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就在灯火阑珊处
肖莱士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业务员,在一家小型烟厂里工作。他的妻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公司活儿多而累,遇到加班时,妻子经常带一些工作文件回来抄,有时一直抄写到深夜。
肖莱士心疼妻子,文件多的时候,就帮着妻子一起抄。
公司的业务越来越多,妻子也越来越忙。看着妻子疲惫的身影以及磨出趼子的手指,肖莱士多盼望能有一双妙手帮助妻子摆脱现状啊。从此,这个烟厂的小小业务员开始对办公器材产生了兴趣,和人聊天3句不离办公用品。
有一天,肖莱士在出差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善谈的工人索尔。索尔告诉他,曾经有一个认识的木匠尝试着制作一台“写字机器”,但是失败了。肖莱士听后,如获至宝。他一路打听,辗转地找到这个木匠,把他废弃的机器零件当成宝贝带回家,细细地研究。
肖莱士找来许多机器制作方面的书,寻找思路,他又虚心地向工厂车间的老师傅求助,可是,研制新的写字机器对肖莱士这个门外汉来说,谈何容易!肖莱士一次又一次地实验、改进,一次又一次地放弃重来。
一天深夜,肖莱士研究累了,到屋外去散步,当他踱到窗前的时候,看见妻子在灯下埋头抄写文件的身影。案头的稿纸已经高高地摞了一堆,妻子明显地累了,时不时抖抖因握笔多时而僵硬的手指。看到妻子的手,肖莱士猛然联想到自己正在试图发明的打字机器。妻子的手多像一台正在工作着的打字机啊!肖莱士快步返回屋内,把先前的图纸全部撕掉,而采用新的思路来设计打字机的模型。
终于在1867年7月的一天,肖莱士这个普普通通的业务员,凭着对妻子那份执著的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打字机。
默巴克的“硬币之星”
默巴克出生于美国一个贫困家庭,从小饱受歧视。他凭借着不屈的毅力,19岁时考入美国名校斯坦福大学。但家庭经济的窘迫,容不得他像富家子弟那样悠闲自在,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奔波,赚取微薄的收入,交纳学费,维持简单的生活。
默巴克主动向校方提出勤工俭学,包揽学生公寓的卫生打扫。他非常珍惜这份工作,干活儿一丝不苟。打扫公寓时,默巴克经常在墙角和床铺下面清扫出一毛硬币来,都会主动问同学们,这是谁丢失的。同学们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就是懒洋洋地告诉他:“不就是几枚破硬币吗,谁稀罕?你不嫌弃就拿去好了。”
虽然他们语带讥讽,默巴克并不尴尬。在同学们怪异目光的注视下,他默默捡起了一枚枚带着灰尘的硬币。
第一个月下来,但默巴克把捡到的硬币进行清点,连他自己也感到吃惊:竟有500美元之多!这令他喜出望外。这些白白捡来的硬币,不仅解决了学费的燃眉之急,而且还让自己的生活质量大为改善。
这份额外收入让默巴克突发奇想。他决定把人们不重视硬币的事情,反映给国家有关部门。他分别给国家银行和财政部写了信,建议上述部门应该关注小额硬币被白白扔掉的情况。财政部的回信很快到达,告诉这位贫困的大学生:“正如你反映的那样,国家每年有310亿美元的硬币在市场上流通,却有105亿美元被人随手扔在墙角和别的地方。虽然多次呼吁人们爱惜硬币,但收效甚微,我们对此也无能为力。”
这样的答复不免让默巴克沮丧,但同时他从中看到了潜在的巨大商机。从此,他便用心收集关于硬币方面的资料,从资料中得知,一般硬币的寿命可达30年左右,而这些硬币常散落于各家各户的墙脚、沙发缝、床底下和抽屉等角落。
默巴克决心从中打开缺口,开创事业。1991年,默巴克大学毕业,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奔波求职,而是针对人们日益增长的换取硬币的需求,成立了一个“硬币之星”公司,并购买了自动换币机,安装在附近的各大超市。顾客每兑换100美元硬币,他会收取9%的手续费,所得利润与超市按比例分成。
开业伊始,默巴克“硬币之星”公司的生意便异常火爆,他不仅赚取了丰厚利润,也大大方便了超市和顾客,赢得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默巴克继续扩大公司的业务,把“硬币之星”燃遍了全美,获得了巨大成功。
1996年,公司开张仅仅不到5年时间,“硬币之星”公司便在全美8900家大型超市设立了11800个自动换币机连锁店。又过了两年,当年那个被人们讥讽为穷小子的默巴克,摇身一变成了亿万富翁,“硬币之星”也成为纳斯达克的上市公司。
羊也能够战胜狮子
上帝把两群羊放在草原上,一群在南,一群在北。上帝还给羊群找了两种天敌,一种是狮子,一种是狼。
上帝对羊群说:“如果你们要狼,就给一只,任它随意咬你们。如果你们要狮子,就给两头,你们可以在两头狮子中任选一头,还可以随时更换。”南边那群羊想,狮子比狼凶猛得多,还是要狼吧。于是,它们就要了一只狼。
北边那群羊想,狮子虽然比狼凶猛得多,但我们有选择权,还是要狮子吧。
于是,它们就要了两头狮子。
那只狼进了南边的羊群后,就开始吃羊。狼身体小,食量也小,一只羊够它吃几天了。这样羊群几天才被追杀一次。北边那群羊挑选了一头狮子,另一头则留在上帝那里。这头狮子进入羊群后,也开始吃羊。狮子不但比狼凶猛,而且食量惊人,每天都要吃一只羊。这样羊群就天天都要被追杀,惊恐万状。羊群赶紧请上帝换一头狮子。不料,上帝保管的那头狮子一直没有吃东西,正饥饿难耐,它扑进羊群,比前面那头狮子咬得更疯狂。羊群一天到晚只是逃命,连草都快吃不成了。
南边的羊群庆幸自己选对了天敌,又嘲笑北边的羊群没有眼光。北边的羊群非常后悔,向上帝大倒苦水,要求更换天敌,改要一只狼。上帝说:“天敌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了,必须世代相随,你们唯一的权利是在两头狮子中选择。”
北边的羊群只好把两头狮子不断更换。可两头狮子同样凶残,换哪一头都比南边的羊群悲惨得多,它们索性不换了,让一头狮子吃得膘肥体壮,另一头狮子则饿得精瘦。眼看那头瘦狮子快要饿死了,羊群才请上帝换一头。
这头瘦狮子经过长久的饥饿后,慢慢悟出了一个道理:自己虽然凶猛异常,一百只羊都不是对手,可是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羊群随时可以把自己送交上帝那里,让自己饱受饥饿的煎熬,甚至有可能饿死。想通这个道理后,瘦狮子就对羊群特别客气,只吃死羊和病羊,凡是健康的羊它都不吃了。羊群喜出望外,有几只小羊提议干脆固定要瘦狮子,不要那头肥狮子了。一只老羊提醒说:“瘦狮子是怕我们送它回上帝那里挨饿,才对我们这么好。万一肥狮子饿死了,我们没有了选择的余地,瘦狮子很快就会恢复凶残的本性的。”众羊觉得老羊说得有理,为了不让另一头狮子饿死,它们赶紧把它换回来。
原先膘肥体壮的那头狮子,已经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头了,并且也懂得了自己的命运是操纵在羊群手里的道理。为了能在草原上待久一点,它竟百般讨好起羊群来。而那头被送交给上帝的狮子,则难过得流下了眼泪。
北边的羊群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终于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南边那群羊的处境却越来越悲惨,那只狼因为没有竞争对手,羊群又无法更换它,它就胡作非为,每天都咬死几十只羊,这只狼早已不吃羊肉了,它只喝羊心里的血。它还不准羊叫,哪只叫就立刻咬死哪只。南边的羊群只能在心中哀叹:“早知道这样,还不如要两头狮子。”
聪明的小老鼠
一只狐狸拎着一篮花生,来到森林里,对小动物们说:“要是谁能讲个故事让我说出‘没有’这两个字,我这篮花生就送给谁。”
小动物们听了狐狸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作声。
有只小老鼠,一拍脑门,便讲了起来:“一只小蚂蚁走到一条大河边,正要过桥,迎面走来了一只大象。小蚂蚁拔出拳头对准大象的肚皮就是一拳。大象在独木桥‘骨碌骨碌’滚了两下,好不容易才爬起来,看见你妈妈——狐狸老太太来了。
“大象卷住你妈妈,使劲一甩,你妈妈‘扑通’一声被甩进了河里。
“4只小老鼠看到了,急忙一起游过去救起了你的妈妈,你妈妈说:‘小老鼠,谢谢你们!我回家一定要把你们救我的事,告诉我的儿子,让他好好感谢你们’。”
小老鼠讲到这里,停了停问:“狐狸先生,你妈妈有没有告诉你这件事?”
“有,谢谢你们。”狐狸煞有介事地点着头,就是不说“没有”两个字。
小老鼠看了看那篮花生,搔了搔头皮,想了想,继续讲:
“4只小老鼠救了狐狸老太太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狮子大王的耳朵里。狮子大王想见见4只小老鼠,就命猪警官去把它们找来。猪警官带领999名真枪实弹的士兵,从早找到晚,一直没找到。等他回宫一看,4只小老鼠就站在狮子大王身旁。你猜,是谁找到4只小老鼠的呢?”
狐狸想了想,说:“是他们自己跑进王宫里的,对吗?”
“对!”小老鼠竖起大拇指说,“您真聪明。大家请鼓掌!”
小动物们跟着一起鼓起了掌。狐狸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心里好得意啊!
小老鼠又继续往下讲:“狮子大王为4只小老鼠举行庆功宴。宴席上好菜不断,其中有最好吃的‘油炸花生米’。4只小老鼠有个习惯,每次吃饭,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把4双筷子冲向同一盘菜。请你再猜一猜,现在这4双筷子同时伸向哪盘菜?”
“油炸花生米!”狐狸很自信地说。
“猪警官告诉你的?”小老鼠追问了一句。
“没有,没有,没有!”狐狸急忙辩解着,“是我自己猜到的。”
“聪明的狐狸,我们一直在等你说‘没有’两个字啊!”小老鼠拎起地上的一篮花生,分给小动物们吃。
屋里飘来欢呼声
有一次,莫瓦桑准备进行一项化学实验,需要用一种镶有金刚石的特殊器具。这种器具非常昂贵,因此实验室里的助手们倍加爱护。
早上,莫瓦桑来到实验室,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这时,各项仪器都准备好了,却找不到那镶有金刚石的昂贵器具。奇怪,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
助手突然惊叫起来:“啊?门好像被撬过了!莫非有小偷光顾?”
莫瓦桑仔细一看,可不是,门锁很明显被人撬开过。进实验室前,谁也没有留意到。这么说,小偷看上那昂贵的金刚石了。
这桩意外使莫瓦桑萌生了一个念头:“天然金刚石如此稀少而昂贵,如果能人工制造金刚石,该有多好!”
翻阅了许多资料之后,莫瓦桑了解到,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至于它是如何形成的,在这方面研究的成果很少,只有德布雷曾提出金刚石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有一回,有机化学家和矿物学家查理·弗里德尔在法国科学院作了一个关于陨石研究的报告,莫瓦桑也参加了。
在报告中,查理·弗里德尔说:“陨石实际上是大铁块,它里面含有金刚石晶体。”
听到这儿,莫瓦桑猛地想到:石墨矿中也常混有极微量的金刚石晶体,那么,在陨石和石墨矿的形成过程中,是否可以产生金刚石晶体呢?
想到这里,莫瓦桑头脑中出现了制取人造金刚石的设想。
他对助手们说:“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陨石里含有少量金刚石,而陨石的主要成分是铁。我们的实验计划是:把程序倒过去,把铁熔化,加进碳,使碳处在足够的高温高压状态下,看能不能生成金刚石。”
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制取金刚石的实验开始了。第一次失败了,第二次再来……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探索,莫瓦桑的实验室里终于爆发出一阵激动的欢呼声:人造金刚石诞生了!
都市里的悬崖
日本最大的帐篷商、太阳工业公司的董事长能村先生想在东京建一座新的销售大厦。不过他觉得,在寸土寸金的东京建一座大厦,不仅一时难以收回成本,而且大厦每日的消耗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怎样才能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盖楼的同时又用它来开拓新的市场呢?
万事就怕有心人。带着这样的想法,能村先生开始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当时,攀岩热正在日本兴起,而且还有着蓬勃发展的趋势,这让能村先生茅塞顿开:为何不建一座都市悬崖,满足那些年轻人的爱好?只有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能帮助自己的公司打开销路。
当销售大厦修好以后,能村先生经过调查研究,邀请了几位建筑师反复研讨,决定把大厦的外墙加一点花样,改建成一片悬崖绝壁。这座大厦有十层楼高,完全可以作为攀岩的练习场。
半年后,一片种植着鲜花与青草的悬崖昂然屹立在东京市区内,仿佛是一个意趣盎然的世外桃源。练习场开业那天,几千名喜爱攀岩的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聚集此处,纷纷借此过了一把攀岩瘾。
在东京市区内出现了从前只有在深山峻岭里才能看到的风景,它一下子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每日来此观光的市民不计其数。而一些外地的攀岩爱好者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也不辞辛苦,特地到东京一显身手。
接着,能村先生又恰到好处地把握住了这种轰动效应,在大厦的隔壁开了一家登山用品专卖店。很快,该店便因为货物齐全,占据了登山用品市场的榜首地位,给能村先生的公司带来了极为丰厚的收益。
皮鞋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都是赤着双脚走路。
有一位圣明的国王到某个偏远的乡间旅行,因为路面崎岖不平,有很多碎石头,刺得他的脚又痛又麻。回到王宫后,他下了道命令,要将国内的所有道路都铺上一层牛皮。他认为这样做,不只是为自己,还可以造福他的人民,让大家走路时不再受刺痛之苦。
但即使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筹措不到足够的皮革,而所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几何。虽然根本做不到,甚至还相当愚蠢,但因为是国王的命令,大家也只能摇头叹息。
这时,一位聪明的仆人大胆地向国王提出建议:“圣明的国王啊!为什么您要劳师动众,牺牲那么多头牛,花费那么多金钱呢?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住您的脚呢?”国王听了很惊讶,但也当下领悟,于是立刻收回成命,采纳了这个建议。
据说,这就是“皮鞋”的由来。
电报机的发明
爱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发明大王,他的发明有1000多项,像电灯、留声机、电影机等都是他伟大的发明。
然而童年的爱迪生因为家中贫穷,只上过几年学,他12岁便到火车上去卖报了。不能去学校读书,他就自学。他非常热爱学习,一边卖报一边看书看报,抓紧时间学习和做实验。
爱迪生的父亲平时对家里人要求很严格,他规定全家每天晚上11点半前必须关灯睡觉。可是,爱迪生卖完报纸回到家常常是晚上11点了,这样他回家后就没时间做自己喜欢的实验了,这可怎么办呢?这对于喜欢学习、摸索的爱迪生来说,简直是难以忍受。于是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能让爸爸支持自己做实验。
一天,爱迪生用铜线在树上架起了电线,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当天卖剩下的报纸和一台电报机留在朋友家。晚上回到家后,他爸爸要看报纸,爱迪生说今天的报纸卖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没有感到可惜。爱迪生为了引起爸爸的兴趣,就开始说起今天报纸的内容如何新鲜有趣,没有看真是非常可惜。爱迪生的爸爸听到他讲得如此绘声绘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问爱迪生还能不能想办法找一份来。爱迪生说,他的朋友家里还有一份,他可以用电报把报纸的内容传过来。这个时候爱迪生的爸爸想看报纸的瘾上来了,于是就痛快地答应了他。
爱迪生的爸爸看到儿子自制的土电报机还真能用,心里非常高兴。心想,这孩子真不简单!从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爱迪生晚上搞电报实验了。后来爱迪生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成了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
高斯巧解数学题
高斯是德国杰出的数学家、物理学家,近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高斯在上小学后就对数学很感兴趣,不过他的老师白尔脱虽然很有能力,却实在对手下的学生不太感兴趣,他认为就目前学生的能力而言很难达到他的要求,根本不可能跟他学习和领略到数学的精髓和奥妙之处。
有一天,数学老师白尔脱有点不大高兴。他一走进教室,就板着脸对同学们说:“今天的课是你们自己算题,谁先算完,谁就先回家吃饭。”说着,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
1+2+3+4+5……+100=?
他刚一写完,同学们就立刻拿出练习本,低头认真地算了起来。教室里只能听到一片笔尖在练习本上演算发出的沙沙声。白尔脱呢、则自己坐在一旁看起小说来了。
谁知他刚看完一页,小高斯就举手报告老师说:“老师,这道题我算完了。”
“算完了?”白尔脱没好气地挥挥手,“你算得这样快,准会算错,再算算看吧!”
“不会错的,我检查过了,还验算了一遍。”高斯理直气壮地说。
白尔脱走到高斯座位前,拿起他的练习本一看,答案是5050,显然一点不错。
“你是怎么算的?”白尔脱惊奇地问道。
高斯一板一眼地回答说:
“我发现这个题目一头一尾挨次的两个数相加,都是101,总共50个101,所以答案就是50×101=5050。”
“同学们,”白尔脱兴奋地拍了一下桌子,接着大声地对全体同学说,“我们班出现数学神童了!”
从此,白尔脱完全改变了对农村孩子高斯的看法。在他的精心培养下,高斯对数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造诣越来越深,17岁时他就发现了数论中的二次互反律。
智慧就是灭火的水
500多年前,比利时布鲁塞尔的百姓与入侵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战胜了侵略者。就在人民欢庆民族战争伟大胜利的时候,没想到,一个潜藏着的敌人趁大伙儿麻痹大意,悄悄地潜入市政厅地下室试图搞破坏。当时,市政厅地下室正好堆满了武器弹药。他见四处无人,便放好炸药包,点燃导火线跑掉了。
敌人刚走,一个叫于连的小孩子便来到地下室玩。别看于连年纪小,却相当聪明,在大人们与敌人作战的时候,曾经多次勇敢地担当小小通讯员的角色。此刻,他看见了燃着的导火线。导火线“哧哧”地冒着火花,情况万分紧急,找人已经来不及了,可是手头又没有可以灭火的东西。于连急中生智,赶紧解下裤子,冲着导火线撒尿,火花渐渐地熄灭了。好险哪,离炸药包只剩几厘米了。
布鲁塞尔人民后来知道了,交口称赞这个机智又勇敢的小于连。他们还特地请艺术家为他塑了一尊裸体撒尿铜像,以表彰和纪念这位拯救城市和人民的民族小英雄。300年来,小于连收到人们赠送的服装已有750套了,其中,还有1979年北京市市政府赠送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服装呢!
找到感觉的毛皮商人
拿破仑入侵俄国期间,他的部队在一个无比荒凉的小镇当中作战。当时他意外地与军队脱离时,一群俄国哥萨克人盯上了他,开始在弯曲的街道上追逐他。拿破仑开始逃命,并潜入僻巷中的一家小毛皮商人家。当拿破仑气喘吁吁地逃入店内时,他对毛皮商人可怜地大叫:“救救我,救救我!我可以藏在哪里?”
毛皮商说:“快点,藏在角落的那堆毛皮底下!”然后他用很多张毛皮盖住拿破仑。
当他一盖完,俄国哥萨克人就已冲到门口,大喊:“他在哪里?我们看见他跑进来了!”不顾毛皮商人的抗议,他们把他的店给拆了,想找到拿破仑。他们将剑刺人毛皮内,但是没有发现他。不久,他们放弃并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正当拿破仑的贴身侍卫来到门口时,拿破仑毫发无损地从毛皮下爬出来。毛皮商向拿破仑胆怯地说:“原谅我对一个伟人问这个问题,但是躲在毛皮下,知道下一刻可能是最后一刻,那是什么样的感觉?”
拿破仑站稳身子,愤怒地向毛皮商人说:“你竟然对拿破仑皇帝问这样的问题,警卫,将这个不知轻重的人带出去,蒙住眼睛,处决他。我本人,将亲自发布枪决命令!”
警卫捉住那可怜的毛皮商人,拖到外面面壁而立,蒙住双眼。毛皮商人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是他可以听到警卫的动作,当他们慢慢排成一列,准备他们的步枪时,他可以听见自己的衣服在冷风中簌簌作响。他可以感觉到寒风正轻轻摇着他的衣摆,冷却他的脸颊,他的双脚正不由自主地颤抖着。然后,他听见拿破仑清清喉咙,慢慢地喊着“预备……瞄准……”在那一刻,他知道甚至这一些无关痛痒的感伤都将永远离他而去,而眼泪流到脸颊时,一股难以形容的感觉自他身上奔泻而出。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安静之后,毛皮商人听到有脚步声靠近他,他的眼罩被解了下来。因为突来的阳光使得他睁不开眼,但他可以看见拿破仑的眼睛深深地又故意地望着他自己的眼睛,似乎想看穿他灵魂里的每一个角落。然后拿破仑轻柔地说:“现在你知道了。”
鲁班造锯
鲁班一直被称作木工的祖师爷。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锯子据说就是他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奉命要造一座宫殿,这需要很多大木材,鲁班就叫他的徒弟们上山砍树。
但工期一天天临近了,鲁班每次到库房里去检查木材,都发现从山上砍下来的木材非常少,难道是徒弟们偷懒?鲁班带着责备的语气问带头的徒弟:“要照目前的进度,这宫殿根本就竣工不了!咱们就等着受罚吧!”
那徒弟也显得很无奈:“师傅,不是我们不努力,实在是山上的那些大树太难砍了,再说我们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工具啊!”
徒弟没有说谎话,当时还没有发明锯子,像砍树什么的全靠斧子。用斧子砍树不但费力,而且效率非常低。这样下去,一天根本砍不了几棵树。鲁班很着急,就决定亲自上山去看一看。
长满大树的那座山很陡,而且没有现成的山路,鲁班只能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在爬的过程中他突然感觉到手指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鲁班低头一看,原来他的手指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很多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拔下了那根小草,放到眼前仔细观察了一番,他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很多小齿,刚才划伤他的就是这个。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划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按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造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斧子砍树强得多吗?想到这里鲁班如获至宝,捧着那根小草兴高采烈地回去。一到家就马上模仿叶齿的样子亲手打造了一把工具,拿到山上一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最后不但宫殿的工期没耽搁,鲁班还趁这个机会发明了木匠们沿用至今的工具——锯。
门外汉的“异想天开”
马克沁工作之余,喜欢动手制作一些小机器。遇到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就向有关专家请教,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凭着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成年后,他成了美国著名的电气机械发明家。
美国贵族流行玩枪的时尚,上层机构经常举办射击比赛。
有一次,马克沁带着步枪参加比赛。他的射击成绩不是很理想,而且步枪的后座力把他的肩膀和前胸震得青一块紫一块。由此他决心发明一种新型的枪。
不久,马克沁准备制造一种自动化的连发枪,要求美国政府予以支持。美国政府认为,一个门外汉要发明枪简直是“异想天开”,对于他的要求不予理睬。
马克沁一气之下来到英国伦敦,开办了一个小型制枪厂。
他自己设计枪的结构,从减轻枪对射击手撞击的后座力入手,对步枪进行重大改进,即利用部分火药气体,使枪完成开锁、退壳、送弹、重新关闭等一系列动作,实现单管枪的自动连续射击。经过一段时间的零件加工、组装,终于在1883年研制出了自动步枪。
但马克沁并不满足,他觉得自动步枪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射击的速度不够快,枪射击时震动太大等。他要在自动步枪的基础上,研制出更为理想的武器。
要让子弹射得快,首先必须保证弹药的供应。为此,马克沁设计出了一种能把帆布弹带上的子弹推上膛的装置,每个帆布弹带上可以装250发子弹。快射一会儿后,枪管内的温度很高,枪管会被烧红。因此,又必须解决降温问题。善于攻克难关的马克沁很快就研制出了一种液体水套,包在枪管上。
就这样,马克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扫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终于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机关枪。这支枪重40磅,每分钟能射600发子弹。
新生事物并不容易为人们所接受。为了宣传自己的新发明,马克沁带着重机枪,到各地表演。每到一地,都引起了轰动。人们对机关枪连续快速射击的性能赞叹不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