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绑架了中国父母-总是在想(9)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很不谦虚地跟很多朋友这样交心,造成我和我的孩子跟很多其他人的区别靠两点:一、我明白;二、我做了。我一个明白,就把我跟百分之八十强的人们区别开了;我做了并坚持做了,我就有理由成为百分之五或百分之一了啊。众人之所以成为众人,是因为大众的思想和行为;领袖成其为领袖,是因为他领跑思想并坚决执行。一线的老师因为天天接触孩子,因为也在求索,很多问题一点就通,可就是不愿意立马行动。说白了,还是跟责任心有关系,因为改变自己是很痛的,改变改革在成果到来之前是经常要被嘲笑的。家长不愿意行动,不是家长不爱孩子,而是家长懒惰,积习难改。孩子是学校的,归根结底还是家长的。家长朋友们,真的要好好为孩子负起责来,去做,做完!

    怎么做呢?先停止,停止一切不利于结果的言行,停止一切伤害和干扰。停止就是一种前进,一种进步。家长是要给自己一个镣铐的,太过的自由,一定轻易就能伤害到自己和孩子。家长要对孩子有个承诺,也完全可以交给孩子一个保证书。大人也是要有人管的,真正能管得住大人的还是孩子,大人经常是怕孩子的。怕就好了,不怕就糟了,因为无畏经常是因为无知。做个有知的家长吧,在打骂之外和孩子交流,孩子也一定会投桃报李的。

    怕孩子是种美德

    朋友的女儿高考结束了,夫妻俩一合计把她送到了一家饭店做服务员。饭店的工作人员欺生,到了吃饭的时候,故意找茬不让孩子吃饭。原因很简单,工作人员的饭菜天天就是那么老三样,多了个人,就多了双筷子,大家都可能吃不好吃不饱。朋友听说后,很心疼也很着急,随即就兴师动众打电话找了一帮人去摆平了这件事情。太太很不赞同丈夫的做法,女儿也感到爸爸做得过分了些。

    我也认为这样不好,孩子暑期打工,不仅仅是为了挣到一份工钱,更重要的是要走进真实的火热的生活,迎对矛盾,解决问题;老人欺负新人,这很正常,孩子如果能够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说说笑笑间,争取到自己的饭菜,这就是本事,这就是孩子真正要学习的东西。

    朋友说,他都懂,可就是转不过弯,心里实在是气不过。朋友的故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很多人心里十分明白对错与是非,可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反方向操作。在陪伴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少大人都在做自己认为不对的事情。比如:打骂孩子,偷看孩子的日记信件,说话不算数……

    我每天都在接触很多家长,他们经常说:“老师,您说得很对,但做起来很难,其实呢,也不是很难,就是坚持做很难。我现在感到,我是个不合格的家长,有些对不起孩子,可是,我的脾气太急了,实在改不掉啊。”

    跟一些语文老师谈孩子的语文学习,老师都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太呆,学校考学生的题目又太活太难。那些难题目,很多时候老师都不会做,说是考学生,其实就是考老师。分分分,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命根,老师于是就去陪着学生压着学生弄那些死的东西。死的抓到手,均分就不会很差,奖金也就不会太少。

    我很开玩笑地跟这些老师说,我此刻很赞叹古时的科举了,一篇文章定江山没有什么不好啊,文章里的才情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功底。学习语文,字词句章、语法修辞无一不重要,但学习语文的终极目标是要孩子能够看得懂别人的文章,是要孩子能够通过文字表达自己,进而能有益于他人。不会读,不会写,天天弄那些死的文学常识,有什么用啊?学校出活的题目是对的,老师没有对应学校的要求作应有的方向调整,是错的。

    不知道,自然做不到,知道了又不去做,这样的家长和老师确实都要挨打。

    下过象棋的人都知道,将可以统帅千军万马,但“兵”临城下时,将多少是有些畏惧的。小兵将大将,一物降一物。

    一家有一主,主也要有人管。当强势的爸爸或妈妈权力至高无上时,一个孩子的命运往往就岌岌可危了。改革的方向是,充分授权孩子,让孩子管住大人,让大人惧怕孩子。一线的老师因为天天接触孩子,因为也在求索,很多问题一点就通,可就是不愿意立马行动。说白了,还是跟责任心有关系,没有惧怕心,自然就没有责任心。要是中小学老师的收入多少,也可以由孩子或家长参与些意见,情况可能就会有些改观。

    知耻还要知止啊!知耻是解决方向的问题,方向不对,努力白费。知止是解决定力的问题,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停止就是一种前进,大人是要给自己一个镣铐的,太过的自由,一定会轻易伤害到孩子。大人要对孩子有个承诺,也完全可以交给孩子一个保证书。大人也是要有人管的,真正能管得住大人的有的时候还是孩子。大人要怕孩子,要让大人怕孩子,怕孩子也是一种美德。

    我和女儿经常签字画押,很多事情都严格按照书面上的约定行事,相互尊重,各行其是。与其说是怕孩子,倒不如说是一份在乎。在乎了,该停的就没有停不下来的。

    我陪我的孩子走到今天,如果还能说克服了很多困难做成了一点点事情的话,那主要靠以下两点:一、我明白;二、我做了。一个我明白,就把我跟百分之八十强的人们区别开了;我做了并坚持做了,我就有理由成为百分之五或百分之一。我做了对的,就一定停止了很多我认为错的事情。之所以能够有效停止,跟我真的爱孩子、在乎孩子有关系。

    教育陪伴孩子其实并不太难。首先,把自己认为错的停掉;其次,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拿来再认真推敲一下,认为对不一定对,结果对才是真的对,不利于结果形成的做法统统都要停止。不对的就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还在继续做,那就是犯傻、犯错甚或犯罪。

    有孩子管住的大人,容易知道对错,有效停止。

    宽度决定高度

    我11岁时爸爸就去世了,妈妈领着我和两个妹妹,很艰难。实在熬不下去了,妈妈就改嫁了,一个一字不识的捞鱼摸虾的农民成了我的继父。30多年前的中国农村,妈妈那时的选择给我留下的痛是可以想象的。继父没有孩子,也就不怎么懂孩子。我一直挨打,大了些就跟他对打。家里的事情还没有打完,有时还要一起出去跟人家打。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我的很多邻居亲戚一样,都认为妈妈改嫁是个错。

    我每天都很勤快地做很多事情:烧饭,洗衣,挑水,喂猪,晒谷子,带妹妹。即便这样,还是经常挨打。

    从上初一开始,我就开始贩菜了。暑假寒假里的每一天,都要到泰州城里贩菜贩到我家附近的镇上卖。因为踏的是自行车,所以那时运菜,我们都喊踏菜。每次都要踏两三百斤重的菜,龙头经常被压得高高地翘起,小个儿的我怎么压都压不下去。一路上不停地摔跟头,差点死过去的事故就有好几回。那时候小,不懂得怕,也很好强,只记得鼻子经常花花地流血。

    初二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记大过处分了一次,老师说要放到档案里,着实吓坏了我。这个阴影一直跟随了我很多年。初三毕业了,26个字母都认不得,高中自然就没有考上。那次我哭了,撕心裂肺地哭了,一下子好像开了窍。我要复读。继父和妈妈没有反对。读了一学期,妈妈担心我考不上高中,也担心考上了也没有什么用,一开春就不再让我读了,于是我就去学了裁缝。老师找上门,说我以后会有大出息。于是我就继续去读我的初三,考上了高中。最后上了大学,成了我们村一个大队九个小队的第一个本科大学生。

    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我受过处分的学校教书。后来为了调动,又在这个学校接受了同样的处分:记大过。从老家调到南京继续教书,然后步入报界,再然后从南京到上海,做起了全职爸爸。

    如果说我还算做成了一些事情的话,我认为这跟我曾经的经历有关系,是丰富的生活成就了我。所有的曾经,都是为我做一个优秀的爸爸做准备的。感谢生活,感谢上帝,感谢我的父母。

    很多人问过我:“你为什么这样爱孩子?”

    我说:“那是以死了我爸爸一条命作为代价的。”

    我说:“没有父母不爱孩子,我的爸爸以死在表达对我的爱,我的妈妈用改嫁在表达对我的爱,我的继父对我的打和骂其实都是爱,他们爱我,并爱到了我。就看你懂不懂,接到接不到,接功也是要修炼的。”

    我该如何去爱到我的女儿和更多的孩子呢?

    我知道丰富的人生阅历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我知道生活的宽度决定孩子的高度。我不能让我的孩子生活在很窄小的宽度里,我要尽最大努力去拓展孩子的空间。我的孩子在南京出生,上个好的学校,经常带她出去玩玩,偶尔回趟老家,提醒她不要忘本,大学毕业了有个工作,然后找个婆家。这就是我们看得见的孩子的未来,一个还算很不错的未来。如果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这样的设计显然是不行的,我的孩子必须往两头拉,一头拉到农村,一头拉向国外。

    我的老家在农村,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中国更广阔的土地在农村,更广大的人群是农民,一个对农民、农村和农业不了解的人,何谈了解中国啊?于是,我们就定期带孩子回老家,不仅仅是走走看看,还要她深入,要她去种田去卖菜,去住没有空调没有电扇的房间,到鸦雀无声的农村学校的教室自习。记得那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老家人称为鬼节的日子。我和我的继父、妈妈、妹妹,带着我家的三个孩子,凌晨1点钟就起了床,来到菜地。三只马灯下,三拨人,一刻不停地剪着小青菜。蚊子飞虫来袭,孩子不敢高叫,因为田旁就是住家,熟睡的人是不该被吵醒的。快4点钟了,我们的卖菜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我的继父一直抿着嘴在笑,他说:“种田种了这么多年了,也没有看到哪家为了这么一点青菜,动用了这么多人去卖的,最最让我开心的,是我们家三个宝贝孩子也来了。”我的继父骑着三轮车走在最前面,我的两个外甥各自一辆自行车在中间,我开着电动车殿后,我的女儿坐在我的后面。天还没有亮就到了早市,孩子们肚子饿,嚷着要吃东西,我没有同意。渐渐地,赶集市的人越来越多了,孩子们起劲了,一起帮着卖菜。不到7点就全卖光了。三个孩子一起数钱,总共25.48元。孩子们不相信,再数,还是25.48元。孩子们不讲话了,请他们吃早饭时,也不忍心多点多要了。

    我的女儿出生在南京,长期生活在上海。我在定期安排孩子回老家农村的同时,还不断鼓励孩子每年至少要去国外学习两到三次。全球经济一体化了,地球成了小村庄的今天,我们要指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就必须尽早把我们的孩子赶出家门。视野开阔了,心胸自然就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深度也一定会不一样。

    我在把我的女儿往农村拉的同时,也在定期把我的两个外甥往上海南京拉。农村的孩子纯朴、勤奋,但需要被激发,需要放大梦想,需要被告知,天地大得很,你想到哪里你才能去得了哪里,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每每在上海、南京等地讲到这些时,朋友们就叫开了,“孙老师,我们农村没有亲戚啊,怎么办?”我就开玩笑说:“赶紧跟我攀亲啊,我们家有的是田,有的是房,到我老家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真是天时地利人和啊。”其实,想到农村去没有多难,哪个单位没有很多从农村考出来的大学生啊,请他们帮忙,他们一定会答应的,农村人实在,这个我知道。

    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各有各的短板。农村孩子能吃苦,但不够丰富,懂的东西没有城里孩子多。城里孩子懂很多,但缺乏钻劲,没有农村孩子有耐力。农村孩子要补“丰富”课,城里孩子要补“吃苦”课。怎么补?何时补?农村孩子的“丰富”课,进了大学稍微调整一下,就可以补到了。城里孩子的“吃苦”课,在大学里就不那么容易补了。所以,农民的孩子只要进了大学,留了城,后来的成就往往都是城里孩子不能比的。

    那些集镇上的孩子,县城里的孩子,他们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呢?好的孩子,因为好的家长的引导,往往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优点,在这些县城孩子的身上都能体现出来。最怕的就是,这些孩子,懂得也不是很多,苦也吃得很少。

    一个20岁的男孩,因为没有读完高中,一直心怀不安。那天晚上,在上海延安西路,我和他一家三口关于宽度与高度的谈话,让他一下子释然。我告诉他,经历本身一定没有对错之分,你可以把这理解为,你在做你的宽度,你在为你的高度做准备,你有了别人少有的经历,你应该感到骄傲才是啊。他的爸爸妈妈说孩子那天的成长是一日几千里,聪明懂事的孩子,到家了,半夜了,还发来短信,发表感慨,表示感谢。

    宽度决定高度。聪明的家长应该主动为了孩子的宽度做些事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