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对六十多年前的那段抗战的历史并不了解,但是,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的名字我是熟悉的,我过去多次从电影和书籍中看到过他们的英雄事迹,也深深地为他们的精神所感动。
我开始到处搜集有关的材料,许多的日子里,我似乎又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
“九一八”国耻日后的屈辱,日寇在中国大地上的种种暴行,一次次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这使我写作时,心中燃烧着怒火,常常夜不成眠,食不甘味。从那些诸多的史料中,我仿佛看见1932年的中秋节,日寇在抚顺平顶山用机枪扫射3000多名手无寸铁的老人、孩子的惨像,仿佛听到1937年,日寇在南京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炮声……在我的笔记本上,我记下了这个数字:在中国,被日军屠杀和作战牺牲的民众、军人逾3500万,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000亿美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60年前被我们击败的对手,现在正试图篡改教科书,美化那段侵略历史。
本书的写作,使我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和比较全面地了解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特别是辽宁的抗战英雄们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我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在图书馆、电脑的网络、资料室、党史办等处,穿过茫茫的岁月风尘,去追逐那些抗战英雄们的足迹。
我对所有那些抗战的英雄们充满了最崇高的敬意。
辽宁的抗战英雄们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我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摘取了数十四个抗战英雄的小故事,旨在让我们的青少年读者从这些故事中感受到抗战英雄们爱国主义的伟大胸怀,体味到家园丢失被日寇欺侮民不聊生的苦难岁月,从而激发广大青少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的决心和信念。
本书在创作中参考了大量的资料,如《九一八事变经过》、《辽宁党史人物传》、《东北抗日救国英雄谱》、《辽宁英烈》、《抗暴烽火》、《东北抗日英雄传记文学丛书》、《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说明书》等等。
本书涉及到的抗战英雄都是真实的,是经过各级党史办推荐和把关的。书中所写的抗战英雄他们或在祖籍为辽宁人,或曾在辽宁这块土地上战斗过。在我们辽宁省的抗战英雄史册上,那些可以大书一笔的英雄决不仅仅就是这几个人,只是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能一一地介绍了。为了让本书的故事更具感染力,我在个别的情节和人物的设计上,进行了一些艺术性的虚构和加工。
我感谢省委宣传部、省党史研究室、省作协领导在本书的创作上给予我的支持。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辽宁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高峰、省委宣传部宣传处韩亚利处长等不仅在本书的总体构架和写作方式上给予指导,还提出了许多非常具体的要求,让我在动笔之前就确定了比较清晰思路。还有许多同志给我提供了大量的材料,才使本书的编写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得以完成。
书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外,敬请读者批评。
董恒波
2005年6月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