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弼时交往纪实-珍藏了大半生——任弼时与李少清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中国革命博物馆里陈列着一段任弼时1936年过草地时吃剩下的皮带。知情人都知道,这段皮带曾是任弼时送给警卫员李少清的礼物,李少清一直把它作为十分珍贵的纪念品收藏着。

    1936年4月底,任弼时和贺龙领导的红二方面军渡过金沙江,进入了青康藏高原。部队在征服雪山的险阻之后,又进入了荒凉的草地。

    草地行军最大的困难是缺粮。从甘孜出发时,每人只带了七八天粮食,预计十天后可以到达阿坝。由于沿途得不到粮食补充和体力极度消耗,结果走了20多天才到阿坝。二方面军因为是全军的后卫,沿途筹粮更加困难。虽然四方面军和先头部队尽量调剂留粮,终因部队庞大,留粮有限,二方面军不得不靠挖野菜充饥。有时前边部队把路边的野菜挖完,后卫部队连可吃的野菜也难以找到。

    二方面军在草地走了10来天后,全军的粮食都吃光了。野菜也找不到了。有一天,宿营时,警卫员李少清愁眉苦脸地对任粥时说:“任政委,今天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

    任弼时在草地上拔起一把草,笑了笑说:“草儿香,野草香,红军战士粮食满山冈,这不是有吃的吗?”李少清说:“这草不能吃。”任弼时说:“小拐子(对李少清的亲切称呼),不要愁,想想办法。”说完就沉思起来。李少清这时一面用手抚摸着挎盒子枪的皮带,一面自言自语地说:“还有什么办法呢?”任弼时抬起头来正要安慰李少清时,忽然看到了他身上背的皮带,惊喜地说:“小拐子,有办法了。看,你身上背的皮带可以吃呀!快解下来。”

    李少清说:“这么好的皮带,怎么能吃掉呢?我还要给你背枪用呢。”

    任弼时说:“小拐子啊,现在不是背枪的时候,首先要解决吃的问题,枪不能当饭吃,这皮带可以当饭吃。”

    李少清很不高兴地把皮带解下来给了任弼时。任弼时接过皮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并来回踱步想问题。李少清问:“任政委,你在想什么?”

    任弼时说:“我考虑怎么吃,这条皮带能吃几天?”说着就要李少清把小刀拿来。任弼时扯住皮带的一头,让李少清扯住皮带的另一头,隔一寸割开一个很长的口子。第一次割下来8块,让李少清找了些干树枝点起火,他亲自烧了起来。当烧得见焦时,就把皮面上的黑焦刮下去,再放在水里煮。这东西是煮不烂的,煮了一个时辰,任弼时说:“差不多了,咱们吃煮牛肉吧。”这时,贺龙、关向应都走了过来。任弼时先吃了一块,一面咯吱咯吱嚼着,一面很风趣地说:“这东西很有味道。”

    关向应也接着吃了一块,并对李少清说:“小鬼,这是好东西,比野菜好。”贺龙看到大家吃得很有味道,走过来也吃了一块,一面嚼一面说:“你们真有办法,这个东西嚼嚼也有用。”接着,就发动部队开始吃皮带,暂时解决了一段粮荒。

    皮带吃下去不好消化,尤其吃进空肚子里,老咕咕叫,最后原封不动地又拉出来。但这是当时唯一能进肚的东西啊。因此,任弼时等总部领导,要大家节约吃,计划好,因为估计还要10天才能走到阿坝。当时任弼时有两条皮带,第一条吃了一个星期,又开始吃第二条,任弼时在这条皮带上用钢笔写了一行字:“越吃越健康,将革命进行到底!”当吃到1/3时,红二方面军接到中央的电报,知道就要到阿坝了。于是,任弼时告诉李少清:“剩下的半条皮带不要吃了,要留作纪念,将来这是很有意义的。”后来,任弼时从山西抗战前线去共产国际时,把这半条有他亲手用刀割的一块块痕迹的皮带作为礼物送给李少清,并鼓励他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好党员、好战士。当时,左权在旁边意味深长地对李少清说:“你要好好保存,这是弼时同志的历史。”

    李少清把这一段皮带作为革命的传家宝珍藏了大半生。他带着这段皮带经历了8年抗战、3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度过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年代。1978年9月,这段皮带作为珍贵的文物被征集到中国革命博物馆。

    (王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