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父母-总是在想(6)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年级五个班级,共计264个同学。同学间结对子成家的五对,我们是其中之一。很多同学不知道我们是一对,听到了也有直喊“想不到”的。于是,我就主动带着我的老婆——同房的同学——四处去敬酒。不时被同学逼着要我交代,我是靠什么本事把他们称为班花校花的毛同学追到手的。我老实说了,“靠的是勇敢,别人不敢,我敢,我敢是因为我要。”现在想来,高中阶段的我,可能不是真实的我,我那时也许给别人的印象就是个特老实特自卑的学生,其实,我自己很清楚地知道,我很有梦想,很不服输,是个深知勤奋踏实之于生存重要的穷苦学生。很多同学都说我娶到毛同学是福气。我说:“我懂你们的意思,你们说我赚了,潜台词就是,毛兰英太优秀,孙生龙不够优秀,我不配我的老婆同学,是吗?”同学们继续大笑。我很理解,也很认同他们的说法,一点没有生气。我继续玩笑式地告诉他们,存在的总是合理的,我当初是没有毛同学成绩好,后来我向毛同学学习了,现在跟她一样优秀了。我们还一起合作了一个更优秀的项目:我们的女儿孙同同。他们说,毛兰英那么优秀,女儿自然一定更优秀啊。“哈哈,”我说,“我的女儿主要像我,方方面面都像。”这句话就一定不是我的同学们都能听得懂的了。

    很多老师都开心地参加了我们的聚会。从头至尾,一直和我们一起收获聚会喜乐的是秦老师。老师说,只要有一个他的学生在,他都不离开。秦老师一直被同学们围坐着,想必他很知道,同学们回来,是看同学的,更是看老师的。他读懂了同学,我们读懂了老师。老师一直笑眯眯的,25年前就是这样啊!我们敬他爱他并服他,些许的怕,也是因为深深的服。我后来也做了老师,我现在正在说很多关于孩子的话语,我越发感觉到我们很多教育一线的老师很严重地缺失了笑的能力。秦老师一直有,是因为秦老师爱学生,所以学生们也很爱他。

    这次聚会设了个基金,很多同学都慷慨解囊了。我和我爱人,一个在南京,一个在上海,看上去很好,其实很没有钱。我们有且只有我们的经历——走过走出很多苦难的经历,我们愿意分享我们在孩子教育陪伴方面的思考,我也相信我们的很多同学一定会因为我们的经历受到鼓舞。假以时日,我们也一定能够为我们的同学们做很多我们能够做的一切。

    我很佩服赞赏这样一些可爱的同学,他们的工作生活可能还暂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他们在初三的日子毅然选择向聚会靠拢,我想是因为他们内心已经选择了坚强,他们也和我一样,相信有很多东西是比地位金钱更重要的。王同学因车祸遭遇身体重大伤残后,依然微笑在脸庞,依然尽情地和爱妻对唱着歌曲。这样的姿态使我成长,让我收获到了一种特别巨大的力量。

    和琦同学一起认真探讨了聚会时的一些场景。25年后再聚首时,很多方面都很成功的,拿着话筒一展歌喉的,舞池里尽情舞蹈着的,主动付出帮助同学的,往往不一定是当初成绩最好的。发会白,纹已深,性情还是那个性情。几番话语下来,就会猛然发现,很多同学还是从前的那个他,后来的一切都只是在累积这个人因为他的个性该得的结果,真正属于本性一类的东西变化不多。成败由己,成败由个性。我进一步强化了这样的认识:读书好不一定好,仅仅读书好一定很不好。

    25年后,会否再有这样的聚会?25年后,我的女儿该有怎样的聚会?那场聚会里,我的女儿是主人还是客人?我的女儿因为她的个性会否能给予人们期待的结果呢?深夜归途中,女儿的回答是,25年后我们的聚会,我很可能是发起人召集人,但集结的难度很大,一是因为各自的成就和公务会成为各自不来的借口,二是我们的这些同学真正把同学情看得重的不多。

    初三的晚上,泰州到上海的途中,没有任何多余的车辆,一片开阔,或远或近处的空中,不时有烟花绽放。窗外很冷,车内很暖和。女儿说:“爸爸妈妈,你们这一代人身上的很多东西,就像这路上的很多路标,不到我们需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它有多重要,经常是视而不见的,但你们不能因为我们不看,你们就不站,你们坚持站了,就一定能等到我们想看要看的时候。”女儿总是经常像这样冷不防地给我们制造一次感动,女儿的成长也经常在激励陪伴着我们的成长。

    和习惯合作

    人跟人相处,处的是个习惯。这个人习惯如何待人待事,是我们要特别留意和当心的。如果这个人一向马虎,说是要在某个事情上特别认真些,那是不大可能的。如果这个人对别人都不是很好,对你特别的殷勤,那一定是带有某种特别的目的。初中时的杨炳森老师说过一句话,要看这个人会如何对待你,你先去看看他如何对待别人。

    老家的房子倒了,于是不得不盖不装修,出于种种考虑,最后还是让亲戚做了。开开心心地开工了,遥遥无期地结不了工,弄得你忍无可忍。后来,细细想想,错不在他,还在我。我在用感情做事情,认为是自己家里人彼此有感情,做事情会认真些。我忽视了他们做事情的习惯,他们是习惯接,接了就开工,然后再去接别的活,已经开工的活就先丢下。我以为亲戚对我不是这样。其实我忘记了,感情拯救不了习惯。

    我是农民的儿子,家里的一群亲友都是木匠瓦匠电工什么的。我对他们的习惯十分熟悉。我习惯了他们的习惯,也就成了我的习惯。我在老家泰州生活时,很看不惯上海人,认为他们小气啊什么的。等我久居上海后,成了新上海人后,我喜欢上了上海,喜欢上了可爱的上海人。其实,我喜欢的不是别的,喜欢的正是上海人的习惯:凡事台面上谈,难在前,易在后,说到做到,不放空炮。相形之下,我的家乡人就不那么可爱了,表里不那么如一,说到做不到,假客气,假热情。这样的习惯我现在已经是很不喜欢了。我的弟弟妹妹们的很多习惯无法改变了,我深深忧虑的是他们的孩子,他们孩子的习惯。上海、泰州各有各的好,但在守信用重承诺上,上海人是走在前面了。

    江南人细腻胆小守规矩,北方人豪放热情敢作为。我的老家呢,正处于中间地带,既有江南人的谦和的外表,又有北方人的勇猛的内在,太容易忽悠人了。我爱我的家乡,我在骂我自己。很多时候都有人说泰州人坏,我窃笑,因为我是泰州人。很多泰州人在使坏,我亦笑,因为我是泰州人,我懂。

    我是哪里人,我也说不清了。现在说哪里的话我都是这样的水平:会说但说不好。上海是我和孩子的家,南京是我和老婆的家,泰州是我和父母的家,偶尔还西游东渡,并憧憬在西欧和美国各有个自己的家。我在不同的文化里漫游,我在接受并习惯着不同的习惯。习惯了不同习惯的我,就有了不同于别人的习惯。我蛮欣赏自己的,很喜欢自己的习惯,懂我的人不多,于是我习惯了孤独。不能孤独的人,是很难真正有思想的。

    孩子的习惯很重要。所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呕心沥血,什么都做了,但最重要的两样可能没有做:一、真正帮助孩子建立个理想目标什么的,而不是随口说了玩玩;二、养成一个始终服从目标做事情的习惯。我的想法决定了我的做法,我的做法形成了我的活法,我的活法形成了我的习惯、我的个性。我无法影响到更多的人,我只能先给予我的孩子。好在他们都做得蛮好。

    我老家的很多亲戚和朋友,经常抱怨他们的孩子不好好读书。渐渐地,我明白了。孩子读书时的漫不经心,经常就是大人做事似是而非的翻版。凡事,做就要做好,做好并做久了,钱也就来了。我家乡的亲友很难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我要适当提醒。提醒并提醒得恰到好处,是我的好习惯。

    在老家有了一次亲子教育的演讲。现场有家长提问,问我如何面对孩子做事情三心二意的坏习惯。我感谢这位家长的提问,同时提醒这位家长注意,不专心的孩子身边一定有不专心的家长在。他笑,“是的,有的,还不止一个。”

    我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专心是个大敌。孩子人格成长过程中的他律阶段,一切是以自己的身体需要为基础的,害怕被惩罚。11岁前后,会进入因袭阶段,随大流,服从大多数人的选择,多数孩子会一直停留在这个阶段,长大后也很难进入人格的第三个阶段:自律阶段。只有百分之五的人能够自律,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所以孩子成人之前,他身边人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习惯。大人要是十分专心地对待了自己的工作,并且又十分专心地对待了孩子身上的任何问题,这样的孩子就不会有太多的问题。”

    谈的是大家最关心的,即使有些理论化的色彩,也没有影响他们的兴趣和专注,我感到需要是专心的前提和保障。我继续我的陈述,“大人是孩子的成长环境,大人专心了,孩子自然会跟上。在引领孩子时,不要要求他一下子在学习上专心。学习是他做的一件事情,事情没有做好,是他人没有做好,要先训练他做人。学习不是他要的,玩是他喜欢的,利用孩子喜欢的需要的,去培养他的专注,孩子在玩的过程中的专注和投入要及时得到鼓励,要持续得到鼓励,等到在玩中养成的专注的品格累积得很不错了,再移植到学习上。要慢慢来,先求质,再求量,先试着要求孩子在房间内30分钟完全忘我地投入,这种感觉确信完全找到了,再慢慢在一个小时里,在半天的学习里复制这个感觉。”

    “这样弄一个孩子太难太烦了啊!老师,您有没有什么简便的办法啊?”有家长朋友不满意我的解答。我模仿春节联欢晚会中小沈阳的表演回答了他:“没有,这回真的没有。”满屋子一阵阵笑。我相信是有大人听懂了我的意思的。

    偷菜、偷钱与偷人

    网络上流行着一种叫偷菜的游戏,很多人都十分的痴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人人都在享受偷的乐趣。偷乐无穷啊!可是,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过于沉迷了,不是太好。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闹出的徐宝宝事件,据说也是因为偷菜,出了人命,出了名。

    我不偷菜,我不懂偷菜。也许是因为没有接触,所以不知道个中的乐子,对偷菜有些不屑。我老说:“偷来偷去,自己家的菜还是要到街上买的啊。”很多人都骂我老土。我认可偷钱,认可在股海里畅游。偷钱比偷菜乐子多,而且能真正影响到生活。我极力主张我身边的孩子们要学会炒股。明确的说法是,你们考上大学后,要忙好三件事情:一、谈个满意的对象带回来,婚姻不好,一生是忧;二、一定要考研读研,本科要找到好的工作很难;三、学会炒股票,并一定要赚到钱。

    赚钱,其实是最大的游戏,也是最好玩的游戏。股市是个大平台,太大,于是太好。让孩子懂了股票,孩子就会真正学到很多。中国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环节里,一直缺少钱的教育。钱是什么,钱怎么来的,钱有何用途,很多孩子是漠然茫然的。越会读书的孩子越不怎么了解钱。对火热的生活缺少应有的关注,这是最要不得的。家长和学校给孩子们营造的环境太过失真。一个院墙,一块牌子,强化了学校和非学校环境的差异。西方的很多学校是没有院墙和牌子的。此刻,我想到了陶行知。陶老的生活即课堂的说法太好了!眼下,读书越好的孩子,对社会上的很多东西越是知之甚少。以后步入社会,一接触到真实的环境,会很不适应,甚或十分困窘。我不能改变环境,我只能改变我对自己孩子的期待和做法。让他们真实地活着,跟他们谈钱,谈情,谈爱,谈性,谈当今中国的现状,谈农村、农民和土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