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故事-兄妹之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天使穿了我的衣服

    她和姐姐是孪生姐妹,唯一不同的,她是个瘸子,总是躲在家里。

    生日时,姐姐送她一个会跳舞的洋娃娃。她大喊:“明知道我是个瘸子,还送给我这个,故意刺激我啊!”眼泪在姐姐的眼眶里打转转。

    她死活不肯去学校上学,父母只好为她请了家教。由于刻苦,她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做考卷都比姐姐高几分。父母的夸奖,使她有些平衡。

    那个夏天,妈妈为她买了一件漂亮的套裙。她偷偷地穿上,感觉自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只是不敢走动,生怕自己的丑陋显露无遗。她每天对着镜子悲伤。

    那天中干,她恍惚听到有人蹑手蹑脚地走进来,是姐姐!她拿走了套裙。他想知道姐姐到底要做什么,便装睡。

    透过窗子,她看到了姐姐穿起她的套裙到了大院,热情地和每个人打招呼,让她惊讶的是,姐姐竟然学着她一瘸一拐的样子走路,惟妙惟肖。

    一连很多天,姐姐都会在中午穿她的衣服来到到院子里,一边帮奶奶们擦玻璃一边唱着动听的歌谣,一边帮阿姨们洗菜一边讲着她听来的笑话,逗得人们哈哈大笑。她不理解,为什么姐姐不好好走路,偏偏要学她的样子呢?

    忽然有一天,姐姐帮她穿上套裙,说要带她到大院去。

    那是个多好的春天啊!人们对她微笑,把好吃的、好玩的都给她,人们说,这个残疾小姑娘,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欢乐:她是这里的天使。

    她突然明白了,姐姐学她的样子,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接受她,姐姐只想让她走出那个屋子。所以人们都把姐姐当成了她。她还知道了,那件套裙是父母买给姐姐去参加舞蹈大赛的,姐姐却让给了妹妹。每次考试,姐姐总是故意答错几道题,让她的分数比姐姐高。

    “人们只当那个人就是我,其实不是的,那个天使只是穿了我的衣服。”她噙着泪,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心得·启迪

    俗话说“兄弟姐妹亲如手足”。同胞之间,血肉相连,无论哪一个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样关注。为了能让妹妹摆脱因残疾带来的自卑和痛苦,为了能让妹妹生活得快乐,姐姐用尽了心思,并且包容着妹妹的误解。小朋友们,当你为了和至亲姐妹兄弟争强好胜的时候,可曾想到这一层意思吗?

    三姐妹

    从前有个妇女,她有三个漂亮的女儿,为了三个女儿,这位妇女整天不分白昼地劳动。

    三个女儿像小燕子一样,很快就长大成人了,各个脸蛋漂亮得就像一轮明月。后来她们一个接一个出嫁了,离开了自己的家。

    一晃几年过去了。年迈的母亲得了重病,她便打发一只火红的小松鼠去给自己的女儿们报信:“小松鼠,你让她们赶紧到我这儿来一下。”

    “唉呀,”听了小松鼠带来的不幸消息,大女儿叹了口气说,“唉呀!我是很愿意去的,不过我得先把这两个脸盆刷洗干净。”

    “刷洗两个脸盆?”小松鼠气愤地说,“那么你就永远和脸盆在一起吧!”

    两个脸盆突然从桌子上跳了起来,一上一下地把大女儿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扣在里面。大女儿跌倒在地上,变成一只大乌龟,从屋里爬了出去。

    小松鼠又来敲二女儿家的门。

    “唉呀,”二女儿回答说,“我恨不得马上就赶到母亲身边,可是我很忙呀,需要到集市上去织麻布。”

    “那么你就终生织布去吧,永远也不要停息!”小松鼠说。

    于是二女儿就变成了一只蜘蛛。

    小松鼠敲小女儿家的门时,小女儿正在揉面。她二话没说,甚至连手上的面也没顾得上擦,就心急火燎地赶到自己母亲的身边。

    “我亲爱的孩子,你要永远带给人们欢乐,”小松鼠对她说,“那么人们也会珍重你,爱护你,以及你的子女和他们的子孙后代的。”

    正因为如此,三女儿才福星高照,寿比南山,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当她临终的时候,她变成了一只小蜜蜂。

    整个夏天,蜜蜂终日为人们采花酿蜜……到了冬天,周围的一切都冻僵了,而蜜蜂却安然地在自己的巢里冬眠。当暖和的春天到来时,她又苏醒,吃着蜜和糖。

    心得·启迪

    尽忠尽孝,方得善果;不忠不孝,不得善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深如海洋、广如大地,儿女即使结草衔环也能以报答,父母危难之际,怎么可以找理由借口推脱!大女儿和二女儿变成了了低等动物,这不仅仅是外形变了,那是因为她们的心变了。没了人心,还用人的外形干什么,所以她们两个是罪有应得!我们应该像小女儿你学习。

    一心想着弟弟的姐姐

    姐姐3岁的时候,家里多了一个叫弟弟的男孩,那个小家伙好像天生就喜欢姐姐,别人抱着的时候总是哭个不停,轮到姐姐抱的时候就哈哈大笑。就是那个天真无邪的笑,深深地印在了姐姐的心里。那时候姐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了钱的时候给弟弟买一串又长又大的糖葫芦。因为弟弟总是看着那个东西笑,那是弟弟除了看她之外笑的最多的时候。

    到了姐姐5岁的时候,弟弟已经是整天哭着鼻子跟在姐姐的身后,拽着姐姐的衣角,让姐姐给他买糖吃的“尾巴”了。

    再后来姐姐上学了,身后少了那个叫弟弟的“尾巴”,心里很不是滋味,总想把弟弟一起带到学校里来,那样的话,他们就可以在一个班级里上课,一起做游戏了。

    姐姐10岁的时候也是她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不久弟弟就要来学校和她一起念书了,姐姐要把自己积攒了多年的本子和铅笔给弟弟用,还要教他怎么读汉字,算算术题。想到自己的功劳这么大,姐姐心里比得了奖状还要高兴。

    姐姐15岁的时候,离开了家乡开始到城里去打工,一是因为自己没有考上重点,二是因为弟弟的成绩非常优秀,她要攒钱供弟弟上大学。姐姐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无怨无悔。

    姐姐20岁的时候,并没有像村子里的其他女孩一样嫁人,因为那个夏天她的弟弟考上了重点大学。父母都是农民,无力供养一个大学生,姐姐要用自己的双手为弟弟支起那片求学的天空。

    心得·启迪

    因为缘分我们相聚到一个家庭里,从此不孤独,多了欢笑,更多了彼此爱着的心,在人生的路上也多了相互的关照与守望。像文中这样的姐弟,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碰到。这位姐姐之所以肯为了弟弟如此付出,是因为那份亲情已渗入骨髓里,如此浓重。这个世界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就是我们最亲的人了。

    勇敢的詹尼

    一个小男孩的妹妹生病需要输血,小男孩在两年前曾得过同样的病,后来被治愈了,而妹妹康复的唯一机会,是获得曾患过同样疾病但后来痊愈的人的血液。由于两个孩子的血液同属某一特别的血型,小男孩便成了最理想的捐血人选。

    “你愿意捐血给玛莉吗?”医生问。

    詹尼犹豫着,他的嘴唇开始颤抖,然后微笑说:“没问题,为了妹妹。”

    不久,兄妹二人被推进医院的房间。玛莉瘦弱而苍白,詹尼则强壮而健康。两个人都没有说话,但当两人四目相投,詹尼露齿而笑。

    护士把针头插进他的手臂,詹尼的微笑逐渐消失,他看着血液流过管子。

    当可怕的煎熬接近结束时,詹尼有点颤抖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医生,我什么时候会死?”

    医生此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詹尼起初的忧郁和嘴唇的颤抖,是因为他以为捐血就是牺牲生命,而就在有这样的想法的一瞬间,他已经做出了重大的决定。

    心得·启迪

    医生要男孩捐血给妹妹,他以为自己会死去,但为了妹妹,他却勇敢地接受了这个请求。男孩对妹妹的爱,无须多言,尽管只是一个瞬间.但那是堪称“绝对”的。

    姜肱三兄弟的友爱

    东汉时,有个叫姜肱的人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姜海,一个叫姜季。兄弟三人手足情深,非常友爱。

    有一次,姜肱跟他的大弟弟一同去京城,结果半夜路遇强盗。月光下,强盗面目狰狞,晃着明晃晃的匕首,一步步逼近抱在一起的两兄弟。突然,哥哥将弟弟推到后面,说:

    “你杀了我吧,我弟弟还小,希望你放他一条生一路。”

    这时,后面的弟弟也走上前来,说道:“不!你不可以伤害我哥哥,还是杀我吧!”

    盗贼被兄弟俩的手足之情深深地感动了,只抢了一些财物便匆匆离开了。

    到京城后,有人见姜肱衣冠不整,就问他:“出了什么事?”姜肱摇摇头,绝口未提被抢的事。

    后来,事情辗转传到了盗贼的耳朵里,他非常感激,悔恨交加。第二天,他跑去请求拜见姜肱,并表明自己要痛改前非。

    在姜肱兄弟的影响下,他们所在地的乡亲们互敬互爱、和睦相处,过着幸福的生活。

    心得·启迪

    让我们也像姜肱三兄弟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吧。

    缪彤自责劝弟

    缪彤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留下缪彤兄弟四人相依为命。作为长兄,缪彤承担起了照顾抚养弟弟们的重担。

    兄弟四人虽然生活艰难,但在缪彤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弟弟们都健康成长。弟弟们感念哥哥的付出,对哥哥异常尊敬。就这样,一家人虽然生活得清苦,但却过得很快乐。

    几年的光阴转瞬即逝,兄弟四人均已长大成人,并相继成了家。由于家中增添了不少新人,生活已不再像以前那样平静。同处一个屋檐下,姑嫂们往往想法不一,于是大家都各自思量家中财物,打算分开单过。

    缪彤看着这样的情景,不由感到万分悲凉,痛苦和自责涌上心头。一天,缪彤又听到两个弟媳因为一点儿琐事争执不休,他感到羞愧难当,便将自己反锁在屋中自责道:“缪彤啊缪彤,你辜负了父母的教诲,实在是不肖子孙啊!”说罢,并失声痛哭起来。

    弟弟、弟媳们循着哭声一聚拢过来,听到长兄的自责,大家惭愧地低下了头。想到长兄为家庭和睦日夜操劳,殚精竭虑,弟弟、弟媳们都羞愧地跪在门外,说道:“哥哥,都是我们的错。因纷争而忘了手足之情,我们对不起父亲的教诲,对不起您对我们的期望!请您责罚我们吧!”

    弟弟、弟媳忏悔的言语深深地感动了缪彤。他起身打开屋门。门一打开,弟弟、弟媳们便一同说:“哥哥,我们以后决不再提分家的事,决不再做让您伤心的事情了。我们要和和气气地永远在一起。”说罢,弟弟们上前紧紧地拥住了缪彤。

    从此,缪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和悦气氛。

    心得·启迪

    古人云:“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面对家人的种种不当行为,缪彤并没有直接批评指责,而是以自责的方式独自承担,从而感化了诸位弟弟和弟媳,赢来了全家的和睦。

    兄弟争死,感化强盗

    汉朝时,有一个叫赵孝的人,他有一个弟弟叫赵礼。因父母早亡,兄弟二人相依为命。有一年,由于收成不好,粮食减产欠收,饥荒严重,社会治安也很混乱。这一天,强盗前来抢劫,因找不到吃的,便把赵孝的弟弟赵礼捉走了。

    赵孝虽然幸运地躲过了这一劫,但一想到被劫走的弟弟,他就心如刀割。他焦急地想:要是弟弟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办啊!我这个做哥哥的哪怕是赔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救出弟弟。于是,他循着强盗撤离的方向追了过去。

    赵孝很快赶上了强盗,见到被捆绑的弟弟,同时也看到旁边有一锅正呼呼冒着热气的开水。原来强盗竟想将赵礼煮了吃。赵孝顾不上与弟弟搭话,他冲到强盗面前哀求说:“请你们放了我弟弟吧!”

    强盗一听大怒,说:“放了他,那我们吃什么呀?”赵孝赶紧说:“我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和你们交换。”

    强盗们一下子愣住了,这时赵礼大声喊道:“不行!被捉来的是我,被你们吃掉,这是我命里注定的,可是哥哥有什么罪过呀?怎么能让他去死呢?”听罢此言,赵孝连忙扑到弟弟面前,劝弟弟让自己去死。

    强盗们被深深地震慑住了,便放了他们。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皇帝不仅下诏书封了兄弟二人官职,还让全国百姓向他们学习。

    心得·启迪

    俗话说“兄弟如手足”,赵氏兄弟能够首先顾及对方的安危,丝毫不顾个人的凶险,足见他们的感情至深,值得我们学习。

    孔融的故事

    孔融自幼聪明伶俐,也非常懂事。他4岁时,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将洗好的梨放在盘子里,让年纪最小的孔融先拿。

    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挑了一个最小的,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母亲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年龄最小,应该吃最小的梨。”

    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遭人陷害,结果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走投无路的他逃到孔家,请求保护。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我仍然能做主收留你!”就这样,张俭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向官府告发了这件事。官府便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判官对孔融和孔褒说:“张俭是朝廷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

    听了审判官的话,孔融说道:“留藏张俭的是我,你治我的罪吧!”

    一听弟弟把罪责揽在了自己身上,孔褒忙说:“这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条就杀我吧!”

    兄弟俩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判官见兄弟俩争罪,有些拿不定主意,只得如实上报。后来,皇帝定了孔褒的罪,下令赐死了他。

    心得·启迪

    孔融虽然没能救下哥哥,但是他谦让兄长,与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

    司马光爱兄如父

    司马光一生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忠于朝廷。他地位显赫,德高望重。人们除对他的德行备极推崇之外,对他友爱兄弟的真诚情怀更是称赞不已。

    司马光的哥哥,名旦,字伯康。兄弟两人的感情特别好。

    当司马光退居洛阳后,他每次返乡总会探望哥哥,对哥哥既敬重又关怀。

    当时,司马伯康已经80岁了,司马光也年事已高,但他侍奉哥哥如同侍奉父录一样尽心尽力。司马伯康体质羸弱,消化不佳,为保康健需要少量多餐,所以照顾起来颇为费神。每次吃完饭不久,司马光总会亲切地问奇奇:“您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儿东西?”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关注,如同照顾婴儿般无微不至。

    每当季节交替时,气候极其不稳。司马伯康最怕着凉,所以天气稍稍转凉,司马光就会轻抚着司马伯康的背,关切地问道:“哥哥,衣服薄吗,冷不冷?”随时注意哥哥的衣服是否足够保暖。日日嘘寒问暖,兄弟之间的真挚情怀自然流露,这是何等感人啊!

    心得·启迪

    司马光敬爱兄长,如对待父母一般对待兄长,这种真挚的兄弟之情让人感动,启迪我们要珍爱手足!

    田真兄弟和睦

    隋朝时,有一户姓田的人家,家里有田真、田庆和田广三兄弟。他们各自成家后决定分家。分到最后,只剩下庭院中那棵开满紫红色花朵的紫荆树了。

    看着紫荆树,哥哥田真叹息道:“田家的历史有多长,紫荆树就有多老。”

    田庆不以为然地说:“留着这棵树也没什么用,还是把它分了吧。”

    幼弟田广说:“我们干脆把它砍成三份,一人分一份,还能卖个好价钱呢!”

    田真说:“使不得!我们怎么忍心伤害这些美丽的花朵和叶子呢?这棵树是我们家族繁盛的见证啊!”

    田庆说:“哥哥,你别犯愎了,谁还会注意到这棵老树呢?”田真听后,伤感地决定第二天分树。

    第二天,原本茂盛挺拔的紫荆树枯萎凋零了。三兄弟见到这种情形,开始痛切地忏悔:“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分家呢?连树都觉得伤心,不想再活了,难道我们就不感到羞愧吗?”

    这时,田真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像从前那样生活呢?‘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们应该和睦共处,团结一心啊!”说完,兄弟三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他们在紫荆树前把分家的契约烧毁,决定共同经营幸福的生活。

    听到兄弟三人的决定,紫荆树的头抬起来了,叶子又重新变绿啦,紫红紫红的花朵又绽放开来……

    心得·启迪

    人生苦短,数十寒暑。想想我们还有多少时日能够珍惜同聚同处?千万不要等到追悔莫及时才徒自悲切!骨肉之情、手足之爱,要好好珍惜啊!

    周文灿爱兄长不受挑拨

    宋朝时,有一个人名叫周文灿。他有一个哥哥,兄弟俩相亲相爱,令人羡慕。

    后来,父母相继去世,哥哥也染上了酗酒的恶习,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什么活儿也不干。天长日久,哥哥一直靠文灿养活。文灿对此一句怨言也没有,对哥哥仍旧恭恭敬敬。在他心目中,哥哥永远是哥哥,与自己骨肉情深、手足相连。

    二天傍晚,文灿正在家里看书,忽然听到外面吵吵嚷嚷的,里面似乎还有哥哥的声音。他连忙跑出来,只见哥哥喝得酩酊大醉,便急忙上前去扶哥哥,没想到哥哥却说:“你是谁?你要干什么?”然后,一个大巴掌朝文灿猛扇过来。文灿跌倒在地。

    邻居们见此情形,都很气愤,有的说:“太不像话了!居然打自己的亲生弟弟!”有的说:“文灿,别傻了,干脆告了吧!”

    文灿上前扶住哥哥,对众人喊道:“我和哥哥手足情深,你们怎么可以离间我们呢?”众人不禁一愣,悄悄地散去了。

    文灿把哥哥搀扶回家,帮他擦洗一番后,安顿他睡下了。半夜,哥哥醒来,轻手轻脚地走到弟弟床边,不禁痛哭流涕:“弟弟呀,哥哥真对不住你啊!

    这件事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到了朝中。当朝宰相司马先知道这件事后,不仅对周文灿大力。赞赏,还写了篇文章劝导大家要懂得包容手足,要相互体谅。从此,乡里民风淳朴。

    心得·启迪

    周文灿的这一举动不仅使兄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也使离世父母的在天之灵感到宽慰,还感化了乡里民风,更使千百年来的人们受益匪浅。

    朱显兄弟互爱

    在元朝真定这个地方,有一个叫朱显的人。他的祖父去世时,将财产等分为三份,分给了朱显兄弟三人。

    后来,朱显的哥哥不幸过世,留下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孤苦无依。朱显非常难过,他把侄子们看做是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照顾。

    侄子们年纪小,无法自立。朱显想:如果按祖父的意愿,把财产均分各奔前程的话,那谁来关心教育侄子们呢?又有谁在身边料理他们想像不到的种种问题呢?如果没有人帮助他们撑起这个家,往后的情形会怎样……想到这里,他把弟弟朱耀找来,商量说:

    “父子兄弟,本是同气连枝,不可分离。现在,哥哥离开我们了,他的孩子们这么小,无论是情理还是道义,我们都应代替哥哥来履行长辈应尽的责任,把侄子们的生活安顿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我们不能分家,应该全心全力地看护和照顾他们!”

    弟弟听后,想想十日里哥哥总是默默地关怀年幼的侄子们,而今,他又为了侄子们决定放下这笔丰厚的遗产,让整个大家庭共同分担,不由得对哥哥产生了佩服与敬爱之情。

    于是,他们一同来到祖父的墓前,把祖父留下的分产证明、焚毁。从此,一家人继续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关怀,互相照顾,非常温馨。

    心得·启迪

    深明大义的朱显深深体会到了祖父对子孙的关怀与疼爱,立下的财产的证明正是源于这样的爱。而今将它全数烧毁,朱显更是从根本之处透彻领悟了爱的真谛。

    陈世恩感化弟弟

    明朝时,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有一个哥哥和二个弟弟。哥哥是一个学问道德都很高的人,陈世恩的德行也如兄长一样为众人所赞许。但他们的弟弟却截然相反,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常一大早就不见了人影,直到深更半夜才回来。

    俗话说“长兄如父’。对于三弟的不成器,大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苦口婆心地劝来劝去,可三弟不但听不进去,反而恶语相加。

    第二天一大早,弟弟又溜出去了,仍然一整天没有回来。这天晚上,陈世恩又在门口等弟弟。弟弟没想到二哥又在等他,不免有些心虚,站在门外不好意思进家。陈世恩笑着说:“自己家门都不进了吗?进来吧!我好锁门。”弟弟进门后,陈世恩照旧把院门锁好。

    看看亲切的二哥,再想想两位哥哥对自己的疼爱,弟弟不禁羞惭交加,跪下对哥说道:“我错了!请哥哥责罚!”陈世恩扶起弟弟,高兴地说:“回来就好!哥哥知道你会自己改正的!”

    从此,弟弟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再也不和那帮朋友鬼混了。在两位哥哥的精心教导下,他认真学习,发愤图强,终于成为了一位德才兼备的人。

    心得·启迪

    我们在劝勉对方时一定要懂得和善于利用技巧,要让对方发自内心地悔悟并改正。

    哥哥和弟弟

    从前有一对兄弟,彼此感情特别好,哥哥很照顾弟弟,弟弟也很疼爱哥哥。一天,他们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

    路上,沉重的行李箱把兄弟俩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左手提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换左手,可是换来换去还是很累。忽然,大哥想了一个好主意。他找了一根扁担,将两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上面。他们挑起两只箱子继续上路,虽然是挑着两份行李,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走着走着,弟弟发现天空中有一架轰炸机向他们飞过来。按照常理,发现轰炸机俯冲时,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卧倒。可是,哥哥并没有发现轰炸机。眼看着飞机就要冲下来了,情急之中弟弟冲上前去扑倒了哥哥。

    他们刚卧倒在地,就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轰炸过后,弟弟起身拍拍身上的尘土,看到哥哥也安然无恙,非常高兴。

    可当他回头看时,顿时惊呆了:原来他刚才所处的那个位置被炸成了一个大坑,如果他要是不过来扑倒哥哥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心得·启迪

    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请伸出我们的双手,因为有时候我们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

    哥哥送给弟弟的圣诞礼物

    圣诞节时,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圣诞节当天,保罗离开办公室时,发现一个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

    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男孩满脸惊讶,支支吾吾地说:“你是说这是你哥哥送的礼物,没花你半毛钱?我也好希望能……”

    保罗以为他是希望能有个送他车子的哥哥,但那男孩所说的却让保罗十分震撼。

    “我希望自己能成为送车给弟弟的哥哥。”男孩继续说。

    保罗惊愕地看着那男孩,脱口而出地邀请他:“你要不要坐我的车去兜风?”

    男孩兴高采烈地坐上车,绕了一小段路之后,那孩子眼中充满兴奋地说:“先生,你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我家门前?”

    保罗微笑,他心想那男孩必定是要向邻居炫耀,让大家知道他坐了一部大车子回家。

    没想到保罗这次又猜错了。“你能不能把车子停在那两个阶梯前?”男孩要求。

    男孩跑上了阶梯,过了一会儿保罗听到他回来的声音,但动作似乎有些缓慢。原来他带着跛脚的弟弟出来了,他将弟弟安置在台阶上,紧紧地抱着他,指着那辆新车。

    只听那男孩告诉弟弟:“你看,这就是我刚才在楼上告诉你的那辆新车。这是保罗他哥哥送给他的哦。将来我也会送给你一辆像这样的车,到那时候你便能去看那些挂在窗口的圣诞节的漂亮饰品了。”

    保罗走下车子,将跛脚男孩抱到车子的前座。满眼闪亮的大男孩也爬上车子,坐在弟弟的旁边。就这样他们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兜风。

    那一次的圣诞夜中,保罗才真正体会主耶稣所说的“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心得·启迪

    “施比受更有福”。保罗满足了小男孩的心愿,小男孩满足了弟弟的心愿。爱是一种传递,请不要在你的这一个环节上中止,你要接过来、传下去。我们都是爱的接受者,父母亲戚、老师同学、朋友邻居,还有许多不相识的人,实际上一直在给予我们关爱,我们同样也应该是爱的传递者。

    三兄弟分一棵银杏树

    在遥远的古城里,有一户人家,父母很早就过世了,剩下兄弟三人慢慢长大。兄弟三人成年后,想到也该各自独立生活了,于是,便商量着分家另过。

    三兄弟平日里相互友爱,情同手足,分家的事,大家毫无争议,所有的财产,统统分成三份,每人各得一份。

    院子里有一棵多年生的银杏树却不知该如何分才能公平。三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没有了主意。大哥主动让给两兄弟,但是两兄弟谁都不肯独占这棵银杏树。最后,实在没有主意,兄弟三人只好决定把树从上到下分成三截,每人取一段。这样的分法可谓公平分配,谁都没有意见。他们说好了,第二天就砍树分树。

    第二天一大早,大哥提着斧子和锯来到院子里,抬头一看,愣住了:昨天还好好的一棵银杏树,今天叶子全都枯萎了,像是要枯死的样子。

    大哥连忙去唤两位兄弟,两位兄弟随大哥来到院子里一看,也都愣住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兄弟三个相对无言,木偶一样愣在那里。

    好一会儿,大哥忽然拍了拍脑袋,对两兄弟说:“我想是不是它不愿意我们把它砍倒分开?”

    两个兄弟也似有所悟地喊道:“不错!不错!一定是这么回事。”

    大哥对两兄弟说道:“两位兄弟,看了这银杏树的变化,难道我们不觉得伤心和惭愧吗?这棵银杏树在我们家院子里生活了几十年,它亲眼看着我们兄弟三个长大成人。它不愿意把同根生长的根茎、树干和树梢分割开来,所以听了我们砍树的想法便很有灵性地表现出它的伤感,从而也教育我们,亲兄弟如同手足不可分割。”

    三兄弟至此不再想分家的事了,大家和和气气地生活在一起。银杏树也奇迹般地恢复了生机,而且比以前长得更加繁茂了。

    心得·启迪

    兄弟姐妹就像一棵树的根茎、树干和树梢,是属于一体不可分割的,只有相亲相爱,互相扶持,才能越长越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嗨,糖葫芦

    我3岁那年,爹死了。7岁的哥忽然长大了,他帮娘照看年幼的我,背着我到处去。他不想让我被那群有爹的孩子嘲笑。

    家里穷,娘只能给我和哥一人一毛压岁钱。每次,我花完钱,哭闹着又去要哥的。然后买香甜可口的糖葫芦吃。哥眼巴巴地看着,把一根手指伸进嘴里吸着。

    一天午后,哥割完猪草后去山沟里采野山楂。哥说全要卖钱给我买新衣服。

    黄昏时,狂风骤起,天地之间一片昏暗。不久,雨便如倾泻般倒下来。我哥同去的几个孩子都回来了,唯独独不见哥的踪迹。娘冒着大雨,奔进山沟,在一个偏僻的崖畔下发现了哥。哥手里紧紧握着一个小布包,包里装满山楂……

    从那以后,哥变得目光呆滞,几乎不能言语。唯一会说的只有一句:“嗨,糖葫芦。”不管碰到谁,他都会笑嘻嘻地喊:“嗨,糖葫芦。”

    我上学了,同学经常欺负我,让我他们的裤裆下钻。那天我正准备钻时,哥来了。他挡着我,挨那几个坏家伙的拳头,疼痛难忍地喊:“嗨,糖葫芦”……

    从此,哥每天都在我放学的路上等我。

    我上中学了,由于娘百病缠身,不能下地。家里唯一的收入都来自哥,哥只好去工地上干活。

    我考上了大学,走的那天,娘把我送到村口。哥去工地干活了,他要给我挣学费和生活费。后来听娘说,那天晚上哥回到家,见我不在,不停地喊:“嗨,糖葫芦……”后来,哥又去村口,每看见和我身材相仿的人,总要跑上去,大声喊:“嗨,糖葫芦。”见不是我,哥的脸上写满失望……

    每个黄昏,我都要朝家的方向站立好久,恍惚中,耳畔响起一个亲切的声音:“嗨,糖葫芦。”我知道那个声音是世界上最最真挚的声音,那声音里饱含着许多许多……

    心得·启迪

    手足情深,感人肺腑。有这样的哥哥,你就是最幸福的人;能做这样的哥哥,你就是最高尚的人。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珍贵的情感?

    七兄弟

    很久很久以前,在海岸附近有一座高山,高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有一个老汉居住在这个村庄里,老汉有七个儿子,他们个个长得又高又大,又粗又壮。老大叫壮实,老二叫二刮风,老三叫三铁汉,老四叫不怕热,老五叫高腿,老六叫大脚,老七叫大嘴。

    有一天,老汉对七个儿子说:“咱们庄西是高山,庄东是大海,出门太不方便了,你们去把它搬远一点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出去了。过了一会,老汉走出去一看,海也望不到了,山也不见影啦,四周尽是一片平平的坡地,黑油油的土不松也不紧,不湿也不干。老汉又对七个儿子说道

    “这么好的地,可别让它闲着,你们在这上面种上些五谷杂粮吧。”

    七个儿子答应着,就动手耕种起来。

    过了些日子,那平平的坡地上,长满了一望无际的好庄稼,快熟的麦子沉甸甸,齐腰高的谷子金闪闪。老汉和七个儿子欢喜得不得了。

    可是,谁知道,好事引了灾祸来。京城里的皇帝也知道了这个好地方,就派大臣拿着圣旨,去那里催皇粮。

    老汉一听发了愁,他不觉叹一口气,对儿子们说:“孩子,咱们不用再打算过好日子了,皇帝的肚子是个填不满的枯井呀!要是服从了他,那就要给他当一辈子牛马。”

    七兄弟听了老汉的话,都很生气,一齐说道:“爹,不用怕,我们弟兄七个进京去和皇帝讲理。”

    七兄弟还没走到京城,把门的大将军老远地就望到他们了,吓得连忙关紧城门,上上铁杠,锁上大锁,爬到城门楼子上躲了起来。

    七兄弟到了城门跟前,老大壮实喊道:“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是进京来跟皇帝讲理的。”

    大将军躲在城门楼子里,仰着脸哆哆嗦嗦地说道:“庄户人怎么能跟皇帝讲理!”

    壮实一听火了,伸手一推,只听哗啦啦的一声,城门和城门楼子一齐推倒了,尘土飞天,砖石乱滚,大将军也被砸死了。

    七兄弟又往里走,到了午朝门外,午朝门关得严严实实的。老二刮风说:“大哥,你先歇歇,我去叫门。”他提起嗓子大声喊道:

    “开门呀,我们弟兄七个要进去跟皇帝讲理!”刮风叫了好几声也没人答应,不觉一阵生气,一口气喷出来,好似刮起大风,午朝门和门两旁盘龙的石柱连摇晃也没摇晃就被吹倒了。

    满朝的文官武将都吓慌了,谁也不敢出头阻挡。弟兄七个到了金銮殿前,铁汉说道:“二哥,你先歇一会,我去跟皇帝讲理!”

    铁汉向前一走,皇帝早吓得脸皮蜡黄,慌忙说道:“庄户人怎能和我皇帝讲理,快些推出去斩首!”

    铁汉听了,笑了一声说:“先给你个胳膊试试看!”

    他把胳膊朝一个武将伸去,正碰在他那把明晃晃的刀刃上,只听“砰”的一声,火星乱冒,刀就四分五裂地碎了。

    皇帝吓得从龙座上滚了下来,好几个大臣好容易才把他扶回了后宫。

    皇帝见杀不了七兄弟,就连声吩咐点火去烧。

    一霎时的工夫,许多火球,冒着浓烟,滚到了七兄弟的眼前。老四不怕热说:“你们先到后面歇一歇,这次由我来招架。”他一脚踏着一个火球,冷笑了一声说道:“我还冷,这点儿火太小了。”

    皇帝又吩咐千万兵将,一齐去把七兄弟推到海里淹死。

    长腿听了,说道:“不用费那些事啦,我正想洗个澡呢。”他只几步就迈进了大海,蓝蓝的海水,只没到了他的脚脖子,他摇摇头说道:“这太浅了,没法洗澡呀,已经下来了,还是摸点鱼吃吧。”

    他弯下腰去,两只手不停地往海岸上扔鱼:黑鱼,白鱼,一丈长的,十丈长的,一百丈长的大鱼也叫他弄上来了,不一会儿岸上的鱼就堆得好像小山一样了。

    过了好长时间兄弟们还不见老五回来,老六大脚说道:“我去把他叫回来。”他一脚就踏到了大海边,冲着长腿说道:“五哥,正事还没说完,你怎么摸起鱼来了?”

    大脚话还没说完,大口赶来,不耐烦地说:“皇帝怎么能讲理!讲理他就不当皇帝了。”

    他连和兄弟们商议也没商议,就一口把大海里的水喝干了。他回过头来,又一张嘴,海水从他口里一股劲地喷了出来,海水滚滚翻腾地向皇宫冲去,把皇宫里的一切都淹没了,连皇帝也被淹死了。

    心得·启迪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团结才会形成无可阻挡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摧枯拉朽,填海移山,这种力量可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造福于人。

    穷弟弟打官司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个亲兄弟,但他们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哥哥非常富有,而弟弟却很穷。弟弟穷得连烧柴都没有,无法生火,屋里冷得很。他就到森林里砍了一些柴,可没有马,怎么往回运呢?

    “去找哥哥借马吧。”

    哥哥对待他很冷淡。“借借马倒是可以,不过要当心,不可装得太多,否则就别指望我以后再借给你,今明两天借给你用,以后你就自己想办法去吧。”

    弟弟把马牵回家才想起来:“唉呀,我还没有马车呢!当时没想到,现在可怎办——哥哥肯定不会再借给了。”

    于是他就用绳子把木柴绑在马尾巴上,绑牢后就赶着马往回走。

    在往回拉运的途中木柴被树桩绊住,他没有发觉,仍然用鞭子抽打马朝前走。

    这匹马性子很烈,猛力向前一冲,一下子把马尾巴拉断了。

    哥哥发现马尾巴没有了,便破口大骂起来并且叫喊道:

    “你把马给毁了!今天我跟你没完!”

    于是他就到法庭把弟弟告了。

    不知过了多久,弟兄二人被传到城里的法庭去。

    他们在路上走着,走着,弟弟心里在想:“我从未到过法庭,常听人说:弱者不跟强者打架,穷人不和富人打官司。看来这场官司我一定要输。”

    他们走到一座桥上,桥两侧没有栏杆。弟弟一失足从桥上跌了下去。有个商人用雪橇拉着他老父亲去看病,正好从桥下经过,弟弟正巧落在雪橇上把老人砸了个半死,而他本人却侥幸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商人抓住弟弟嚷道:

    “咱们到法庭去!”

    于是他们三人:穷弟弟、富哥哥和商人一同进城去了。一路上弟弟一直闷闷不乐,他想:

    “这场官司心输无疑了。”

    这时他发现路上有一块挺大的石头。他把石头捡起来用一块旧布包好,揣在怀里,心想:

    “多犯少犯反正都免不了责任!假如法官都把罪责推到我身上,我就把法官砸死。”

    他们来到法官面前,旧案新案一起判。法官开始审讯了。

    弟弟看了法官一眼,把用布包着的石头取了出来,轻声对法官说:

    “法官,你审判吧,可要注意瞧瞧这里呀。”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这句话。法官看了看就想道:“那个人指的可能是块金子吧?”法官又看了一眼心里想“那可能是一大笔贿赂吧?”

    于是法官便作了如下的判决:马在长好尾巴之前由弟弟饲养,长好尾巴之后还给哥哥。

    然后又对商人说:“由于此人砸着了你父亲,就让他本人再从那座桥下的冰上通过一次,你从桥上跌到他的身上去把他砸个半死。”

    法庭的宣判到此结束。

    富哥哥说:“既然这样,那就算了,还是让我把马牵回去吧。”

    “哥哥,你得了吧,”穷弟弟回答;“法官已经判决,马长好尾巴之前由我饲养。”

    于是富哥哥就劝说起弟弟来:

    “你把马给我,我给你三十卢布。”

    “那好吧,拿钱来。”

    哥哥给了弟弟三十卢布,他们就此言归于好。

    那个商人也提出请求说:

    “老弟,你听着,我饶恕你的过错,你也饶了我吧。”

    “不,我们还是走吧,法官不是已经判决让你从桥上跌到我身上吗?”

    “我不希望砸死你,我们还是和解吧,我给你一百卢布。”商人请求道。

    穷弟弟又从商人手中得到一百卢布。他正准备离开法庭,法官却叫住他说:

    “把许诺的东西给我吧。”

    穷弟弟从怀中把布包取出来解开,指着石头对法官说:

    “我当时指给你看的意思是——法官,你审判吧,可要注意瞧瞧这里呀。假如你把我判输了,我就用它把你砸死。”

    “这还算幸运,”法官心想,“亏了我把他判赢了,不然我就活不成了。”

    穷弟弟就这样打赢了这场官司,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家去了。

    心得·启迪

    兄弟间的团结是维护家庭生活和睦的重要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友善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假如心存机巧,处处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的话,可能到头来受害的反倒就是你自己。这个穷弟弟勤劳质朴,面对本来无望的官司却能从中获胜,正是他那善良的内心使他最终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兄弟三人

    从前有兄弟三人,一同出外去找活儿干。他们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门口。这家的主人是一个又矮又胖的富人,他挪动着两条短腿来到三兄弟跟前:

    “你们从哪儿来?闲坐在这里干什么?”

    老大说:“我们是亲兄弟三人,父亲叫希德尔古,他老人家从小给一个名叫阿日斌的富人干活儿,直到离开人世的时候,一根牛毛也没有留下……”

    矮富人打断他的话,哈哈大笑着说:“怎么能说一根牛毛也没留下,不是把你们三个牛一样的棒小伙子留在世上了吗?这对我们有钱人家来说可是大有好处的!三位现在要去哪里去?”

    “哪里有活儿我们就往哪里。”

    矮富人心里盘算:这三个人无家可归,到处流浪找活儿干,正好把他们留下来,这样就可以少付工钱,多让他们出点力,这可是桩好买卖。于是就说:“行,你们三个就给我干活儿吧。可是你们都会干些什么活儿呢?”

    “我们什么活儿都会干,不过每人都各有特长,必须按照各自的特长干活儿,才能干得又快又好。您如果同意,我们就给您干!”

    矮富人问:“你们都有什么特长?说出来让我听听!”

    老大说:“我干起活儿来一声不响,有人问话也不答理,出了人命都不理会。”

    矮富人心里想:这倒是个一心一意干活的人!于是就点点头说:“好,这个特性我赞成!”又指着老二问:“你有什么特长?”

    老二说:“我跟人做买卖从来不吃亏。”矮富人私下盘算:这样的人可以让他替我跑外。于是就回答他说:“好,我喜欢你的特长。”

    又问老三:“你呢?”

    老三说:“我干起活来两头不见太阳。”矮富人高兴得几乎说不上话来:老佛爷真有眼睛,竟赐给我这么好的三兄弟!就把兄弟三人都雇下了。

    这样,兄弟三人留下来,依照每人的特性干起活儿来。

    矮富人看到这种情形,心里自然高兴,当着他们的面,少不了说几句夸奖的话,可是背地里却对人说:“这三个傻瓜,看我到时候不扣他们的工钱!”

    这些话传到兄弟三人的耳朵里,他们决心整治一下矮富人,让他知道知道克扣穷人没好下场。

    那天上午,矮富人的小儿子到井边玩耍,不小心一个跟头栽到一口枯井里去了。当时老大正在一旁干活儿,可他听见孩子掉到井里去了,没有讲话。

    不大一会儿,矮富人气喘吁吁地寻他的儿子来了:“喂,你看见我的儿子了吗?”老大一句话不答,只顾干他手里的活儿。矮富人心里想:“没有办法,这个人就这么个特长。”只好到别处找去了。

    中午收工回来,老大才对矮富人说:“今天上午,您的儿子掉到井里去了。”

    矮富人听了,气得一蹦老高:“那我问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说?”

    老大说:“主人何必发脾气呢?您不是早就知道我的特长吗?我干起活儿来一声不响,有人问话也不答理,出了人命都不理会。”

    矮富人被问得答不上话来,只好下井把小儿子捞了上来。好在是口枯井,没有淹死,只是摔得昏了过去。

    矮富人又对老二说:“我的小儿子摔坏了,你进城买点药回来。药钱我年终再付,把我的欠条押在老板那里就行了。”

    老二答应一声“好”,就进城去了,并从城里一连接回好几车药来。

    富人一看又火了:“谁让你买这么多药回来?我又不开药铺!”老二说:“我原来也想少买点,可是人家说零买每两要花十个钱,整买每两才花八个钱,我一合计还是多买便宜,就一下子买了这么多。我就有这么个做买卖不吃亏的特性。”

    矮富人搓着两手站在那里,半晌说不出话儿来。

    过了几天,矮富人的儿子伤好了,他要给儿子弄点好的吃,就把老三叫来吩咐道:“老三,你去杀只羊来!”

    老三说:“好!”谁知早上走了以后,太阳落山还不见回来,矮富人跑到羊圈里一看,天哪,他不知把多少羊杀了,死羊已经垛起一堆了!

    矮富人生气地跑到老三跟前:“你把我的羊快杀完啦!”老三说:“我干活儿两头不见太阳,您又不是不知道,为啥不早来喊我?”

    矮富人扑通一声坐在地上,敲着脑袋瓜儿说:“挖下坑想害别人,结果把自己掉进去了!”

    他只好如数给兄弟三人付了工钱,让他们再到别处去做工。

    心得·启迪

    兄弟团结并各自发挥特长,就能成功地办很大的事情。面对生活的艰辛,兄弟三人巧用智慧,让矮富人的自私、贪婪和狡猾彻底失败了。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巢里。有一天,巢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

    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大乌鸦想:这一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他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一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难道巢这样破了,他还能住吗?

    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一直到了寒冷的冬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乌鸦兄弟蜷缩在破巢里,哆哆嗦嗦地叫着:“冷啊!冷啊!”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一定耐不住,他会去修了。小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大还耐得住吗?他一定会去修了。

    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些。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

    结果,巢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被冻僵了。

    心得·启迪

    兄弟之间,抑或朋友之间,不能互相攀比、自私自利,而要相互协助、互敬互爱,只有这样才能共同度过生活中的一切难关。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