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渡难关:智慧-智慧之喻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智慧是人人本自具有的,

    无论是从闻、思、修得来,

    或从文字、从观照、从实相而得,

    只要开发内心自性,则智慧无处不在。

    圆融之难

    我们称佛陀为“两足尊”,是因为佛陀福慧兼修,以福慧圆融而成正觉。圆融很重要,却不容易做到。“圆融之难”有五点:

    第一,学道不难于慧解,难于证悟

    不管是世间或出世间学,书中的道理,只要认真都不难理解。例如数学上的三角函数、几何学、微积分虽难,练习久了,也会掌握其中的诀窍。佛经的微言大意,虽不易了解,只要勤听讲、背诵,久之,也多少能理解。可是,“知”道不难,“行”道难;慧解不难,证悟难。再好的道理,没有亲自实践、体证,也无法悟道,无法真正地受用。

    第二,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

    佛门有句警语:“菩提心易发,恒常心难持。”一个人很容易为了一时的感动,而立大志、发大愿,如我要为社会、国家奉献、我要努力修行、我要用心办道。但是,这样猛锐的心,却往往难于持久,只有5分钟的热度。俗语说:“君子立恒志,小人恒立志。”要有所成就,不只要具备初发心的勇猛,更须保持恒常心。

    第三,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

    许多人拥有八面玲珑的处世技巧,能顺应环境和人际的需求,优游自在地浮沉于人生洪流里。可是,在任何变化中能坚守不变的原则,能有外圆内方的智慧,能有耿介不阿的风骨,如此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圆融,就非常不容易了。

    第四,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

    我们做什么事情,要达到敏捷快速,具有视实际情况而通权达变的机智并不难;困难的是耐烦、耐怨、耐讥、耐辱。对于别人的辱我、骂我、欺我、谤我、笑我、轻我……拾得禅师说只要“忍他、由他、耐他、让他、不理他”;我们会觉得处处难过,就是没有“忍他、由他、耐他、让他”的深忍功夫与智慧。

    第五,研义不难于接受,难于精确

    读书、作研究,要接受书中的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精确理解。佛陀说法时,总不厌其烦地告诉弟子:“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谛听,是第一层功夫,专心听讲,才能真正听到和接受。“善思念之”是第二层功夫,不仅要注意听,还要用心思考,唯有思考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而不会误解、错解。

    事与理能够兼具、兼顾,就是圆融。圆融之道有其甚深的智慧,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能惕厉敬谨,自我期许早日达到圆融的境界。

    欠缺之圆

    有些人希望自己能有完美、圆满、至善的人生,希望拥有最好的际遇,而不要有所欠缺。但是这个世间上没有真正完整无缺的东西,苏东坡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就因为有些缺憾,才懂得珍惜,懂得努力,而也在期待“更圆满”的过程中,希望无穷。

    第一,物忌全有

    一个人什么都有了,财产多得不可胜数,物质丰厚不可知数,学历达到最顶尖,甚至家庭美满,妻贤子孝,什么都俱全,有时也会茫茫然若有所失。因为“高处不胜寒”,不知接下来还有什么需要用心奋斗的。物不求全,反而有努力的空间及趣味。

    第二,人忌全美

    《庄子·德充符》描述一个相貌极为丑陋的哀骀它,男人与他相处之后,就会思念他,不想离开他,女人与他相处后,甚至想嫁给他。孔子说,这样的人是因为他的德性感动了人,让人接受,喜欢亲近他。一个人若求十全十美,又美貌,又有才干,又十项全能,文科理科全会,诗书艺术都懂,即使不自高自傲,也容易让旁人自惭形秽,而不敢与他亲近。

    第三,事忌全盛

    《易经》干卦九五的爻辞说“飞龙在天”,意指地位极尊,处境极优之时,如同在天上一般得意。可是,若再上一层的“上九”,爻辞就是“亢龙有悔”了,意思是地位到了顶峰,权势接近极巅,事务之盛到接近极强处时,就要当心由于“满”而遭到败亡之祸。因此,做什么事不一定要求最大、最盛、最好。

    第四,心忌全满

    “满招损,谦受益”,虽是老生常谈,却是人间至理。一个人志得意满,易起高慢之心,别人的劝诫,任何教诲、训示都容纳不了,就像一只装满水的水壶,再也容不下一滴水。一个人心太满了,就只能故步自封,难有什么进步。一山还有一山高,强中自有强中手,还是谦虚一点好。

    俗话说:天妒红颜、天妒英才。太求圆满了,连老天爷都要嫉妒呢;让老天爷嫉妒了,还能有什么好?一个人能欣赏残缺的美丽,享有残缺中的圆满,才能够体验人生的真滋味。

    巧之妙

    美人,巧笑倩兮,引人目光不移;百花,争奇斗艳,惹人称赞不绝;女红,精致小巧,令人爱不释手。佛陀说法度众,运用巧妙譬喻;禅师点拨学人,也要给你灵巧。人无论学习什么知识,学习什么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一些巧妙。巧妙之道有四点看法:

    第一,巧匠成就事业

    《孟子》:“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能工巧匠,能锻烂铁成精钢;慧心巧手,能化腐朽为神奇。鲁班以他的巧工,成为工匠祖师;嫘祖以她的巧手,成为蚕桑之神。美国人强思顿,为解决绑鞋带的不方便而发明拉链;日本索尼企业董事长盛田昭夫,为满足人们随时可以听音乐的欲望而发明“随身听”。生产现代科技、商品,也必须要有巧慧,制造的产品才能获得大众的选用与喜爱,所以,一个人要有慧心巧思,事业才能成功。

    第二,巧妇成就家业

    灵巧慧性的家庭主妇,蕙质兰心,她会把菜做得美味可口,把家布置得干净整洁,为丈夫打点得清清爽爽,帮孩子装扮得漂漂亮亮。她懂得如何与邻居往来联谊,知道怎样协助丈夫的事业。家中一幅画的摆设,一盆花的插放,都会显出她的灵思巧慧。因此,有巧慧的女主人,家业容易成就。

    第三,巧心成就智慧

    一个人有巧心,就会流露智慧巧语。圆瑛法师一句话“不用打了,我自己走”,化解了尴尬场面;丹霞禅师因为一句“选官何如选佛”的提醒,成就了法身慧命。有巧心的人不会呆板滞碍,有巧心的人明理通达,在做人处世、应对进退之间,都能慈悲以对,成就智慧。

    第四,巧慧成就人缘

    有灵巧智慧的人,懂得为人留一点余地,知道为人多一分设想。所谓“小小的用心,积累无量的缘分;小小的资本,成就宏大的事业”。一个人心中有别人,就能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一个人眼里有世界,就会观照四方,面面俱到。所以,日常生活中懂得处处以巧心智慧体贴别人,就能广结人缘。

    玄奘大师以方便善巧度化窥基大师,佛陀以吉祥草喻巧化众生苦恼;巧是贯通的慧解,是敏捷的反应,是活用的经验。“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甚至于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都要有巧妙。没有灵巧不能成功。

    智慧之喻

    人类有了智慧,才能分辨美丑、邪正、真伪;有了智慧,才懂得深思,拣择是非善恶,断除烦恼。菩萨行六度波罗密,也要以般若智慧为导航,行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一切修行才能圆满。智慧之喻,有四点:

    第一,智慧如金刚,利断烦恼

    金刚石是世间最坚硬的宝石,不是一般物质可以破坏的,用它当武器,不但坚固,且锐利。因此佛教常以金刚的功用,比喻智能能摧破一切无明,断除一切烦恼,去除惑业障难,还能令众生惊觉,如文殊师利菩萨的慧剑,斩断情牵束缚,摆脱名枷利锁。

    第二,智慧如日月,扑灭黑暗

    夜以继日的赶路者,因为有月光的引导,带来许多方便;东方日升,黎明一至,赶走昏暝长夜,把众生从沉睡的迷梦中唤醒,开始活力充沛地干活。黑暗如同众生的苦恼、愚痴、无明,智慧之光好比日月,能照除一切暗昧不明,除去诸多疑惑,而掌握确定的方向。

    第三,智慧如伞盖,庇荫众生

    伞盖代表尊贵、权势、富足、胜利、自在,一般的伞能遮挡免除炙热、日晒、雨淋之苦。智慧的伞盖,不但能隔离尘嚣扰攘,远离垢秽污染,还能善观因缘,巧妙处理问题,抉择善法,扭转阻碍,摒弃恶法。拥有智慧的伞盖,不会被困境打倒,不仅保护自己,也能庇荫他人。

    第四,智慧如虚空,含藏万物

    智慧像虚空般广大,遍周法界,包罗万象,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全都含藏在虚空之中。智慧之心,静时一念不生,绝诸颠倒,如如不动,万物同体;动时诸根并用,万善圆彰,心所行处,无诸障难。

    智慧是人人本自具有的,无论是从闻、思、修得来,或从文字、从观照、从实相而得,只要开发内心自性,则智慧无处不在。智慧如明灯,精进如灯芯,善行如灯油,功德如灯光,内在的智慧付诸实践,才能发挥生命的真谛。

    智慧之用

    每一个人都拥有如大海般的智慧宝藏,此智慧深邃广阔,有着不可思议的妙用。《大智度论》言:“内心智德厚,外善以法言,譬如妙金刚,中外力具足。”拥有智慧的人,能看清世间真相,长养善法,而得清净、富贵。究竟智慧有何妙用呢?有以下四点譬喻:

    第一,智慧如地,长养众善

    大地能够生长万物,智慧也是一样,能够长养众善。所谓“菩萨畏因”,菩萨具有甚深智慧,能明白因果的本末,时时处处皆具自觉力,所以能长养善法,常游毕竟空。有智慧的人,也懂得修福积善,凡事能以积极、善美的角度面对和处理,自然能培植福德,长养众善。

    第二,智慧如水,洗净垢秽

    唐朝悟达国师过去世时,曾与晁错结下冤仇,此世当了国师,一念傲慢心生起,晁错得以化成他膝盖的人面疮,让他剧痛不堪。后来,因为智慧力及三昧法水的洗涤,终能化解,生命也因之升华。《文殊师利问经》有言:“诸过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智慧就像山涧潺潺清水,能洗净身心的垢秽,让人沁凉自在,坦荡安乐,获得重生。

    第三,智慧如风,吹散忧悲

    智慧如风,能吹散忧悲苦恼。有智慧的人,明理冷静,不以情绪处事,不会随着外境而患得患失,起伏动心。面对种种批评毁谤、挫折困顿,都能视为磨炼身心的逆增上缘,而从中创造另一番光明的天地。

    第四,智慧如船,能渡苦厄

    有智慧的人,能洞察事相,对世间具备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不会为烦恼所缚所转。因此,佛陀在《佛遗教经》里劝勉佛弟子:“实智慧者,则是渡老病死坚牢船也,亦是无明黑暗大明灯也,一切病者之良药也,伐烦恼树之利斧也。”有了智慧,明白宇宙因缘果报、苦空无常等真理,自然能遇苦不以为苦,而坦然自在了。

    大鉴禅师云:“身喻世界,人我喻山,烦恼喻矿,佛性喻金,智慧喻工匠,精进勇猛喻錾凿。”如果我们能像工匠一样,精进勇猛,持续地錾凿,终有一天可以体得智慧的妙用。

    可与不可

    人生存在这世间,有很多可与不可的事。像古人说的“歹路不可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都是警惕人们行事要谨慎小心。“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待”,说明过去已无法改变,后悔、懊恼都无济于事,只有把握现在的因缘,未来还是有希望。哪些可?哪些不可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做人可善不可恶

    心有十法界的分别,存好心,恶人也会成为善人;心趋向恶,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善恶之间全取决一心。所谓“善似青松恶似花,看看眼前不如它,有朝一日遭霜打,只见青松不见花”。为善,可能看不到立竿见影之效,但积累福报善缘,终成大善;为恶,可能满足一时快意,但自伤伤他,自尝恶果时,只有自己受苦,实在不可小觑。因此,做人可善不可恶。

    第二,立志可大不可小

    有一句话说:“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立志小,心量当然有限;立志大,利益千万人,成就当然无限。你立下大志,有愿景、有目标,就能经得起时间、挫折的考验,烦恼、苦恼的试炼,忍耐得了千辛万苦。因此,无论做任何工作,甚至修行,能够立下大志愿,努力实践,成就会在前头等着你。

    第三,说话可易不可难

    有人说话喜欢绕圈子,让人听不懂他要说的重点;有人喜欢咬文嚼字,让人听得一头雾水;有人为了表现自己很有学问,反复论述,大家只有似懂非懂。其实,讲话最重要的是简单明了,深入浅出,让人听得懂,才能达到讲说的目的。

    第四,做事可好不可坏

    现代社会上,许多价值观被扭曲。例如有人为了出名,不惜以身试法;有人为了金钱,不顾骨肉亲情,这样的行为,一生还会有什么未来前途呢?做人除了存好心、说好话,还要做好事,我帮助你,你帮助他,效法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伸出双手,施予慈悲,救苦救难,让我们的周围、家庭、社会、国家,都能有善行的循环,那么当下就是一片净土了。

    情意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缘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些人是“只可同患难,不可共安乐”,但也有人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世间无论做人处世,都有种种的可与不可,能否安全过关,就靠我们智慧的判断与选择了。

    过失

    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是古德勉励我们不怕犯过,只要能改过。过失,确实是难免有的,但重要的是,不能以此为借口,要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改过。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断地犯过,可是他就是不肯承认、不肯改过。尤其,一个人若只看到别人的过失,看不到自己的错误,就永远不会进步。“过失”有哪几种?有以下四点:

    第一,他人的过失,在我们眼前

    我们的六根总喜欢攀缘外境,看到别人做得不对、说得不对、行为不好,这也不行,那也错误,把别人的过失看得清清楚楚。其实,终日寻看别人过失的人,他自己的苦恼必定愈来愈多,甚至无法负荷。只有对别人过失,以宽宏的心来包容,那么他的烦恼才会愈来愈少,心量才会愈来愈大,世界也才会愈来愈宽广。

    第二,自己的过失,在我的背后

    人对于自己犯的过经常看不到,为什么?因为一般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护短,他总是习惯宽恕自己、原谅自己。不敢面对自己的过失,那也罢了,更严重的是,覆藏自己的过失,把自己的过失藏在背后。一个看不到自己过失的人,人生想要有所突破、进展,人格要有所升华、超越,那是很难的了。

    第三,语言的过失,在坏事伤人

    人最容易犯的过失,就是这一张嘴。常常有人形容,某人是“乌鸦嘴”,意思是说话像乌鸦叫,人家不喜欢听;或是某人言语尖酸刻薄,话里带刺、带刀,这些话说来伤人,甚至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第四,心里的过失,在谋人害己

    (氵万)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有了过失更可怕,有时候心里犯下贪、嗔、愚痴、邪见、妒嫉,人家不知道,其实自己心里最明白。甚至有时起了这样的心念,自己都没有察觉,在嗔怒他人的同时,已造恶伤害到自己。这就是谋人害己,实在得不偿失。

    因此,无论是他人的、自己的、语言的、心里的过失,自己都要改。自己不改,小过失积累多了,就会成为大过失,届时,人家已不能容纳我们、不能原谅我们。

    惠能大师曾说:“自己心中没有过失、罪恶,没有嫉贤妒能的心理,没有悭贪嗔忿的念头,没有劫掠杀害的意图,这就叫作戒香。”远离了以上这四种“过失”,我们自身人格也会拥有戒香。

    行走世间

    近年以来,由于本地社会讲求道德的声音低落、价值观念的偏差,导致现今乱象丛生,上下、同侪、群我等伦理人际关系失序。生存在这纷乱无序的世间,应该本着什么样的心念做人处世呢?有以下四点:

    第一,对世间不望益我

    现代社会大多以利为导向,养成利益熏心、贪求欲望的习气,许多人念念只想父母、朋友、别人能给我什么,而不想自己能给人家什么?一味只想别人给我,就是表示自身的贫穷。《宝王三昧论》说:“见利不求争分,利争分则痴心妄动”,假如对世间不望益我,对得失不希不求,你就不会患得患失,随着世间纷扰起舞。

    第二,对他人不妒人有

    佛陀曾开示:“不嫉妒他人,即能拥有大威德。”对于他人获益,存着“不妒人有”的心,为他祝福、为他欢喜,甚至为他助成,自然会增长福德因缘。反之,凡事只会比较、计较、嫉妒,身心不但备受煎熬,也容易引起人事的不和。因此,懂得随喜功德,以欣赏、赞叹的角度,看待他人的荣耀与成就,必能从中扩大自己的涵养与气度。

    第三,对事业不怕艰苦

    想成功立业、出人头地,就要不怕艰难困苦。古人成就功名,没有不经过一番寒窗苦读;要一技在身,也需要多年拜师学艺、苦练功夫。反观今日,许多人经不起一点挫折、打骂、批评,只会一事无成。要想成就大事,就要有“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勇气与大愿力,对学业、事业,不畏艰苦、不求速成,不把难字挂嘴边,那么,再艰难困苦的事也能成功。

    第四,对办事不诿过失

    无论我们智慧多高、能力多强,做事总免不了有过失的时候,如何能“不诿过失”呢?子贡以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一旦有了错误,要能自我承担,懂得改进,切勿推脱、讲理,如此不但为人诟病,自己更无法进步。所谓“静坐常思己过”,日常生活、做事,时时刻刻反省、忏悔,才能显现无遗,为人敬佩。

    行走世间,不论对人、对事,能不望益我、不妒人有、不怕艰苦、不诿过失,还怕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吗?

    经验

    一个人在世间慢慢成长,经验会带给我们智慧,经验会带给我们成功。而“经验”的积累,无不是所谓“上一次当,学一次乖”,不知吃了多少亏、受了多少苦,才能学到,所以人生历练上,最可贵的是经验。有了经验,不但学术、知识、技术丰富了,做起事来,也会老成持重,避免走许多冤枉路,这些都是很宝贵的。提供以下四点参考:

    第一,不经一事,不增一智

    所谓“事非经过不知难”,一个人没有经过事情的磨炼,就不知道事情的经过、因缘、是非、好坏,不知一件事情的成就,是必须遇到多少的艰难、困顿。不经过一件事情,就不会增长智慧,对人、对事的认识也会不够。因此,年轻人凡事应该多参与、多学习、多体验,不怕失败,不怕重来,慢慢地会带来自己的成功。

    第二,不习一艺,不长一技

    常言道:“万贯家财,不及一技随身。”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一定要学习多种技艺。像现代人具备驾驶、打字、计算机等能力,都还只算是基本的技能。除此,你要学有专长,好比护理、医疗、会计、烹饪、行政、教师……习得一艺,就能长于一技。在一技上专精了、经验多了,还怕在世间没有人用你吗?

    第三,不花一钱,不知难易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可以说都是用金钱堆叠起来的。你看,从小上学、补习、生活零用,长大后买车、买房子……乃至生活中所谓的“开门七件事”,哪一样不用花钱?大部分的人都知道赚钱不容易,但假如你不懂得金钱的规划、用度,是不会知道金钱来路的困难。你随便花钱,“有”的时候感到不为难,等到“无”的时候就很辛苦了。乃至有时候,还得要花钱才能买到经验,获得聪明,你才会知道,金钱的来源实在大不易。

    第四,不多一岁,不知世事

    一个人对世间的事物,都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慢慢才有了体验、有了了解。你不增加一岁,对世间的事情、人心的曲折、人情的冷暖,就不会知道得那么多,也不会有深刻的体会。年岁增长了,见闻阅历多了,智慧也随之增长,人生会丰富,视野会开阔。

    人生要成长,需要不断尝试,多做、多说、多看、多用心想,这就是经验的积累。平常多经一些事情,多学一些技艺,甚至从花钱里获得经验,在年岁的增长里学习世事,以上这四点,是增长经验的好方法。

    小事勿轻

    有的人认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点事,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小”不可轻视,千里道路要靠小石铺成;万仞山峰要从小路攀登;美丽织锦要用小针绣出;幸福人生也要小心走过。因此,“小事勿轻”有四点说明:

    第一,小小金刚坏须弥

    《佛所行赞》曰:“金刚利智慧,坏烦恼苦山,众苦集其身,金刚志能安。”金刚虽小,但是质地坚硬锋利,能摧毁一切物。因此,佛教里有一部《金刚经》,即是以“金刚”比喻佛法的尊贵、智慧的崇高,能降伏诸大烦恼,破除一切邪说。

    第二,小小星火能燎原

    《汉书》说:“爝火虽微,卒能燎原。”哪怕是一点点的星火,都要谨慎小心;不将它熄灭,遇缘成了大火,将会祸害无穷。像大陆有名的黄山,曾经二度因为游客的乱丢烟蒂,引发森林大火;而社会上许多大火的起因,也是由于星星小火的处理不当所造成。因此,火苗虽小,不能不注意。

    第三,小小细菌会伤身

    《毘尼日用》曰:“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细菌虽小,肉眼无法看得见,但是不良的细菌若在身体里不断滋生,却会造成人体百病丛生。好比小小的感冒,可能导致肺炎;小小的伤口,可能让人丧命。甚至小小的细菌,可能酿成瘟疫,造成无数人的伤亡,引起社会的恐慌。所以,细菌虽小,但是会伤身害命,不能小看。

    第四,小小忏悔破大恶

    贪嗔愚痴、邪见我慢,虽起于小小的一念,却足以毒害心灵。别小看在佛菩萨前的一合掌、一问讯,这一念的清净心能灭除无明罪业。忏悔不只是身体的礼拜,而是内心的自省;忏悔不只是一时的告白,而是一生的除垢。忏悔就像清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三业罪障;忏悔就像衣服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身心功德。因此,一念忏悔,能使我们热恼的心安定清凉。

    一般人认为“大”是“力”的象征,而“小”是“弱”的代表。其实小也有小的力量。《法句经》曰:“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

    刚柔进退

    中国有许多很好的处世格言,如“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处至急之事愈宜缓”。为人处世,在急处知缓,窄处知宽,颠处须平,平处宜和,就是涵养。能进则进,能退则退,进退一如;能刚则刚,能柔则柔,刚柔并济,就是智慧。在此提出四点“刚柔进退”的处世智慧:

    第一,能刚能柔,可以忍辱负重

    金刚钻是硬度最高、对光线的折射率最好的钻石。我们常诵持的《金刚经》,就是以金刚钻的无坚不摧,来比喻此经无邪不破。由石墨做成的铅笔芯虽又细又脆,稍微用力就断,但是它的色泽,却是用任何化学方法也无法漂白的。神奇的是,金刚钻和石墨同样是由化学元素“碳”所组合的。人也应该如此,要有刚强如钻石的禀性,能承担艰巨的任务;有柔软如石墨的心地,来忍辱负重。最重要的是具备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并济的智慧。

    第二,能信能顺,可以履险如夷

    相传周文王被囚在羑里时,其子前来搭救,反被殷纣王所杀,煮成肉羹,送给文王吃。文王心中清楚,但仍忍泪食肉,以避杀身之祸。当我们处在恶劣、险酷的环境时,不要坚持己见,硬是不低头,否则,恐怕不仅无法成事,还会白白牺牲。明智的做法是,内心保持高度的警觉,外表则恭敬柔顺;如此,以智慧解决问题,才能履险如夷,渡过难关。

    第三,能智能愚,可以进退自如

    大部分的事情,可以用智慧解决,但有时候则要装疯卖傻才能成事。郑板桥说“难得糊涂”,人要聪明过人并不易,要聪明人装糊涂就更难。若愚才是大智,如果只是精明能干,半点也不肯吃亏,无形中可能会吃更大的亏。俗说“水至清则无鱼”,溪流虽清,也要容纳一些浮游生物、长养一些水生植物,提供鱼虾生长的环境,才能吸引鱼虾生活其中。不仗恃聪明,就有进退自如的气度。

    第四,能大能小,可以随遇而安

    一个人只知处高位,争大权,享尽好处,别人也会不服气。若一个人太过谦卑,一味退让,妄自菲薄,或者自暴自弃,把自己看得太渺小,别人也不会重视你。太过自尊与自谦都不好,中庸之道是能大的时候就大,该小的时候就小。自尊自重之时,要记得谦卑;在谦卑忍让之余,更不失庄重。

    待人处世,要懂得应用刚柔并济的学问。处顺境时,可以作风明快,但态度要平易谦冲,留人转圜余地;处逆境时,宜低调行事,谨慎恭让,留自己退步空间。

    若能明了刚柔进退的道理,可以说已掌握成功的诀窍了。

    斗智不斗气

    人有一个潜存的劣根性——好斗,所以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战争,甚至团体与团体、家庭与家庭、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充斥着明争暗斗。相斗不免耗去许多精神、元气,纵使不至于两败俱伤,也妨碍个人的成就与社会的进步。其实“斗”也不见得都不好,但要效法慧者的斗智与贤者的斗志,而不能粗鄙愚昧地斗力与斗气:

    第一,粗人与人斗力

    粗人迷信以拳头定输赢,动不动就跟人家比力气,打架滋事,打得头破血流,却也未能解决问题。

    粗暴者不限于市井小民,有时看到某些地方政界的衮衮诸公,竟也以拳头议事,失于风度,成为粗人,不免贻笑大方。

    第二,愚人与人斗气

    在佛法里面讲依法不依人,事归事人归人,不能因一时的意气,妨碍了做事。但是,愚痴的人却常因小愤而与人赌气,采取不理人、不合作、不跟人共事的方式,往往因此延误公事,得不偿失,实在愚不可及。

    第三,慧者与人斗智

    有智慧的人斗智慧,斗谋略。如诸葛孔明的“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在凶险万分的情况下,唯有靠智慧才有胜算。在求新求变的现代社会,更随时需要斗智,不仅是科技产品求日新月异,就是路边小吃,想要招揽生意,也要研发新的产品,才能吸引顾客。作家也要有新的见解,才能吸引读者。设计人员也要有新的策略,才能赢得企划案。这些都是斗智取胜,如果只靠力气和怒气,只会陷自己于劣势。

    第四,贤者与人斗志

    圣贤之人不斗力、不斗气亦不斗智,他们所追求的是志气。不管是《孟子·滕文公》说的“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的志气,还是省庵大师说的“现前一心与释迦如来无二无别”的省思,都是斗志。不争一时,争千秋万世,将自己的心志提高到与贤圣齐,以贤圣做榜样,期许自己的道德修养亦达到最高的境界。

    如果真的要“斗”,不要跟别人斗,最好是与自己的劣根性斗,能赢过自己的懈怠、懒惰、贪、嗔、痴、妄等坏习性,才是真正会“斗”之人。

    服从(一)

    服从是很重要却渐渐被人遗忘的美德。“服从”是秩序、是伦理。在军中,部下要服从长官,才有秩序可言;在职场,下属要服从上司,才合乎职业伦理;在家庭,儿女要服从父母,弟妹要服从兄长,才能拥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乐家庭。现代人不讲服从,常常犯上,令人遗憾。其实,不是职小位卑的人才讲“服从”,服从的层次各有不同,略说四点如下:

    第一,小人因畏惧而服从

    心术不正的小人,他服从别人,有时候不是心悦诚服,而是由于畏惧而服从。畏惧什么?有时是求名位未得之际,因为畏惧不能得到名位;有时是已得利益之际,畏惧丧失既得利益,而不得不服从。他的考虑点放在现实利益上,而不在真理。因此,他表面服从,心里却另有打算。

    第二,好人因爱护而服从

    一个讲究感恩、讲究道德的人,他有时会出于感恩的心,真心诚意地服从所属的团体或爱护他的人,无条件奉献自己的忠诚、智慧与能力。这样的人,你越爱护他,他就越服从你、尊重你。

    第三,圣人因慈悲而服从

    何以说圣贤者服从慈悲?《杂譬喻经》里说:“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许多菩萨为了圆成佛道,不惜身命,度生救生,就是服从于慈悲。在慈悲心的驱使下,圣贤会从善如流,愿意乐助,愿意共享,因此说圣人服从于慈悲。

    第四,智人因真理而服从

    一个人如果说他“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不怕”,那是很可怕的,因为在他心里,没有约束的力量,没有真理可言,可以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太可怕了。其实,有智慧的人,他可以不服从金钱、爱情、力量,但一定会服从真理。一个人能服从真理,心中自有准则,行事必有规范,他必有可为,必有成就。

    最好的服从是服从真理、服从慈悲;若是出于感恩心而服从,这也还不错。如果因为畏惧而服从,最好是畏惧因果,而不是畏惧名利。但是千万不要“我只服自己,其他都不服”,就那太危险了。

    服从(二)

    “服从”是军人的天职,所谓“有理是训练,无理是磨炼”,无理之前都能接受,有理之前怎么会不服从呢?其实“服从”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建立,是一种伦理道德的展现,现在的人不讲究服从,经常悖逆犯上,犯上就失去了伦理,就没有道德。所以,要建构一个有伦理、有秩序的社会,人人都应该养成服从的性格。服从依对象不同,约可分为四种层次:

    第一,小人因畏惧而服从

    部下要服从长官,儿女要服从父母,这是一般人的认知。但是如果对一个自我意识高涨的人,凡事有他自己的主见,有他自己的看法,长官即使以道理、以职权都不能令他心悦诚服,甚至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地里阳奉阴违,扯人后腿,这时候只好针对他个人的权益,让他在利害得失之前知所畏惧。这种内心不服气,因畏惧而勉强服从的人,只能归类为小人之流。

    第二,好人因爱护而服从

    人与人之间,所谓“见面三分情”,有的人只要你对他好,平时爱护他、提拔他,他就会因为感谢你的知遇之恩而服从你、尊重你,甚至为你卖命。这种懂得感恩、讲究道德的人,不失为好人一个。

    第三,圣人因慈悲而服从

    有的人做人正直,不慕荣利,甘于淡泊,平时并无所求,但他喜欢公益,乐善好施,举凡慈悲之行,他都随喜功德,愿意乐助,与人共享所成。这种因慈悲而服从的人,可谓已达圣人之境,因为圣人对于慈悲,必然从善如流,必定服从到底。

    第四,智人因真理而服从

    有一种人,他不一定在金钱、爱情、权力之前低头,但是在真理的前面,他是绝对的服膺。所谓“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一个人如果懂得服从真理,信仰真理,这个人必定心胸坦荡,必然大有可为,这就是有智慧的人。

    服从虽有各种层次的不同,但一个人如果因畏惧心而服从,还是可以救药;如果因受人爱护,为了感恩而服从,这个也堪造就;如果因为社会的慈善、慈悲而服从,程度更高。最重要的,人要懂得服膺真理,在真理之前懂得低头的人,必是智者。

    忙的妙用

    忙,是现代人的生活写照。忙着上班工作,忙着持家理财,忙着读书考试,忙着约会应酬,忙着上网聊天,忙着赶时间,忙着看股市,忙着买彩票,甚至有人忙着逛街,忙着串门子……不管忙什么,只要忙得有乐趣,忙得有意义,忙得有价值,忙中自有无限的妙用。

    忙有什么妙用呢?有四点意见:

    第一,忙要忙得有法喜

    生活中,不是忙就是闲,有的人以忙为乐,因为从忙碌工作中可以获得学习、成长的机会。忙,可以充实生活,可以让身心有所寄托,而且从工作中可以获得成就感,可以自我肯定,可以培养信心。更重要的是“忙人无妄想”;没有妄想,自然身心清安,自然感觉快乐无比。所以,以忙为乐,则不苦;以忙为乐,则不懒散;以忙为乐,自然忙得心甘情愿。

    第二,忙要忙得有意义

    忙就是营养。忙,才能促进心灵的健康;忙,才能培养自己的因缘;忙,才能发挥生命的力量;忙,才能提升人生的价值。但是有的人忙于吃喝玩乐,忙着花天酒地,这样的忙不但破财而且伤害身体,这样的忙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忙,要有益于身体健康;忙,要有益于增品进德;忙,要有益于开发智慧;忙,要有益于培养人缘。这样的忙才有意义。

    第三,忙要忙得有效率

    “有分工,则不忙;有计划,则不乱”。做事最怕的是一把抓,不懂分工,自然无法合作,工作效率自然低落。也有的人做事没条理,不懂得计划,整天像无头苍蝇一样,盲目地乱忙一通。其实,做事要讲究效率,除了分工、计划以外,更要懂得化繁就简,还要会“以设备代替人力”。更重要的是,要追踪成效,一个小时要有一个小时的成果,一天要有一天的成绩,一周、一个月都要有一周、一个月的成效。能够事前安排计划,事后追踪成果,自然能提高工作效率,自然忙得有效率。

    第四,忙要忙得有价值

    忙,是接近价值的要途。但是有的人每天忙忙碌碌,只为了钻营一己的功名富贵,有的人则是为了一家三餐温饱而忙,也有人为了社会的富乐而奔走,更有人为了促进世界的和平而周旋。忙,不但要对自己、对家庭有助益,更要对国家、社会,尤其能对举世人类有贡献,这样的忙碌价值更大。所以做人要为自己忙,为家庭忙,为国家社会忙,更要为普世大众而忙。

    人,越多做,越能做;越会忙,越能忙。忙,像一把锋利的慧剑,能断妄想的葛藤;忙,是点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为神奇;忙,是营养调身的补品。

    如何拣择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忠臣择主而事”,选择就是分别。虽然佛教提倡无分别、无分别智,但是我们学道的人,在智慧尚未显发、真理尚未体悟时,仍应学习从分别处选择真的、善的、美的,然后才慢慢做到不选择、不分别。我们要学习选择四点:

    第一,书必拣择而读,则开卷有益

    虽然古人说“开卷有益”,但是读书仍要有所选择,有益的书才读,无益的书读了没有意义,也得不到知识与启发。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好的书,让人开卷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像前阵子一本《完全自杀手册》,带起了自杀风潮,使得很多家庭破散,社会也为此付出极大代价,所以书必须拣择而读,才能开卷有益。

    第二,人必拣择而交,则近贤希圣

    每一个人都需要朋友,但是我们交朋友也须经过选择。古人说:“友为五伦之一,慎于择友,惧其损也”,好的朋友可以患难同当,不时给我们忠言,不当的朋友是酒肉朋友,只想利用我们,甚至出卖、背叛我们。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我们所交的朋友,应该是有知识、有道德、有人格、有慈悲心;选择这样的朋友,才能不受伤害且“近芝兰,则气味日馨”呢。

    第三,言必拣择而听,则是非明白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听话也是如此,对于别人说的话,不能每一句都当真的,必须有所拣择、能分别判断,对人生大众有用的,对国家、民族、社会关怀的、正确的,我们才听。不当听者不听、中伤毁谤者不听、是非烦恼不听、色情八卦不听、谗言谄媚不听。总之,需分辨是非,才能明白说者的居心用意。

    第四,地必拣择而到,则行无危险

    虽然大丈夫志在四方,但是不论想到什么地方去,还是必须先选择。危险暴乱的地方不能去,声色场所不要去,有些借宗教之名而行邪道、魔道之处,更不能去,因为去了不但种下邪知邪见的种子,还会破财失身,毁了一生。

    佛教修行次第“七觉支”当中的“择法觉支”,即是告诉我们用智慧观察诸法,才能善别真伪,而不取虚伪之法。所以一个人,无论读书、交朋友、说话、到什么地方去,都必须审慎拣择,都要清明分别,才不会在游移漂流的生命长河中,空费草鞋钱。

    取与舍

    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之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之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是孔子对不同年龄层的人所提出的养生规劝。人生各阶段,在养生上有不同的标准,在进德修业上,也应有不同的取舍标准。在此提出人生四个层次的取舍:

    第一,少年时取其学,舍其不当有

    少年的心智,就像白纸、像干净的海绵,沾染上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接触到什么养分,就吸收什么养分,是一生当中最好的学习阶段。所以要好好地用心读书,不要刻意想拥有其他东西。只要在少年时期,好好将学问的根基扎稳,不怕将来没有成就。

    第二,青年时取其志,舍其不当事

    青年时期,心志已渐成熟,体力、能力也日渐充盈,此时最重要的是“志气”。如果一个青年,没有志气,充沛的体力和渐增的能力,只是消耗在吃喝玩乐上,那就太可惜了。因此,青年人立志很重要,能胸怀大志,按部就班,向目标奋发前进,必定会有非凡的成就。

    第三,壮年时取其行,舍其不当乐

    人到壮年,一般说来,都已有自己的事业或稳定的职业,也有一些积蓄,儿女已成人,养儿育女的责任渐渐告一段落。在有钱、有地位时,较容易为了满足感官享受而纵情玩乐,甚至因为流连忘返而松懈对事业的冲刺、对家庭的照顾。因此,壮年之期,要取其行,舍其不当之乐。

    第四,老年时取其实,舍其不当执

    农耕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秩序,人的一生也是如此,老年人应是“藏”的阶段,这藏,不是藏积蓄、藏物质,而是要如佛教说的“龟藏六”,藏起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舍掉对外境的追逐与攀缘,好好把握智慧、心智最成熟的时期,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灵境界。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应有自己的取舍标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云:“智力能分黑白法,随应取舍各了知。”希望大家都能有“取其所当取,舍其所当舍”的智慧。

    为所当为

    我们在世界上为人处世,有时候应该有所作为,有时候则“不应”有所作为。什么时候当为?什么时候不当为?有时要衡量时节因缘,有时则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与立场。什么是为所当为?有四点意见如下:

    第一,知足常乐,不慕荣利

    明朝憨山大师,24岁开始参学四方,随身仅有一个瓦钵,他前往风雪寒冻的北方,借以磨炼身心意志。他说:“只此一钵,可抵万钟厚禄矣!”他把当朝皇太后恩赐的财物,用来施贫赈灾,一生颠沛流离,却一本淡泊守道的精神。知足常乐的生活,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使他成为明朝四大高僧。

    第二,包容忍耐,不逞意气

    做人,若是为了一句话就跟人吵架,为了一点小事就跟人计较,实在划不来。

    《菜根谭》云:“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因为唯有包容忍耐,不逞一时之意气,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灾祸,同时借此修心养性。

    第三,乐观其成,不扯后腿

    有些人像公鸡性格,凡事喜欢跟人斗,尤其看到别人有好处了,见到他人成功立业,高高在上了,就产生嫉妒的心理。甚至不耐他荣,见不得别人好,扯人家的后腿,拆人家的台柱。

    其实,何必如此?把心量扩大一点,换个角度来想,别人的成功,不也可以让我沾光吗?再说,别人在成功的过程中,我未能及时帮助就已经感到抱憾了,怎可再来扯后腿,破坏好事呢?因此万万不可做这种蠢事。

    第四,见义勇为,不屈恶势

    常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势利当前,锦上添花者有之,雪中送炭者几人?但是,综观历史,还是有许多见义勇为之士。例如唐朝安禄山叛变,情势危急,荆州开元寺神会和尚,号召佛教界以发度牒筹募军饷,解决朝廷国事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栖霞山寂然和尚,成立难民收容所,掩护我军将领。这都是见义勇为、不屈恶势的大勇猛之人。

    在现实势利的社会,不可以跟恶势力同流合污。人生有所为,有所不为。

    适可而止

    佛教讲“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为“缘起”,因此人生有无限的机会、无限的力量、无限的潜能、无限的意义。可以说,人生就是一个“无限”。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无限,就毫无顾忌、肆意妄为。有的时候,更应该有个“适可而止”的人生。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第一,势力不可以使尽

    比方我们的拳头,拳头打出去,就没有力量了;眼泪流出来,势力就使尽了。眼泪轻易洒落,拳头随意挥出,固然有个发泄的出口,一旦内心激励的力量减除了,就不容易积蓄能量。因此,储存的拳头,才有劲头;衔泪的忍耐,才会奋起。

    第二,福德不可以享尽

    我们在这个世间上,所谓荣华富贵、祸福穷通,都有一定的福德因缘。顺利如意,必定是得自过去的好因好缘,要延续好因好果,福德因缘就不可以享尽。有云:“福德享尽,则缘必孤。”等于银行的存款,统统提出来,就没有了;也等于行路的粮草,全部吃完了,如何远征呢?

    第三,规矩不可以行尽

    有规矩,制度方行;有规矩,典范才立;但也不能天天讲规矩、呼口号。所谓“规矩行尽,礼貌必衰”。强行规矩,反而失去人性里自动自发、自律自觉的可贵精神。“规矩”是为了防犯不法而设,在有规矩的人前面,根本就没有规矩;在守法的人前面,法律也不一定派上用场;因此,在团体里,应以“立法要严,执法要宽”作为行事的准则。

    第四,好话不可以说尽

    好话给人鼓励,爱语给人信心。所谓“过头的饭可以吃,过头的话不能说”。你天天说好话、日日讲爱语,好话就不再是真话,爱语就不再是真语;你都没有好话了、都说完了,那么,“好话说尽,则人必弃”。所以,好话也留一点,不要把它说尽。

    强开的花逆美,早熟的果难甜,天地的节气岁令,总有个时序轮换。悬崖要勒马,尸祝不代庖,举凡我们的行事,也要有个分寸拿捏。《宝王三昧论》也说:“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心必自矜。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亦动。”“适可而止”的人生,实在可以作为座右铭。

    防患的重要

    古谚说“未雨绸缪”,俗谚说“晴天要积雨来粮”,都是劝人要有忧患意识。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太过安逸,沉湎安乐,只会招致灭亡。现实生活要有忧患意识,心理建设更应防患于未然。提供四点意见:

    第一,防恶心于未萌

    每个人的心都本具善法和恶法,因此,天堂、地狱不在别处,就在自己的心里,随着善恶心念,流转于天堂与地狱间。凡人都误以小善为无益而不为,以小恶为无损而不改。其实,我们对于善念、恶念,应该抱持“已生善,令增长;未生善,令生起。已生恶,令永断;未生恶,令不生”的谨慎,才能使善心不断增长,使人格臻至完善。

    第二,防法度于未乱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家规是维持社会与家庭秩序的准则。自我也应有自我的尺度,行事才有规则,脚步才不会混乱。如果人人都能遵守法度,就不须有“严刑峻法”的主张。毕竟,待世乱才用重典,国家社会已付出许多的成本代价,人民也多受痛苦了。因此,最好的法律,还是防于未乱。

    第三,防灾祸于未来

    如是因,如是果,种下苹果的种子,绝不会长出柑橘。因此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谋远虑,凡事防患于未然,必在因地小心谨慎;凡夫见浅识短,因此每在果报临头,懊悔莫及。因地里,不在杀盗淫妄、贪嗔愚痴中打转,就不会有短命丑陋、贫贱愚痴的果报。

    第四,防小人于未彰

    凡人的品性良莠不齐,我们的周围有君子,也不免掺杂一些小人。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不会在脸上写明,因此,对别人推心置腹之前,最好仔细观察。

    其实,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也不是叫我们对别人都存戒心,只是,如果我们警觉性高,自然就不易受骗。

    《佛说孛经抄》说有八快乐的事,“忿能自禁、虑能防患、道法相亲、友不相欺”,即是其中之四。愿大家都能在祸患未发生前,就加以防备,如此,就能得到其他四项快乐:“与贤从事、得谘圣人、性体仁和、事业日新。”

    所为皆可

    孔子将“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作为实践“仁”的要目。日常生活中的视、听、言、动,就是修心养性的用功处,该为不该为、应听不应听、应说不应说,甚至对于“拥有”的取舍,都应有所考虑。在此提供四项准则:

    第一,所为者,皆为可能者

    正当的,对别人有利益的,可以皆大欢喜的,或对人无害的事情,才可以做。《十善业道经》说:“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孔子也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如果你将做的,虽然可以带来可观的财富,得到高官厚禄,却是不义之事,还是不可以做。莫为了眼前的利益,换来一辈子的不安。

    第二,所欲者,皆为可善者

    凡是人,都会有欲望。希望自己能够有社会地位,能够事业成就,能够学问渊博,就会督促自己努力,以达到世间的成就。希圣希贤,希望成佛,就会精进修行,而成就出世间功德。佛陀也“不舍诸善法欲”,而于“善法中发勤精进,营助修习”。因此,可以有欲望,但必须是善法欲。

    第三,所听者,皆为可闻者

    有个哲人向传消息的人说:“你要告诉我的话,要用‘真实’‘善意’和‘重要’这三个筛子先筛过。如果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是重要的,就别说了吧!”我们也要有哲人的智慧,选择真实的、善意的及重要的话来听,选择可以增进智慧、经验、哲思的话来听,要拒绝邪说及没有建设性的是非、谣言。

    第四,所见者,皆为可观者

    有些人居心不良,利用精密的摄影仪器,偷窥、拍照,侵犯他人的隐私;有些人爱看不正当的书报、杂志,流连不正当的声色场所,都是既浪费时间又污染心灵的。要谨记“非礼勿视”的教诫,不要让好奇心强过理智,否则,不仅有损道德,也会误蹈法网。

    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如果思想行为,能如朗月入怀,光明澈见;视、听、言、动皆能戒惧谨慎,所为、所欲、所听、所见者,皆无不可告人之处,就可以入君子之列了。

    “小”不可轻

    在《阿含经》里,佛陀告诉波斯匿王:“小不可轻”,因为小王子长大,可以做国王统领国家;小沙弥长大,可以做法王;小龙长大,会兴云致雨;小小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灾。还有,小小的种子埋在土里,也会长成大树开花结果;现在的孩童,将来可以做国家的栋梁等等。除此,更有四“小”不可轻:

    第一,不弃小善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我们不要因小善而不为,要知道滴水可以穿石,集合很多的小善,就可以广结善缘;小觉小悟,久而久之,自能大彻大悟。社会上很多的慈善救济、文化教育,就是靠这些小小善款的点滴聚集而成,造福了很多需要的人,也使历史纲常得以传承延续。

    第二,不造小恶

    《地藏经》云:“莫轻小恶,以为无罪,死后有报,纤毫受之。”我们常常以为随便骂人一句话,或做一些对不起人的小事,只是小小的恶作剧,无伤大雅。但是一粒种子种下去,它不断繁殖,就会有无限的果实。《法句经》说:“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凡罪充满,从小积成。”小小的细胞病变,都会造成生命损失,因此勿以个人的小恶,造成自己、社会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损失与遗憾。

    第三,不怀小怨

    有些人因为心里小小的欲望希求不能满足,就产生怨恨。这种小小的怨恨积累愈大,时间久了,慢慢会引发出行为,而做出种种伤害他人的事,最后不可收拾。如《佛光菜根谭》说:“兄弟互相怨恨,受害的是父母;夫妻相互怨恨,受害的是家庭;人人互相怨恨,受害的是自己。”只有心怀慈悲忍耐、感恩回馈,才能熄灭怨恨所带来的痛苦。

    第四,不计小我

    人世间之所以有这许多爱恨情仇,都是缘自对“我”的爱染。全人类是一个大我,国家、社会是一个大我,如果我们只顾自己的小我,罔顾人类、国家、社会的大我,往往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因为大我不健全,小我也无法苟安。因此,我们不能只为自己而活,不要处处只为自己着想,要常常想到别人、大众,把小我扩大跟大我结合在一起,这个“小”就更大、更宽广了。

    《韩非子》云:“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古德亦云:“微者巨之端,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应当谨小慎微。

    回馈

    得到人家的好处、利益,一定要有所回馈。战国时代,诸侯食客三千,有能力者,为主人策划计谋,再不济者,也知为主人奔走效力。中国人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俗谚也说:“吃人半斤,还人八两。”收到别人的好处,怎可以不知感谢、不知报答?那么,要如何回馈他人:

    第一,乘人车者载人所需

    一般人拥有车子,都是着眼于方便,方便上下班、洽谈公务、办事载运。人家将车子给我坐,给我方便,我就应该帮助他完成他所需,例如途中下车帮他缴个费用,帮他买个东西,帮他接送小孩等等,以资回馈。就是乘坐公共汽车,也需买票,乘人的车子,怎能不思有所回馈?

    第二,穿人衣者怀人忧虑

    衣服是用来保护、保暖的,人家送给我们衣服,让我无寒冻之虞,让我无衣不蔽体之虑,这衣服一穿上,就怀带了对方的善意、对方的心意。因此,如果可能,要分担他的忧虑、他的挂念,他若遇到难题,也要设法帮他解决。

    第三,吃人食者助人成事

    俗语说:“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别人辛苦赚钱,我凭什么白吃别人的饭食?既然吃了别人的饭,就应助其成事。冯谖到孟尝君处当食客,抱怨食无鱼、居无车、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他的需求。最后,冯谖为孟尝君营造可以高枕无忧的“三窟”,让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这就是最大的报答。

    第四,得人财者与人消灾

    一钱来处不易,别人基于同情、道义,以钱财帮助我们,我们不能船过水无痕,这些恩德,要谨记在心,在能力许可时,也要以钱财助人,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能得到这些布施的功德。

    “知恩图报”虽然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不过,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观察到能够“知恩图报”的人,实在稀有难得,在《长阿含经》里提到:世间有五种甚为难得的宝:一,如来至真出现于世;二,能演说如来正法者;三,能信解佛法者;四,如来演法能成就者;五,危险救厄知反复者。“懂得回馈”与“如来出世”同样难得,但愿大家都能做个“难得之宝”。

    矜持的利弊

    矜持,是一种美德,有时代表一种庄重、一种威仪。尤其东方人的性格,无论在行为举止,或言语思想上,都不愿表现得太过嚣张跋扈,那就是一种“矜持”。但矜持也有它的内容,表现得当与否?会不会引起误会?关系着个人的修为与人际往来的维持。以下四点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目空的矜持是傲慢

    适当的矜持,是一种风度、是一种礼貌、是一种高贵。但是有的时候矜持不当,变成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乃至不自然、不得体,就会成为一种傲慢。你因矜持而看不起人,别人必定也不愿理睬你,看不在眼里,成为人与人之间的障碍,这种矜持就要去除。

    第二,尊贵的矜持是恃才

    有的人荣耀富有,不高兴与贫穷卑下的人讲话,这是他的矜持;有的人有地位尊贵,不欢喜与没有地位的人往来,这是他的矜持;更有人知识丰富,而不愿和平庸者交流交际,这也是他的矜持。这样的矜持,尊贵得让人不好受,变成恃才傲物,冷若冰霜。这种矜持的性格,无法平易亲切,人际关系必定有所疏失。

    第三,怯弱的矜持是拘谨

    有时候,一些女性怕羞怯弱,一再退让,性格就会变得闭塞不前,患得患失;甚至有一些男士,不敢承担,不果敢接受,太过怯弱、太过矜持,结果变成拘谨,甚至是一种束缚。这种缺失,阻碍了精进向前、努力向上的力量,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放下怯弱的矜持,开阔心胸,自然大方,人生才能奋起飞扬。

    第四,谦虚的矜持是含蓄

    无论哪位女士或先生,从内心流露出的风度翩翩、谦虚礼让、温柔稳重、举止有致,这种含蓄的矜持,像春风一样和煦,让人感到舒服自然,让人感受他的内涵、他的风仪。这样的人,肯定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所以,过与不及,都不如佛法所说的“中道”好。在进退之间,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矜持庄重,什么时候该把矜持化为一种自然、大方,这就是最好的表现了。以上这四点利弊,可以让我们反思一下。

    生气的艺术

    人生在世,“生气”是难免的事,只是生气要懂得自我排解。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生气常让人失去理智,导致后果不堪收拾。西谚云:“生气是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黄帝内经》亦明诫:“怒伤肝”;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也分析:生气时,体内会分泌毒素物质。因此,提供以下减少生气的方法参考:

    第一,呼吸调慢几拍

    生气时,就会气急口快,所谓“怒则气逆,喜则气缓”,发现自己要生气时,赶快提醒自己放慢呼吸,让自己在一呼一吸中,把气息稳定下来,就像冷气有温度调节器,对于身体的气,我们也要懂得透过呼吸,去调整身心,缓和加温的情绪,这个气就不容易生了。

    第二,自我暂且放下

    人为什么会生气?无非是自我的表达没有受到尊重,自我没有受到认同,自我没有得到称心,所以气就越生越大,其目的就是要让别人看到我的存在。如果这个时候,你能把自我暂且放下,退一步想,化私为公,化我为众,能从放下自己中,扩大含摄其他人的想法,就不会感到受气了。

    第三,是非不必论断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云:“是非以不辩为解脱。”因为每个人立场不同,看法就会千差万别,若在人我上斤斤计较,则自他皆输。憨山大师也说:“世事本来多缺陷,此身那得免无常。吃些亏处原无害,让他几分有何妨。”有志之人,不以争一时是非为快,要以争千秋万世为重,以此为勉,就不会有气了。

    第四,念头细细观照

    生气时,先静下来问自己“生气的原因是什么?”“生气的目的是什么?”“生气可以解决问题吗?”如果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生气?如果生气不能改变事实,那为什么要生气?反省自己是否有做错的地方?如果没有,学习原谅他人,这是给自己与别人机会,如此,就能以同理心减少生气了。

    作战前要有战术谋略;人事管理也有领导管理的妙方;事不如己意,也要有生气的艺术,如此才能在应对进退中,不被心浮气躁的情绪左右;用智慧化解剑拔弩张的气氛,才是待人处事高明处。

    远之用

    人很奇怪,走路怕路远,做事怕事难,该读书,怕读书苦,等时间,怕时间长。难道怕远、怕难、怕苦、怕长就好吗?其实,越难做的事,能把它做成功了,更有成就感;越是时间长久的事情,越是去从事,更能见出真实的功夫。好比佛教说,成就菩萨道,修行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这就是在训练我们的耐力,正因为佛道长远,才觉得目标神圣而可贵。所以,“远”之用,有四点:

    第一,名利看得远,能够举止自在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运河边遇到一位法师。乾隆问法师:“你在河边多年,可曾算过有多少艘船经过?”法师说:“只有两艘,一艘叫名,一艘叫利。”“名利”诱人可见。一般凡夫汲营追求,倒也无可厚非,只是名利也要用勤劳、能力、道德,慢慢积累而得。

    所谓“实至名归”,才能真正安心,你不急于一时获名得利,自然举止泰然、潇洒自在,不会患得患失。否则如民国初期的袁世凯之辈,名利熏心,专制独裁,又行帝制复辟,落得称帝不久,立即遭到举国上下反对,惹得自己恶名昭彰,实在两者俱失。

    第二,小人避得远,能够不困是非

    宋人许斐说:“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雪,其色愈污。”《孛经》亦载:“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辞,苟合无信。”与不善的小人来往,容易引生祸害。所以对那些言行不一、虚伪不实的恶人,不仅不可纳前,而且要远离,才不会为自己惹上麻烦以及是非。

    第三,思想想得远,能够洞观本体

    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思想不能局限于自我,应该扩及众生;也不只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要扩大至无边的法界;将思想的领域扩大,不仅想到今生,还要反观过去,甚至思想到来世,那么对于事物本体的观察,就能更宽、更广、更大。

    第四,心胸放得远,能够省去烦恼

    人世间的许多忧愁烦恼,皆因心胸狭窄,计较、放不下。假如心胸能放得开、放得远,则对世界上的好好坏坏、是是非非、功名富贵,自然能包容放下且清心自在。

    路远,知马之实力;行远,知人之毅力;菩萨发心,不畏成道路远;佛子立愿,不怕愿力不坚。

    难与易

    唐代的庞蕴居士一家都是禅者。有一天,庞居士在草庵中独坐,突然说道:“难!难!十斛油麻树上摊。”庞婆听了,接口说:“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女儿灵照说:“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这则有趣的公案,说明庞家三人对禅的领悟。世间的事情,也是如此,有些容易做到,有些则是不容易做到。“难与易”的分别在哪里?有四点意见:

    第一,独立为己易,包容化他难

    一般人为追求成功,可以不畏艰难,屡仆屡起,屡败屡战,再大的困难,也甘之如饴,努力奋斗。因为自己心甘情愿吃苦,所以容易。但是,要做到包容他人,而且要能让对方感动,愿意接受你、听从你的化导,那就不容易了。

    第二,聪明智巧易,敦厚含蓄难

    社会上具备聪明才智,善用灵巧机智,做事创业、研究学问,得到种种成就者,时而见之。但同时要拥有这种特长和美德者,是不容易的。因此,一个人既聪明又敦厚,灵巧之余也懂得含蓄,那是相当难能可贵了。

    第三,乐助亲人易,普爱世人难

    一般人都会帮助自己的亲朋好友,要我们敦亲睦邻,这也还不太为难,甚至要向认识者伸出援手,也颇多见。但是,能对不认识的人施予慈悲、施予方便、施予恩惠,就不容易了。尤其要进一步做到佛教所讲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将没有缘的人看成跟我是一体,完全没有自他对立,我也能给他慈悲,就更困难了。

    第四,清高自视易,拙朴处世难

    能力好、资质优秀的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自命清高、自负不凡,自觉了不起。所谓“藏锋要比藏拙难”,聪明的人,能拙朴无华处事,用淳朴厚道处人,就更难得了。因此,真正潜藏不露的,正是能拙朴应世,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智者。

    过分之弊

    一个人做人做事不及,固然不好,可是做得过分了也不好。中国古代哲人以“天道忌盈”给我们以忠告,凡事物极必反,过分了就会有障碍。“过分之弊”有四点:

    第一,过分耿直则迂腐

    做人要正派耿直,但是有的时候太过耿直,不能圆融方便,几近迂腐,就有所欠缺了。譬如有些人对自己的才能自视过高,以致“有志难伸”,或是大叹“生不逢时”,甚至抱怨“世风日下,忠佞倒置,无一可取”。然而社会、时代固然有其背景,从另一方面看,有时也不能不归咎于过分耿直的性格。

    第二,过分执着则障碍

    择善固执是做人处世很好的原则,有的时候过分执着,就会障碍重重。比方大众集会时,人家倒茶,他却非开水不喝,这岂不是太麻烦别人?到朋友家作客,主人端了一碗面,他却认为要吃饭才算礼数。吃饭能饱,面也可以果腹,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自己的习惯呢?所以,太执着于某一件事情,反而让自己在做人处世有了障碍。

    第三,过分清高则做作

    有的人自命清高,不愿意和凡夫俗子交往,不愿意住乡村陋巷,自己认为不好的人事,都不愿意亲近、往来,甚至为了一个座位、一个职称,心中生出许多的分别和计较。所谓“水清难养鱼”,这种自以为清高,不能随缘的人,让人感到做作,不近人情,因此也会丧失人缘,乃至惹来麻烦,成为做人处世的障碍。

    第四,过分奢华则损福

    今日科学发达,文明进步,经济成长,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不断跟着改变。人一生的用物多少是有限的,不能因为物质富有,就过分奢华浪费,过分奢华,就是在减损福报。

    因此古人说:“人生衣食财禄,皆有定数,当留有余不尽之意。故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未见暴殄之人得皓首也。”

    有道是:“不吃过头饭,不说过头话。”凡事“过”了,就不好了。这“过分之弊”我们应该要去除。

    虚实之间

    在这个社会上,有的人做人实实在在、踏踏实实,一点都不造假;但也有的人虚虚伪伪、巧诈奸滑,虚假靠不住。所谓真亦假来假亦真。在每一个真假、虚实之间,我们如何辨别真伪呢?这“虚实之间”有四点参考:

    第一,过谦者宜防其诈

    谦虚固然是美德,但是过分、不得当的谦虚,就成了矫情,就不得不让人注意,可能这其中或者有诈。如《汉书》中班固批评王莽的儒行为恭俭,即是欺世盗俗,窃取刘汉天下。过分谦虚的人,擅用以退为进的诈术,博取他人的欢喜与信任,来达到予取予求的目的。俗言:“黄鼠狼给鸡拜年”,过谦者除了让人防备外,还会被人讥为畏缩,没有担当,不能成就大事,而失去机会。

    第二,过默者宜防其奸

    俗话说“沉默是金”,但过分地沉默,当讲不讲者,这就令人不得不小心了。台语俗谚:“惦惦吃三碗公。”类似真人不露相的意思。宋朝大文豪苏东坡先生亦云:“人之难知也,江海不足以喻其深,山谷不足以配其险,浮云不足以比其变。”一个喜怒不形于外的人,内心城府深沉,应笑不笑,看不出他生气,脸上没有表情,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也无从知晓他内心的看法、想法与计谋,因此,过分沉默的人,我们宜防其奸滑。

    第三,过满者宜防其虚

    社会上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人,说话的时候,总是自信满满、信誓旦旦地吹嘘、标榜自己人格伟大,事业成功,做事能干,如何了不起等……有的时候太过自夸,让人不得不注意他的虚而不实。例如有公司、财团过度宣传,虚报公司资产,向银行超贷,最后落得周转不灵,投资人血本无归;也有人吹嘘自己得到神通,或自称“无上师”,使佛法沦为怪力乱神、诈财骗色的宗教,而遭到社会的误解与指责。因此吹嘘、自我膨胀、自我宣传,是让人靠不住的。

    第四,过躁者宜防其伪

    如果一个人过分急躁、烦躁,什么事情好像很不安的样子,这你也不得不提防。因为太过急躁的人,或许是另有企图,或者蒙骗的行为。就像有些不肖子,哄骗父母将房产过户,等目的达到了,就弃父母于不顾;也有些具有争议性的法案、条款,立法单位却急就章快速通过,审核过程粗糙,其目的不得不让人民心起疑惑了。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一个人究竟是虚伪的呢?还是诚实的,我们都可以用这四点评鉴一下。

    变易难久

    《八大人觉经》是佛陀教导大家应该觉知思维的八种方法,第一条就是“觉悟世间无常”。所谓无常,就是世间没有永远不变的事情、东西。好的东西、好的境遇,无法永远不变;不好的东西、不如意的境遇,也不会永远不变。无常不是不好,能真正体会无常的真意,就会激发出信心来。比方,我虽然贫穷,只要我肯勤奋努力,就会改变,因为“穷”是无常;我虽然笨拙,只要我肯认真学习,就能灵巧,因为“笨”也是无常。从无常观体会世间事物,会发现任何现象都是变易难久,有以下四点说明:

    第一,诈伪不能久长

    虚伪诈骗只能是一时的,即使用尽心机、巧设计谋,也只能欺人一时,不能欺人一世,西洋镜迟早总会被人拆穿。虚伪欺诈经不起时间的考验,不能长久。因此,还是老老实实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才是处世之道。

    第二,空泛不能守持

    有些人一心追求神通,听信奇迹;有些人相信成功有快捷方式,鄙夷步步踏实的努力;有些人只求速成,不愿按部就班地用功。其实,神通靠潜心修行而得,奇迹靠心诚意笃的感应,成功亦在出力流汗之后,才真正属于自己。妄想不劳而获,奢求一步登天,都是空泛不实的念头,犹如镜花水月、龟毛兔角,本来就不存在,如何期望保有、守持?

    第三,朽木不能雕塑

    虽遇巧匠,朽木难雕。朽坏的木材,即使用昂贵的金饰涂里,请高明的艺匠削磨,也难以雕成真正的艺术品。朽木既不能雕塑,就承认、接受它的变易与腐朽,让它成为柴薪,或成为腐植、堆肥,发挥最后的价值,而不一味强求它成为不朽的艺术品。

    第四,情爱不能不变

    一般人谈情说爱,总执着这个情爱是永恒的,发了海枯石烂、此情不渝的盟誓。这也不可能的。情爱本身也是虚妄无常,变化多端的,因此不可太相信它应是永恒、不变。有缘相处时,真心真意地好好对待;缘尽情散时,保持风度地各自奔赴前途,这样才是对待情爱的正确观点。

    佛经中也说:“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了解这个世间的变易难久,建立起无常的正确认识,遇到生命中任何不可逆转的变化时,就不会仓皇无措。有一些虚妄不实,是由于错误的认知所带来的痛苦。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