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堰治水造福万代的李冰父子-历代人民所修建的都江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自从李冰领导当地人民修成了都江堰,历代劳动人民在这个良好的基础上,又不断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使这个工程的规模达到更宏大、更完善的地步,使它更充分地位农业生产服务。都江堰本身的主要作用,原在于分洪减灾。对于岷江洪水,只能防止它泛滥成灾,却不能根本消除这洪水的到来,所以每逢一年一度的洪水季节,还得经常注意对付。对于内外两江以及通连的水渠,还得注意随时调节水量。尤其是一年一度的洪水,总是带来大量的泥沙,如果让大量泥沙在大堰附近淤积起来,积久之后,就会失去它分洪减灾的作用。因此,每年洪水来过之后,必须整修一次。这样,一年一次的整修工作,就成为保养大堰必不可少的措施了。

    各个水渠调节水量和大堰进行岁修,都需要筑一种临时挡水坝,有人看见街上放着挡车马的马扎,几个三脚木排排在街心,安置或移动都很方便。因而想到仿用这样的办法,在河床里放一排三脚架,再用竹席挡在前面,设法使它不漏水,也许可以合用。根据这样的打算,经过反复试验,合用的临时挡水坝果然创造出来了。那就是每三根又长又粗的大木头用竹索捆扎起来,做成一个个三脚大木架,排列成一长行;为了把它放得稳定,每个木架都是两脚在前一脚在后。用横梁把木架连接在一起,用装满鹅卵石的竹笼把木架的脚压住,然后沿着横梁在迎着水势的一面上铺上几层竹席,竹席外面敷上粘土,这样可以挡住水流了。由于它是从挡车马用的马扎脱胎而来的,人们还是叫他“马扎”。

    内外两江进行修整的时候,就放上马扎来截断水流,工程上叫作“截流”。农田需要灌溉的时候,就把马扎打开,放水流进水渠里,工程上叫作“开堰”。一年一度的岁修工作,不能不配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更不能不适应江水涨落的季节。每年霜降时节,也就是从十月下旬起,先在外江截流,让岷江的水全流入内江,以便把外江水底的泥沙掏出来。到下一年的立春时节,也就是每年二月上旬,外江岁修完工,开堰以后,再在内江截流,让岷江的水全流入外江,以便把内江河底的泥沙掏个干净。和内江通连的各个水渠,也同时进行岁修工作。到清明时节,也就是四月上旬,内江也开堰,于是成都平原上所有的农田,普遍地都可以得到灌溉用水了。所以当地农民对内江开堰特别重视,直到现在,每年开堰的时候总要举行隆重的典礼。

    岁修工作的重点就在于淘出内江里淤积着的泥沙,湍急的洪水从岷江上游带来了大量的泥沙,一到平原地区就沉淀下来。尤其是离堆和宝瓶口附近的江底里,泥沙淤积得特别多,非每年把它淘干净不可。劳动人民总结了治水经验,得出了一个六字诀:“深淘滩,低作堰。”深淘滩就是必须把淤积在江底的泥沙深深地挖掉。不挖掉这些泥沙,河床就越填越高,洪水就不免泛滥成灾。特别是飞沙堰对岸的山脚下,因为流水在这里回旋,江底就成为泥沙积聚的低潭,人们把它叫作“凤楼窝”。这里的泥沙,如果不每年挖掉,就会阻碍江水顺利地流入宝瓶口。低作堰的堰就是指的飞沙堰。这个堰作得低一些,在内江涨水的时候让多余的江水可以漫过这堰流回外江去,这样就调节了内江的水量,控制了江水,可以保证内江的安全,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农田不受水灾。

    古代的水利工作者,为了便利后人对于内江水量的控制,又在离堆沿江的石壁上刻着观测水位的标尺,人们把它称作“水则”,古书上称为“水划符”。这标尺共分二十四格,每格相当于一市尺。据说旧时水位达到第十九格,就得用马扎挡住江水流入宝瓶口了。水位达到第十一格的时候,江水就漫过飞沙堰,流回外江,从而可知飞沙堰应该低到什么程度。为了指出淘滩应该深到什么程度,古代水利工作者也会立下标志。在飞沙堰对岸脚下埋下一个大铁塔,人们把它叫作“卧铁”。每年淘滩,必须淘见了卧铁,才算合格。都江堰的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为农业生产服务,“深淘滩,低作堰”,这六字诀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人们把这六字诀刻在石壁上,经常唤起大家注意。

    经过当地劳动人民两千多年来的不断的辛勤努力,,逐步改良,这个伟大的水利工程越来越完善了。在这个分洪堰的附近,开垦了通连内江或外江的许多河渠,把水引到有用的地方,灌溉成都平原上三百万亩良田。人们懂得了怎样调节水量,水就驯服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农田需要水的时候,就把水引到河渠里。岷江水涨,河渠里快要不能容纳了,也有办法及早把它挡住。水在河渠里慢慢地流着,不容易涨到岸上淹没田地和庄稼。通连内外两江的大小河渠,像蛛网一样地分布在成都平原上,形成了“沃野千里”。

    为了使这个分洪大堰经久不坏,在鱼嘴后身的滩地两边,都用装着鹅卵石的大竹笼砌成了堤岸,人们就把它称作“金刚堤”,沿内江西岸的交“内金刚堤”,沿外江东岸的交“外金刚堤”。为了控制水流和掩护河岸,在大堰上游,靠近岷江东岸,遥对分水鱼嘴,又用卵石砌了一条长达五百多米的顺水坝,人们把它叫作“百丈堤”。在宝瓶口附近,又用竹笼装着卵石,修筑了一条弧形的护岸堤,上连飞沙堰,下接离堆。因为它兜弯折角,远望像个人字,人们就叫它“人字堤”。有了这些过程,都江堰的规模更加完善,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分洪减灾和引水灌田的两大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都江堰开发的深度与广度有巨大飞跃。首先,开发目标已拓宽为灌溉、城市工业生活用水、水力发电、漂木、水产、旅游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面积比解放初期又翻了四倍,受益范围达36个县;其次,都江堰已由一个历时2000多年的单纯自流引水工程演变成为一个蓄引提相结合的系统工程;第三,解放后建设规模之宏大,是历史上无法比拟的,灌区向东南西北延伸,从平原向丘陵山区扩展,穿山越岭,筑堰建闸,建筑物以数万计,干渠长近2500千米,构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生产设施。

    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仍发挥着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水利专家仔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这个堰,平时可以引水灌溉,洪水时则可以排水入外江,而且还有排砂石的作用,有时很大的石块也可以从堰上滚走。当时没有水泥,这么大的工程都是就地取材,用竹笼装卵石作堰,费用较省,效果显著。

    都江堰不但在我国是个大工程,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有些国家虽然也有在古代就修建的水利工程,但是都远远比不上都江堰的规模宏大和构造完善。当初李冰和当地人民开始修筑这个工程的时候,在规划方面就始终抓住了分洪减灾的原则,在施工方面始终抓住了就地取材的原则,这就为工程规模的宏大和完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先就规划方面说,凿离堆是分洪减灾的初步实践,筑鱼嘴是分洪减灾的继续贯彻。必须经过实地考察,摸清了这个区域中岷江从山地流入平原的地形和水情,才能克服困难,在凿开离堆的基础上,筑成鱼嘴来贯彻分洪减灾的意图。再就施工方面说,都江堰的主要工程,像鱼嘴和其他堤堰,都选用了装着卵石的大竹笼,它的取材主要是竹子和卵石,都可以就地取材,制作起来既是简便易办,使用起来又相当耐久,的确是一种很可贵的创造发明。这个伟大工程中的一切成就,都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洪水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例如“深淘滩,低作堰”这个六字诀,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对治水工作的经验总结,决不是某个治水专家所能单独创造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