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游戏般地,去挣到钱,挣到一定数量的钱,这样的游戏,我一直在推广。很多大人和孩子对这样的游戏,不是十分地感兴趣。很多孩子的暑假生活经常还是被这样安排的:做做作业,看看电视,打打游戏,偶尔出游,半夜偷菜。
偷菜我不反对,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就不好了。老师偷,学生偷。上班偷,下班也偷,半夜起来也偷。这不是很好。这种游戏就是一乐,并不能给孩子太多成长,我不主张孩子玩这个。偷菜要上网,偷钱也借助网络,一根线就把千万个股民连在了一起。聊天也是要上网的,很多人在网上觅到了知音,可喜可贺。网络是虚拟的,但网络也有真诚,我相信,并始终相信。这里要说的是,网上还是陷阱太多,很多人是专门偷人来的,要十分当心啊。因为网络,因为网恋,惹了不小麻烦的事例还真不少。当然你愿意被偷,那此处不作讨论。孩子能否上网聊天?我的回答是,“能!”而且要尽早让孩子接触,早聊早好。就像孩子的恋爱一样,也是早恋早好。一般家长认为的所谓的坏事情,我都极力主张,大胆鼓励孩子去碰一碰。在碰的过程中,养成孩子的免疫力。大人要一直陪伴左右,陪着孩子去碰。去恋爱,去聊天,去炒股。一定要利用孩子最关心的事情,引领他,帮助他。试想想,一个没有恋爱过的孩子,真正的幸福来临了,他能抓住吗?一个没有经历过诱惑的人,凭什么说他是有力量的人?
偷好,偷到快乐就好。我的文章就在空间,谁人偷看了,我就偷乐。你乐我乐,因偷而乐,真乐!
感受不同
生命的意义在于感受不同。人不应该跟别人一样,也实在应该有别于自己的昨天。一辈子重复地过着同质的生活,那生命的历程其实就是一天啊!重复是单调的,单调一定不是我们的追求。
我和我的爱人都来自农村,许是因为我们不想一辈子在农村过单调枯燥的日子,我们就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进了城。许是因为我们长期在农村呆过,小时候除了读书就是寻猪草、帮烧饭,我们不想我们的女儿重蹈我们简单乏味的童年,我们就鼓励我们的孩子学了很多东西,凡是能学的,没有哪样没有学到,也没有哪样不是学得最好。读书固然重要,但仅仅读书,对于一个孩子的童年和少年来说,那样的色彩过于单一凝重。
我本不懂音乐,可现在音乐成了我生活的主体,几乎一刻也离不开跟音乐有关的话题。很喜欢清晨在劲爆的舞曲中扭动自己不太灵活的身躯,更喜欢在纯音乐的缓慢中徜徉一整天。有音乐陪伴的人,灵魂不会寂寞!音乐于我远不止如此。我喜爱交响乐,还喜爱歌剧。虽然至今我听不懂音准,但我能听懂音乐的激越昂扬。在女儿的嘲笑声中,我依然保持着对音乐的喜爱。德国乡村小镇的音乐厅,给我很多感慨。我或我们有着太多的浮躁,静不下来。原因呢?一是没有真正的信仰;二是因为喜欢流行不喜欢古典,不喜欢与经典对话。学校里也就是教教唱歌,一流的学校才有合唱课和乐队。
十年前,一位音乐界的朋友托一位记者特意带了句话给我:人可以不吃饭,但不可以没有音乐。我当时很不以为然,认为话说得太大太满了。等到后来,我们自己走入了这个圈子,等到我们用心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妙的时候,才真的读懂了那位朋友捎带话语的真诚。现如今,每每我们跟人们谈起音乐对于一个人的生活工作如何重要的时候,也经常是要遭到一些不解或嘲讽的。
现在想来,当初让女儿学习小提琴,想法很简单,我们不懂的,孩子要懂点儿。后来发现很多都是我们不懂的,于是我们就建议引导孩子很多方面都学一点儿。陪伴孩子这么多年了,一个真切的体会是,现在没有吃不饱的孩子,少有吃得全的孩子,孩子的成长需要方方面面的营养。孩子最不喜欢的,也可能是大人最不喜欢最不懂的,而这恰恰可能就是孩子最最需要的。
其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无数人,就是在感受不同。感受种种不同,在我看来都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培养孩子的积极的良好的心智模式。一个孩子良好的注意力,积极的思考方式,正向的话语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读书,要万卷,也要万卷得不一样,要通过读不同类型的书籍,让孩子跟各种各样伟大的心灵伟大的思想对话。宽度决定高度,专家来自杂家。
行万里路,也要尽量走不寻常的路,走孩子没有走过的路,经常能去的地方不要去,老是去不了的地方要创造条件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陌生的地方才有灵感。我习惯性地鼓励着无数的孩子到离家远的地方读大学,就是为了让他们在陌生的环境里,在来回路途的颠簸中,感受不同,获得成长。
不断地带我的孩子去圈子外玩耍,去跟比自己高两三个层次的人交朋友,是我们一贯的做法。聆听别人的故事,接受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点拨,我们和孩子的成长经常是一日千里的。
我和我的孩子上网聊天一年多了,原先我也很反对上网,很担心孩子触网犯错。为了引导孩子,为了引导更多的孩子,我上网了,聊天了。我越发体会到,网络是空气,里面有汽车尾气类的东西,但也一定有氧气。人不能害怕受伤害,就捂住鼻子不呼吸啊。有了这样的认识,就十分主张上高中的我家的三个孩子都要上网。上网聊天的人具备三个特点:一、有时间;二、有目的;三、有问题。无论如何,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帮助到有时间的人达到一定的目的,解决一些问题的。QQ上的那一个个企鹅头像的跳动,与窗外马路上的人影和人头一样,每个人都渴望真诚,所有人都害怕伤害,各人是各人的故事,各人有各人的喜怒哀乐。如果谁能发明一个神奇的透视镜,帮孩子看到马路上每个路人的内心,那孩子获得的成长一定是无法想象的。要是谁在街上靠近行人热情表白,“我们做个朋友吧,我们聊一会儿吧”,那一定会吓坏人家的。网络聊天的人,是虚拟的,但又是实在的,有时更真实,有时更虚伪。如能帮助孩子通过网络触摸到屏幕另一头不同人的内心,如能帮助孩子回避伤害,接触真诚,那该是一个怎样的能力拓展啊。
音乐,网络,偶尔还陪着孩子周旋在很多老外之间,说着很多自己听了都感到好笑的外语,我感慨万千。我是农民的儿子,差一点就是个木匠、裁缝和菜贩子啊。细细想来,我的后来,我的不同,跟我这个人有关系,跟我的本性有关。我喜欢因不同的过程而有不同的结果,十分讨厌一成不变。我的这些想法,可能正好切合了孩子成长的需求,于是我们家就有了个“不同的同同”。
其实,成功永远是少数人的事情,成功相对于常态下的失败和平庸,就是个大大的不同。愿意吃螃蟹的人,就是勇敢地感受不同的人啊。
今天你计划生育了吗
计划生育是国策,人人都听说过,至今很多农村的墙头上还挂有相关的宣传标语呢。在我看来,不见得人人都懂,我就是其中之一。
懂,是个很特殊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们说懂的时候,其实还停留在了解的层面,知道的层面。就像问一个10岁的小男孩:“什么是女人啊?”他答:“留长发,戴耳环,穿花衣的就是女人啊。”那你问他:“你懂女人吗?”无论他说懂和不懂,真实答案就只有一个:不懂。
我对计划生育有了新的懂的感觉,是在我做爸爸十几年后的今天。
计划生育,应该把它理解为有准备生育,是既要计划数量,又要计划质量的。从这个角度看,当初我是没有计划生育的,虽然我只生了一个女儿。常态下,我们对于婚姻,尤其是对于结婚的时日、婚庆的地点,是十分有准备的。何时该有个孩子,要个什么样的孩子,生孩子之前两个人的身体生活该作怎么样的调整,这一类的问题,很少有人很认真地去想。通常是,两个年轻人,两情相悦,走到一起,发生了一件比较愉悦的事情,然后肚子微微隆起至十分饱满,孩子呱呱坠地,年轻人就做起了爸爸妈妈。有这么容易吗?
我有个朋友,是高级中学老师,前几天跟我感慨,她怎么也没有想到,以前儿子喊自己妈妈还不好意思,现在打起儿子来已经一点不脸红了。起初的不好意思,是由于没有什么太多的准备,孩子就来了,不期然地来了。就等同于没有怎么好好读书的孩子,老师给到他特别好的表扬,他是多少有些害羞的感觉的。现在的打人不脸红,是由于讨厌孩子,欲离开或暂时离开孩子的想法一直有,准备一直在,所以“打”算什么呢,打就不脸红。
我的孩子来到人间,我是不脸红的,因为我认为我是很有准备生了她的。给老婆加营养啊,给孩子胎教啊,安全护送老婆上下班啊。其实有准备生育,远不止这些。现今想来,我已开始越发脸红了。我那时是抽烟喝酒的,烟是一天一包,酒桌上是常胜将军。若干年后的今天,听到朋友讲,男人要有亿万身价才能生,我感到后怕。所谓亿万,是指亿万的精子,高质量的精子。身价不够,产品容易出错啊。我的身价够不够,已不得而知,要是那时我能一定有个亿万几十亿万的身价,我的产品会否更好些呢?我的女儿会否更出色些呢?后来我学好了,戒烟戒酒了,但产品已经出厂了,我也不打算再生产了。
陈小春是个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她的女儿女婿结婚两年了,一直没有要孩子。我问,为什么啊?她说,女儿胖了些,女婿的皮肤不大好,鼻炎也还没有完全治好,要把他们全部调整到位了,才可以怀孕生孩子的。陈医生现在经常被人称为陈老师了,因为她花了很多心力在研究营养和养育孩子的关系。怀孕的妈妈是一人吃饭两人用,现在吃饱肚子很容易,吃全了大人和孩子所需要的营养却很难。孩子第八九十个月的时候,是孩子脑细胞的激增期,养脑的营养跟不上,要想孩子以后很聪明是不大可能的。听了陈老师的话,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真正生个不留遗憾的宝宝,是一定要请营养顾问做指导的。
我不敢再生孩子了,生养个孩子不是个小事情。我的女儿已经做好不生孩子的准备了,这很出乎我的意料,我因之产生过恐慌,我想肯定是我传扬的“计划生育”国策传偏了。女儿说:“生个孩子像您这样,一心为了孩子,彻底忘记了自己,没有了自己,感动了我,也弄怕了我,我以后做不到。可是,要是生了个孩子,又不能不像你这样用心用情,否则,孩子是不大可能有点什么出息的。由于我做不到,又由于要非做到不可,我决定以后一定不生孩子。”女儿给我出难题了,我一直在苦苦寻觅解决这个难题的途径。我想,再怎么难,只要我认真对待了,坚持对待了,最后就一定有解决的那一天。
为了让我女儿能够改变自己的想法,为了我能成功地做成外公,我在上海南京不断去接触一些营养师和医生,学到了很多妇幼保健的知识,学到了很多生养孩子的经验。学多了,学久了,就很后怕,也很蠢蠢欲动,想再生一个,以此纠正自己的错误,检验自己的所学。哈哈,女儿不同意了,“爸爸,不要冲动啊。”我大笑,“爸爸家就缺个儿子,爸爸这辈子最满意的身份就是爸爸了,爸爸做爸爸的瘾还没有过足。哈哈,你不想生,还不允许我生啊!”在这些看似不正经的没大没小的对话里,我感觉到了我们的思想交流以及因此产生的快乐和幸福。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