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的等鸟-城市之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雕塑,是城市的眼睛。雕塑,是城市的灵魂。

    我们去莫斯科、去圣彼得堡、去巴黎、柏林和布鲁塞尔,看到了那些矗立在街头、公园的雕塑作品,我们就知道是谁创造了这个城市的历史。这城市曾经历了多少场战争和劫难,出了哪些英雄;这个城市有多少文化艺术名人,创作了哪些不朽的作品。于是,这个城市就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里,而我们也对那些铜像肃然起敬。

    今天,我们来看看台州的几座雕塑。

    《大奏鼓》矗立在台州市府大道北侧的赤龙山脚。我以为,它是最能体现台州人文精神的。这一组人物,或敲锣,或打鼓,或击木鱼,或吹唢呐,他们形象夸张,表情诙谐,很吸引人眼球。最出彩的是上面的那位渔民,大敞着胸怀,把一对铜钹扬得高高的。

    杜甫诗曰: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台州绵延630里的海岸线,点缀着星星点点的渔村。大多数的台州人原来都是以捕鱼为生的,《大奏鼓》就是台州古老的渔业图腾。

    我编过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有一首民谣我至今记忆犹新:南风转北风,心肝翼翼动,忙上岩头望老公,眼泪哭干眼哭肿!还有一个民谚说得更直白:三寸板上是天堂,三寸板下见阎王!

    这一切,都说明渔家日子的艰辛和凶险。大海茫茫,风浪无情,尤其是从前,生产方式落后,又没有气象预报,渔民们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他们往往一出海就是十天半月,甚至一年半载,一家人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所以,他们用《大奏鼓》这种舞蹈形式,张扬生命、宣泄感情,祈求风调雨顺,盼望平安和丰收。

    我看过央视1984年拍摄的《大奏鼓》,也看过石塘人表演的《大奏鼓》,感觉跟看别的舞蹈完全不同。《大奏鼓》的舞者全是男性渔民,可偏偏妆扮成女性模样。既然扮成女性,就要亭亭玉立顾盼流转,可是大奏鼓的表演却是非常的剽悍与粗犷,举手投足都展示着十足的男子雄风。

    《大奏鼓》的化妆也格外夸张。擦着厚厚的白粉,画上鲜艳的腮红,和原本粗粝的脸庞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的服装是张扬的蔚蓝,裤子是耀眼的金黄。蔚蓝代表着生养他们的大海,金黄则象征着刚刚从海面升起的朝阳——我们的温岭石塘,可是第一缕曙光最先访问的福地啊。

    据说,《大奏鼓》原先是女人跳的。渔民们凯旋的日子,渔妇们穿起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迎接亲人平安归来。后来,男人们太喜欢这种舞蹈了,就把它演变成了自己的节目。

    还有座雕塑名曰《歌舞》。

    这个女人置身在台州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围墙外,和围墙里日日切磋技艺、夜夜教习箫歌的氛围非常协调。

    她上身穿着中式小袄,下身却是裸露的。丰乳、细腰、肥臀,还有平直的小肚,壮硕的脚板,飞扬活泼的神态,简直美轮美奂;尤其是那一头长发,像大雨过后汹涌的瀑布,一泻千里,蓬勃着生命的张力。

    这个女人妩媚婀娜,鲜活性感。没有生猛海鲜的滋养,没有健壮男人的耕耘,哪能养出这么令人心动的女人?

    你看,她还能把唢呐吹得如此嘹亮。

    《歌舞》和《大奏鼓》虽不是同一作者的作品,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趣。《大奏鼓》表现的是台州渔汉,《歌舞》则表现的是台州渔妇,一阳一阴,相辅相成。

    我曾和朋友谈起,我不喜欢《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因为她总爱使小性子,动不动望月伤情,动不动对花落泪;除了吃饱了撑的宝哥哥,谁侍候得起?更因为她的身体娇羸无力,还有肺结核这可怕毛病,谁娶了她谁倒霉,哪能生男育女传宗接代?

    而《歌舞》把女人塑造得如此康健,我想是渔民的女性崇拜。像《歌舞》这种女人,上得厅堂,进得厨房,织得渔网,挑得鱼筐。

    久在海上,渔民们特别渴望亲情,渴望爱情,渴望性,更渴望女人能给家庭添丁生子。家里有这样一个女人等着,累死累活也心甘情愿了。而惊涛骇浪的捕鱼生涯,传宗接代是至关重要的。《歌舞》这样的女人,会养出一大堆壮硕的孩子来。

    元曲云:“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我凝视着这个吹唢呐的女人,猜不出她吹的是什么曲调。

    《与鲨共舞》是椒江海洋馆的配套设施,它就是海洋馆的广告,孩子们见了,腿就拔不动了,非要进去瞧瞧。

    它直观、明白,很适合儿童的口味。看,滚滚的巨浪上,浮游着一条青灰色的鲨鱼,尖利的牙齿,强劲的尾巴,鳃仿佛在一开一合,威风凛凛地乘风破浪。而让孩子们更为兴奋的是,和这条海中霸王相依相傍的,竟是一位妙龄姐姐。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而传说中的龙就住在海底的水晶宫里,人面大鼻、长着一对犄角的龙王;英俊矫健的龙太子;俊俏多情的龙公主;还有随着海浪起伏摇曳的白玉床、珍珠被、碧玉几、珊瑚椅;真是美丽极了,神秘极了。

    遨游海底世界,是世世代代中国人的梦想,于是就有了孙悟空、哪吒他们去龙宫的各种各样的故事。

    现在,遨游海底已不再是梦想了,就像雕塑中的这位女郎,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再添一对“鸭蹼”,只要潇洒地摆动双腿,就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龙宫”转悠了。

    令人遐想的是雕塑中的这一对组合。少女,鲨鱼。我们知道,只有海豚才温柔,才友好,才善解人意和人亲密接触。鲨鱼可是海中恶魔,凶残如同林中的虎狮,一般海洋动物都难逃它的利齿;这婉丽娇柔的佳人,怎么敢与它共舞呢?

    我想,这里面有着童心,有着幻想,有着美好的追求和愿望。我们热爱和平,懂得生态平衡,人和大自然要和谐相处;狮虎都成了人类的保护动物,我们又何尝不能与鲨共舞呢?

    天人合一才是最高的境界,社会和谐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