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成功的程度,大大取决于讲演前你所做的思考。不妨假想自己以全然的自制向别人讲话。
我在班上上课时,常会欣慰地听到学生们诉说他们如何在日常生活里运用本书中所介绍的技巧。他们坦承,在运用了这些技巧后,都有斩获。推销员说他们的销售额大大增加,经理们表示其业务大有进展,主管们则承认扩大了驾驭能力,所有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在下指令和解决问题时,利用语言效力的技巧大有进步。
N·理查德·狄勒在《今日演讲》里写道:
“说话、说话的形态、说话的次数,以及说话的气氛是现代社会沟通系统中的生命血脉。”R·弗莱德·康纳德,负责通用汽车公司的《戴尔·卡耐基教程——统驭术》的指导。他也在同一杂志里这样写道:“我们之所以兴致勃勃地在通用汽车公司从事语言训练的工作,基本的理由之一是,我们了解每位监管人员或多或少也算得上是个老师。从面试一个可能的员工起,经过初期的训练阶段,再经过正规的工作分派与可能的擢升,一位监管人员需要不断地解放、描述、申斥、说明、指示、批评,并与自己部门里的每个人讨论无数的事情。”
当我们沿着口头交谈的梯子往上攀升,而达至几近当众讲演的境地时——如讨论、做决定、解决问题与举行决策会议——我们再度翻阅一下本书中所教导的有效说话技巧,将会十分有效地将之运用于日常的语言活动之中。在众人面前有效讲演的法则,可以直接用于参加会议的场合,它有助于你驾驭会议的过程。
意念的组织表达、正确地选字用词、讲演时的热情和赤诚,都是保证你的意念在最终阶段得到完美解决的要件。所有这些要件均曾在本书中详细讨论过,而今则要留待读者诸君,在参加各种会议时善用所学罢了。
也许你正在犹豫到底应该何时开始应用在本书中学到的东西。如果你还没有决定的话,让我用一个词来回答你——即刻。
就算你根本没打算或没有机会在什么时候公开发表演说,我也确信本书中的原则和技巧一样能应用于你的日常生活。假使把自己每天所说的话拿出来分析,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日常说话与本书里讨论的正式沟通之间,其目的竟非常相似。
在本书中,我们要你当众说话时,在四种一般说话目的中总有一种是你内心要记住的。即你究竟是要向他们提供消息,还是欢娱听众、说服听众赞同你的立场,还是游说他们采取某种行动。在做公开演说时,我们应尽量使这些目的分明,不论在演说内容或讲演的态度方面都应如此。
在平日的讲话中,这些目的彼此相互包容,而且一日多变。在某一时刻也许我们还在同朋友纵情闲聊,突然在下一刻我们却鼓着三寸不烂之舌,竭力推销一项产品,或是谆谆劝告孩子要把零用钱存入银行。你若能把本书中讲述的技巧应用于日常会话中,你就能更有效地说明自己的意念,并能技巧高超地成功激励别人,充分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一,在日常谈话中使用特殊的细节
让我从这些技巧中举其中之一来说明吧。你是否还记得我曾建议你在讲演中加入一些细节,以使意念生动如画地活现于眼前?当然,我那时主要考虑的是让你如何在大众面前讲话。实际上,细节在平日谈话里不也一样重要吗?回想一下我们所熟悉的那些真正幽默风趣的大演说家吧,他们不也具有使用图画语言的高超本领?他们不也是在说话中加入了许多五彩缤纷、富于戏剧性的细节吗?
在开始培养会话技巧之前,你必须先要自信。本书前面所介绍的一切都非常有用,它们能给你安全感,使你勇于与别人相处,并敢于在非正式的社交团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一旦你热衷于表达自己的意念,你就会开始留心周围的一切,检索自己过去的经验,并把它们当成你的话题的资料。经过这一关,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你的视野开始扩展,你看到自己的生命有了新一层的意义。
家庭主妇们原来聊天的兴趣多少有些局限,那些话题都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还有些兴趣,但是自从她们在小谈话圈子里用上我们所介绍的说话技巧以后,便纷纷兴奋地报告自己的新体验。“我发现自己从此获得了更强的信心,使我有勇气在社交集会里起立发言。”一位名叫哈特的女士在辛辛那提的演说训练班里这样对同学说,“而且我开始对时事感兴趣。不再对那些正规谈话的聚会畏缩胆怯。相反,我已能热切地加入了。不仅如此,我曾经做过的一切,都成为了我谈话的好素材。我发现自己已对许多新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哈特女士的感激之辞对于一位教育家而言并不感到受宠若惊。“学习”和“运用所学”的动力一旦受到刺激,它即会开始一整串的行动与交互作用,使得整个个性非常活泼地开展起来,让你取得成就的循环就此产生。诚如哈特女士所言,只要将本书里的一项原则付诸实施,即能给个人带来莫大的充实感。
我们当中不见得都是某一专业的老师,可是我们每一天都会有许多时候要用言语来对别人加以说明。如父母教训子女、向邻居解释修剪玫瑰的新方法、与其他观光客就最佳旅游路线交换意见等。所有这些场合都离不开说话,而且需要清晰、连贯的思考,需要强劲有力的表达。所介绍的有关说话技巧,同样也可应用于这些场合。
第二,在工作中使用有效的说话技巧
沟通的方法也会影响我们的工作,现在便来进行这方面的讨论。身为销售员、经理、店员、部门主管、团队领袖、教师、牧师、护士、主管、医生、律师、会计师或工程师,我们都身负某一方面的职责,需要向有关人员解释专业领域里的知识,并对他们给予职业性的指导。我们是否能以清晰、简明的语言来做这些解说,经常是我们的上司用以判断我们能力的尺码。从事“说明”性的演说练习,可以使我们养成快速思考与敏捷用词的技巧,然而这种技巧却决不限于正式的讲演。它也可以每天为我们每人所使用。
第三,寻找机会当众说话
在日常用语中使用本书中的法则,常会使你获得意外的大丰收。除此以外,你还应寻找和利用每一个可以当众说话的机会。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一目的呢?比如,你可以参加某一个使你有当众说话机会的俱乐部。你不要只做一个不活跃的会员,只做个旁观者。在这个俱乐部里,你要施展浑身解数,协助处理委员会的工作,大多数这样的工作都是要到处求人的。设法当当节目主持人,这可以使你有机会去访问社区里的优秀演说家,而你自然也就必须担负发表介绍词的任务了。
利用本书中的建议做指南,尽早开始做20至30分钟左右讲演的练习。让俱乐部或组织里的人知道你在准备对他们讲演。筹募基金的组织会寻找志愿人员替它们作宣传,他们会向你提供一套讲演的秘诀,这对你准备演说会有极大帮助。许多重要演说家便是如此开始的,其中有些甚至可谓异军突起,成就非凡。且以萨缪尔姆·莱文森为例,他是一名广播和电视双栖明星,还是一个全国各地的人都想一听为快的讲演者。他过去在纽约任中学教员,平常喜欢就自己最了解的——像自己家庭、亲戚、学生,以及工作中不寻常的方面,发表简短的谈话。不想这些谈话竟在听众那里产生了热烈的反响,不久,他就被请去对许多团体发表演说。尽管这些外务大大影响了他的教书工作,但他已是许多广播节目里的特别来宾。不久,他便把自己的才华完全转向娱乐界。
第四,必须坚持
我们学任何新东西时,像法文、高尔夫球或当众说话,其进步从来就不会是稳步前行的。我们的表现会是波浪式的,它在经过一段高潮后,会突然停止,有时甚至可能还会滑坡,失去原先已斩获的一些阵地。这种停滞或者衰退的现象,是所有心理学家都甚为了解的。这段时期且被称之为“学习曲线中的高原地带”。学习有效讲演的学生们,有时也会在这些高原上受阻达数周之久。也许他们辛苦努力了半天,就是无法再往前行。意志薄弱者便会绝望而放弃,有胆识的勇者却会坚持下去。在挺过这一阶段后,他们会忽然发现,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奇迹就发生了,他们已经能一跃千里了。他们像飞机一样由高原起飞,陡地升入空中,使自己在讲演中获得了信心。
你也许会像本书中其他地方所说的那样,当最初面临听众时,总会经历一些恐惧、一些震撼、一些精神上的紧张。即使曾做过无数次公开演出的大音乐家,也会有相同的感觉。帕德列夫斯基在即将在钢琴前坐下时,还总是紧张地摸弄着袖口呢。可是等他一开始弹奏,他所有的恐惧就如八月阳光里的雾,瞬间消逝无踪了。
他的经验也可以作为你在经历此情境时的参考。只要你能坚忍不拔,不久你的所有顾虑就会一扫而光。包括这种初期的恐惧,在你说过了开始的几句话以后,就会完全控制住自己,度过这一关以后,你就会自信而欢喜地讲下去。
有一次,一位渴望学习法律的青年写信向林肯求教。林肯回答他说:“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要做律师,事情就已成功了一半要时时记住,你相信自己必定成功的决心,比任何别的事情都重要。”
林肯是明白这一道理的,他是过来人。终其一生,他所受过的正规教育,总共不超过一年。书本呢?从未离过身。林肯有一次说,他曾步行到50英里以外的地方去借书。在他的小木屋里,柴火总是燃烧终夜,有时他会就着火光读书。小木屋的木头间有裂缝,林肯往往就朝那儿塞上一本书。等到早晨天亮可以看书了,他就自树叶床上爬起,揉着眼睛,拉出书本开始狼吞虎咽。
他会走上二三十里路去听人演讲,回到家以后,就到处练习演说——在田野里、在树林中、在杂货店聚集的人群前。他还曾加入新沙仑和春田的文学与辩论学会,练习与评论当时的各种题目。他在女性面前很害羞,当他追求玛丽时,总是坐在走廊上羞涩不语,找不着话说,只听着她一个人唱独角戏。然而就是这个人,他在家里穷读不休,到处勤练不辍,最终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名讲演者,进而得以与当时最杰出的雄辩家道格拉斯参议员展开世纪辩论,以一决雌雄。也就是这个人,在盖茨堡,接着又在第二次总统就职演说上,崇论宏议,冠绝古今。
想想自己身受的种种艰难挫折与令人心酸的奋斗,难怪林肯要说:“如果你已下定决心要做律师,事情已成功一半有余。”
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墙上悬挂有一幅上好的林肯画像。“常常当我有事情要决定时,”西奥多·罗斯福说,“比如一些复杂而难以处理的事情,比如一些权益相冲突的事情,我就会抬头看着林肯,假想他处于我的位置,设想他在相同的情况之下会采取什么办法。听来也许荒唐,可的确是真的,这样似乎就使我的问题容易解决得多了。”
何不试试罗斯福的方法呢?何不?假若你消沉沮丧,准备放弃做个更有效的演说者,何不问问自己,他在这样的情形下会怎么办?你是知道他会怎么办的。他在竞选参议院席位而败于道格拉斯之后,还殷殷告诫自己的拥护者,不可以“在一次或一百次挫折之后即告放弃。”
第五,瞻望收获
但愿我能教你每天清晨在早餐桌上打开这本书,直到你把威廉·詹姆斯教授的这番话牢记在心:
愿青年人不要为自己教育的结果忧心,不论它的界线何在。只要他在每日的工作时间里,每小时都忠实地忙碌着,就大可把最终的结果留待自己去处理。他可以自信十足地期待着某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是当代有才能的人之一,不论他所选择追求的是什么。
现在,即使有名震一时的詹姆斯教授撑腰,我也要说,只要你不断地、聪明地练习下去,你便可以满怀信心地希望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时,你已发现自己是城里或社区里出类拔萃的演说家之一了。
不管这话听起来多么虚幻,它却是一条真正的通则。例外当然是有的。如果一个人的心性与个性极度自卑,加上没有资料可为谈论,自然不能妄想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当今的丹尼尔·韦伯斯特。但就一般道理来说,这个断言却是正确的。
且容我举例说明。前新泽西州州长斯多克有一回参加我们在春腾一个班次的结业晚宴。他评论说,当晚他所听到的演说,好得就同他在华盛顿的参、众两院所听到的讲演一样。这些在春腾的“演说”者,在数月前还是一些舌头打结、畏惧听众的商人。记住,他们可是新泽西的商人,可不是古代的西塞罗,他们是在美国任何城市中皆可见到的商人。可是他们却在一个美好的早晨醒来后,发现自己已经跻身为城里的大演说家行列,甚至还已闻名全国!
我认识不下数以千计的人们,并曾仔细观察过他们,发现他们曾竭心尽气,一心想要获得自信,能够当众说话。那些成功的人当中,只有极少数是真正的天才,而大部分人则都是在自己家乡小镇随处可见的普通商人,只是他们肯于坚持。倒是那些较特殊的人们,则有时会气馁,有时因为过分吝惜于赚钱,结果反倒庸庸碌碌,乏善可陈。虽然是寻常人士,只要有胆量、有目标,走到路的尽头时,往往也爬到了顶端。
这是合乎人性与自然的。君不见在商业和各行各业中,类似的这种事情随时都在发生?老约翰·D·洛克菲勒曾说,商业成功的第一要诀是耐心与了解收获终必来到。它同样也是有效说话能够成功的首要条件之一。
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在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区里,出发去攀登一处名叫韦尔德·凯瑟的山峰。《贝的克旅行指南》里说,攀登该峰甚为困难,业余爬山者应备向导。我和朋友两人未雇向导,而我们也确是业余无疑。因此一位第三者便问我们,我们是否自信能成功?“当然!”我们回答。
“你们怎么会这样自信呢?”他问。“别人也曾毋需向导而成功过。”我说,“因此我知道这应是入情入理的,同时我从事任何事情时,从不想到失败。”
这是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保持的正确心态,从演说到征服珠穆朗玛峰,无一不是如此。
你成功的程度,大大取决于讲演前你所做的思考。不妨假想自己以全然的自制向别人讲话。
这是你能力之内极易做到的事。相信自己会成功,坚定地相信,这样你就会去做导向成功所必须做的一切。
南北战争期间,海军上将都庞列举了一大串振振有辞的理由,说明自己何以未能率领战舰开入查尔斯港。法拉格上将专注地倾听着讲述。“可是还有一个理由你却没有提到。”他说。
“什么理由?”都庞上将问。回答是:“你不相信自己办得到。”
大部分在我们班上受训的学员所获得的最宝贵的东西,是对自己的信心大增,是对自己成功的能力多了一分信任。在各种事业里,还有什么能比成功对一个人更为重要呢!
爱默生如是写道:“无热诚即无伟大。”这不只是一句文学修辞,它是通往成功的路径图。
威廉·莱昂·菲尔普斯恐怕是有史以来在耶鲁大学教书的教授中,最受爱戴的一位了。他在《教书热》一书里陈述说:“对我而言,教书实在甚于艺术和其他职业。它是一种狂热。我热爱教书,就像画家爱画画、歌手爱唱歌、诗人爱写诗一样。早晨起床之前,我总是热烈快活地想着我的那一群学生。”
一位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满怀着热情,对面前的工作满腔兴奋,他能达于成功,又何奇之有。菲尔普斯教授所以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力,大半由于他在教学里,加入了关爱、赤诚与热情。
若将炽情加入有效说话的学习中,他会发现沿途障碍全都消失不见。这是一项挑战,要你集中所有心智和力量,放在与自己同类的弟兄有效沟通的目标上。想想那种自恃、自信和闲适的神态都是属于你的,想想那种掌握注意、震动情感,与说服群众去行动的胜利感。你会发现,自我表达的能力也能造成别方面的能力,因为有效说话训练是一条康庄坦途,通往各行各业与各种生活中所必备的自信。
在给教导《戴尔·卡耐基课程》老师们的教学手册里,我写了这些话:当学生们发现自己能够掌握听众的注意,受到老师的赞美,与全班的鼓掌——当他们能够做到这些时,他们便已培养了一种内在的力量感,培养了勇气和沉静,这是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结果如何?他们开始去从事并且完成了许多自己从未梦想可能的事。他们发现自己渴望在众人面前讲话,他们成为商业和各行业与社区活动里的活跃分子,最后更成为领导人物。
清晰、有力、强劲的表达,正是我们社会中统驭术的标记之一。这种表达支配着领导人。无论你在私人访问中还是在公开宣告中,只要你的一切言语倘能善用本书中的技巧,一定能使你在家庭、教会团体、民间组织、公司和政府机关中,踌躇满志,领袖群伦。
按照本书中的建议,在每一次说话场合中尽力运用,只要你坚持不断,自然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