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父母-总是在想(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人人都知道,这年头,人跟人比的不再是智商,而是情商了。那情商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情商,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信念和习惯,迎对困难,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目标的能力。孩子习惯了住别墅,习惯了出门有车、进门有保姆的生活,他们的吃穿用度,除了肉体和灵魂,就没有不是名牌的了。这些富养着的孩子,谁来保证他富足生活的可持续性呢?变,可是这个社会唯一不变的法则啊。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的,习惯了富足生活的富养女,风雨飘摇时,是很难有从容的仪态的,婚后是不大可能和夫君共患难、同生死的。其实,我们教育孩子,锻造孩子的能力和品性,永远都是为特殊情况、困难情况做准备的啊。孩子先穷养,养到很多优秀的品质已经完全融进血液骨髓了,这个时候才可以富养。富养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开阔眼界,淡化孩子物质方面的太多欲望,帮助孩子抵挡住外来的不当诱惑,平静地幸福地过自己的生活。整体穷养并适当富养的女孩子,才真正有品位,有韧性,有味道。

    男孩是要成长为男人的,无论如何要穷养,穷养的比例是一定要百分之九十强的。穷养是为了磨砺男孩的意志,是为了激发男孩更好地奋斗。其实,穷养和富养,对于孩子的成长都是营养,营养要充足,营养更要均衡,穷养和富养的度要把握好。穷人家的孩子,要尽量给予富养的机会;富养的孩子,一定要经历穷养的过程。

    我有个朋友,家里装修,就是不给孩子房间装空调。很多人不理解。朋友一解释大家全明白了,“我的孩子,现在住惯了空调房间,以后上大学,宿舍里没有了空调,那可怎么办?”朋友的做法是对的,很多人不明白,就说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很多家长都在设法降低孩子生活上的难度,为的是要孩子全力以赴去搞学习。可学习上也会有困难啊,那些困难往往又是很多家长无法帮到孩子的。聪明的家长应该还孩子一个真实的生活,并尽可能故意去给孩子的生活增加些难度。孩子早饭自己烧,孩子衣服自己洗,孩子房间自己整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坚持做了,并做得很好的话,那我们一定有理由相信这个孩子的学习也不会差。为何呢?因为,在生活上,在衣食住行中,孩子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些困难是家长懂的,能够给予指导的,就这样,在家长的指导下,孩子日积月累了很多的储备,孩子的情商就会大大不同于一般的同学。情商是孩子自己的,别人偷不走,孩子在生活中养成的好的习惯,也一定会自然而然地移植到学习上乃至以后的工作上。大人不懂的,自然无法教会孩子;大人懂的,又不愿意去教孩子。这很可悲可笑。

    我身边有个孩子,都上高三了,每每都是他妈妈喊起床,还常常是坐在床上吃好早饭才穿衣服。冬天啊,冷啊,妈妈很体谅自己的宝贝儿子。这样的孩子,没有人喊就起不了床,不在床上吃就嫌冷,这样的舒适圈实在是可怕得很。我的女儿从在上海上小学的第一天开始,就自己设闹钟,自己起床。孩子就是孩子,有时候闹钟响了也不醒,怎么办?我不闻不问,让她睡到自然醒。孩子醒了,哇哇地哭。临进学校门,我很认真地对孩子说:“千万不要因为掩盖一个错误,而去犯第二个错误,睡过头了,就睡过头了,如实告诉老师,请求老师原谅,并跟老师说保证下次不再迟到。好吗?”

    到上海学习音乐,孩子经常要演出。演出前后,家长一直是孩子的跟班。帮着拎琴啊,拿衣服啊,倒水啊,临上场前千叮咛万嘱托啊。我不,我就坐在观众席上,静静地等待孩子出场。我要让我的孩子习惯一个人独自面对很多事情。谱子忘记了,弓子掉地上了,她能对付过去,对她来说就是十分难得的成长。

    孩子上专业课,家长都陪,我也陪。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听得懂老师的讲课和孩子的发音。我不懂,一点都不懂,是因为我就没有打算懂过。学琴是孩子的事情,她自己带耳朵就行了。我帮她,她就会有依赖。依赖成习惯了,我哪天不能被她依赖,她就不舒服了。

    我最近回了一次上海,去了一次大学部,看到了很多孩子的家长还跟在孩子前后。我感到莫名惊叹。孩子都大学了啊,这样怎么得了?

    只有一个孩子习惯了一个人吃住,习惯了睡没有席梦思的床板,习惯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习惯了跟很多不同个性的人融洽相处,习惯了吃亏,习惯了不断去扩大自己的舒适圈,这样的孩子才可爱,才会有可能幸福并可持续地幸福,也才会有可能因为他的幸福而幸福了别人。

    孩子的舒适圈,是家长圈出来的,是家长领着孩子一天天一笔笔地慢慢画出来的。要打破原有的,再造更新的更大的舒适圈,还是要靠家长带头来突破。家长能否做到不再抽烟、喝酒、赌钱啊?能否做到晚上看看书,陪孩子散散步啊?能否做到每年干成一件大一点儿的事情,每月接触一件新一点的事情,每天做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呢?果真做了,做久了,新的舒适圈形成了,一家人,尤其是孩子的变化一定会是十分喜人的。

    过程变,结果才会变。以变应变,以变待变,变中求胜!

    像烟花一样寂寞

    25年前,我19岁,高中毕业;25年后,我女儿19岁,即将高中毕业。孩子长大了,我们渐老了,时间过得真的很快啊。

    高中的同学们相约,要在正月初三搞一次聚会,全年级五个班的同学都回来。这应该是个很难得的机会,大家都很开心。有关聚会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很多同学都在极其付出地忙着自己领到的任务。在QQ上有了我们同学交流聊天的群,聊天中,我们一起回到了往日和从前。

    寒暄之后,自然情况的交换是少不了的。在哪里高就啊?孩子多大啊?爱人做什么工作啊?

    面对这些问题,我感到有些难以回答,开始有了小小的复杂和挣扎。高中毕业后,不少同学上了大学,不少没有读大学的同学后来也都发展得很不错。上学时,大家自然是有竞争的,那时大家比的是成绩。25年后的聚会,就是同学们再次回到学校交试卷的时候了。这份试卷,大家用了25年答完,这份试卷上很明白地分了以下几大项:职业,职务,票子,妻子,孩子,身子。这六大项里,我的前三项让我感到了压力,我感到我的得分会很低,我有些自卑了。我为我自己莫名其妙的选择,开始了莫名其妙的烦恼和忧愁。什么大小道理我都懂,可现实情况就是这样,我开始在乎别人对我的评价了。我孙生龙,教师的工作,记者的岗位,哪一个不是容易赢得别人认同的选择啊,我怎么就莫名其妙地做了个全职爸爸呢?我怎么会混到一句话跟人说不清自己的地步的呢?当了解到一个个同学都这样那样成功辉煌的时候,我越发莫名地失落。我要是不做这个职业爸爸,我也会有我的令人艳羡的高度啊。

    于是,在极其复杂矛盾的思绪中,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开始了自己心跟口的对话。我让自己回归本心,我问自己这辈子要什么,自己曾经的目标方向是什么。反思中,我获得了新的更大的成长。我因为我的故事再次感动激励了自己。风雨中摇晃着的树苗,根须却越发抓牢了大地。我清楚地知道,我的选择是我心甘情愿并深思熟虑的,这条道路上注定了没有太多的同行者。忍受孤独和寂寞,是我一定要练就的情商。

    这么些年我做了很多极其单一枯燥的事情。两年间坚持每个星期从南京跑一次上海,陪孩子拜师学琴,当天来回,跑得头皮都发麻。2000年至今,我就几乎没有正经上过一天班,天天陪在女儿的身边。每天的生活就是烧饭洗衣,陪孩子散步,鼓励孩子成长。活蹦乱跳的我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争做龙,永不做虫”的我重复地做着太多简单的动作。那种寂寞,那种无聊,直叫人羞恼得想头撞墙啊。我在寂寞中成长,我因为无聊而感受到了有聊的方向。孤独让我思考,让我不再浅薄,越发现出了深刻成熟的心智模样。

    我的高中同学已经有六位离开了人间,他们25年前和我一样有年轻幼稚的脸庞,我怀念他们,更感慨岁月的无情和天地的苍茫。再过25年,我们的孩子有了我们现在的模样,我们的孙子也许高中毕业正激情飞扬啊。为了我的孩子和我孩子的孩子,我感觉我需要继续我寂寞的时光。

    人生易老,我为我活。我主动真实地告诉了同学们我的现状,他们先疑惑后采信,进而佩服赞赏。

    因为同学聚会有了次小小的挣扎,我因为挣扎而成长。真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是一定要经历以下三个方面的考验的:一、接受智者的点评;二、拒绝太多的诱惑;三、经受孩子的折磨。孩子的成长是一天天的,家长的陪护是全天候的。家长不见得每天都要做太多惊天动地的事情。经常应该是一个惊人的决定过后,需要流淌过无数的无聊的时光,坚持重复地做简单的动作,排除干扰和诱惑,才有可能不断靠近心中的梦想。我接触到很多家长,我发现他们太过喜欢热闹,缺乏起码的安静的素养。大气来自静气,一个无法让自己静下来的人,一个不能习惯孤独的人,是很难深刻的。生孩子容易,养孩子很难。抱抱孩子容易,天天抱、天天陪就难。

    一个同学和我谈起了她陪伴教育儿子的一些做法。儿子8岁的时候,她就鼓励孩子到菜场买菜了,钱和菜篮子全部给孩子,随他怎么买,买错了买多了,也从来不说话。从菜场回来的路上,依然是菜篮子和钱包全由孩子拎,孩子拎得东倒西歪的,十分吃力,做妈妈的不心疼,不帮忙。家人和邻居都很看不惯,婆婆公开骂她是个懒惰的女人。这位同学全然不顾冷嘲热讽,依然我行我素。十年后的今天,她儿子的独立成熟令人刮目相看。同学的育儿心得鼓励了我。寂寞来自选择,来自独辟蹊径,真正通往成功的道路,经常是荆棘遍布,同行者寥寥无几。

    过大年了,看着一朵朵烟花在空中绽放,收获了来自烟花的感动,我更加释怀了。烟花真美丽啊!烟花在漆黑的夜空背景下是孤独的,烟花在腾腾升空的旅程中是无伴的,烟花在被人们燃放导火索之前是要静静地等着候着的。烟花的寂寞,美丽的寂寞,美丽来自寂寞。

    初三的高三聚会

    初三的日子,高三的聚会。这一消息,从获悉的那一刻始就深深地刻在了脑际。25年,四分之一个世纪,似水流年啊。

    像春节饭桌上的大菜一样,幸福也经常可以是一料三用的:期盼、经历和回味。我想我的同学们也一定与我一样,内心期盼的快乐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昨天新近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幕,就已经因为回味而生出甜蜜了,这种甜蜜的幸福感将伴随一生。为了这不能没有的回忆,为了25年始终不能忘怀的师生情同窗情,我们全力争取参加了这次聚会。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忙着孩子,孩子到上海上课和录音的事情是一丁点不能被耽误的。我和我的爱人是同班同学,我们不去,一个班就缺席了两个,这样会辜负很多同学的心愿,会挨骂的。同学们都很希望我们一定到场,为了不被骂,我们不能不去啊。一直在调整安排行程,最后终于争取到了女儿和女儿老师的支持,我们如愿地参加了这次聚会。

    初三的早晨,新年的新的太阳,耀眼的光芒,一扫连日雨雪冷风带给我们的担忧。我们一早就去了田河,接了好同学好朋友尧和他漂亮的妻玲。当我们四人赶到学校时,很多同学都已经到了。再聚首,再见面,已是物非人非了啊。一眼认得出的,马上就紧紧地握手拥抱。几眼也认不出来的,提示了还叫不出或叫不准名字的,在最后弄明白的一刻,总是难免一阵阵大笑的。老了,25年了啊,头发白了,肚子大了,脸上的皱纹刀刻了一样。长吁短叹时,嬉笑怒骂中,你推我搡间,我们重回18岁,我们激情飞扬,享受回忆给予我们的甜蜜。

    再次坐到课桌前,班长点名,已经没有25年前那样有序了,不听话的同学们经常玩笑着打断他捉弄他,25年后的班长现在已经是学校领导了,不羞不恼,时间使人进步啊。礼堂集会后,是广场合影,再然后是聚餐和联欢。年初三,还能找到饭店,一字排开十几张桌子,让这么多同学和老师一起就餐,负责会务后勤的同学们一直在忙上忙下,忙前忙后,我接受到了来自可爱同学们给我的感动。我不敢提前说走,我不敢伤害他们的深情厚谊。原本是定下参加过聚会后下午回上海的,不得不改成了和同学们尽兴地玩到结束。全年级,我们班到会的人数最多,沈同学为了这次聚会付出的辛劳一定是自不待言的。深夜,回上海的途中,我们与女儿分享了我们这次聚会的太多感动和感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