的嘉嘉一起在一个大市场里帮老板卖手机。嘉嘉的父母最头疼的就是男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离婚的,他们担心嘉嘉是由于可怜人家,而爱上了人家。
嘉嘉的大名叫越男,是爸爸取的,爸爸希望她超越男孩子,不做弱女子。长大后的越男,领回来了个男朋友,家里人莫名惊叹:这孩子怎么了?怎么这样没有眼光啊?嘉嘉的舅母和父母拜托我无论如何要劝住嘉嘉。
2010年4月的一天,我和我的爱人一起在南京新街口的一家不错的餐厅,请到了嘉嘉和嘉嘉的男朋友。男孩子很老实,眼光一直在躲闪着我们,说话也是细细的、弱弱的。长相一般,个儿还行。他自己也很承认自己不配嘉嘉。我谈我的成长故事、恋爱经历,我十分客观地分析了他们前进路途中的挑战,我也由衷地告诉他们,父母干预儿女的婚恋,经常会失手失当,那真的是因为他们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嘉嘉和男朋友也很感谢我们的开导和鼓励。
回家的路上,我爱人很明确地告诉我,这个男孩子不配嘉嘉。同时,很坚定地要求我再次见见嘉嘉,把我们的真实想法看法告诉她。一向稳重内向的我的爱人的态度,也让我感到嘉嘉进入了一个怪圈。
我再次见了嘉嘉。我还是慢慢地跟嘉嘉兜着圈子,我深知孩子还年轻,内心很脆弱,十分需要关爱和保护。
“嘉嘉,生活是很具体的啊!结婚了需要有个住处啊,婚后可能还要生孩子啊,你男朋友目前可能真的是弱了些,用你的眼光看看,他的未来会不会变得强大些?他是不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嘉嘉摇摇头,笑眯眯地回答我:“叔叔,他以后可能会一直这个样子的。”
我继续问:“嘉嘉,你跳出来,你把这个事情当成你表妹妮妮的爱情故事,你会支持妮妮的选择吗?”“不会,一定不会,我也会想尽办法劝住妮妮的。”
嘉嘉很聪明,“叔叔,我也是有些矛盾的,你们就再等等我吧?”
“等多久?”“五年吧。”
“孩子,五年太长了吧。你现在看不到你的未来,要五年后才能看到,这样的未来也太没有想象力了啊。如果你的表妹也要你等她五年,你会怎么想啊?”嘉嘉无语。
“嘉嘉,我现在是处在你父母和你之间的中间人,你认为我该帮助谁呢?我帮谁都可以,但我要找到帮助的理由,我回老家,我该怎么面对你的父母呢?”
长时间的沉默。太有主见的嘉嘉,太过聪明的嘉嘉,怎么会陷入这样的情感泥沼的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我无法说服嘉嘉,嘉嘉也无法解开我的心结。嘉嘉告诉我,从记事开始,看到的爸爸妈妈就是整天吵骂打架的情形。嘉嘉经常是饿着肚子去上学的,因为大人都在忙吵架。嘉嘉10岁那年,爸爸离家出走了,嘉嘉就跟着妈妈过。三年前,爸爸回来了,跟妈妈办了离婚手续。爸爸结了婚,不久就有了个儿子。嘉嘉说:“我一直在一个恐惧的环境里长大,我希望我的未来是安全的,我的男朋友可以什么都不是,他只要给我安全就行了,挣钱打天下的事情,我来就行了。”
“孩子,你说服我了,我找到答案了,我一定帮助你去说服你的爸爸妈妈,你找到了你要的了,叔叔祝福你啊!”我的内心一阵阵的痛啊,“叔叔还是有一点点担心啊,你会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做成了太多的事情后,见到了更多优秀的男人后,而改变你对待你们爱情婚姻的看法呢?”
“放心,叔叔,一定不会的,我得到了我想要的安全,我就满足,就幸福了。”嘉嘉的回答是肯定的、认真的。
“你为何不把你的这些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呢?”我问。嘉嘉说:“那是大人的事情,我说了不大好,我妈妈不容易,我爸爸更不容易。我的爷爷奶奶在年轻的时候关系很不好,后来也分了,我的爸爸也吃了很多苦。”
听着嘉嘉的话,我内心喋血般地痛。我受嘉嘉爸爸妈妈之托,我没有劝得了嘉嘉。嘉嘉现在也托我了,我感到我也很难满足嘉嘉的心愿。因为要让一个成人由批评指责别人而变得有所自省自悟,是很有些难度的。我感到我扮演了一个极其难堪的角色。
笔友父女
女儿决定专业学习小提琴了,我们就开始每个星期跑一次上海,当天来回,通常是上午7点离开南京的家,乘35路公交车赶到南京火车站,然后坐上火车,11点半到达上海火车站,然后再乘公交车赶到老师家附近,找个地方吃点饭,再然后就在小区的院子里找个地方练会儿琴。上课时间通常是2点到3点。课后我们就原路返回,4点不到就又回到了上海火车站,耐心地等待5点05分的火车回南京。晚上9点不到的光景一般就已经重又回到南京的家中了。
起初跑上海,还好,很有点上海一日游的味道。跑多了,就乏了,想到提到跑上海,头皮都发麻。加上孩子经常还不好课,大人孩子压力都很大,无数次想到了放弃。孩子还不好课,要挨老师骂,有时还要挨我们打。
孩子在南京小学的学习,跟学校商量定了,基本每天只上上午半天的课,下午和晚上的主要时间就全安排练琴了。我爱人上白天的班,我在报社工作,基本上是天天下午离家,晚上一两点才到家。那个时候,经常为了孩子练琴的事情跟孩子发火,打过骂过孩子之后,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又很不放心。
我就试着每天夜里回来看孩子的日记,然后在她的日记后面留些话语,这样既了解了孩子,引导了孩子,也允许孩子以这样的方式宣泄一下自己的情绪。我们后来就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交流方式,笔友父女的好处是,回避了直接面对时容易因为情绪指数的不对称导致的意外,各自用笔留下的东西,多数情况下是来自内心,而非情绪。
实录一篇孩子的日记和我当时的留言。同时,再以少许的文字记载我今天对当初的反思。
(一)同同的日记
2001年6月30日星期六晴热
今天,我心里十分难过,因为今天老师发火了。隔了三个星期,我信心百倍地来到老师家还课,先拉了音阶,老师说我没几个音是准的。随后,我又拉了双音,老师说我拉得像跑了调似的。老师的话语不停地在我耳边响起:“高了,低了!”可我又不知道哪个音不准,所以还是不停地被老师骂。老师这次发的火可真不小,我心里一直很难过。
然后,我又拉了练习曲,老师又说我音找不到,节奏也不稳。我心里很不服气,不就那几个地方错了吗,有必要骂得这么厉害吗?老师还教育我,在家里要有目的地拉琴,要认真、仔细地拉,如果听不出来,要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一个一个地仔细去听。
课上完了,我不禁哭了起来,爸爸一直在旁边安慰我。我根本没有想到会还得这么差。也许是考试的原因,曲子太多,没有太多的时间一个一个地仔细拉。
希望爸爸妈妈看了我的这篇日记,不要怪我,好吗?我以后会仔细地拉琴,让老师满意的。
(二)爸爸的留言
今天气温特别的高,据说上海有38度了。吃中饭的地方,空调一点不管用。小区里面实在是热,你破例没有练琴。为免中暑,我们就躲到了一个理发店想理理头发借借凉,谁知理发店的空调也一塌糊涂。没办法,我们就坐电梯上了老师家的楼,在20楼的楼梯口坐到了上课的时间。
今天老师的脾气的确有点像上海的气温。还d小调音阶时,你没有几个音是准的,老师的批评就很严厉了。后来再还练习曲,老师的脾气依然很大。临别前,老师说,要想走专业路子,就一定要很能吃苦,不能图快不图好,像这样的情况,坚决不允许超过三次。
收拾琴和弓的时候,我看到你已经满眼噙着泪花了。一出了老师家的门,就哗哗地往下掉了。我赶紧把你拥在怀里,安慰了几句,我知道你此刻最害怕的是我也责备你。往公交站走时,我径直带你去了冷饮柜,你挑了个1.6元的冷饮,你很懂事地问我:“爸爸,你怎么不吃?”我没有说话,我头扭过去了,因为我的眼眶里也是泪花在打转转啊,我感到我的女儿实在是不容易啊。你被老师骂过无数次,可你从来都没有灰心泄气过,这让我很欣赏佩服。我知道那些话语是骂你的,其实就是在骂我,我头都不怎么敢抬,我知道老师嫌我对你管教太松了。在火车站南一出口东侧的快餐店,我们一人要了一杯冷饮,我们聊了很多,我让你今天的日记就写《老师发火了》,而且就在火车上写,你点了点头。我很开心。
上火车前,我们又见到了以前碰到过的一位学体操的女孩子,她16岁,上初三,曾在美国拿过四大洲团体第三名。我故意说出了你不开心的原因:还课不好,被老师批了。你当即眼圈就红了。女儿啊,不要怪爸爸心狠啊,我要让你久炼成钢啊!
火车上你很听话,先背了一个小时的唐诗,后睡了半个小时,日记写了40分钟,一张用的琴谱的封底,一张撕的是上课笔记本上的纸。回来后,我将两页纸贴在了日记本上,并随笔记下了以上的文字。同时大概给你定下了近几日的作息时间:
8:00—11:30练琴
11:30—14:00午休,看闲书,背唐诗
14:00—17:30练琴
17:30—18:30骑自行车
(三)今日反思
南京的启蒙老师的始终鼓励肯定赞扬,无限放大了孙同同的梦想,直接促成了我的女儿专业学琴的选择。当以严厉严格著称的上海专业老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的确是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现在想来,是要十分感谢这两位老师的,两位老师对于孙同同的生命成长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启蒙老师,就没有孙同同的自信从容;没有上海专业老师,就没有孙同同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时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就一定不会很快练就孙同同坚持坚强的非凡毅力。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