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南广-基础教学部和语言文学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南广学院基础教学部成立于2006年8月,是学院的基础课教学部门,设有四个教研室,分别是政治理论教研室、语言文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和心理与社会教研室。基础部现有在编教职工68人、兼职教师11人,其中5人具有教授职称,2人具有副教授职称,34人具有讲师职称,37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在读博士。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致力于科学管理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提倡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贡献。和年轻的南广学院一样,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也走过了从萌芽、初创到发展的历程,从而具有了自己年轻的历史。

    一、专业建设

    1、萌芽期

    2004年9月,南广学院建校初期,学院的政治理论和语言文学等课程主要由校本部教师担任,体育课由5名专职教师担任。2005年8月,开始招聘了一批专职教师,分别成立了语言文学教研组(隶属广播电视系)、政治理论教研组和体育教研组(隶属教务部),主要负责全院政治理论、语文和体育的教学工作。

    2、成立期

    2006年8月14日,学院宣布成立基础教学部,成员主要由原来分属不同部门的12位语言文学专业教师、12位体育教师和5位政治理论教师组成,从校本部媒体管理学院派驻南广学院的吕艳教授担任基础教学部主任,负责全院政治理论、语言文学和体育的教学工作。2006年,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等高校招聘第二批专职教师,同时针对部里年轻教师居多的特点,继续从校本部和北京、南京高校聘任数位老教授担任教职,对年轻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2006年,基础教学部根据学院发展的需要,根据政治、语言文学、体育的学科特点,设立了政治理论教研室(8人)、语言文学教研室(27人)和体育教研室(12人)。同时根据德才兼备的原则,以及群众参与和群众公认的原则,通过公开竞聘,最终选出了3位教研室主任: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熊群荣、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李全星和体育教研室主任钱凯。至此,基础教学部成长为一个具有完整建制和独立职能的教学单位,教师人数也增长到49名(含2名行政人员)。

    3、发展期

    2007年5月,学院决定把原属语言传播系高级文秘专业的63名学生划归基础教学部管理,同时成立语言文学系,与基础教学部合署办公。至此,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拥有了自己独立的专业和学生。2007年8月19日,学院从校本部文学院派李有兵老师担任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副主任,以充实领导班子,加强南广学院语言文学基础学科的力量。2007年9月,经学院批准,在语言文学专业下新设对外汉语方向,招收学生。至此,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设有一个专业,两个专业方向。2008年6月,首届高级文秘专业毕业生顺利毕业,至2008年底,就业率达100%。2007年10月16日,经学院党委研究同意,基础部党支部改建为基础部党总支委员会。总支委员会由吕艳、李有兵、张薇、熊群荣等四位同志组成。吕艳担任党总支书记,李有兵担任党总支副书记。

    4、壮大期

    2008年9月,基础教学部又有了新的发展。学院为了便于基础学科的教学管理,将美学、心理学、社会学3门基础学科划归基础教学部。同时成立心理与社会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南广学院人事处处长宋岩老师兼任,承担全院心理学与社会学等相关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同时承担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2009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了南广学院语言文学系设立国际汉语推广专业的申请。至此,基础教学部/语言文学系成长为具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方向)和汉语国际推广两个专业、100多名学生、68名专任教师和11名兼职教师的教学单位。

    二、教研室建设

    1、政治理论教研室

    政治理论教研室是南广学院基础教学部所属4个教研室之一,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政治理论教研室主要承担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西方哲学》、《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及《形势与政策》等公共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

    2005年9月,政治理论教研室由新招聘进来的5位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由校本部派到南广学院负责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吕艳老师组成,隶属于教务部,主要从事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负责人是吕艳老师。政治理论教研究主要负责政治组教学的常规工作。2006年8月,基础教学部成立,政治组成为基础部三个教学组之一,吕艳老师为基础部主任兼政治组负责人。由于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政治组又增加了3名教学人员,教师总人数为9人。

    2006年12月,学院决定在基础部设立语言文学教研室、政治理论教研室、体育教研室三个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以竞聘方式产生。熊群荣老师当选为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和教研工作。

    2005年9月,政治组面向全院2004级大二学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政治经济学原理》两门课程。2005年10月,政治组面向全院2005级大一学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

    2006年2月,政治组面向全院2004级学生开设《法律基础》课程,面向2005级学生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课程。

    2006年9月,党中央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根据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政治组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根据全院教学工作实际情况,在大一上学期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下学期开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在大二上学期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学期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大三上学期开设《形势与政策》等必修课。同时,面向全院学生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西方哲学》等选修课。

    政治理论教研室拥有一支学历高、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教师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0人,均为硕士研究生学历,主要毕业于国内重点大学;兼职教师4人,均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重点大学教授和副教授。在知识结构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和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为主,他们的知识结构与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直接关联,有利于本课程的教学。在年龄、职称结构上以中青年为主,层次合理,职称结构较为优化,年龄从28岁到45岁呈正态分布,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8人、助教2人。2008年4月1日至30日,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熊群荣参加了由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举办的第八期“全省高校哲学和社会科学骨干教师研修班”;2008年7月25日至29日,王永伟、史丽琴两位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培训班”。

    2、语言文学教研室

    语言文学教研室现为基础部4个教研室之一,主要承担学院的中文教学任务。

    2005年9月,由新招聘进来的12名中文教师组成中文组,隶属于广播电视系,主要从事全院语言、文学、写作类学科基础课程的教学。负责人是王世海老师,主要负责中文组的教学常规和教材建设工作。2006年8月,基础教学部成立,中文组成为基础部3个教学组之一。由于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中文组又增加了9名教学人员,连同6名南广正式签约的老教授,总人数达到27人。

    2006年12月,学院决定在基础教学部设立语言文学教研室、政治理论教研室、体育教研室3个教研室,教研室主任以竞聘方式产生。李全星老师当选为语言文学教研室主任,负责全院语言、文学、写作类学科基础课程教研工作。

    2007年5月,原属语言传播系的程萍、周抒老师归入基础部语言文学教研室,教研室的总人数上升到27人(原教研室有2人离岗)。高级文秘专业转交基础教学部管理后,教研室即组织教师讨论、重新修订了该专业的培养方案,并针对教学对象制订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有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学大纲。同时,应学院开设新专业方向的需要,组织教师讨论和制定了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方案。

    2007年8月,校本部文学院李有兵老师调任基础教学部副主任,主要负责语言文学教研室的工作。在李有兵老师的指导下,教研室主要在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开展工作:多次召开了由相关学科教师参加的分课程的研讨会;完成各门课程的论证工作,完成各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的修订和撰写工作;修订高级文秘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调研工作,并完成对外汉语的再次申报工作;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研室申请了中文速录实验室和高级文秘实训室,现中文速录室正在投入运行当中,高级文秘实训室尚在建设中。2008年9月,原属广播电视系的美学教师解玉斌、单艳红归入基础部语言文学教研室,教研室总人数达到29人。

    3、体育教研室

    2004年9月南广学院创办初期,便成立了体育教研组,即现在的体育教研室的前身。2004年9月—2005年8月,体育教研组由来自校本部体育部的石磊老师负责;2005年8月至2006年底由孙长权担任体育教研组负责人。

    2006年8月,基础教学部成立,体育教研组划归基础部。2006年底,基础部设立体育教研室、政治理论教研室和语言文学教研室3个教研室,钱凯老师通过竞聘开始担任体育教研室主任。

    2004年建校之初,体育教研组共有5名专职体育教师,其中石磊老师来自校本部,孙长权老师、单红军老师、姚杰老师、顾亮老师都是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年轻教师。还有两名教师同样毕业于南京体育学院的李凡凡老师和陈玲老师,他们那时虽然已在南广学院工作,但不在体育组,而是在其他部门工作,至2005年上半年才转到体育教研组工作。2005年至2007年,学院又分别招聘了一些专职老师。随着学校规模的发展和学生人数的增加,体育教研室目前已有19名专职教师和8名外聘教师,共27名教师。

    现有的19名专职教师均为本科学历,分别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扬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其中女教师8名、男教师11名。由于他们都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老师,目前所有老师还都是初级职称。

    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体育教研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开展了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几年来不断探寻,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完善工作,在学生中开展了一年一度的新生运动会和“南广杯”学生运动会,以及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新生赛事和第二学期的“南广杯”赛事(包括男、女生篮球赛、足球赛、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大型全校性活动。响应教育部的号召和要求,开展冬季长跑活动等,利用靠近方山的地理优势,开展越野登山活动。在开展学生活动的同时,体育教研室也为教职工设计、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比如教职工运动会、教工乒乓球赛、羽毛球赛等。此外还在师生中广泛开展了体育舞蹈、健身操、跆拳道、街舞、瑜珈等健身俱乐部活动。通过各式各样的群体活动,促使广大师生员工积极参加到健身活动中,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很好地推动了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学院运动队建设和发展是学校课外体育的重要一环。在运动队建设过程中,体育教研室及带队教师克服了各种困难,运动队建设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和完善。2004年、2005年,学校初创了男子足球队、男子篮球队等为数不多的几支运动队,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课外体育的需要。近两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选才范围的扩大以及场地、设施的逐渐完善,运动队已经发展到男女篮球、男子足球、男女乒乓球、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跆拳道等十余支院队。体育教研室在运动队建设中结合学生实际,重点抓好与学生艺术特长结合紧密的健美操、体育舞蹈、街舞等几支队伍,同时在其他队伍的建设上也注意发挥教练员的能动性,利用现有条件,挖掘潜能,充分发挥各支院队在校内外的作用。运动队建设几年来,通过全体教练员和队员的共同努力,不仅很好地推动了校内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等一系列的交流和比赛,在江宁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都很好地展示了南广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很好地展示和宣传了南广学院。

    4、心理与社会教研室

    2008年9月,学院进行学科调整,将当时归属在新闻传播系管理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及教师划归基础教学部管理,成立了心理与社会教研室。教研室面向各系的教学需要,承担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影视创作心理学、视觉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课程,同时承担学院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专业作用。心理社会教研室共有教师5名,教研室主任由宋岩副教授担任,和另外四名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和讲师职称)共同组成。教研室自成立以来,重点抓好课程建设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咨询工作。在教学方面狠抓授课质量,一是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对每一门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授课时间等进行讨论,使每一名教师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学习和运用参与性教学方法,把改进教学方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三是积极带领青年教师开展学术研究,2009年成功申请了院级重点课题,使青年教师的潜力和积极性得到了调动和发挥;四是大力推进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教研室四名心理学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师,面向全院学生,采用开设讲座、心理普查、小组培训、网上宣传、面谈咨询等方式全方位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每天均有一名教师在心理咨询室值班。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教研室已经有效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基本上实现了工作目标。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