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的等鸟-字纸儿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娘家那个村子叫“泮垟”,这个“泮”字,跟村里的姓氏无关。古代学堂门前有半月形的水池,曰“泮”,童子上学则叫“入泮”;“垟”,是家乡人对田畈、田野的总称。泮垟,顾名思义,就是学校和土地,也包含躬耕勤读的意思。

    祖祖辈辈的泮垟人大都以种田为生,却总有些人喜欢办学堂。在父亲的记忆中,泮垟先是有一位叫卓西的穷秀才,屡试不第,又无别的谋生本领,就借了人家的房子,开了两个教室,干起教书匠的营生来。他不会教别的,单教语文一门课。有句老话叫“七讨饭,八教书”,教书就是穷途末路知识分子的最后一招。卓西先生教书一年,向每个学生收“学谷”一斗,先生一家就靠这个糊口。后来,又冒出一位叫灵享的人,他在法兰西做小买卖发了点财,回到家乡也办学堂。他的条件就好多了,有自己的房子,有办学资金,还引进西洋的办学经验。但他自己却不怎么识字,就请了两位从洋学堂毕业的青年来教书。再后来,一位富家少爷离家出走了,扔下他的女人独守一座大房子。也许是聊慰孤寂吧,也许是自己无后,倒希望别人的孩子更聪明吧,她也尝试着办起了学堂。她也没读过多少书,请的也是外面的先生们。有了这么多热爱教学的人,泮垟的学习氛围不错。哪怕是半饥半饱的人家,都尽力把孩子送到学堂里来。

    恐怕全世界的小学生都是先用铅笔学习写字的,可是我们的先生说:字好头碗菜。铅笔是画画儿的,圆珠笔钢笔呢,则是大文化人挣饭的工具;只有用毛笔写的字才叫字。

    上学伊始,家长们都得给孩子准备两支毛笔,一支写大楷,一支写小楷。小楷笔用得最多,练生字,抄书,造句,连做算术题也非它不可;因为用毛笔,还得配备砚台和块墨(我们家乡从来不用成瓶的墨汁)。每当先生授完课要求学生写作业时,教室里便响起一片研磨声,如轻涛,如急雨,庄严肃穆。

    刚刚入学的蒙童们要先练“抲笔”。先生拿着支毛笔做示范:“食指和中指在前,大拇指在后,将笔捉住;无名指的指背轻轻一靠,将笔扶稳了。手指和手指之间要拉开些距离,不能像包粽子一样捏成一把。”

    可是,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五六岁的孩子,好不容易按先生的要求拿起笔来,对着面前的簿册,抖抖索索地不敢下笔。硬着头皮下去了,不是让墨汁污了本子,就是把字儿写得歪歪扭扭的像虫子爬。先生看看不行,就过来“把笔”,先生的大手“把”住孩子的小手,嘴里叨叨着:横、竖、撇、捺……先生从这个桌位跑到那个桌位,“把”了这孩子的笔又去“把”那孩子的笔,一堂课下来,常常累得满头大汗。

    每个下午,都有20分钟的大字课。先练描红,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依样画葫芦。练了一年,就可以弃了描红簿子,用印了方格的毛边纸练字了。先生还建议家长买些字帖来临摹,一两年下来,聪明好学的学生就能临得很像那么一回事了。

    泮垟人对写过的字纸都很珍惜,说那是孔圣人的衣襟,全是文化。仔细的家长会一张张地收藏起来。写坏了的废纸不能随地乱扔,更不能用来擦屁股。学堂里不设垃圾桶,却专设字纸篓。老人们说,用字纸儿擦屁股罪孽大了,下辈子要瞎眼睛的。废字纸多了,先生就找一块空地,点火化了,学童们站在一旁看着,大家都很虔诚,好像给先人焚烧冥币似的。

    有一种白得发亮的纸,先生叫它“光帘纸”。一动,会哗哗作响,韧性也非常好。比较富裕的人家用它来糊窗子,把屋子也糊得亮堂了。学堂里也用它给孩子们写大字,一笔一画黑漆漆的很是蓄墨。辛弃疾在一首《清平乐》里写道:“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我想稼轩先生用的就是光帘纸。若是毛边纸,宣纸,绵绵软软的,哪里能在“窗间自语”呢?

    每当学期结束时,先生会发给学生几张8开光帘纸,让好好写字,作为这学期的习字成绩。这时候,大家都格外认真地研墨。研墨时,用水都很有讲究。水多了,会四处飞溅,把书啊本啊弄得一塌糊涂,还把自己的小脸弄成个小花猫;磨成的墨汁也淡,写出来的字苍白无力。水少了墨太稠,写字不爽,有时不够了,还得再研一次墨,前后墨色不匀了。有句话叫“红袖添香夜读书”,我的感觉却是“红袖磨墨夜写字”。那场景是读书郎坐在案前,美眉立在身旁,捋起红袖露出玉腕,跷着兰花指细细地研墨呢。

    磨好墨后,孩子们一个个铆足劲去写字。那时候写的是直行,且一行行从右向左写的,手腕啊,衣袖啊,很容易就把写好的字刮擦了,光帘纸又不吸墨,一点一捺都像一个小小的黑色湖泊,你得小心翼翼地提着手腕,否则将前功尽弃。

    待字迹干了,先生将它们收了去。批改作业不打分数,只是在漂亮的字上画红圈圈,更好的画两个红圈圈,特别优秀的可以画上3个连环圈圈。黑得闪闪发亮的字儿,红得鲜花绽放般的圈圈,错落有致,非常美丽。然后发还给孩子们。逢年过节时,家长们就用这种字纸儿糊自家的窗棂,既挡风,又艺术。一个个窗口,一张张字纸儿,简直是书法展览。来了客人,主人就指着窗户说,这是我家孩子的字。客人就夸,主人就觉得体面,有了成就感,觉得这一斗谷的学费花得不冤。

    我的外公、父母、叔叔、婶婶、舅舅、舅妈们都是小学教师,年复一年,我们家的窗户都是好学生的字纸儿糊的。我坐在窗下,感觉很温馨,很安宁,觉得它们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窗纸儿。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