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非常重视电台工作,几乎每天去电台一次,对阎知非及其他工作人员都很关心,问寒问暖。他们很快就熟悉了。
1933年5月,任弼时去湘赣苏区担任省委书记兼军区政委。在湘赣,又遇到了先期到达这里的阎知非。从此,阎知非便在任弼时的直接领导下工作。
阎知非是搞技术的,不是党员,但任弼时同样很信任他。5月底,在棠市作战中缴获了敌人一架损坏了的电台,任弼时就派阎知非去修理。这时,湘赣军区就有了两部能用的电台和这部正在修理的电台。于是,任弼时指示,无线电工作要发展,要办训练班,成立无线电中队,并派阎知非任中队长,江文任政委,统管这3部电台及一个电训班。中队除担负通信联络任务外,还负责无线电侦察和抄收红色中华通讯社播发的新闻。
电训班教官王永浚经过仔细研究,能把截获的国民党军队密码内容破译出来。阎知非发现了他有这个技术,就和江文一起向任弼时作了汇报。任弼时非常重视,立即指示成立侦察台,把周围敌人之间往来的电报都收到,进行破译以分析研究敌人的动向,决定我们的行动。后来,任弼时自己也来破译电码,和陈琮英一起天天都到电台去一次。这样,与阎知非就更加熟悉了。
1934年8月,红6军团奉中央命令突围西征,离开湘赣,向红3军靠拢。几经转战,在甘溪与桂敌遭遇,战斗失利,部队被截成三截,陷入了湘、桂、黔3省敌军24个团的包围之中,形势对6军团非常不利。
这一地区山势险峻,人烟稀少,物资奇缺。部队常常是在悬崖峭壁上攀行,马匹、行李不得不丢掉。一些部队有时一天一顿稀饭,饿着肚子走路打仗。指战员们没有鞋子穿,赤着脚在深山密林中行军,历尽艰辛。
当时,任弼时得了疟疾,病情严重。在医药奇缺的情况下,开始还可以躺躺担架,后来山路陡峭,只好手拄木棍,和萧克一起领导全军行动。经过10多天的艰苦奋战,在一天下午,部队进至石阡至镇远敌人封锁线上,击溃了敌人巡逻警戒部队后,占领了东去的路口,并向南面镇远及北面石阡派出警戒。寻得一老猎户作向导,主力鱼贯向东。深夜,从一条人迹罕至的谷涧水沟通过。队伍每人头上裹白巾一条,一个紧跟着一个。
有一段路很难走,因骡马都没有了。阎知非也疲劳得很,拄着一根棍子慢慢地行进。这时,任弼时看到了他,忙问:“你走不动了?”阎知非一看任弼时病成这样还指挥着全军转移,还这样惦念他,忙说:“走得动,走得动!”强打起精神,脚下也确实快了起来。没走多远,就见任弼时的通讯员牵着一匹马过来,让阎知非骑。阎知非非常感动,却说什么也不骑。他知道,这匹马是萧克军团长看到弼时病体太虚弱,专门从老乡那里买来的,自己怎么能骑?阎知非又让陈琮英骑,陈琮英也不骑,瘦小的身影一直行进在队伍中……
天亮了,部队终于全部走出了夹沟。那匹马没等到骑,很快,6军团即与贺龙会师了。
会师后,有一次打了一个大土豪,缴获了一些东西,个人需要可以买。陈琮英特意买了一包丝绵送给阎知非。阎知非考虑到任弼时和陈琮英身体都不好,他们比自己更需要,就把丝绵退了回去。陈琮英生气了。有的同志就转告阎知非:陈琮英生气啦,送你东西你不要!这样阎知非才又收下。陈琮英可高兴了。环境是艰苦的,但同志们相处是亲密无间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没有什么上下级、领导与被领导的拘束,电台的同志平时甚至随便到亲切地称呼陈琮英的外号。
任弼时对自己和陈琮英的要求是极严格的,尽管陈琮英常去电台,重要电文任弼时也要亲自译,但他们从不享受任何特殊待遇。由于电台工作常熬夜,有的工作人员不是党员等,对电台工作人员照顾便多些,津贴也高些,还有夜餐费等。最初给阎知非的津贴是40元,后来阎知非要求减到二三十元。他看到弼时与陈琮英生活那么艰苦,和普通干部一样。阎知非要是买点好吃的东西,就去请他们。直到长征到了庆阳,阎知非还和任弼时一块照过相,可惜相机有毛病,没有成功。此后,任弼时调中央工作,阀知非就再也没和他一起工作了。
80年代,当人们访问阎知非,问起他与弼时的交往时,他总是那么诚挚地说:“我们在一块相处得很好,不是一两次,而是日常生活都在一块。首先在瑞金成立电台,他从上海一来就问寒问暖,1933年他和陈琮英到湘赣苏区后就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他经常鼓励我钻研业务,我那时能起作用,都是任弼时鼓励的。”
(赵一踪)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