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读过一首诗:
斜插,
杏花,
做一幅横披画。
毛诗里谁道鼠无牙?
却怎生咬倒了金瓶架!
水流向墙外,
春拖在床下。
这情理宁甘罢?
也只能数说着猫儿在骂。诗固然美,但老鼠的恶行也略见一斑。
老鼠的确不是好东西。首先它们偷盗成性,粮食啊,糖果啊,菜肴啊,逮什么偷什么。据统计,地球上每年被老鼠消耗的粮食为2000亿斤!它们连袜子、肚兜、绒线、报纸、书本都偷,干什么?做窝呗,有了这些物质铺垫,它们的窝应该是非常舒适的。
老鼠还是破坏专家,比如偷盗你衣袋里的食品,又不好好“干活”,非要把你的衣衫咬得满目疮痍。
老鼠的门牙终身生长着,必须不断地把它们磨短。它这一磨不要紧,我们的家具可就遭殃了。畚斗、米箩、箱子、橱柜,常常被“磨”得东一个豁口西一个豁口,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当然也存不住什么东西了。
我嫁到海门后,享受的是“水缸镬灶连眠床”的待遇。夏天,棉被没处放,我就在窄窄的过道上方搁了块木板,把两条棉絮用塑料薄膜裹好放在上面。秋凉了,我把棉絮拿下来,一头大鼠“鼠奔豕突”而出,把我吓了一跳。打开棉絮一看,天哪,一窝粉嘟嘟的尚未开眼的鼠婴,正在轧堆蠕动呢。棉絮的里芯早就被撕烂了,还粘着母鼠生产过程中的斑斑血污。
娘家的善男信女们会念许多经咒,如金刚经、大悲咒、地藏王菩萨经;奇怪的是还念一首老鼠经:
老鼠经,
老鼠经,
老鼠日日没良心,
菜油偷去当茶喝,
馒头偷去当点心。
咬坏樟树佛,
打碎琉璃灯。
七分控诉,三分无奈。但老鼠竟然进入“经典”,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可怕的是,老鼠还传染凶险的疾病,如鼠疫、出血热、斑疹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等。老鼠夺走我的被窝没多久,我的妯娌就被出血热夺走她32岁的生命,扔下一对幼小的儿女和老实巴交的丈夫,她是死不瞑目啊。
提起鼠疫,就更叫人毛骨悚然了。人类历史上有3次鼠疫大爆发,凶恶的病魔横扫欧亚大陆,让近一亿人死于非命。那时,东欧的几个国家,真是“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残存的家人,有的因为承受不了打击而发疯,有的因为极端的痛苦而自杀。政府为了掩埋堆积如山的尸体,不得不释放牢里的犯人!
所以我国把老鼠列为“四害”之首,是非常正确的。
当然,也有可爱的鼠类——小白鼠,他们为人类的医疗事业忍受身体的各种不适,甚至献出了生命,让人心存感激。近些年兴起的卡通片,总是让聪明绝顶的老鼠去捉弄笨猫先生。是猫儿的确愚蠢?还是一种反讽?
但老鼠生存能力之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是毋庸置疑的。我上小学五年级时,家里鸡窝里的鸡蛋常常不翼而飞。正不知盗贼姓甚名谁呢,有一天放学回家,我发现一只老鼠仰躺在地上,怀里抱着一个鸡蛋,另一只老鼠咬着它的尾巴,像拉车一样把它拉着,往墙角它们的洞穴拉去。它们见了我并不回避。于是我想起刚刚读过的一首诗:官仓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如遣朝朝入君口?
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姑妈,姑妈又给我们讲了个她亲见的老鼠偷油的故事:一只老鼠站在油缸沿上,它用毛茸茸的尾巴浸满了油,一转身,那油就滴滴答答地掉在等在下面的伙伴嘴里,这样反复几次,下面这只老鼠饱了,它们就互换个位置,让另一只老鼠也吃饱喝足。老鼠的聪明才智,真让人叹为观止。
20世纪三年困难时期,畜类禽类都成了稀有动物了,不少人因为营养极度不良而得了浮肿病。只有老鼠活得潇洒,成群结队地、轰轰烈烈地在房屋的顶棚上“过兵车”。人们穷极无奈,就在老鼠身上打起主意。大家动手各显神通捉了老鼠,把鼠皮剥了,竟是一身紫红色的瘦肉,清汤寡水地煮了,据说并不难吃。这吃鼠运动一发而不可收,倒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那鼠皮毛厚实细密,是不错的皮料,把血管剔干净了,四向拉开钉在板上,风干了揭下来,供销社收购6~8分钱一张。
你见过牧羊、牧马、牧牛、牧鹅、牧鸡、牧鸭吧?可是你听说过牧鼠吗?——肯定没有。但是我还真的牧过老鼠呢,可这过程太短暂,而且是以我的惨败而告终。那年,我大概六七岁,父亲揭开家里那个又高又大的米缸时就喊:有老鼠!我赶忙跑了过去,踮起脚尖趴在缸沿一看,果然有头小小的老鼠,正张皇失措地沿着缸的内壁乱转呢。台州有句俗语,叫作“老鼠脱落米缸里”,可这头幼鼠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它只想着“脱落米缸”的幸福,却没有料到我家的米缸是这么空虚,空虚得我父亲只能伸进头去,伸长双手才把缸底的米粒“扫”起来,这小小的老鼠又怎么能逃得出去?于是父亲动用烧饭的火钳,弄了半天才把它夹住,正想处死它呢,我说,爸,给我玩!童年的我没有玩具,父亲心疼我,就拿了根细细的苧绳拴住它一条后腿。我快活地接过绳头,以为它会像被拴住的麻雀那样向前扑腾,或者像螃蟹一样在地上兜圈子,我可以吆喝它,牵着它到处找吃的。可是这幼鼠太有性格了,火钳刚一松开,它就突然转过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口咬上了我的手指,惊吓和疼痛让我猛一松手,这只非凡的幼鼠就带着一截苧绳逃之夭夭了。
我和老鼠宿怨彰然,当然不说它的好话。鼠年前夕我想,人们总是龙年赞龙、虎年颂虎、猪年夸猪,这老鼠,总没得好褒扬的吧?想不到编短信的果然是天才,竟利用了“鼠”“数”的谐音,于是,“数不尽的钱财”、“数不尽的收获”,“数不尽的快乐”,“数不尽的幸福”纷至沓来,倒也给节日平添了几分喜气。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