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善同行: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与价值抉择-附录:已发表的阶段性成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李建会,“人的尊严与生命伦理”,《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第11期。

    2.李建会、符征,“神经伦理学的兴起”,《哲学动态》2011年第4期。

    3.李建会、刘松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赖西科学价值中立论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1期。

    4.李建会、项晓乐,“超越自我利益:达尔文的‘利他难题’及其解决”,《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9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5.李建会,“生命伦理学的难题及其解决的基本原则”,《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11期。

    6.李建会、符征,“神经成像技术的伦理问题”,《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年第12期。

    7.Fan Ruiping,“Toward a Directed Benevolent Market Polity:Rethinking Medical Morality in Transitional China”,Cambridge Quarterly of Healthcare Ethics,17(3),2008.

    8.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2期。

    9.刘松涛、李建会,“普雷斯顿对纳米技术的环境伦理审视”,《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0.孙伟平,“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11.孙伟平,“信息时代的伦理道德”,载《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2.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3.胡文臻、孙伟平,“论价值与真理的互渗、互动与统一——从实用主义的真理实效论谈起”,《学术研究》2008年第8期。

    14.黄镇海、李建会,“质量、风险和责任:基于风险社会视角的思考”,《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15.黄镇海,“现代社会的质量概念”,《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7期。

    16.黄镇海、李建会,“质量的国际政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7.刘晓青、宋翠红,“生命尊严视域下的医患伦理”,《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年第6期。

    18.于晓霞、韦平,“在多样化与价值导向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19.刘刚,“哈贝马斯基因伦理思想初探”,《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0.李亚明,“宗教与精神病学:效用、方法和结论”,《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年第12期。

    21.杨丽然,“更高的伦理标准与更多的利益冲突——《赫尔辛基宣言》2008年的修订”,《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年第5期。

    22.符征、李建会,“前额叶切除术的实践与教训”,《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2年第12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